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笑和哭都易如反掌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说,在任何一个中国家庭,只要这个家庭曾经有、正在有、即将有学龄青少年,就一定知道李阳和他的“疯狂英语”。用李阳自己的语言来说,“我们的名字如雷贯耳,横扫中国大地。”
  9月4日,这位老师在博客上公布了一张包头四个五中学生集体下跪拜谢师恩的照片,很快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他的一个朋友,窦文涛,在节目里公开评论他是“邪教”。问李阳有什么回应,他说,“真无聊。”他善于隐藏自己,刀枪不入,并掌握了一套极其政治正确的话语系统。但是他想起了他的青年时代,那时,他在广东电台当英文主持,住7平方米的宿舍,对面就是当中文主持的、同样风华正茂的窦文涛,住9平米的宿舍。那时他们同样一无所有、雄心大志。
  他说在商业社会就要在商言商,但是,他又说他的目标是要让中国三亿人说上一口流利的英语,并亲身实践——这更像是主管教育的官员应该做的事情。
  他的内心是复杂的,极度自信又非常脆弱,他逼自己每天不停地跑,尽管时常怀疑这样跑的意义。
  他的逻辑却是简单的。这位工程力学系学生反对过分强调什么文学素养,“大部分人没有必要读太多文学的,文学是精神毒草,看了心理太复杂,太多愁善感了。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向上,永不言败,善于待人,就这几个道理就够了。”
  只是,当他的学生把口腔肌肉喊成了美国式的,膝盖和脊梁却依然是中国式的,习惯于弯曲和折服。]
  
  演讲的时间到了,淮阴中学的体育馆里,李阳老师还没有出场。
  “讲学团”一名年轻的工作人员,用流利的英汉双语,在台上对全场近2500名中学生介绍李阳的成就,这段必不可少的开场白,也是为渲染现场气氛做最后的warming gup:
  “Ladies and gentlemen,boys and girls……下面,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老师!”
  ——哗!
  “掌声还不够热烈,大家把手这样举起来,举过头顶,你们见过外国人怎么欢呼鼓掌吗?要这样,耶——!”
  孩子们把双手举过头顶,再次热烈鼓掌,哗!——耶!
  穿着果绿色T恤衫的李阳站在门外已经好一会了,他直接可以看见场内,黝黑的脸上没有表情。他依然没有进场。
  哗!哗!哗!
  耶!耶!耶!
  他太懂得掌控现场气氛了,也太懂得把握听众心理了,时间、节奏、手势、声音……都需要拿捏得恰到好处,高潮不是一下子到来的,火要一把一把地点。当讲座终于开始时,他马上发现,中学体育馆里的音响效果不符合他的要求,“声音听起来有点破”。他随即要求手下,“赶快,换我们自己的音响设备!”
  四个庞大的音箱马上被抬到了体育馆主席台后方,在两侧匀称布开。李阳事后告诉记者,他在全国各地备有几百套质量上乘的音响设备。
  换上御用的音箱和麦克风,李阳说话省劲多了,声音也更加磁性。他的很多口号,就是用这样的声音喊出来的:
  “天才就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英语难,只是因为重复得不够,与智商无关!”
  他对在现场出现的带着相机的非工作人员非常敏感,一位男士在演讲中途拿着相机走了进来,他马上停下课程,“这位帅哥,请问你是哪家媒体的?”
  坐在第一排的我很快成为了他的重点关照对象。他开始质询我的毕业院校乃至英文水平,甚至拿出一个英语句型请我当众翻译。在遭到拒绝后,他并未坚持。但在说到任何一个关于下跪、理发以及疯狂英语教育模式的话题时,他都不忘提醒或调侃记者:
  “今天我们在这里说了很多话,杂志一发出去,哇,事儿大了。”“我们把最耸人听闻的话都留给《南方人物周刊》,你把我最耸人听闻的话都发出去,我保证你这一期的发行量会突破150万份,我自己买50万份。《青年文摘》有看吧?《青年文摘》后面有我的8页《疯狂英语》,因为有我,《青年文摘》发行量每年递增20%。我要帮助《青年文摘》打败《读者文摘》。”
  
  哈哈哈!学生笑,鼓掌。
  他乘机搞民意测验,“知道我在包头让学生下跪的事儿吧?如果是你们,高中三年毕业离校的时候,愿意给老师跪下磕个头的举手!来,给《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看一看。”
  约80%的同学举起了手——其中不排除因为这些学生的老师全部在场的因素。
  “……把头发理光有什么好处?绝对不敢出门了!而且也不会再照镜子梳两个小时的头,没头发可梳了!女生们,如果我保证让你高考英语考分考到118分以上,愿意把头发理光的举手!”
