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十八般兵器》的社会意义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实社会中,环境恶化、道德沦丧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了我们议论的热点。有毒食品虽不能像刀刃那样直接要人性命,但给人和社会带来的伤害和恐慌比刀刃兵器之伤人尤胜。古代的冷兵器虽然不能够像现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样,但同样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伤害。作品《十八般兵器》中蔬菜食品替代的兵刃表达了我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关注和看法。当然作品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另一种解读方式,冷兵器是会伤害人的,蔬菜代替兵器的利刃部分,反而又是比较温和的。对作品不同的解读方式可以带来了不同的思考。
  【关键词】:嫁接;转换;食品安全
  第1章 引言
  食品问题已经是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运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把社会的一些问题揭示出来是我们从事艺术工作的主要任务,我想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传递出我对食品问题的看法。
  第2章 当代雕塑中“嫁接与转换”的语言分析
  当代雕塑作品中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喜好,生活背景创作具有自己独立艺术语言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形式上,内容上和制作材料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借用现代手法和材料在传统的雕塑语言上进行的革新,如陈辉老师的《假山石》以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假山石为原本,对其进行机械的几何化切割,进而材料的转换,体现了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解构,从而也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的转换。
  日本雕塑家山崎史生的木雕作品《沉默的邻居》,把人和动物嫁接,怪异的组合没有让人们感到吓人,却让人感到奇特可爱。他用细腻的手法描绘了人和动物的肤质,天衣无缝把动物与人衔接起来,生动的表现出诙谐而荒诞的形象。在以极其不成比例的兽首和苍白纤细的身体上,犹如孩童纯净的世界给观者一种莫名的颤动。公牛和着衣的小孩嫁接在一起,被按了角的小孩看起来像个恶魔,反而公牛看起来比较孱弱。毫无抵抗力的孩子被恶魔势力侵占,人躲在牛的角色里,极力的阻止恶魔带来的污秽的邪气。作品通过极其鲜明的嫁接方式隐喻历史和造物主及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关系。这种作品总能使我们获得一种超现实之感。
  朱铭的《太极》系列雕塑浑厚自然,拙朴有意味。木头和石头的材质在他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得是那么的大气,浑然。《太极》中没有被中国传统人物造像的规范所限制,反而是将中国文化中的神、气、韵有效的提炼出来,凝练成当代的艺术语言,完美体现了书法、绘画中提倡的“意在笔先”、“意到笔不到”的境界。
  第3章 古代兵器与当时手工业、工艺美术结合形成的独特造型语言
  兵器是力量的载体,它不仅是作战的武器,也是权利和地位的代表。在我国先秦时期的遗址中发现了青铜匕首,柄部大多铸有精美的花纹,并镶嵌绿松石。战国时期的虎噬牛狼牙棒是在棍棒的前段加上了青铜制作的“棒头”。古代兵器的局部的动物艺术造型,包括虎、凤、狮、蟾蜍、睚眦。这些动物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猛兽,代表自己的武力和嗜敌人血的含义;另一类是瑞兽,保佑自己的战斗中不死或避免受伤.这些动物造型不求细节上的真实,但要求以小见大,从局部上反映出动物的凶猛和灵性,并且给人们以想象空间。到了明清时期制作兵器的材料样式更加多样了,在装具之佳者很多都有镂空,除了牡丹,葵花等草叶图案外,并有蟠螭、龙、凤、狻猊等瑞兽的造型,
  春秋战国时期习武也到了鼎盛时期,武术又称为“技击之道”,习武主要是在贵族之间流传。所谓“君子佩剑”,剑术也是贵族的一个必修课,同时也被贵族垄断。到了战国后期,由于战事频繁,为了提高士卒的战斗力,有部分比较简单的武学传到了军中,其后又辗转落入民间。剑既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道德品质和精神的象征。所以剑是百兵之将,古人认为剑有君子德,所以佩剑者是君子。剑锋利笔直直来直去,是为正直。剑平日收鞘中而不伤人,是为仁义。 剑是贴身利器保护主人,是为忠勇。 所以佩带剑的人应该是正直、仁义、忠勇之人。而仗剑行侠的思想也就自古有之,源远流长。
