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你”走向他者性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raSpa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者,不单单有利于我们认识自我,更重要的是,主动承认他者有利于我们从具有唯我性的个人主体转向具有他者性的共生主体。
  自第八次课程改革起,品德课堂教学就一直强调“我—你”的关系。教材中的内容也在体现着“我—你”关系,例如:“有多少人为了我……”,告诉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公共汽车上”,让学生分辨公共场所的文明或不文明行为;“怎样与人相处”,让学生懂得与人相处要将心比心。“我—你”关系,对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进行了实践。
  一、主动面向他者,重新认识自我
  目前使用的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专设了“辨析栏”,希望儿童能够辨别是非,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并自觉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在一年级教材的辨析中,83.3%的内容指向行为指导。在教学中,老师也仅仅停留在判断这一层面。殊不知,没有情感的认同,正确的行为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导行,一定是建立在“主动面对他者”基础上的。以“我不拖拉”为例,拖拉一下没关系吗?教学不再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白拖拉会给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良的影响,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拖拉对他人的影响:因为我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组长为了等我交作业,下课都没能休息;因为我吃饭太慢,妈妈上班迟到了;放学时,我整理书包的速度太慢,老师和同学都得等我。因此,全班按时放学是我的责任,家长按时上班是我的责任,组长能按时下课休息也是我的责任。教学时,我们请组长说说:每天收作业,你想感谢哪些同学?哪些同学收拾桌椅又快又好?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做法,再进行全班操练。
  如此一来,对主体性的认识就从自我转移到了他者,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从他者的视角来认识自我。而这,才是真正的我。
  二、主动承认他者,培养共生主体
  他者,不单单有利于我们认识自我,更重要的是,主动承认他者有利于我们从具有唯我性的个人主体转向具有他者性的共生主体。
  绘本是近些年来深受儿童喜爱的图文结合的叙事文本。一年级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首次采用了绘本式教材设计的思路。绘本叙事一般出现在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教材正文,此类绘本通过绘画的方式说明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另一区域是教材的下方,作为正文的补充和拓展。
  根据所用题材,绘本大体涉及4种类型,分别是:童话类、生活类、儿歌类、图画类。根据叙事的开放程度,可以分为完整式叙事和开放式叙事。
  两相结合,无论哪种叙事方式,无论开放到何种程度,只要是“我与你”之间发生的故事,我们都可以改编为“我与他者”,都可以引导儿童主动承认他者。
  以“大家一起来”中“小鹿和猴子”的故事为例,它讲述的是小鹿想吃桃叶,小猴想吃桃子。小鹿驼小猴过河,猴子帮小鹿采了桃叶,自己吃了桃,它们都如愿以偿。故事传递的信息非常明确: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彼此合作,互相帮助,才能各有所得。这是我们在阐明“团结友爱”时,经常采用的逻辑关系:为他人服务,目的是为自己服务。如老子所言:“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具有唯我性的个人主体只有走出自我,对他人负责,才能超越主体间的利益联合,建立具有内在联结性的共生主体。因此,教学中面对这个完整式叙事,我们没有一看而过,一读而过,而是大胆地删去了图1。这样一来,小鹿帮助小猴,只是因为小猴想过河,过不了,小鹿不想小猴受到伤害。在教书中,我们直接出示图2,如果是小鹿觉得水太深过不去,那么下一幅图小鹿也不可能自告奋勇地对小猴说:“我带你过河。”如此一来,小鹿的出手相助,就是站在小猴的立场,为他的安全着想,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我與他者的关系,不是“我—你”关系,不再寻求同一性、整体性,不再苛求“你必须和我一样”,而是尊重差异,相互理解,相互分享,达成共识。因此,在与他者的关系虽然不是互惠关系,但我们能感受他者与我的不同,接受他者,包容他者,进而主动地承认他者。当爱他人与爱自己结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时候,我与他者便形成了共生体,实现生命的共同成长。
  三、主动回应他者,自觉承担责任
  “我—你”关系是基于各自利益的以一种利益交换的方式达到一定的平衡。因为彼此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所以,作为独立的主体,我们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没有责任。而他者理论则认为,他者高于我,具有绝对的优先性。面对他者的请求,我必须回应。回应他者,就是要对他者承担责任。
  为了强调教材与学生的对话关系,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通过问题式、邀请式、留白式、说明式、总结式等设计,引入、拓展、总结本课或者本栏目的内容。以“分享真快乐”为例,主持人的留白和问题,是我们需要审慎思考的。“他是‘小气鬼’”环节,教材中展现了几种不再分享的原因:好心借出的尺子却被掰断了;爷爷留下的纪念物不能外借;他不借给我,我也不借给他。女主持人站在反方的角度:“我也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可是……”男主持人则是引导儿童回到生活:“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其实,编者已经在此暗下判断:但凡是不愿分享的,一定有原因。细想起来,这几种概不外借的情况,都体现着“我—你”关系:因为你把我的尺子掰断了,所以“我下次再也不让你用我的东西了”;因为“你每次都不给我看”,所以“我也不给你看”。而男主持人的问题,还引导儿童继续到生活中发掘类似的经历,继续让儿童沉浸在责任推诿中,则欠妥当。教学中,我们调整了策略。
  第一步,唤起回忆:“你们遇到过吗?”
