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的一些性质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这些性质是行程最短的理论依据。它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倍受命题者的青睐,近年来在中考或数学竞赛中频频出现。现对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方法作如下探讨:
一、利用勾股定理,化立体图形为平面图形
例1如图,这是一个供滑板爱好者使用的U型池,该U型池可以看作是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半圆柱”而成,中间可供滑行部分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其边缘AB=CD=20m,点E在CD上,CE=2m,一滑板爱好者从A点滑到E点,则他滑行的最短距离约为。(边缘部分的厚度忽略不计,结果保留整数)
分析从A点滑到E点的最短距离就是将半圆柱展开后,AE的长度。
解设AB上一点F,且BF=CE=2m。
将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矩形,如图,A点到E点的最短距离即为展开后的矩形ADEF的对角线的长度。矩形ADEF的一边长为4πm,另一边长为DE=20-2=18(m),所以AE= ≈22(m)。
点评本题的难点在于对最短距离的理解。在同一平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就是连接两点得到的线段的长度,而本题中要求的是曲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就应该将曲面展开,再在平面上求最短距离。
例2如图,有一圆锥形粮堆,其主视图是边长为6m的正三角形ABC,母线AC的中点P处有一老鼠正在偷吃粮食,小猫从B处沿圆锥表面去偷袭老鼠,则小猫经过的最短路程是m。(结果不取近似数)
分析将圆锥的侧面展开如图所示。由圆锥底面圆周长=2π× = ,可得展开后的扇形的圆心角为180°,从而可在Rt△BOP中,求得最短距离BP= 。
解答将圆锥的侧面展开如图所示:
∵圆锥展开扇形的弧长=2π× = ,
∴圆锥展开后的扇形的圆心角为180°。
∵B是弧C'C的中点,
∴BO⊥CC',
∴在Rt△BOP中,
BP= =3 。
即小猫所经过的最短路是3 m。
点评求几何体中的最短距离,一般我们都是转化成平面图形求解的。此处是将圆锥从母线AC处展开的,如果从AB处展开,所求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不过图形会有所不同,我们不妨动手画画图。
例3一只蚂蚁沿如图所示长方体的表面从A点爬到B点,试问蚂蚁沿哪条路爬最近? (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5cm、10cm、20cm、点B离点C5cm。)
分析因为蚂蚁可以从与A点相邻的三个面爬行到点B,考虑将长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可以看出蚂蚁爬行路径最短的情况有三种,如图所示,依次分别求出AB的长,再进行比较,可得结论。
解答从长方体的展开图知,将A和B所在的相邻的两个面展开,用两点间线段最短可求得,最短路径有以下三种情况:
在图(1)中,AB2=AB12+BB12=152+202=625;
∴AB=25。
在图(2)中,AB2=252+102=725;∴AB=5 。
图(3)中,AB2=352+52=925, ∴AB=5 。
∵ 25<5 <5 ,
∴蚂蚁从A点爬行到B点的最近距离是25cm。
点评求几何体表面的最短距离的问题,从以上三例得知:将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求解,各例的解题思路各有特点,但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一致的,都是运用勾股定理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这一性质。由此,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二、巧用轴对称的性质
例4如图所示,在一条河的两岸AB、CD分别有P、Q两个村庄,两村商定设计一条道路,并在河上架一座垂直于河岸的大桥,用来连接P、Q两村,方便人们交往,试问:在什么位置架桥,才能使从P、Q两村村民到桥的距离相等。(要求在图上标出道路和大桥的位置,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分析假设桥是MN,M在AB上,N在CD上,只要有PM=QN即可,由此可以把PM平移,使M与N重合,则点P移到E,那么就要有EN=QN。可以考虑作E点关于CD的对称点G,那么只要有点G和点Q关于过点N的直线对称即可得到QG=GN,则找出QG的中点O,作NO⊥QG,与CD的交点即为N。