  两千多人的会场,举起了一只手。这只手的主人环顾左右,看大家都没举,嗖,赶紧又把手藏了回去。这个动作被李阳捕捉到了。
  “你看,这就是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如果是美国人,我就是我,别人的意见关我什么事!来!我再问一遍!如果我保证让你高考英语考到118分以上,愿意把头发理光的举手!!”
  这一次,零零星星的,有20来只手,举了起来。
  没有看到一片手臂的小树林,这让李阳有点失望。他马上给全体学生讲了个故事:“在罗马,有一个人给自己理了个阴阳头,躲在地下室里几个月,克服了自己的口吃问题,他不停地朗读朗读朗读,结果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家。”——其实,他记错了,他说的是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来自古希腊。
  李阳幽默,擅长说笑话,偶尔还爆爆粗口,三个小时的英语讲座轻轻松松,观众席里笑声平均三分钟就进发一次。李阳说,学生们笑的时候是接收知识最快的时候。他也挑战权威,他把英语老师喊上台去一字排开公开提问,并要求他们在几分钟内现场背出一篇英语文章。他对校长“发难”,让三十年没念过英文的、教语文的老校长当众朗读英文单词,并调侃地建议校长从此取消语文课!这可真让学生们又稀奇又快活。
  ——“同学们,我要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到了大学以后又要重新学习语法(观众席上倒抽一口凉气)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虚拟语气……荒唐!初中一遍语法,高中一遍语法,大学再是一遍语法,大学毕业还是无法无天!”
  ——中国哪个大学英语最差?一个清华一个北大。北大学生跟美国人吵架怎么吵,一吵就想:用什么时态?用过去时还是将来时,主语应该是动名词还是动词不定式?应该用stop to do还是stop doing?(学生笑,大声鼓掌)……这些都是中国人学英语最大的笑话。
  ——“老外问中国学生说:‘你的英语怎么样?’——‘请看我的六级证书。’老外说,‘Can you make any English?’美国人讲话有一个特点,一句话听上去像一个单词,‘CanyoumakeanyEnglish?’北大学生说,‘par-don?’(学生们大笑)老外说,‘面试到此结束。’北大学生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请给我两道选择题,我保证选对,就算有超纲单词,老子也不怕!老子从小就训练的猜单词能力。’老外说,‘Get out here!出去!’”(笑,鼓掌)
  ——什么叫高考试题,高考就是一群人关在一个阴暗的屋子里面,把一句话里抠掉一个单词,换成一条横杠,然后放上四个看上去一模一样的答案叫你选。(笑)我将来要把疯狂汉语推广到国外,我的目标是让三亿中国人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三亿外国人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到时候我也出题:‘李阳——地走了进来。’答案:A蹦蹦跳跳;B跳跳蹦蹦;C蹦跳蹦跳;D跳蹦跳蹦……(学生们大笑)
  ——“我到国外见了外国人,第一句就说,‘你好,请问你会说中文吗?’我让他们说‘Psrdon?’然后我用纯正的英语,‘Can you speak Chinese?’老外怎么回答?他们一般都会说,‘Oh,Chinese is too difficult to learn,(汉语学起来太难了。)所以,同学们记住了,中国人学英语不是崇洋媚外,我们只是可怜外国人不会说中文!!”(学生笑,长时间热烈鼓掌)
  一天6个小时讲座,上午3小时,下午3小时,李阳仿佛是铁打的。他说,这是小场面了,昨天,他一天连讲了5场讲座,最大的场子有10000人,“1万人同时笑,1万人同时哭,你想想这是多大的能量。今天我要是让他们跪下,他们一定会跪,你信不信?”
  在演讲会上,他一次性捐出几千册英语学习的小册子,遇到好的苗子,马上合影,送书,收为“亲传弟子”。遇到好的老师,也马上合影,送书,劝说对方加入他的“实验班”。
  演讲会刚刚结束,他就找到学校校长,“给我两到三个班,做我的实验班,我负责免费培训老师,立军令状、签合同,保证全班高考均分提高十分以上!”校长当然乐意,马上安排了三个年轻老师作为实验班的英语教师,晚上接受李阳的单独辅导。李阳接着说,“三个不过瘾,你叫三十个老师来,我把我的教学方法传授给他们,他们愿意用就用。只对着三个人讲,我兴奋不起来。”
  上午的讲座结束了,李阳的车子夹在学生中间开了出去,他看着窗外的孩子们,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你看看他们,听了一上午的讲座也没个进步,走路的时候都不背英语!”
  他很快有了主意:下午的讲座结束以后,请人把体育馆的出口把住,让学生挨个背书,背出一个,放行一个,背不出的,就算关到夜里一点也不能走,少吃一顿饭有什么!他还有更多的主意,他拉着淮阴中学的校长:“我打算把高考最难的定语从句贴进厕所里,就贴在男孩子的小便池上方,我要让他们撒尿的时候一抬眼就是英文!”
