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和2008年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下,我国政府自2009年进行消费金融试点。此后几年,在各项政策、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消费金融平台迅速兴起,成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但是,消费金融平台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关监管法律法规仍不完善,平台经营经验仍有不足,征信体系尚不健全,消费金融平台还面临诸多风险。故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消费金融的现状与平台存在的风险,提出一些有现实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消费金融;风险类型;风险分析;风险防范
传统的消费金融是指放贷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用于消费的贷款的金融服务方式,一般包含房贷、车贷、信用卡等形式。狭义的消费金融指消费金融平台为个人提供的、以消费为目的(不含房贷)的贷款的金融服务方式,一般包括车贷、耐用品消费贷款等多种类型。本文所讨论的消费金融指狭义上的消费金融。
一、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及动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其主要得益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中国消费市场规模迅速扩张。近年来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GDP增速有所放缓。从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来看,现阶段投资、出口增长乏力,但是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消费成为当今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次,政策逐步放开,多项支持政策出台。从2009年开始,国务院、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出台系列政策与指导意见,在市场准入、内部管理、规范运营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为消费金融行业的系统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消费观念、消费市场结构改变拓展了信贷消费群体。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年轻群体的消费观念较上代人有了很大转变,他们对超前消费、借款消费有较强的认同感;此外互联网技术与消费金融技术日益成熟,为消费金融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消费金融平台风险分析
(一)源自消费者的风险
1.信用风险。消费金融行业信用风险主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者缺乏相应的金融知识,信用意识差,不重视信用记录,对还款不够重视等造成损失的风险;二是消费金融机构凭借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在贷款申请或授信过程中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风险。
(2)套现风险。消费金融依赖于消费场景和消费行为,借款人在业务中完全脱离现金。而实际上,消费金融市场上有不少假借消费之名进行套现的现象,利用消费金融公司对借款人资质审核不严、款项用途监管不到位等漏洞,联合套现中介机构从消费金融平台骗取消费贷款。
(3)欺诈风险。因为某些消费金融平台在风险管控环节存在纰漏,让一些恶意欺诈用户有机可乘,这其中包括个体分散的欺诈用户,还包括专业欺诈团伙。实际上,恶意欺诈用户通常会使用伪造身份信息或他人身份信息进来借钱,或者是资料提交时在关键内容弄虚作假,使消费金融公司在到期催收时联系不到借款人或是以漏洞为由做“老赖”。
2.源自平台自身的风险
(1)财务风险。消费金融平台的财务风险是指因自身不合理的财务结构与不恰当的融资而给平台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与盈利风险。资本风险,指面对借款人違约时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投资人的本息安全的风险。从消费金融市场四种主要力量来看,除了银行系有较稳定、较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外,牌照系、电商系,尤其是创业系消费金融平台都面临着资金少、资金成本都较高的问题。盈利风险,指消费金融平台无法获得充足的利润甚至遭遇损失的风险。
(2)操作风险与技术风险。消费金融平台操作风险是指内部控制不健全、管理机制滞后、系统或人员出错而导致的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由于科技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产生的风险,此处主要指消费金融平台征信系统、业务办理系统无法适应需求或遭受破坏的风险。消费金融平台兴起于将近两年,诸多公司尚未建立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职工缺乏相互制约机制,业务办理流程不规范等,都会引发操作风险。与此同时,不少消费金融公司线上运营产品,线上平台运行的程序、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都面临操作风险。而缺乏必要的专业人才,系统设计缺陷、安全等级低等原因增加了技术风险。
(3)产品设计风险。产品设计风险是指所设计产品过时或超前或是定价不合理,与市场需求不相符。消费金融平台在设计金融产品是要综合考虑针对性(产品应当符合当地产业和适应目标客户需求)、差异性(要考虑不同细分市场差异和与竞争对手的差异)、盈利性(综合考虑资金成本、收益率、期限,还款方式等因素),加上我国目前征信机制仍然不够完善,产品定价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消费金融平台风险控制对策
(一)消费者层面
1.要拓展消费者金融知识,增强金融意识,树立信用观念。不能否认,我国居民金融知识较为欠缺、金融素养不高,面对种类繁多、设计复杂的信贷产品缺乏足够的分辨与分析能力。广大消费者要不断增强金融知识,这样不仅让自己可以从市场中筛选出合法合规的消费金融平台,还可以从琳琅满目的产品中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
2.要注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金融平台的持久发展离不开客户,要加强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维护良好的行业环境。第一,要规范消费金融平台的运营,禁止恶意诱导消费者借款;第二,要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尽职全面地为客户讲解借款条款,杜绝霸王条款,砍头息等。第三,使用合法途径催收,同时保护用户个人信息。
