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是指以数学的核心概念和知识原理为中心,综合编排小学数学知识并与其它学科相整合,学生借助多种资源相互合作,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关问题来学习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技能,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新型学习方式。
關键词: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方法
引言
项目式学习方法比较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满足小学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方法,能够培养小学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小学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1、项目式学习的优势
(1)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项目式学习具有很多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加入学习中,并且对所学知识展开验证。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也适合多种多样的技能学习,对很多学习风格都适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2)促进培养学生多元认知能力。项目式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多元认知能力,在落实项目式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学生可自行选择学习内容,提出所需的学习计划,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认知能力,让学生学会有效地学习,积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奠定自主学习基础,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3)促进知识建构以及知识迁移。通过开展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明确遇到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对信息进行选择、思考、合成,能够把新获得的信息与以往的知识进行链接,进而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促进了知识建构,同时也达到了知识迁移的目标。
2、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开展方法
2.1合理分组集中分配任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法需要为学生分组,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在进行分组时首先需要数学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合理地分组,在分组过程中要保证每个小组所有成员之间的平衡,使成员之间能够互相促进。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小组成员间角色的分配,明确小组组长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使学生在讨论问题或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能够发挥每个人自身的特长。数学教师还要注重任务的分配,在分配任务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任务的分配,尽量做到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能够有所收获。最后,教师在确定学习项目时要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目标,提高项目式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在对《认识图形》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时,首先数学教师要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进行分组时,教师可以先根据自己课堂中讲解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一个小的测试,通过测试成绩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划分,之后分组时可以以6人为一个小组,根据学生的能力将3名中上游的学生和3名成绩一般的学生为一组,这样能够在之后的项目中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实现学生之间的互补。在发布任务后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事物进行教学,在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同时,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认知,扩展学生的眼界。
2.2借助“对比实验”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活动是重要的构成,可以带领学生认识以及体验数学。进行数学实验期间,帮助学生激发自主意识。例如,学习“圆锥的体积”时,一些教师会展示圆锥结构,联系等底等高的圆柱教学,但如果仅是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项目式学习提供给学生自主空间、自行选择,通过体验数学实验活动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诸如圆锥、圆柱装水或者沙实验活动,引导学生针对不同规格的圆锥以及圆柱展开实验操作。结果表明,“圆柱体积大概是圆锥体积的3倍”。学生分组讨论此结果,思考实验过程,探讨结论是否准确。此环节,学生参与到“等底等高”体积对比过程中,同时对“圆锥体积为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进行验证。
2.3引导学生注重实践
在项目式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学生的实践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收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形,并记录下来。在开展此项目时学生首先会进行任务分配,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收集,并记录。最后小组之间进行总结,当项目完成后组长要组织组员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此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锻炼,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也会得到加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认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在学生完成任务时从中进行引导,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效率。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问一问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与数学有关的趣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注重观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在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什么和圆形比较像啊“大饼、碗、盘子”学生会积极的说出自己的见闻,能够激发学生的观察热情。
2.4项目评价工作的设计
当学生通过在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个项目时会比较期待教师对于自己的评价,所以教师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多鼓励学生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心,促进项目式学习的有效性。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评价,通过交流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提高小组整体能力促进小组凝聚力的发展。
例如:当学生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进行交流评价,从学生自己的角度出发能够更加清楚地发现组员之间的问题。之后教师再从小组的整体角度出发进行评论,给予鼓励的同时也要及时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下次任务中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比如在学生完成了《认识图形》的任务后,组长可以组员一起讨论这次收集图形时遇到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会说“碗从上面看是圆的,可是从侧面看我却不知道他是什么图形”其他小朋友也会遇到这种问题,通过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答案,解决学生的疑问,让学生能够时刻保持好奇,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密切联系生活实践等措施,使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一方面对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有充分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其自身能力的培养,推动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强.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开展方法探究[J].散文百家,2019(07):96.
[2]张春娇,张永辉.基于数学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12):33.
[3]林婕纯,阳海林.以项目式学习实现数学教学的效益最大化——“设计参观动物园最佳路线”教学实录[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1(Z1):21-23.
