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交通问题。交通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命脉,交通拥挤已经成为了现在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地铁在解决交通拥挤问题上有着其它交通工具不可代替的作用,随着地铁线路的日益增多,地铁的换乘站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其也成为了地铁设计的重要部分。基于此,本文对地铁在换乘站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分析
地铁交通具有运输量大、快速快、准时、节能、舒适等特点,近几年已经逐渐成为了现在城市的一种主要交通工具。地铁线路范围的逐渐扩大,加大了整个地铁网络的范围。因此,换乘站也就成为了地铁设计中的重点内容,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对地铁的服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此方面上的研究。
1.地铁在换乘上存在的问题
1.1换乘距离长
换乘时间长,主要指的是乘客在更改地铁线路时,需要行走的距离过长,这也是目前我国地铁换乘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在北京地铁网络中,复兴门站处一号线与二号线之间的换乘需要行走的路线就过长,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进行地铁规划时,没有对地铁枢纽换乘问题进行统一考虑,从而造成地铁在换乘结构上存在不合理。此外新老地铁尺寸上的差异,导致了无法对老站台进行改造,从而造成了车站枢纽和换乘功能之间的协调性得不到保障,必须新建站台,才能确保通道相联。
1.2换乘距离平衡性差
在设计换乘枢纽中,应当确保双向换乘之间的平衡性。在一些客流量较大的车站中,为了避免换乘乘客在行走之间产生相互干扰,提高流量和速度,换乘通道经常被设计成单向通道,但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只考虑换乘时的平均距离,而没有对同方向的双向换乘距离的平衡性加以考虑,从而造成同一方向的换乘距离存在较大差异,换乘距离的不相等,会引起少量的乘客发生逆行,从而增加了管理难度。
1.3换乘时间过长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地铁的换乘时间有着明确的规定。但在我国因为多种原因,地铁交通中的乘客很难快速疏散,经常会出现大量的乘客在车站内拥挤和滞留,尤其是在多条线路相交处,这一现象更加明显。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换乘通道的设计上存在问题以及检票处布置不合理引起的,或者是因为没有在通道相交处设置一个合理的过渡段,从而导致客流量拥挤,影响地铁中的乘客快速通过。
2.换乘车站建筑的设计
为了解决地铁换乘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必须要对地铁换乘站中的建筑设计进行合理分析。
地铁空间空是穿过性的,虽然在空间上既有墙体也有屋顶,但墙体并没有成围合趋势,而一旦在纵向上两面开口同街道进行联通,这种设计对乘客可以起到合理的指导性,使乘客主动的向两边行走。地铁中的空间具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狭长,受车站站台影响,地铁在空间上主要是在纵向方向延长,导致纵向方向的两端无法形成紧密联系。地铁在地下的空间不像地上具有明显的参照物,因此乘客在地铁中,容易焦虑。因此在换乘站的建筑设计上不能单纯的利用逻辑对空间进行设计,应当在换乘站中设计具有标示性的建筑,同时在设计上采取室内外结合的方式,使乘客既可以享受到休息的节奏,又可以使换乘的乘客快速的移动。
地铁标识设计上要在以下原则基础上进行:
2.1标准性
地铁换乘建筑中使用的语言要具有统一标准,整个地铁网络都应当采用统一标识,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标注语音都应当采取母语和英语相加的方式,确保所有乘客都能看懂建筑物上的标识。
2.2地域性
换乘站建筑设计的地域性主要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上应当尽量的对反应车站所在区域的地域文化,宏观上要表现出国家的文化特点,从而使进入到地铁乘换站的人员一个轻松的心态,消除乘客在换乘过程中的焦虑心理,使换乘变得更加合理。
2.3易获性
地铁换乘站建筑物表示的最大作用就是促进地铁中乘客在换站时的移动速度,合理的标识可以大大缩短乘客在地铁换乘站的无效停留时间。因此在地铁换乘站建筑标识设计上要秉着易获性原则,这也是地铁换乘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基础内容,标识系统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换乘的乘客通过一眼观察就可以确定自己要寻找的方向,因此在建筑的表示应当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确保换乘的乘客可以在短时内获取到有用的信息,对自己的乘车路线做出准确判断,避免在行走过程中发生反向,造成人员拥挤。
换乘建筑设计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地铁换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在地铁换乘建筑设计前做好可行性研究,从而确定换乘地点的位置,精准的确定换乘车站的规模控制和预留空间,确保线网规划的合理性。
(2)設计与线网相结合,对换乘站点以及周边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有效的避免规划对车站换乘造成不良影响,对地铁的换乘功能产生制约。
(3)针对换乘站建筑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在设计上通过增加行人动态仿真模拟,通过与行人动态仿真模拟进行结合实现对设计的准确评估。
(4)组织换乘站设计人员针对换乘建筑物的设计进行探讨,优化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5)针对换乘车站中的建筑物进行多方面研究,以大局为重,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3.结束语
目前,我国在地铁换乘设计上的合理性得不到保障,主要体现在换乘站建筑上,从而导致了地铁的服务水平下降,换乘时间过长,在设计上人性化无法满足现在人们对地铁服务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换乘站建筑的设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应当从多角度对地铁换乘站中建筑的设计进行分析,提高地铁服务水平。 [科]
【参考文献】
[1]许俊峰.行人仿真模拟在地铁换乘站设计中的应用[J].隧道建设,2010, 30(11):24-32.
[2]于海霞.北京地铁西直门车站换乘方案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3,13(2):75-79.
[3]陈光,张宁,陈晖,等.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2,21(6):5-10.
