范家三姐妹与三位开国将军的烽火情缘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zhe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中国首次授衔的开国将军中,上将王平、中将王宗槐、少将易耀彩,他们的夫人分别是范家三姐妹中的大姐范景新、二姐范景明,以及她们的堂妹范景阳。
  抗战风云中的范家三姐妹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八路军一一五师进入河北阜平地区,建立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范家是这个地区远近闻名的抗日大家庭:父亲范成儿是村委会主任,二叔范茂如是交通站站长,五叔范颖高也是地下党员。生在这样的家庭里,范家的儿女们也都先后走上了革命道路。
  大姐范景新刚从阜平师范学校毕业就担任了阜平县动委会一区妇女主任,二妹范景明和二叔范茂如的女儿范景阳先后报名参加了三分区冲锋剧社。
  大姐范景新从一参加革命开始,就一心扑在工作上,哪个村的军服、军鞋不够数,她去催;哪个女人拖后腿,不让男人参军,她去动员;哪儿扫盲不上心,她去当教员;哪家童养媳没被解放,她去反封建……经常忙得连吃饭都顾不上。不久,范景新就与长征北上的老红军王平结为了伉俪。王平,1907年生于湖北省阳新县三溪口镇的一个贫农家庭,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41年秋,晋察冀反“扫荡”战事频繁,时任三分区妇女主任的范景新到二妹范景明所在的完县检查工作。那时,她刚生完孩子,全身浮肿,进屋后没解下背包,也没喝口水,就急匆匆地对范景明说:“鬼子的进攻迫在眉睫,分区领导要求各村迅速做好迎战准备。我这次来主要是检查坚壁清野的落实情况。这场大战,我们可能会丢失好些村庄,但我们的粮食、棉花、衣物等,决不能落到鬼子手里!”随后,范景新就带着范景明和另外两名妇女干部一口气跑了4个村庄,落实完坚壁工作夜色已晚,她们只得在村里借宿。
  范景新随身的背包里有一条军毯,这是丈夫王平最心爱的宝贝。长征途中,王平背着它走过了万水千山,既当被又当衣。瑟瑟的秋雨中,她们钻进一个残破的土屋里,找来两捆麦秸铺在地上,四个人挤在一起,靠着这条旧军毯,度过了一个没有月色的夜晚。
  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大姐范景新始终不愿公开宣扬她和王平将军的爱情故事,所以直到今天,关于这对走过了战火硝烟的金婚夫妻的传奇经历,仍然很少为世人所知。
  王宗槐、范景明:延安窑洞里走出的金婚夫妻
  王宗槐与二姐范景明原本不相识,他们能走到一起,全是大姐范景新和姐夫王平的功劳。
  1941年,26岁的王宗槐由晋察冀军区组织部长调任三分区政治部主任。报到后,分区政委王平一谈完工作就靠上前神秘地对他说道:“给你介绍个对象吧,我爱人范景新有个妹妹,叫范景明,是个党员,19岁,人聪明,长得也好,原是分区冲锋剧社的演员,现在白求恩医科学校学习,你们抽空认识认识吧?”由于过去别人为自己介绍过好几个对象都不成功,王宗槐也没把王平说的话放在心上。可偏偏王平是一个做事极认真的人,他见王宗槐没有反对,便回去和范景新开始张罗起王宗槐与范景明见面的事了。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学校放假,范景明像往常一样,来到姐姐家。刚一进门,就看见一位青年正坐在堂屋里和姐夫说着话。性格活泼的她伸了伸舌头,做了个鬼脸,就闪进了里屋。
  王宗槐事先知道,王平要自己来他家,是为了让自己见一见范景明,他原本想的是,只要我来了,最后不成,那可就怪不得我了。然而,当王宗槐看见浑身散发着青春气息的范景明,先前的不经意一下子荡然无存,立刻变得局促而害羞了起来……
  这边,大姐范景新轻声地问妹妹:“看见了吗?他就是王宗槐同志,怎么样?”范景明回答:“长相尚可,但太拘谨,可敬不可亲。”范景新又劝妹妹道:“看人不能只看外表,热水袋起先热得烫手,过不了多会儿就凉了。热水瓶就不一样啦,外冷内热,热劲长着呢!”另一边,王平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点拨王宗槐道:“心里有想法,就大胆地表达出来,不要像个木头似的……”