  而刀则富有草莽精神,前有谭嗣同“我本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后有贺龙元帅,“两把刀闹革命”的勇武。最为人熟知的是三国中关云长使用的青龙偃月刀,关羽用其斩杀了不少敌将,为刘备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后世也称青龙偃月刀为关刀。在关羽被杀后,青龙偃月刀被东吴将领潘璋夺走,后来,关羽的儿子关兴杀潘璋为父报仇,夺回青龙偃月刀。因此,关公大刀也就成了忠义勇武的象征。
  不同的兵器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也带有不同的个性,这正是中国文化所赋予的。在《水浒传》中,李逵用板斧,林冲用枪,武松用刀,鲁智深用禅杖等,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所使用的武器也不尽相同。板斧粗笨有力,符合李逵粗鲁,暴躁的性格,枪,锐利而有涵养,正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的称手兵刃。
  使用功能决定了兵刃的基本造型,文化内涵让造型有了新的审美意义。具有了审美意义的兵器自然不会只是夺人性命的凶器,而是具有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特之物。
  第4章 雕塑创作的实践总结
  4.1创作中实现传统与当代的转换
  中国雕塑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传统雕塑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形式和语言,譬如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出土的器皿《鹰尊》,虽然这件雕塑细节不多,但体量感十足,对形体夸张处理恰到好处,淋漓尽致的反映出当时作者质朴、天真的情趣,与它特殊的实用功能结合的非常完美。云南省江川縣李家山古墓的《青铜牛虎祭案》让我们看到了达利荒诞现实主义带来的美感,这件雕塑中写实中有抽象,实体形态和负空间交织穿插,把雕塑空间和形体表现的跌宕起伏,富有想象力。
  在当下西方文化强势的背景下,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中抽出当代需要的创作语言,是值得我们时刻思考的一个问题。
  4.2雕塑的社会意义
  在创作这组作品之初看到了网络新闻中近些年来已经进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期。劣质牛奶、“苏丹红”辣酱、毛发酱油、石蜡火锅底料、瘦肉精、毒大米、地沟油······“问题食品”之多、涉及范围之光、造成恶果之重,已经到了谈“食”色变的程度。豆你玩、蒜你狠,一个个时髦用词无不在刺痛着我们脆弱的神经 。菜价肉价的不断上涨,做这组创作的起因也都是自己看到这些我们身边的现象,所以就借用以蔬菜为载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我把自己生活中感悟到点点滴滴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当然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解读,冷兵器是会伤害人的,我把兵器的刃部换成蔬菜,对于蔬菜会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也正是我所追问的。当然我更希望每个观众看到这组作品都有自己解读的方式,每个人阅读作品的角度也都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背景息息相关,每个人的解读自然也就不一样。那么雕塑作品所揭示的社会意义也就出现了,我认为艺术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所能表达出来的看法,那么观众也是作为社会的眼睛每个人去解读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就会促使社会雕塑艺术的多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振华.雕塑空间[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郑开青. 通讯系统模拟及软件[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87.
  [2]许正龙.雕塑构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
  [3]郑铁伟.中国古代冷兵器.上海文化 2008.
  [4]谢宇.中国古代兵器鉴赏.唐文立,2008.