(二)消费金融平台层面
1.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规避合规风险。消费金融平台要建立不同业务的防火墙、不同部门的分离机制,防止重规模而轻内控、片面逐利而不顾风险。消费金融平台要完善职工培训体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强调风险管控的独立性,避免各职能部门交叉混乱,杜绝内部人员监守自盗、挪用资金。
2.利用金融科技,控制信用风险。首先要积极利用大数据,从用户的社交行为、生活服务等消费状况,进行用户画像,全面分析客户的还款能力,确定对客户的授信额度。同时还要借助大数据,对客户影响还款的行为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反馈信息,做好预警催收准备,降低贷款逾期率与不良贷款率。其次是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优化风控模型、风控流程、风控系统。 3.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提升,防范操作与技术风险。我国消费金融发展不够成熟,风险管理、运营人才供应不足,制约了行业发展。各消费金融平台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重培养业务管理人才、风险评估与控制人才、应用技术人才。一是要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的消费金融风险管理人才,派遣人员外出深造,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体系,应用完善的业务流程。同时加强平台信息技术管理,引进国外先进的系统,自主研发适合我国市场实际的技术,加强平台各系统建设与日常维护,加强客户信息安全保护等。
4.完善产品设计,加大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消费金融平台的信贷产品要做足初期市场评估,进行市场调查,结合平台定位,设计出对接消费者需求、符合平台运作规律的产品,在推向市场前要对产品进行大量测试。同时加大消费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拓展与创新在休閑旅游、装修、医美等领域的产品,各平台要进行差异化竞争,打造特色产品,挖掘潜在细分领域,填补市场空白,不打价格战,以产品综合质量赢取客户。
(三)政府层面
1.完善消费信贷立法体系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现阶段我国征信体系仍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消费金融行业有序、持续发展的保障。
2.完善监管体系。 过去几年,各类消费金融平台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大大提升,滋生了诸多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平台。一些平台存在着虚假注资、资本外逃、关联交易转移利益等问题,带来较大风险。监管主体应该加强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消费金融平台的资本充足率、资本真实性、关联交易等关键指标进行重点监控。同时,加强分类监管,监督各平台就其组织形式、业务范围、资格条件、风险防范等基本内容的信息进行披露,特别是要披露不良贷款率与坏账率。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监管要求的平台坚决按照规定进行处罚,要求其限期整改甚至对情节严重的平台直接进行资格撤销。
参考文献:
[1]杨烁萍.喜忧参半的消费金融[J].金融科技时代,2018(03).
[2]孟安燕.消费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浙江金融,2018(01).
[3]江暮红.场景消费下新零售企业消费金融发展可行性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03).
[4]陈希琳,李雪娇,许亚岚,于佳乐. 消费金融之痛[J].经济,2017(22).
关键词:消费金融;风险类型;风险分析;风险防范
传统的消费金融是指放贷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用于消费的贷款的金融服务方式,一般包含房贷、车贷、信用卡等形式。狭义的消费金融指消费金融平台为个人提供的、以消费为目的(不含房贷)的贷款的金融服务方式,一般包括车贷、耐用品消费贷款等多种类型。本文所讨论的消费金融指狭义上的消费金融。
一、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及动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其主要得益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中国消费市场规模迅速扩张。近年来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GDP增速有所放缓。从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来看,现阶段投资、出口增长乏力,但是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消费成为当今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次,政策逐步放开,多项支持政策出台。从2009年开始,国务院、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出台系列政策与指导意见,在市场准入、内部管理、规范运营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为消费金融行业的系统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消费观念、消费市场结构改变拓展了信贷消费群体。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年轻群体的消费观念较上代人有了很大转变,他们对超前消费、借款消费有较强的认同感;此外互联网技术与消费金融技术日益成熟,为消费金融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消费金融平台风险分析
(一)源自消费者的风险
1.信用风险。消费金融行业信用风险主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者缺乏相应的金融知识,信用意识差,不重视信用记录,对还款不够重视等造成损失的风险;二是消费金融机构凭借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在贷款申请或授信过程中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风险。
(2)套现风险。消费金融依赖于消费场景和消费行为,借款人在业务中完全脱离现金。而实际上,消费金融市场上有不少假借消费之名进行套现的现象,利用消费金融公司对借款人资质审核不严、款项用途监管不到位等漏洞,联合套现中介机构从消费金融平台骗取消费贷款。
(3)欺诈风险。因为某些消费金融平台在风险管控环节存在纰漏,让一些恶意欺诈用户有机可乘,这其中包括个体分散的欺诈用户,还包括专业欺诈团伙。实际上,恶意欺诈用户通常会使用伪造身份信息或他人身份信息进来借钱,或者是资料提交时在关键内容弄虚作假,使消费金融公司在到期催收时联系不到借款人或是以漏洞为由做“老赖”。