解答 如图,
作法:(1)过点P作PF⊥AB于点F,在PF上截取PE等于河的宽度;
(2)作点E关于CD的对称点G,连接QG;
(3)作线段QG的垂直平分线交CD于点N;
(4)过点N作MN⊥CD,交AB于点M;
(5)连接PM,QN;
则路线P→M→N→Q就是点P到桥MN等于点Q到MN距离相等的路线,桥就建在MN的位置。
点评要读懂题意:“使从P、Q两村的村民到桥的距离相等”,联想到轴对称的性质,若两点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则这条直线上的点到这两点的距离相等。本题两次运用了轴对称的知识:①点E与点G关于直线CD对称;②点G与点Q关于直线ON对称。
三、化斜为直求最短距离
例5某轮船航行到A处时观察岛B在A的北偏西75°方向上,如果轮船继续向正西航行10海里达到C处,发现岛B在船的北偏西60°方向上,请按1海里对应0.2cm画出小岛与船的位置关系图,并说明轮船向前航行过程中,距岛B的最近距离。
分析在平面内要想确定某点的位置,应知道两个量,本题已知方向角,故可通过轮船在不同位置观察到小岛B的不同方向角来确定其位置。轮船的航行方向不变,故轮船与小岛的最近距离可转化为“点到线”的最短距离,即“垂线段最短”。
解答如图,过点B作BF⊥AC于点F。
∵∠EAB=75°,∠EAF=90°,∴∠BAC=15°。
又∵∠DCA=90°,∠DCB=60°,∴∠ACB=150°。
在△ABC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知∠ABC=15°,∴∠ABC=∠BAC。∴BC=AC=10(海里)。
在Rt△BCF中,∠BCF=∠CBA+∠CAB=30°,
∴BF=BC×sin∠BCF= BC=5(海里)。
而点B到直线AC的最短距离就是B到AC的垂线段BF的长度,
所以航行中船离小岛B的最近距离为5海里。
点评解本题,要清楚“方向角”的概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借助图形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也是解决三角函数类应用型问题的常见解题思路和方法。
综上几例,可见关于最短路径的问题,其解题思路和添加辅助线的都围绕“行程最短”的原则,揭示形与数的内在联系,发挥数学建模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重要作用,同时教会学生勤于思索、善于挖掘、勇于探索的学习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责任编辑 钱家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利用勾股定理,化立体图形为平面图形
例1如图,这是一个供滑板爱好者使用的U型池,该U型池可以看作是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半圆柱”而成,中间可供滑行部分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其边缘AB=CD=20m,点E在CD上,CE=2m,一滑板爱好者从A点滑到E点,则他滑行的最短距离约为。(边缘部分的厚度忽略不计,结果保留整数)
分析从A点滑到E点的最短距离就是将半圆柱展开后,AE的长度。
解设AB上一点F,且BF=CE=2m。
将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矩形,如图,A点到E点的最短距离即为展开后的矩形ADEF的对角线的长度。矩形ADEF的一边长为4πm,另一边长为DE=20-2=18(m),所以AE= ≈22(m)。
点评本题的难点在于对最短距离的理解。在同一平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就是连接两点得到的线段的长度,而本题中要求的是曲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就应该将曲面展开,再在平面上求最短距离。
例2如图,有一圆锥形粮堆,其主视图是边长为6m的正三角形ABC,母线AC的中点P处有一老鼠正在偷吃粮食,小猫从B处沿圆锥表面去偷袭老鼠,则小猫经过的最短路程是m。(结果不取近似数)
分析将圆锥的侧面展开如图所示。由圆锥底面圆周长=2π× = ,可得展开后的扇形的圆心角为180°,从而可在Rt△BOP中,求得最短距离BP= 。
解答将圆锥的侧面展开如图所示:
∵圆锥展开扇形的弧长=2π× = ,
∴圆锥展开后的扇形的圆心角为180°。
∵B是弧C'C的中点,
∴BO⊥CC',
∴在Rt△BOP中,
BP= =3 。
即小猫所经过的最短路是3 m。
点评求几何体中的最短距离,一般我们都是转化成平面图形求解的。此处是将圆锥从母线AC处展开的,如果从AB处展开,所求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不过图形会有所不同,我们不妨动手画画图。