  王平夫妇还给范景明讲了一个故事,那是1941年秋季反“扫荡”大战之后,上级要晋察冀军区组织部上报一份营以上干部名册。当时部队没有任何档案,也无资料可查,怎么办?只见王宗槐拿出笔,完全凭着记忆,把军区司、政、供、卫机关及直属队营以上干部,按编制序列一一列出了名单,将近2000名,最后上报的数字竟与实际人数一个不差!军区领导都说:“神了!王宗槐真是部队的‘活辞典’啊!”听了这个故事,范景明被打动了。
  再见面时,王宗槐充分发挥自己做政治工作的特长,向范景明谈起了红军时期的政治工作,还讲述了自己曾在小歌剧《红军义务劳动日》里扮演过红军战士,在《小放牛》里男扮女装演过小姑娘……说着说着,王宗槐还兴致勃勃地唱了起来:“桃花红,李花白,杏子花儿开。只见那边牧童来。……叫声牧童你过来,你呀可知道,《共产党宣言》谁起草,十月革命谁领导?”把范景明逗得咯咯直笑。这笑声一下子就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就当王宗槐与范景明的感情一路高歌猛进时,白求恩医校却从唐县葛公村迁到了大台村。1942年夏天,王宗槐又离开了三分区,调到四分区任副政委。这样一来,两人隔山隔水,就只能靠书信往来交流。
  书信往来了一年多,两人觉得感情到了,可以结婚了,可是学校有明文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准结婚。当时,王宗槐也已经27岁了,但他知道范景明非常珍惜在医校学习的机会,于是,他就多次安慰她不要有什么思想负担,他会一直等到她毕业。
  王宗槐的理解与支持令范景明非常感动,学习也更加刻苦。1944年初,范景明毕业了,眼看两人就可以完婚了,可这时王宗槐却又接到了去延安学习一年半的命令。
  不久,中央军委要调晋察冀教导二旅去延安,姐夫王平便让范景明随他们一起去。从阜平到延安,要经过有日军重兵把守的同蒲铁路。这天上午,教二旅在准备渡过一条小河时,被日军发现了,遭到了敌人猛烈的攻击。一粒子弹打飞了范景明戴的大棉帽,她一摸脑袋,没有血,不禁自言自语道:“还好,脑袋保住了……”
  一个月后,范景明终于到达了延安。1944年6月26日,是王宗槐和范景明终身难忘的日子,这天,他们在宝塔山下、延水河畔的一孔窑洞里举行了婚礼。   邓颖超、钱瑛、帅孟奇、李伯钊四位大姐也来道喜了,她们一进窑洞就笑嘻嘻地说:“我们没有被面衣服做贺礼,我们四个人就送你们四句话吧,叫作‘互爱互敬,互勉互励,互信互谅,互让互慰’。”四位大姐刚说完,众人齐声叫好。紧接着,粟裕、陈锡联、王敏珍、赵盛荣也拿出了他们四个人的礼物,是一幅对联:“清凉山下延河畔,景秀春明槐荫间,生产学习练武艺,亲亲爱爱庆丰年。”这幅赠联将新郎新娘的名字巧妙地糅了进去,再次赢得了众人的喝彩。陈赓、王树声、陈再道和谢扶民四人送的贺诗也很有意思的,他们将当时延安颇为流行的一出怕老婆的小戏《背板凳》的意思写了进去:“干大事业,背小板凳,两全其美,乐在其中。”诗一读完,所有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王宗槐笑着对范景明说:“要注意呀,‘背板凳’的事我老王可坚决不干!”一番话把范景明弄了个大红脸,便挥起拳头捶王宗槐的背,又逗得众人又是一阵欢笑。
  解放战争刚开始时,王宗槐夫妇有了第一个女儿贝贝。一年之后,他们的二女儿咪咪又呱呱坠地了。由于战事繁忙,顾不上照顾女儿,范景明就将咪咪抱到了阜平广安村一个老乡家去寄养,整整一年时间,他们夫妇都没有见过咪咪。一次行军途中,王宗槐途经广安村,便决定去那位老乡家看看。王宗槐去时,主人正好不在,只见猪圈边一块破草席上躺在一个干瘦的小女孩,双手抱着一个生茄子,时不时地拿到嘴里乱啃。王宗槐走过去抱起这个小女孩,突然发现女孩的肚兜上有一个“王”字,他再一仔细辨认,心一下子就碎了,这不是范景明绣的吗?难道这就是咪咪?他心疼地掏出手帕打算给女儿擦擦脸,可就在这时,警卫员走过来说部队要出发了,他只能咬咬牙,放下了孩子,上马而去……
  1984年1月29日,当年的老战士们举办新春茶话会,大伙七手八脚地把王宗槐、范景明推拥到了会场前排,让老两口亲亲热热地坐在一起,还逼着他们唱了一段两人当初相恋时唱的《兴国山歌》。当有人半开玩笑地问王宗槐是不是“背板凳”时,范景明笑着回答说:“我们呀,是按照邓大姐她们说的,互爱互敬、互勉互励、互信互谅、互让互慰地生活了40年!”
