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tion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高血压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单纯高血压患者60例(高血压组)、高血压肾病患者60例(高血压肾损害组)及同期行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三组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与高血压肾损害的相关性,计算三项检测指标对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及其与临床确诊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

高血压肾损害组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分别为(13.96±4.23)mg/L、(16.94±5.17)mg/L、(1.04±0.58)mg/L,高血压组分别为(9.25±2.81)mg/L、(11.29±3.58)mg/L、(0.56±0.39)mg/L,对照组分别为(6.43±2.16)mg/L、(7.65±2.47)mg/L、(0.27±0.18)mg/L,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913、10.534、10.925,均P<0.05)。经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与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均呈正相关(r=0.794、0.803、0.765,均P<0.05)。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对高血压肾损害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79、1.515、0.189,均P>0.05)。三项检测指标对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均>0.7。

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是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灵敏指标,可作为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氯沙坦与厄贝沙坦对女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血尿酸、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女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n=50)采用氯沙坦钾治疗,对照组(n=50)采用厄贝沙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空腹血糖(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脂状况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济南市历下区姚家社区和甸柳新村376例6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空腹血糖和血脂状况。调查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糖尿病的患病状况,采用相关分析揭示BMI与血糖、血脂和肝功能指标间的关系。结果376例高血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79例,检出率21.01%;合并冠心病22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50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高于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肌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肌微循环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为82%(41/50),两组差异有
目的分析高血压视网膜病变(HRP)的特点,探讨其与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7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2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眼底镜及眼底照相进行眼底检查,根据《中华眼科学》(第三版)将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为正常、轻度、中度、恶性四个级别,检测Cys-C水平,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不同级别视网膜病变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在纳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