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主体视角下“城市矿产”开发利用决策模型及动态仿真分析

来源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zhen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居民、企事业单位、分类分拣单位、资源再利用企业以及政府五大主体出发,考察不同主体行为决策对“城市矿产”开发利用的影响.首先,结合灰色预测理论,建立了“城市矿产”开发利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关联度合格检验方法判断模型合理性.其次,对五大主体行为决策进行中长期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交易平台和价值认同对于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行为影响最为显著,资源流通信息对于分类分拣单位行为作用力度最大,而对于资源再利用企业,再生产品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其行为变化的主要因素.再者,进一步分析“城市矿产”回收外部环境因素,可见单一的政策对“城市矿产”回收的规范化效果有限,相反,通过优化正规回收渠道、规制非正规回收渠道和抑制非法倾倒三种方式有利于“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最后,通过比较五大主体行为决策的组合方案,可知改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行为决策是“城市矿产”开发利用的关键.
其他文献
以信托机构为例,将主动管理类信托资产纳入到资产负债表中建立模型探究中国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机理.理论分析发现,资产规模、杠杆、关联性和外部冲击是关键风险驱动因素.实证结果发现:样本期间,中国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变化趋势.系统重要性机构分布较稳定,其关键因素为资产规模、杠杆和关联性.系统脆弱性机构分布较分散,其关键因素为杠杆.机构间风险传染存在关键路径数量较多、路径较短的特征.其中,杠杆和规模是机构间风险传染的关键因素.资产间风险传染具有明显的聚类特征.其中,资产间关联性具有更加重要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一直受到政府与学术界广泛关注.近年来,数字金融已成为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金融能否发挥科技赋能金融的优势进而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则是本文的研究问题.本文利用2011-2018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金融与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数字金融显著地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约束.而且,本文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对年龄较小、规模较小、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是更为显著的,数字金融能够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是通过为民营企业提供更
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在加速网络舆情流动性的同时,通过增加投资者的模糊风险感知程度加剧了金融市场波动,给舆情传播的系统性监管带来难度.本文首次将物理学倒立摆模型跨学科应用到微观投资者行为系统的构建,并基于模糊理论对比不同策略下的系统稳定性控制效果,验证该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可行性与可控性.选取2020年1月至6月的微博文本为实证分析数据,测度投资者行为的变化效率,检验了我国舆情传播通过投资者模糊风险感知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理论上存在能够动态控制投资者行为系统稳定的舆情
为探讨市场机制与政府监管背景下医疗机构的竞争策略,结合中国当前医疗政策,在考虑患者择医行为与政府补贴的基础上,构建了含有区域医疗程序需求上界的非凸广义纳什均衡模型.然后,通过引入辅助变量对含有分式的目标函数进行简化,采用块坐标下降法将该非凸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凸优化子问题,并通过其Karush-Kuhn-Tucker条件将子问题转换为混合互补系统进行求解.进一步,利用Python 3.7.3进行了数值仿真试验,对政府补贴和医院利他行为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表明:当政府补贴增加时,医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