  易耀彩、范景阳:当年“分配婚”风雨四十载
  范景明和易耀彩认识,是她从白求恩医科学校毕业后,分到晋察冀第五军分区司令部门诊部下设的休养一连当实习司药时的事。
  范景阳刚下连不久,一天晚上,休养一连的张医生对她说:“组织上找我谈话啦,让我去见易参谋长。今晚见面,你得陪我去!”范景阳推辞不过,就陪张医生去了。
  第二天,易耀彩就找到邓华司令员说:“昨天见面了,张医生就算了吧,陪她来的那个挺好!”不出一个月,分区组织科长肖时任找到范景阳谈话:“你家的情况我们调查了,是锄奸科长臧智亲自调查的,没问题,合格了,准备结婚吧!”
  “结婚?跟谁结婚呀?”范景阳觉得莫名其妙。“这还用问吗?当然参谋长易耀彩呀!他看上你啦!”
  虽然范景阳觉得,易耀彩人不错,但马上结婚也太突然了,“结婚,不要先恋爱一段再说吗?”她小声地嘀咕道。“战争呀,打仗呀,哪有那闲工夫?一般人是先恋爱后结婚,你就带个头,来他个先结婚后恋爱吧!”
  肖科长的这番话很快就在官兵中传开了,易耀彩、范景阳便成了“先结婚后恋爱”的“典型”。
  一顿稍微丰盛的晚餐之后,两人就入了洞房,此时此刻,易耀彩才得闲向范景阳介绍自己的出身和经历。
  易耀彩是江西泰和人,1916年生,父亲易宇爽是县苏维埃干部,被敌人杀害后抛尸赣江。母亲是县苏维埃妇女干部,革命低潮时,亦被杀害。14岁那年,他含泪告别了故乡,走上了革命道路。虽然是“分配婚”,但他们二人的感情始终很好,一起经历了许多风雨,相濡以沫地走过了49年半的岁月,也算是一对金婚夫妇了。
  张宁据《文汇报》整理
其他文献
关于田朴珺,在她的名字没有和王石联系到一起之前,大概没有什么人知道。作为一位能令地产大鳄王石对她下跪求婚的女人,令人好奇:为何是她?凭什么是她?  第一面没有好感  那个时候,田朴珺的演艺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她时刻考虑着自己不能把人生所有的“宝”都押在表演上,而是要多学些东西多掌握些技能。恰好朋友在做房地产投资公司,她主动申请去帮忙,不要工资,从端茶倒水开始,慢慢学习了投资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应该是
期刊
北京卫视热播剧《秀才遇到兵》导演徐纪周爆料说:“我是看着沙溢《武林外传》长大的。这次我设计的马三炮这个角色,希望演成东北式的喜剧人物,我觉得沙溢很合适,因此一拍即合!”  这话还真不是奉承。《武林外传》中的白面小生“白展堂”至少为沙溢赢得了“两代”观众,此番“白展堂”虽然扮丑耍宝,增肥十几斤,抹一脸黑泥,操着“大糙子”腔,但应该说还是沙溢熟悉的路数,沙溢是东北人,对剧中生活非常熟悉,因此演来颇为得
期刊
从2015年初开始,唐嫣的三部大戏《何以笙箫默》、《活色生香》和《千金女贼》在各大卫视的收视率就一路飘红。她还已经拥有了10部全网点击率破10亿的作品,其中《盗墓笔记》更是达到了20亿。这让她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收视女王”。5月11日公布的2015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中,她由2014年的第73位上升至第20位,超越了章子怡、姚晨等明星。  长相甜美的唐嫣,被影迷们亲切地称为‘糖果女孩”。有人说,喜欢唐嫣
期刊
从《炊事班的故事》开始观众认识了沙溢,那时的他文艺且时尚,从《武林外传》中白展堂,他便被观众所熟知,更让人了解了他的喜剧天分。在《武林外传》中,沙溢癫的有形,狂的彻底,一静一动皆拿捏到位,“葵花点穴手”成为标志,就连他的说话方式都成了当时的流行元素。  虽然后来沙溢演了一系列正剧,他尝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在各种人物中游走,也深入角色中,让自己沉寂在人物的悲喜中。可以看出不少角色和他本人有着很大
