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CT研究成年女性腰椎骨密度与椎旁体质成分的相关性

来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成年女性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腰3椎体(L3)层面体质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将496名成年女性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4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采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量L1~3椎体BMD及L3椎体中心层面周围各体质成分含量,包括BMI、椎体周围脂肪含量(FM)、瘦组织含量(LM)、脂肪与瘦组织比值(F/L)、骨量与瘦组织比值(B/L)、腹部总脂肪(TAT)、内脏脂肪(VAT)、皮下脂肪(SAT).依据BMD分为骨量正常组(≥120 mg/cm3)、骨量减少组(80~120 mg/cm3)和骨质疏松(≤80 mg/cm3,OP)组.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年龄组BMI、BMD及各体质成分的组间差异.利用线性相关分析BMD与各体质成分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0.9±12.5)岁(25~82岁).BMI、BMD、LM、SAT值在老年组低于中、青年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M在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P<0.01).VAT随年龄增加逐渐减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5).BMD与年龄、FM呈负相关,与BMI、LM、SAT呈正相关,与VAT呈较弱正相关.在不同BMD组中,BMI、LM、SAT在骨质疏松组中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M在骨质疏松组中最高(P<0.01),而VAT在不同BM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1).结论 女性腰椎周围肌肉含量、脂肪浸润程度、腹部皮下及内脏脂肪与腰椎BMD存在相关性,其中BMI、LM、SAT与BMD呈正相关,而FM与BMD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miR-135b靶向糖原合成酶激酶3B(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B,GSK3B)对地塞米松诱导的成骨细胞(MC3T3-E1)凋亡的影响.方法 CCK8检测地塞米松对MC3T3-E1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最适地塞米松浓度进行后续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qPCR检测miR-135b和GSK3B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35b和GSK3B靶向作用关系.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地塞米松组(Dex)、阴性对照mimics组(mimics NC)
2型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可引发骨骼、血管、神经等多系统并发症,骨质疏松症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骨代谢异常、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当前关于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众多,其中涉及高血糖状态、氧化应激、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细胞因子及激素水平变化等多个方面.笔者就国内外关于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下一步研究及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大量研究表明骨代谢具有昼夜节律性,大部分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均呈现昼夜振荡,进一步分析显示大都呈现夜晚高峰而日间低谷的节律性.骨代谢与昼夜节律之间具有双向交互作用,骨代谢异常可扰乱昼夜节律,导致钟基因的表达紊乱,其中Bmal1的变化最为明显;紊乱的昼夜节律又进一步抑制骨形成、加速骨吸收,导致骨骼的内稳态失衡,从而损害骨骼健康.骨代谢标志物昼夜节律形成的机制及其与钟基因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可为时间药物治疗提供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症差异表达的miRNA及两病的相互关系.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获取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与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基因芯片,使用GEO2R在线分析得到OP与AD差异表达的微小核糖核酸(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croRNA,DEmiRNA),将筛选后的DEmiRNAs用miRDB数据库和Targetscan数据库进行靶基因预测;用DAVID数据库对靶基因进行GO分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