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郎官巷是福州三坊七巷中最短的一条巷子,从头走到尾不过一百来米。在这条小巷里,有一座中国传统民居与西方建筑风格“无缝对接”的古厝。宽广的天井、清式规制的结构、仿照西方建筑纹饰的栏杆……中西元素的完美结合,一如这座房屋曾经的主人严复那中西合璧的人生基调。
走进故居,厅堂高敞,插屏后的一副楹联“尽黜才华见真性,总来辛苦为黎元”映入眼帘。楹联所处的位置虽不显眼,却是严复内心最真实的表达:去掉外在的闪耀和繁琐才能得见真性情,致力新学、沟通中西、开启民智、变革强国都是为了天下的百姓。虽然严复晚年表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这副楹联基本上表达了他一生的志向和追求。100多年来,严复的后人也多以此自勉,使之逐步成为严氏一门的家风。
读圣贤书行仁义事
严复(1854-1921年),原名崇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是清末民初极具影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出生在中医世家,其父亲严振先是位医术和医德兼备的中医,有“严半仙”的美名。严振先为穷人治病,从不计较报酬,对无力买药的病人,也常常免收药费。1866年,福州爆发霍乱,许多家庭都迁到外地避难,严家却顾不上那么多。眼见送到诊所的病人越来越多,他的妻子陈氏本想劝劝丈夫,但想到丈夫最常说的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更何况现在是救千百人的性命,最后她选择了默默支持帮助丈夫。就在这场瘟疫中,严复的父亲为了救人染病去世。从此,严家家道中落,母亲十指作耕,靠为人洗衣服、做女红供严复读书。父亲乐善好施、仁心仁术的医德,母亲勤劳慈善的人品,为严复埋下了“总来辛苦为黎元”的种子。
“世间数百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严复的父亲在世时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在行医之余,时常亲自教严复读书。严复七岁到胞叔严厚甫的私塾读书,由于他经常在课堂上反对老师的观点,不久便被打发回家。父亲对他并没有过多责备,但也没有放任,而是开设家塾,并请来同乡黄宗彝为塾师,教严复读书。黄宗彝虽然教学非常严厉,但并不死板,经常跟严复讨论宋元明三朝儒学学案及典籍。还常给严复讲明代东林掌故。东林党人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傲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给幼年的严复留下深刻印象,各种典籍的浸润也为他后来的经世致用打下良好基础。
在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严复立志以实际行动报国救民。彼时,目睹列强百般欺凌中国的严复认为,没有强大的海军是中国受欺负的重要原因。他毅然放弃科举,投笔从戎,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并被送往英国学习海军。在英期间,他广泛涉猎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19世纪末,甲午战争的惨败和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将近代中国进一步推向深渊。正是这样的强烈刺激使严复认识到,要解决中国面临的危机,必须进行思想启蒙、开启民智。为此,他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己权界论》等名著,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一时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最时髦的词汇,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开明士大夫、维新派和革命派。不仅如此,他还把这些理念贯穿到学校教育中,着力推动教育救国,完成了从一个海军教育家到一个启蒙政治思想家的转变。梁启超曾称赞严复为“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
中西融合 学为国用
“尽黜才华见真性”。才华横溢、提倡向西方学习的严复,怀揣着的是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严复非常推崇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节义”四端,认为此乃“立国精神”。他在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复旦公学和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忠孝节义”,还把这四端融入到家风家教之中,时常教育子女。严复要求子女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十四五岁打好基础后方能涉猎两学。长子严璩年少时拜入同乡郑孝胥门下,成年后才出国读书。三子严琥、四子严璿都是先在家读私塾学习古文后才到唐山工业专门学校读书。子女讀书期间,严复还时常嘱咐他们,需用功“料理旧学”。严复临终时,给子女的遗训第一句就提到“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他这是要子女记得自己是中国人,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根本,在批判中坚守、弘扬。
作为研究西学的“第一流人物”,严复有别于传统的读书人,他虽然重视子女的教育,但并不要求子女以“做官”为人生目标,而是要求子女做对国家、民族有益的人。因此,他反对子女为虚名读书,常告诫后辈:“今日之世,有志之士,当以兼济天下为己任。”1909年,族侄严家驺准备赴美留学,在选择专业上产生了困惑。在严复的建议下,严家驺选择了学习西医,因为当时欧美在医学领域进步迅猛,但是国内则缺少西医人才,学习西医对国家、民族都有益处。在得知外甥女何纫兰想创办女子学校,使得女子有享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后,严复马上写信鼓励她“虽千辛万苦,总须于社会着实有益,可与后来人取法”。同时,他还表示自己愿意到外甥女办的学校担任教员,并为其办校提供了不少具体指导。