例3一只蚂蚁沿如图所示长方体的表面从A点爬到B点,试问蚂蚁沿哪条路爬最近? (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5cm、10cm、20cm、点B离点C5cm。)
分析因为蚂蚁可以从与A点相邻的三个面爬行到点B,考虑将长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可以看出蚂蚁爬行路径最短的情况有三种,如图所示,依次分别求出AB的长,再进行比较,可得结论。
解答从长方体的展开图知,将A和B所在的相邻的两个面展开,用两点间线段最短可求得,最短路径有以下三种情况:
在图(1)中,AB2=AB12+BB12=152+202=625;
∴AB=25。
在图(2)中,AB2=252+102=725;∴AB=5 。
图(3)中,AB2=352+52=925, ∴AB=5 。
∵ 25<5 <5 ,
∴蚂蚁从A点爬行到B点的最近距离是25cm。
点评求几何体表面的最短距离的问题,从以上三例得知:将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求解,各例的解题思路各有特点,但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一致的,都是运用勾股定理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这一性质。由此,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二、巧用轴对称的性质
例4如图所示,在一条河的两岸AB、CD分别有P、Q两个村庄,两村商定设计一条道路,并在河上架一座垂直于河岸的大桥,用来连接P、Q两村,方便人们交往,试问:在什么位置架桥,才能使从P、Q两村村民到桥的距离相等。(要求在图上标出道路和大桥的位置,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分析假设桥是MN,M在AB上,N在CD上,只要有PM=QN即可,由此可以把PM平移,使M与N重合,则点P移到E,那么就要有EN=QN。可以考虑作E点关于CD的对称点G,那么只要有点G和点Q关于过点N的直线对称即可得到QG=GN,则找出QG的中点O,作NO⊥QG,与CD的交点即为N。
解答 如图,
作法:(1)过点P作PF⊥AB于点F,在PF上截取PE等于河的宽度;
(2)作点E关于CD的对称点G,连接QG;
(3)作线段QG的垂直平分线交CD于点N;
(4)过点N作MN⊥CD,交AB于点M;
(5)连接PM,QN;
则路线P→M→N→Q就是点P到桥MN等于点Q到MN距离相等的路线,桥就建在MN的位置。
点评要读懂题意:“使从P、Q两村的村民到桥的距离相等”,联想到轴对称的性质,若两点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则这条直线上的点到这两点的距离相等。本题两次运用了轴对称的知识:①点E与点G关于直线CD对称;②点G与点Q关于直线ON对称。
三、化斜为直求最短距离
例5某轮船航行到A处时观察岛B在A的北偏西75°方向上,如果轮船继续向正西航行10海里达到C处,发现岛B在船的北偏西60°方向上,请按1海里对应0.2cm画出小岛与船的位置关系图,并说明轮船向前航行过程中,距岛B的最近距离。
分析在平面内要想确定某点的位置,应知道两个量,本题已知方向角,故可通过轮船在不同位置观察到小岛B的不同方向角来确定其位置。轮船的航行方向不变,故轮船与小岛的最近距离可转化为“点到线”的最短距离,即“垂线段最短”。
解答如图,过点B作BF⊥AC于点F。
∵∠EAB=75°,∠EAF=90°,∴∠BAC=15°。
又∵∠DCA=90°,∠DCB=60°,∴∠ACB=150°。
在△ABC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知∠ABC=15°,∴∠ABC=∠BAC。∴BC=AC=10(海里)。
在Rt△BCF中,∠BCF=∠CBA+∠CAB=30°,
∴BF=BC×sin∠BCF= BC=5(海里)。
而点B到直线AC的最短距离就是B到AC的垂线段BF的长度,
所以航行中船离小岛B的最近距离为5海里。
点评解本题,要清楚“方向角”的概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借助图形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也是解决三角函数类应用型问题的常见解题思路和方法。
综上几例,可见关于最短路径的问题,其解题思路和添加辅助线的都围绕“行程最短”的原则,揭示形与数的内在联系,发挥数学建模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重要作用,同时教会学生勤于思索、善于挖掘、勇于探索的学习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责任编辑 钱家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