期刊
两大“戏霸”,在合作电视剧《独立纵队》的过程中,非但没有产生矛盾,反而被对方征服。  时隔一年,在为电视剧做宣传期间,两人碰撞出爰的火花。“戏霸”套路不同惺惺相惜  2011年春天,秦海璐接到抗日传奇大剧《独立纵队》制片方的邀请,饰演刚柔并济的八路军指导员李淑蔚。  该剧的男主演是空政话剧团演员王新军,为了便于合作,秦海璐上网查看了王新军的资料和报道。最让秦海璐吃惊和感兴趣的是,王新军居然和自己一
期刊
思念爸爸,回忆父爱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有时会冲淡许多思念。我有个习惯,总爱在闲暇时找本书看。这天坐在书柜前,翻看书时,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牛皮纸包的小本子。我手握着这个保留了四五十年连纸都已经发黄了小本子,不由得勾起自己对父亲的思念,父亲高高的身影仿佛又回到身边。  这是父亲用来指导我们做菜的食谱,全部使用毛笔小楷认认真真抄写的,字迹工整,条理清晰,段落分明,一丝不苟。这是父亲当年担心我们年轻人不会
期刊
“年轻了嫌你不成熟,成熟了嫌你劲儿不足,劲儿足又嫌你没文化,有文化又嫌你胆儿不大,胆儿大又嫌你不顾家,顾家又嫌钱不够花,钱多了又怕人学坏……”这是大同数来宝《男大当婚》中的一段台词,生动俏皮地刻画了女人择偶眼光的挑剔。评价沙溢,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这段词儿:因为,用这段台词中的苛刻标准往沙溢身上这么一“套”,忽然发现,这男人简直是“没挑儿”啊!(至少一直到今天,以他各方面的表现来看是这样。)  “没
期刊
陈立中,原名陈青竹,1916生于河北深泽。学生时代就参加了学校的话剧演出。1938年加入冀中军区火线剧社。解放前夕,年仅三十岁的她就开始扮演中老年妇女的形象。1956年扮演文化部《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话剧中的李大娘,获演员一等奖。之后又在同名影片中成功地扮演了这一形象。1958年转业任安徽话剧团团长…一  “我生在河北冀中深泽县西赵庄,是个只有六十户人家的小村子,我们家是富农,有点‘半封建半殖民地’
期刊
柯棣华大夫曾经救我父亲一命  1968年2月,父亲从北京军区被派往河北省革委会支左,全家也随之前往石家庄。每到清明节,父亲都会带着全家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为白求恩、柯棣华大夫扫墓。  来自印度的柯棣华大夫,是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医疗队的一员,知名的外科医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第一任院长。1937年,毕业于印度著名的格兰特医学院的柯棣华大夫,为了支援中国革命,来到中国。  柯棣华大夫是中
期刊
今年的暑期档,有两部影片的票房一路高歌猛进,一部是票房突破《泰囧》成为目前华语电影票房最高的《捉妖记》,另一部就是大鹏导演并主演的《煎饼侠》,这是目前华语电影第六部票房破10亿的影片。与此同时,《煎饼侠》的制片人陈祉希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位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0级本科班、转行做制片人的前演员,继《泰囧》之后,再次以小博大,以1800万创造了《煎饼侠》10亿票房的神话,今后恐怕再也无人质疑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