[4]汪晓蓉.广州地铁客村换乘站以人为本的功能优化设计[J].都市快轨交通,2012,6(12):54-57.
【关键词】城市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分析
地铁交通具有运输量大、快速快、准时、节能、舒适等特点,近几年已经逐渐成为了现在城市的一种主要交通工具。地铁线路范围的逐渐扩大,加大了整个地铁网络的范围。因此,换乘站也就成为了地铁设计中的重点内容,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对地铁的服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此方面上的研究。
1.地铁在换乘上存在的问题
1.1换乘距离长
换乘时间长,主要指的是乘客在更改地铁线路时,需要行走的距离过长,这也是目前我国地铁换乘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在北京地铁网络中,复兴门站处一号线与二号线之间的换乘需要行走的路线就过长,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进行地铁规划时,没有对地铁枢纽换乘问题进行统一考虑,从而造成地铁在换乘结构上存在不合理。此外新老地铁尺寸上的差异,导致了无法对老站台进行改造,从而造成了车站枢纽和换乘功能之间的协调性得不到保障,必须新建站台,才能确保通道相联。
1.2换乘距离平衡性差
在设计换乘枢纽中,应当确保双向换乘之间的平衡性。在一些客流量较大的车站中,为了避免换乘乘客在行走之间产生相互干扰,提高流量和速度,换乘通道经常被设计成单向通道,但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只考虑换乘时的平均距离,而没有对同方向的双向换乘距离的平衡性加以考虑,从而造成同一方向的换乘距离存在较大差异,换乘距离的不相等,会引起少量的乘客发生逆行,从而增加了管理难度。
1.3换乘时间过长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地铁的换乘时间有着明确的规定。但在我国因为多种原因,地铁交通中的乘客很难快速疏散,经常会出现大量的乘客在车站内拥挤和滞留,尤其是在多条线路相交处,这一现象更加明显。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换乘通道的设计上存在问题以及检票处布置不合理引起的,或者是因为没有在通道相交处设置一个合理的过渡段,从而导致客流量拥挤,影响地铁中的乘客快速通过。
2.换乘车站建筑的设计
为了解决地铁换乘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必须要对地铁换乘站中的建筑设计进行合理分析。
地铁空间空是穿过性的,虽然在空间上既有墙体也有屋顶,但墙体并没有成围合趋势,而一旦在纵向上两面开口同街道进行联通,这种设计对乘客可以起到合理的指导性,使乘客主动的向两边行走。地铁中的空间具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狭长,受车站站台影响,地铁在空间上主要是在纵向方向延长,导致纵向方向的两端无法形成紧密联系。地铁在地下的空间不像地上具有明显的参照物,因此乘客在地铁中,容易焦虑。因此在换乘站的建筑设计上不能单纯的利用逻辑对空间进行设计,应当在换乘站中设计具有标示性的建筑,同时在设计上采取室内外结合的方式,使乘客既可以享受到休息的节奏,又可以使换乘的乘客快速的移动。
地铁标识设计上要在以下原则基础上进行:
2.1标准性
地铁换乘建筑中使用的语言要具有统一标准,整个地铁网络都应当采用统一标识,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标注语音都应当采取母语和英语相加的方式,确保所有乘客都能看懂建筑物上的标识。
2.2地域性
换乘站建筑设计的地域性主要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上应当尽量的对反应车站所在区域的地域文化,宏观上要表现出国家的文化特点,从而使进入到地铁乘换站的人员一个轻松的心态,消除乘客在换乘过程中的焦虑心理,使换乘变得更加合理。
2.3易获性
地铁换乘站建筑物表示的最大作用就是促进地铁中乘客在换站时的移动速度,合理的标识可以大大缩短乘客在地铁换乘站的无效停留时间。因此在地铁换乘站建筑标识设计上要秉着易获性原则,这也是地铁换乘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基础内容,标识系统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换乘的乘客通过一眼观察就可以确定自己要寻找的方向,因此在建筑的表示应当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确保换乘的乘客可以在短时内获取到有用的信息,对自己的乘车路线做出准确判断,避免在行走过程中发生反向,造成人员拥挤。
换乘建筑设计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地铁换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在地铁换乘建筑设计前做好可行性研究,从而确定换乘地点的位置,精准的确定换乘车站的规模控制和预留空间,确保线网规划的合理性。
(2)設计与线网相结合,对换乘站点以及周边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有效的避免规划对车站换乘造成不良影响,对地铁的换乘功能产生制约。
(3)针对换乘站建筑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在设计上通过增加行人动态仿真模拟,通过与行人动态仿真模拟进行结合实现对设计的准确评估。
(4)组织换乘站设计人员针对换乘建筑物的设计进行探讨,优化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5)针对换乘车站中的建筑物进行多方面研究,以大局为重,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3.结束语
目前,我国在地铁换乘设计上的合理性得不到保障,主要体现在换乘站建筑上,从而导致了地铁的服务水平下降,换乘时间过长,在设计上人性化无法满足现在人们对地铁服务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换乘站建筑的设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应当从多角度对地铁换乘站中建筑的设计进行分析,提高地铁服务水平。 [科]
【参考文献】
[1]许俊峰.行人仿真模拟在地铁换乘站设计中的应用[J].隧道建设,2010, 30(11):24-32.
[2]于海霞.北京地铁西直门车站换乘方案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3,13(2):75-79.
[3]陈光,张宁,陈晖,等.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2,21(6):5-10.
[4]汪晓蓉.广州地铁客村换乘站以人为本的功能优化设计[J].都市快轨交通,2012,6(12):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