(河南三门峡市实验小学 河南三门峡 472000)
關键词: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方法
引言
项目式学习方法比较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满足小学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方法,能够培养小学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小学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1、项目式学习的优势
(1)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项目式学习具有很多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加入学习中,并且对所学知识展开验证。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也适合多种多样的技能学习,对很多学习风格都适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2)促进培养学生多元认知能力。项目式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多元认知能力,在落实项目式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学生可自行选择学习内容,提出所需的学习计划,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认知能力,让学生学会有效地学习,积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奠定自主学习基础,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3)促进知识建构以及知识迁移。通过开展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明确遇到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对信息进行选择、思考、合成,能够把新获得的信息与以往的知识进行链接,进而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促进了知识建构,同时也达到了知识迁移的目标。
2、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开展方法
2.1合理分组集中分配任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法需要为学生分组,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在进行分组时首先需要数学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合理地分组,在分组过程中要保证每个小组所有成员之间的平衡,使成员之间能够互相促进。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小组成员间角色的分配,明确小组组长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使学生在讨论问题或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能够发挥每个人自身的特长。数学教师还要注重任务的分配,在分配任务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任务的分配,尽量做到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能够有所收获。最后,教师在确定学习项目时要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目标,提高项目式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在对《认识图形》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时,首先数学教师要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进行分组时,教师可以先根据自己课堂中讲解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一个小的测试,通过测试成绩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划分,之后分组时可以以6人为一个小组,根据学生的能力将3名中上游的学生和3名成绩一般的学生为一组,这样能够在之后的项目中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实现学生之间的互补。在发布任务后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事物进行教学,在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同时,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认知,扩展学生的眼界。
2.2借助“对比实验”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活动是重要的构成,可以带领学生认识以及体验数学。进行数学实验期间,帮助学生激发自主意识。例如,学习“圆锥的体积”时,一些教师会展示圆锥结构,联系等底等高的圆柱教学,但如果仅是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项目式学习提供给学生自主空间、自行选择,通过体验数学实验活动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诸如圆锥、圆柱装水或者沙实验活动,引导学生针对不同规格的圆锥以及圆柱展开实验操作。结果表明,“圆柱体积大概是圆锥体积的3倍”。学生分组讨论此结果,思考实验过程,探讨结论是否准确。此环节,学生参与到“等底等高”体积对比过程中,同时对“圆锥体积为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进行验证。
2.3引导学生注重实践
在项目式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学生的实践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收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形,并记录下来。在开展此项目时学生首先会进行任务分配,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收集,并记录。最后小组之间进行总结,当项目完成后组长要组织组员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此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锻炼,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也会得到加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认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在学生完成任务时从中进行引导,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效率。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问一问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与数学有关的趣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注重观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在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什么和圆形比较像啊“大饼、碗、盘子”学生会积极的说出自己的见闻,能够激发学生的观察热情。
2.4项目评价工作的设计
当学生通过在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个项目时会比较期待教师对于自己的评价,所以教师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多鼓励学生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心,促进项目式学习的有效性。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评价,通过交流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提高小组整体能力促进小组凝聚力的发展。
例如:当学生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进行交流评价,从学生自己的角度出发能够更加清楚地发现组员之间的问题。之后教师再从小组的整体角度出发进行评论,给予鼓励的同时也要及时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下次任务中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比如在学生完成了《认识图形》的任务后,组长可以组员一起讨论这次收集图形时遇到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会说“碗从上面看是圆的,可是从侧面看我却不知道他是什么图形”其他小朋友也会遇到这种问题,通过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答案,解决学生的疑问,让学生能够时刻保持好奇,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密切联系生活实践等措施,使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一方面对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有充分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其自身能力的培养,推动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强.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开展方法探究[J].散文百家,2019(07):96.
[2]张春娇,张永辉.基于数学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12):33.
[3]林婕纯,阳海林.以项目式学习实现数学教学的效益最大化——“设计参观动物园最佳路线”教学实录[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1(Z1):21-23.
(河南三门峡市实验小学 河南三门峡 4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