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2日至15日,由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和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1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在杭州召开。本届大会正值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处于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和“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大会注册1600人,实际到会3000多人,参展厂商达到100多家,都创历史最高记录。
当前卫生信息化形势似乎一片大好:医疗卫生部门管理者为局面的改观而欢欣鼓舞,用户对数字医院、数字卫生、数字医学的美妙前景充满憧憬,厂商迫不及待地向着突然膨胀的蛋糕伸手。但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李包罗则在其致辞中先泼了一瓢凉水——越是高潮来临,越是应该冷静思考,谨慎行事,不能让高潮出现泡沫。
厦门模式为什么成功
大会上,诸多领导、专家都对卫生信息化的现状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陈晓红抛出的问题就很值得思考:为什么只有厦门模式成功?
目前在区域卫生信息化领域,厦门是佼佼者。陈晓红介绍,当时厦门等三个城市同时进入科技部课题组,但只有厦门模式取得成功。她认为成败最关键的原因是领导——有的领导方法不对,有的组织结构有问题,有的协调无力。曾在解放军总医院担任了多年的副院长职务的陈晓红认为,“一把手工程”在专家治院的医院尤其适用。
她认为建设好医院的信息化要做好五个方面:领导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顶层设计是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技术人员是信息化建设的支撑力量,用户是建成信息化的重要一方,有效组织协调是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力。其中领导是关键中的关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金昌晓向记者介绍了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和机制的问题。以远程会诊为例,金昌晓介绍说,在国家的扶持下,很多医院上了远程会诊系统,但是其运行机制、运行模式和使用效率还需要再探讨、再实验。“北医三院已经和宝鸡、神木、府谷、子长建立了远程会诊平台。建起来以后,一个礼拜开一两回机就不错了,根本没有用起来。”金昌晓拿自己医院的情况“开刀”,“创造出一种模式和机制,让三院接受会诊的大夫愿意开展,让老百姓有需求也愿意做,让申请会诊的医院有积极性,这样就形成良性运转的机制,又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解决了老百姓的问题,也给公司创造了收益。这种模式的研究和准备势在必行。”
金昌晓认为,远程医疗还需要转变理念,目前远程医疗更多地关注于解决疑难杂症的问题,实际上边远地区更多的问题是缺少医生,如果把疑难杂症的概念扩大,能够解决一些普通的问题,远程医疗的作用会更大。
瓶颈在于投入产出
回顾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30年的历程可谓风雨坎坷。国内某著名HIS供应商的老总曾经调侃说:HIS不应该念做“HIS”,应该念做“害死”。国内某医疗IT公司的老总也曾对记者透露:这两年医疗IT厂商的日子虽然好过了,但并不是市场给予的认可,只是政策导致的繁荣,医疗IT公司还远没有得到用户的认可。
金昌晓说得很实在:“我自己理解医改那么多目标,其实是三个问题:第一,让更多的人进入医保、享受医保;第二,通过信息化改变医院的诊疗行为,互联互通、分享数据;第三,调动优质医疗资源的积极性,让好的专家能够发挥他们的优势。比如说,一个专家半天只能看20个门诊,通过医院流程改造加上信息化手段,能不能达到30个门诊甚至更多?如果这两三年能把这些问题梳理清楚,应该说医改就有了一定的成效。”
针对目前卫生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医改工作的新形势,谋划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划;二要把握医改工作的重要任务,构建先进实用的信息系统体系架构;三要把握医改工作的主要思路,打造随需应变的信息化应用环境;四要把握医改工作的总体目标,探究医疗IT市场可持续发展新途径。
个性化的健康信息、复杂的疾病信息对IT技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益何在,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是这一轮卫生信息化高潮是否会出现泡沫的关键所在。
GE:懂医疗是我们的核心技术
“从过往30多年的历史来看,医疗信息化一直是GE医疗的核心组成部分,只不过过去医疗信息化在中国市场的宣传、推广不是特别多。”GE医疗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医疗信息部总经理杨涛对本报记者关于“GE在医疗器械上的优势能否转化到IT上”的提问,如此作答。正如她强调GE是IT老兵一样,杨涛自己也在IT圈摸爬滚打了多年。加入GE医疗前,她曾在Oracle负责其拳头产品Exadata。
杨涛强调,制药、生物科学以及医疗信息化是医疗集团未来五到十年的战略增长点。从路径上来讲,GE立足于临床,扩大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
在2011年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2011)上,GE医疗向与会者展示了基于医疗协作平台、临床应用系统、信息整合平台三大核心系统的GE医疗信息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并不是做泛泛的IT信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核心技术是我们懂得医疗。”杨涛认为,传统IT厂商提供IT基础架构,工具软件如数据库、报表工具、财务管理工具等,在医疗行业里要满足医疗临床系统的集成、面向病人的主索引集成等需求,必须有临床医学知识在背后支撑,不是普通的工业软件可以做得到的。GE的集成平台是自主研发的,在国外有2000多家医院已经在用。目前,GE正在国内的一些高端医院试点集成平台。比如,杭州就有GE的试点项目。