其他文献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维护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事关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关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中国和欧洲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合作什么,对于双方及各有关方合作应对日趋复杂和多变的世界变局同样会产生历史性重大意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妥善处理中美欧三边关系,扩大战略回旋空间,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当前,中美欧关系进入新一轮调整阶段,拜登
我们这一代人跟琼瑶、三毛和席慕容有什么关系?是谁塑造了谁?是这一代人的性格捧红了她们,还是她们影响了这一代人?  有一代人,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都遇到这样一些东西——或者说,在他们青春的田园里,都种下了这样一些东西——琼瑶式的浪漫爱情,三毛式的流浪梦想,席慕容式的清新乡愁。这些东西能养育出怎样一代人呢?  我接触的第一部琼瑶小说,是《彩霞满天》。没有读过,是听完的,收音机里的小说连播节目。那一年我
对时间求导    刘天昭    小时候不能理解,为什么春天让人振奋而秋天让人感伤?那时候疑惑,既然春秋穿一样的衣服,它们的天气应该算是差不多,怎么就引起人们不一样的情绪呢?长大了,知道春天光线、云彩、风和植物都同秋天的不一样,知道春天和秋天它就是不一样。但还是无法跟自己解释到底哪里不一样,只能敷衍自己说,我们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吧,是春天和秋天的一部分。  前些天,和一个刚过了30岁生日的人聊
2007年6月23日,联想正式启动奥运火炬手、护跑手全国公开选拔活动,在南京赛区的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区,3万多民众报名。  南京赛区决赛,中西合璧的健身教练孔德立、黄梅戏苑新金花仝婷、五星级服务“的哥”钱斌、武警总队抗洪英雄刘刚、乐观坚强的轮椅击剑队队员金晶、时刻发扬雷锋精神的空乘胡洛言、年轻的服装设计师章小卉、大学生运动会武术冠军杨娴,成为联想提名奥运火炬手。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却都体现着
调查中产  吴 为  有人预测,未来10年,中国有中等收入的群体将达4亿人之多但有人质疑这是一串泡沫——街上的小妞全变成了格格    魏城的中国中产阶级调查    两年前,魏城供职于英国广播公司(BBC),他向主编申请选题:中国中产阶级调查。但调查的“隐含前提”——中国存在中产阶级——受到主编的质疑。主编的第一反应是:中国有中产阶级吗?半年后,魏城来到《金融时报》,再次向主编申请这个选题。  今年
魏纪中——中国奥运历程见证人    他历任中国奥委会秘书长,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席等职,至今仍然是北京2008奥组委高级顾问。今年71岁的他,以半个世纪的努力,在中国奥运之路上留下了不断探索、超越的足迹,他的人生就是中国奥运之路的缩影。  许多人就是通过奥运知道了魏纪中的名字。“前中国奥委会秘书长”、“前中国奥委会副主席”、“2000年奥申委秘书长”等,这一串长长的头衔向人们展示了魏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的讲话中指出,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后疫情时期,我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如何面对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如何对这些冲击做出积极的调适和应对,如何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以促进社会治理
联想提名桑兰、徐永光、廖晓义等爱心公益人士为奥运火炬手    2004年夏天以来,廖晓义和多家民间组织发起“26度空调节能行动”“922无车日”“节能20%公民行动”,得到政府和公众的广泛认可。借助自己的奥组委环境顾问身份,廖晓义还推动了一系列和奥运相关的公民行动,如83万个孩子和家庭参与的“绿色奥运绿色生活绿天使承诺”、以及“奥林匹克伙伴社区”等活动。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廖晓义的带动下培养起朴
領导,总是要出席各种各样的重要场所,因此对我们这些年轻进取的同学来说,修图技能的储备必不可少。  自古以来,对于修图这件事,艺术家们做过不同的尝试。而今天要聊到的这幅画,在我看来,是“为领导修图”史上最杰出的画作,没有之一!  这幅画的画家是法国修图小能手、大名鼎鼎的雅克·路易·大卫,他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和第一帝国时期的艺术界神一般的存在。  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决定于同年12月在巴黎圣母院举
渗透到灵魂深处的孤独,从来是最有力量的诗。  在一个意兴阑珊的下午,诗人李商隐来到长安城最高点乐游原,落日融融,城郭巍然。看着这又爱又恨的长安城,一生困顿、抑郁寡欢的李商隐,突然百感交集,写下千古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怅立乐游原的李商隐并不知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语成谶,成了大唐最后命运的写照;而他眼前这座伟大的长安城,即将王气散尽,在时光中衰落破败。  是什么,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