一脉相承 己轻民重
“尽黜才华见真性,总来辛苦为黎元”。严复一生恪守的信条,渗透到了其子孙血脉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严复的长子严璩留英回国后一直在财政部门担任要职。上海沦陷时,日伪曾胁迫他出任伪财政部长,但他意志坚定,宁死也不答应日伪的要求,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后冻死在上海街头。严璩宁死不当汉奸,用生命书写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意志品格。
严复的长孙严侨,从小听着先辈的故事成长,深受爱国救民思想影响。长大后,严侨成为一位爱国的热血青年。新中国成立前,严侨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地下党组织成员。1950年,严侨以地下党员的身份到台湾,在中学任教。1953年,严侨因“匪谍”罪名被捕入狱,被释放后,病逝在台湾。2005年,严侨被民政部追认为“烈士”。
严倚云,严复的长孙女,一生追随祖父步伐,致力于为中西文化搭桥。在美国大学任教期间,严倚云经常帮助中国的困难留学生,是留学生的知心大姐。除夕之夜,她还会亲自下厨,做上十几道菜邀请留学生到家里过年。此外,严倚云还经常利用各种契机传播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一次,她带着30多名学生登山。出发之时,她跟学生约法三章,活动期间全部吃中国餐,讲中国话,不可用英文交谈。这一举措,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大餐。她还用演中国戏的办法普及中国话。比如,她曾让外国学生用中国话演出欧阳予倩的《野玫瑰》,台词四声分明,抑扬顿挫,连一些在场的中国人都自叹不如。
旧说不叛群念勿轻 吴四伍
一叶知秋。要在苦难的中华民族近代奋斗历程中,寻找极富代表性的个体标本,审视近代中国社会及思想的变迁,严复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学贯中西的严复,在家风传承、家庭教育中,也留下了诸多真知灼见,但至今仍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值得特别一说。
珍视传统,旧说不叛。“须知中国不灭,或有損益,旧说必不可叛。”1921年10月3日,饱受肺病折磨的严复在弥留之际,如此郑重交代儿女。这是他一辈子的精神追求,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一点。世人皆知,严复重视西学,重视西方文化。学习西方,从最初的学习坚船利炮,到后来的制度技术,最后到文化价值等,严复正是各种运动的产物。作为福州船政局的学生,严复在学习西方的枪炮方面,可谓身体力行。他先后在北洋舰队的扬武轮船上实习,在天津的东制造局讲学,最后投身于教育,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西方文化。
严复对于西方的认识不可谓不深刻,对西方的认同不可谓不全面。但是,难得的是,严复对于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旧说”的态度,是可以扬弃,但不能背叛。在严复的内心深处,中国的富强是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西方的文化是药,是花,但不是根,不是果。这样的见识,自是他多年精思熟虑的结果。1888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告诫严复,海军只不过是国家建设大树上的花朵,最重要的是建设国家的根本。30余年后,严复对此念念不完,以译书立说代替了学习坚船利炮。从文化上追求中国的富强,矢志学习西方.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文化,而不是全盘西化,更不是背叛中国的文化传统,这才是严复最深切的关怀,是对儿女的厚望,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期待。
珍惜身体,健康快乐。在1921年的遗嘱中,严复告诫子女:“须知人要乐生,以身体健康为第一要务。”重视身体、讲究卫生、相信科学,是严复超越时人的重要见识。他苦口婆心告诫三儿:“只要身体强健,其余皆可置为徐图,儿须深察。此言不可当作东风吹马耳也。”他告诫外甥女,不可嗜爽好之食,不可从目前之欲,应该讲求卫生之道,不能一味依赖药物。严复尤其重视男女平等、心理健康。1907年,他在高等学堂任考官,有一名王姓学生,论文谴责古代“杀妾饗军”现象,提倡男女并重。严复对此大加赞赏,不仅将文章列为优等,还自己赏给他十元钱,感叹没有合适的女儿,否则招其为女婿。此外,严复对于自己的家庭之乐,也十分重视。
珍爱自由,群念为重。严复珍视个体自由,翻译《群学肆言》,倡议男女平等;但又重视集体,认为国家重于个人。他宣称:“身为国民,国第一,而一切事皆其次。此今日五洲之通义也。”在他看来,个人的自由,若遇到国家的危机,后者更为重要。他告诫子女:“事遇群己对待之时,须念己轻群重,更切毋造孽。”尽管崇尚西方的契约精神、自由理念,但是他深层认定,近代中国的富强,需要集体主义的倡导。
时逢三千年之大变局,终身矢志传播西方文化,严复堪称近代西方思想东传的盗火者。作为一个过渡时代的标示性人物,他笃信西学,认为西方的文化与知识是真正的事业,却又热爱中华文化传统,希望以西学为手段,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实现中华文化的近代创造性转换。严复一直生活在这种爱与信的矛盾之间,他一方面相信引进西方知识的必要与紧迫,另一方面他又坚信中华文化的优秀与传承,他坚持传统为先,坚持集体为上,都是如此的种种表现。与其说是严复的人格分裂,不如说是整个时代的撕裂。渴望中西互补、中西贯通,自是严复家风的重要特征,珍视自由又坚守传统,珍爱个体又尊重集体却是其基本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