2.源自平台自身的风险
(1)财务风险。消费金融平台的财务风险是指因自身不合理的财务结构与不恰当的融资而给平台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与盈利风险。资本风险,指面对借款人違约时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投资人的本息安全的风险。从消费金融市场四种主要力量来看,除了银行系有较稳定、较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外,牌照系、电商系,尤其是创业系消费金融平台都面临着资金少、资金成本都较高的问题。盈利风险,指消费金融平台无法获得充足的利润甚至遭遇损失的风险。
(2)操作风险与技术风险。消费金融平台操作风险是指内部控制不健全、管理机制滞后、系统或人员出错而导致的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由于科技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产生的风险,此处主要指消费金融平台征信系统、业务办理系统无法适应需求或遭受破坏的风险。消费金融平台兴起于将近两年,诸多公司尚未建立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职工缺乏相互制约机制,业务办理流程不规范等,都会引发操作风险。与此同时,不少消费金融公司线上运营产品,线上平台运行的程序、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都面临操作风险。而缺乏必要的专业人才,系统设计缺陷、安全等级低等原因增加了技术风险。
(3)产品设计风险。产品设计风险是指所设计产品过时或超前或是定价不合理,与市场需求不相符。消费金融平台在设计金融产品是要综合考虑针对性(产品应当符合当地产业和适应目标客户需求)、差异性(要考虑不同细分市场差异和与竞争对手的差异)、盈利性(综合考虑资金成本、收益率、期限,还款方式等因素),加上我国目前征信机制仍然不够完善,产品定价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消费金融平台风险控制对策
(一)消费者层面
1.要拓展消费者金融知识,增强金融意识,树立信用观念。不能否认,我国居民金融知识较为欠缺、金融素养不高,面对种类繁多、设计复杂的信贷产品缺乏足够的分辨与分析能力。广大消费者要不断增强金融知识,这样不仅让自己可以从市场中筛选出合法合规的消费金融平台,还可以从琳琅满目的产品中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
2.要注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金融平台的持久发展离不开客户,要加强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维护良好的行业环境。第一,要规范消费金融平台的运营,禁止恶意诱导消费者借款;第二,要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尽职全面地为客户讲解借款条款,杜绝霸王条款,砍头息等。第三,使用合法途径催收,同时保护用户个人信息。
(二)消费金融平台层面
1.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规避合规风险。消费金融平台要建立不同业务的防火墙、不同部门的分离机制,防止重规模而轻内控、片面逐利而不顾风险。消费金融平台要完善职工培训体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强调风险管控的独立性,避免各职能部门交叉混乱,杜绝内部人员监守自盗、挪用资金。
2.利用金融科技,控制信用风险。首先要积极利用大数据,从用户的社交行为、生活服务等消费状况,进行用户画像,全面分析客户的还款能力,确定对客户的授信额度。同时还要借助大数据,对客户影响还款的行为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反馈信息,做好预警催收准备,降低贷款逾期率与不良贷款率。其次是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优化风控模型、风控流程、风控系统。 3.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提升,防范操作与技术风险。我国消费金融发展不够成熟,风险管理、运营人才供应不足,制约了行业发展。各消费金融平台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重培养业务管理人才、风险评估与控制人才、应用技术人才。一是要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的消费金融风险管理人才,派遣人员外出深造,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体系,应用完善的业务流程。同时加强平台信息技术管理,引进国外先进的系统,自主研发适合我国市场实际的技术,加强平台各系统建设与日常维护,加强客户信息安全保护等。
4.完善产品设计,加大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消费金融平台的信贷产品要做足初期市场评估,进行市场调查,结合平台定位,设计出对接消费者需求、符合平台运作规律的产品,在推向市场前要对产品进行大量测试。同时加大消费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拓展与创新在休閑旅游、装修、医美等领域的产品,各平台要进行差异化竞争,打造特色产品,挖掘潜在细分领域,填补市场空白,不打价格战,以产品综合质量赢取客户。
(三)政府层面
1.完善消费信贷立法体系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现阶段我国征信体系仍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消费金融行业有序、持续发展的保障。
2.完善监管体系。 过去几年,各类消费金融平台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大大提升,滋生了诸多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平台。一些平台存在着虚假注资、资本外逃、关联交易转移利益等问题,带来较大风险。监管主体应该加强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消费金融平台的资本充足率、资本真实性、关联交易等关键指标进行重点监控。同时,加强分类监管,监督各平台就其组织形式、业务范围、资格条件、风险防范等基本内容的信息进行披露,特别是要披露不良贷款率与坏账率。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监管要求的平台坚决按照规定进行处罚,要求其限期整改甚至对情节严重的平台直接进行资格撤销。
参考文献:
[1]杨烁萍.喜忧参半的消费金融[J].金融科技时代,2018(03).
[2]孟安燕.消费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浙江金融,2018(01).
[3]江暮红.场景消费下新零售企业消费金融发展可行性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03).
[4]陈希琳,李雪娇,许亚岚,于佳乐. 消费金融之痛[J].经济,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