  策略1:如果学生遇到过,便问:“能跟我们说说吗?”这一问题特别关注行为及结果。
  策略2:如果从未遇到过,便问:“如果有同学向你借,你会怎么做?”此时一定融合教材创编的情境。
  第二步,换位思考:“他为什么向我借?”
  原因可能是:遇到困难;也想玩玩;喜欢我,相信我会借……
  第三步,行为指导:同桌合作现场演练。
  教学中,前面的思考、讨论,都是为最后的同桌合作现场演练服务的。演练中,学生们有的大方地将物品借出了。我们特别关注他的心理活动,你为什么要借给他?他上次把你尺子掰断了,你今天还借给他?有的学生在借的同时还说了希望:“这是我爷爷留给我的,他已经去世了,请你用过之后一定要还给我。”我们就把目光投射到对方身上:“你听了他说的,有什么想法?”对方马上意识到,文明使用他人的物品责无旁贷。学生们通过互帮互助,承担起了对他者的责任,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情谊。
  我们对他者的责任,是一种主动的责任担当。我们应当为、必须为他者的成长负责。这种责任是自觉的,不是“不得不”的责任。我义无反顾地为他者承担责任,他者亦如此,我与他者之间的相互承认,相互负责,彼此关爱,这样的伦理关系充满着温情与和谐。
  【唐隽菁,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张楚然
  读者热线:010-62003990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重庆市巴南区界石小学在“让童年如花绽放”的理念指引下,以儿歌为特色,着力打造梅香、心香、书香“三香校园”。历经多年奋斗,界石小学的办学条件日趋完善,儿歌文化育德特色不断彰显。儿歌文化已经成为孩子们童年记忆里最难忘的回忆。  一、构建儿歌文化体系  2005年,巴南区界石镇党委、政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积极着手挖掘、保护、发展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提出了打造“儿歌之乡”的文化建设目标。在这
发现一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中,专职教师偏少,兼职教师偏多。  发现二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总体上看,业务学习不积极,课前准备不充分,课时经常被挪用。  发现三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总体上看,专业知识贫乏,授课方式落后,对学生课后实践作业抓得不够,对学生学习评价不够科学。  发现四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教科研成果和学科荣誉称号偏少,职称晋升受阻。  2017年9月,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全国各地一年
中国德育:王书记,您好!南开区“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一个“南开新优质教育”品牌发展战略。请问,如何理解“南开新优质教育”,您如何看待德育在其中的作为?  王毅:“十二五”期间,我区提出“创办南开优质教育”,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优质教育”已见成效,各级各类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十三五”期间,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有了更高层次、更多元素的要求,对我
提及校长信箱,很多师生、家长并不陌生,在一定时期内,校长信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大多数校长信箱放置在校园里比较明显的地方,很多学生害怕暴露自己,以致对校长信箱望而却步,加之学生对校长与生俱来的神秘感与陌生感,校长信箱所发挥的功效越来越萎缩,校长信箱沦为一种摆设了。虽然网络的发展,使得网上信箱风靡一时,但是囿于时间、空间、网络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受到校长的行政性事务的干扰,校长借助网上信箱
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误区存在的深层原因在于学校教育还停留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模式之中。走出误区需要从根本上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造,学校教育要将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目标。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中小学的重要任务。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就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1]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在健全人格中,以独立、自主为标志的公民人格对学生未来
在全球化的新时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培育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势在必行。  太行山路小学自2012年起就确立了“太行养中华正气,书香育世界情怀”的发展纲领。  立足课堂教学,加强教材开发与学科渗透  国际理解,核心是理解。作为人类文明之经验整合的各个学科都包含着或轻或重的“理解”元素。  我们结合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发布了《PISA全球素养框架》。OECD认为,全球素养是一种多维能力,基于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这四个要素,具备良好全球素养的青少年应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OECD建议,想要帮助青少年提高全球素养的教育机构,应聚焦这些
究其根本,生活是一种追求意义的活动,生活的意义承载于生活事实之中。品德课程教育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应不仅把握事实层面的生活,更应“促使人去正确把握意義层面的生活,理解生活中各种事物、事件、关系、规律、规则对于人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和价值,把握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结和价值的关联”。鲁洁先生在其文章中多次提到德育的“两个回归”理念,即“基础性”回归与“归宿性”回归。德育基础性回归是指道德源于生活,儿童的品德教育
雨花区是长沙市的教育大区。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当前青少年的道德现状,雨花区教育局在加强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着眼长远,以务实的态度,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德育体系,让学生在德育之雨的滋润下绽放生命的美丽之花。    整合资源,丰富德育内涵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说教是无效的,真正的教育应该 “润物细无声”,让未成年人走进社会,在现实生
“教有法而无定法”,我们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所选择,有所甄别,有所借鉴,有所改造。  很多教育者的育人经验中,都不乏有令人拍案叫绝的智慧之举,值得我们学习;但并非所有的优秀经验都可以复制。如果使用不恰当,本来“可以攻玉”的“他山石”也会变成“砸脚石”。我们既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能力、特点和被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又要考虑前人之法应用时所处的具体情境。经验再好,都是人家的;我们只可借鉴,切不可照搬照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