其他文献
固执地以为,我得去远处活一回,如果我失踪,有马匹会嗅着我的气味追随而来,所以,我允许自己一辈子都活得这么近,把最好的光阴攥在手心里,我知道,我去了远方,能够再回来,就会离自己更近-------摘自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  范俭导演的《摇摇晃晃的人间》在国际上获了不少殊荣,但在国内似乎并没引起那么大的反响,虽然豆瓣给出了8.2分的高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观看的人数并不多。  在看这部记录片式的电影
期刊
在历来的红学研究中,王熙凤似乎是给“反面形象”代言了,从她出生到逝世的短短24年(据周汝昌先生推算,王熙凤逝世时年24岁),绝大多数的读者都把她划归为万恶的统治阶级,给她加的也都是“贪婪、凶恶、残暴、狠毒、阴险狡诈”之类的标签。毛泽东曾赞王熙凤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那么今天我们不妨撇开前见,以现代女强的视角来谈谈王熙凤这个人物。  书中第三回便引出了王熙凤,黛玉眼中的“神仙妃子”,也是曹公
期刊
【摘要】:《马桥词典》是作家韩少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采用了特殊的词典形式来构建小说,共115个词条,展现了生动形象的马桥传奇和各具特色的以本义、盐午、马鸣为代表的马桥人,思考了在大时代发展下独立的马桥历史和马桥极具特色的文化心理。本文致力于探讨《马桥词典》作为寻根文学的典型性,一些人物的经历,并结合题材结构语言着重展示马桥人在历史巨变中的乡土文化的变化与发展。  【关键词】:《马桥词典》;乡土文化
期刊
【摘要】:《奔月》是鲁迅于1926年12月30日在厦门创作的一篇小说,最初发表在1927年1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2卷第2期,后被编入《故事新编》。小说取材于“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上古神话故事,作品淡化了英雄和美女的浪漫爱情故事,描写的是庸常的生活场景。鲁迅延续了“五四”新文学创作平民化和世俗话的倾向,表现了启蒙先驱者在五四落潮之后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鲁迅;《奔月》; 影射
期刊
在中国古代波诡云谲的政治局面中,少有文人能够游刃有余,他们通常逃不开怀才不遇、排挤打压、贬谪流放的困境。面对现实政治带来的困境,有的文人如司马迁,化悲愤为动力,“发愤著书”,扬名后世。但是像他这样,只是做到了缓释痛苦,没有达到最终的超脱,也没有寻求超脱的打算。还有的文人,如陶渊明,从老庄中领悟本真朴实的“自然”;如王维,从佛禅中体会物我冥和的“无我”智慧;如刘禹锡,饶有“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的
期刊
【摘要】:凯文·鲍尔斯的处女作《黄鸟》,讲述了主人公巴特尔的战争经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是读来却让人回味无穷。造成这种阅读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小说所使用了时间倒错的叙事策略。通过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的不和谐,凯文·鲍尔斯引导读者自己去发现,在伊拉克战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关键词】:时间倒错,故事时间,叙事时间,叙事意义  与以往的战争小说不同的是,《黄鸟》的作家--凯文·鲍尔斯,曾
期刊
【摘要】:《最蓝的眼睛》向读者揭示传媒手段的这种强大的宣传力量宣扬白人文化的审美观以及价值观,与此同时扭曲黑人的心灵。托尼·莫里森向人们展示了“在这个人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害的世上如何完整地生存”。文化与种族一样,从本质上来说无优劣之分。不过当两种文化同在一个社会体制下时,会产生强势文化以及弱势文化。本文从文化价值和文化意识两方面,对白人文化下黑人心灵的变化以及心理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黑人心
期刊
送别诗、寄赠诗自古以来就是文人笔下的重要体裁,唐代诗人杜甫也创作了许多送别亲友、思旧怀人的佳作。在怀念李白的诗作中杜甫写道:“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点明了李杜二人所在地点,对两地景物进行了点染式描写,将难以相会的失落、对友人的挂念交织其中,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情味。这一“两地分叙”的手法在杜甫的其他诗篇中也有体现,即在一联或两联诗中对两个地点分别进行描写,本文拟对这一手法做简要分析。  一、“两
期刊
【摘要】:在传统时代,严重缺乏图像、影像、录音等资料,小说将社会真实的一面,描写在小说中,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形象、逼真,这是与文献资料所不同之处。本文以《红楼梦》中描述的戏曲文化史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史料或文物资料,运用文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哲学、艺术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心理学等多重视角来观照小说《红楼梦》中的戏曲文化史料,从而弥补戏曲史的不足。  【关键词】:红楼梦;古典小说
期刊
【摘要】:在《红楼梦》中,从开始一直到结尾都贯穿的一个小人物,那边是刘姥姥。这个地道的农村老妇只有靠“几亩薄田过活”,前后共有3次进贾府,其中大段的主要描写有第六回、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第四十一回、第四十二回、第一百一十三回、第一百一十九回,而第一百二十回只是简略一写,但是对刘姥姥的整个人物形象给了一个圆满的刻画。刘姥姥的几次进入大观园,分别属于大观园的三个不同时期:发展期、极致期、衰败期。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