目前,诸多HIT厂商都在集成平台领域竞争。但正如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梁铭会所说:“虽然卫生部也发布了方案,我也到上海参加了集成平台的鉴定会,但目前集成平台刚起步,而且即使上海、浙江做了一些类似集成平台的东西,但也是集中在某一个领域,非常局限。还没有特别理想、取得实际应用的平台产品,还没有大规模、大范围的成功案例。”集成平台的项目还需要IT厂商和卫生系统用户通力合作。
“现在集成平台还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金昌晓给了记者意想不到的答案。为什么这么说?“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对医院信息化在医保、传染病监控方面有很多的要求,信息孤岛一直存在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会一直存在,但这一两年对消除信息孤岛的问题,我们还无暇顾及。但无论怎么样,我们会去关注这件事,这个平台关系到能否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希望大公司能投入资源去做这方面的研究。”
值得关注的是,GE医疗信息整体解决方案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单一医院的医疗水平,其在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的广泛应用还为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带来了希望。
当前卫生信息化形势似乎一片大好:医疗卫生部门管理者为局面的改观而欢欣鼓舞,用户对数字医院、数字卫生、数字医学的美妙前景充满憧憬,厂商迫不及待地向着突然膨胀的蛋糕伸手。但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李包罗则在其致辞中先泼了一瓢凉水——越是高潮来临,越是应该冷静思考,谨慎行事,不能让高潮出现泡沫。
厦门模式为什么成功
大会上,诸多领导、专家都对卫生信息化的现状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陈晓红抛出的问题就很值得思考:为什么只有厦门模式成功?
目前在区域卫生信息化领域,厦门是佼佼者。陈晓红介绍,当时厦门等三个城市同时进入科技部课题组,但只有厦门模式取得成功。她认为成败最关键的原因是领导——有的领导方法不对,有的组织结构有问题,有的协调无力。曾在解放军总医院担任了多年的副院长职务的陈晓红认为,“一把手工程”在专家治院的医院尤其适用。
她认为建设好医院的信息化要做好五个方面:领导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顶层设计是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技术人员是信息化建设的支撑力量,用户是建成信息化的重要一方,有效组织协调是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力。其中领导是关键中的关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金昌晓向记者介绍了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和机制的问题。以远程会诊为例,金昌晓介绍说,在国家的扶持下,很多医院上了远程会诊系统,但是其运行机制、运行模式和使用效率还需要再探讨、再实验。“北医三院已经和宝鸡、神木、府谷、子长建立了远程会诊平台。建起来以后,一个礼拜开一两回机就不错了,根本没有用起来。”金昌晓拿自己医院的情况“开刀”,“创造出一种模式和机制,让三院接受会诊的大夫愿意开展,让老百姓有需求也愿意做,让申请会诊的医院有积极性,这样就形成良性运转的机制,又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解决了老百姓的问题,也给公司创造了收益。这种模式的研究和准备势在必行。”
金昌晓认为,远程医疗还需要转变理念,目前远程医疗更多地关注于解决疑难杂症的问题,实际上边远地区更多的问题是缺少医生,如果把疑难杂症的概念扩大,能够解决一些普通的问题,远程医疗的作用会更大。
瓶颈在于投入产出
回顾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30年的历程可谓风雨坎坷。国内某著名HIS供应商的老总曾经调侃说:HIS不应该念做“HIS”,应该念做“害死”。国内某医疗IT公司的老总也曾对记者透露:这两年医疗IT厂商的日子虽然好过了,但并不是市场给予的认可,只是政策导致的繁荣,医疗IT公司还远没有得到用户的认可。
金昌晓说得很实在:“我自己理解医改那么多目标,其实是三个问题:第一,让更多的人进入医保、享受医保;第二,通过信息化改变医院的诊疗行为,互联互通、分享数据;第三,调动优质医疗资源的积极性,让好的专家能够发挥他们的优势。比如说,一个专家半天只能看20个门诊,通过医院流程改造加上信息化手段,能不能达到30个门诊甚至更多?如果这两三年能把这些问题梳理清楚,应该说医改就有了一定的成效。”
针对目前卫生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医改工作的新形势,谋划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划;二要把握医改工作的重要任务,构建先进实用的信息系统体系架构;三要把握医改工作的主要思路,打造随需应变的信息化应用环境;四要把握医改工作的总体目标,探究医疗IT市场可持续发展新途径。
个性化的健康信息、复杂的疾病信息对IT技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益何在,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是这一轮卫生信息化高潮是否会出现泡沫的关键所在。
GE:懂医疗是我们的核心技术
“从过往30多年的历史来看,医疗信息化一直是GE医疗的核心组成部分,只不过过去医疗信息化在中国市场的宣传、推广不是特别多。”GE医疗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医疗信息部总经理杨涛对本报记者关于“GE在医疗器械上的优势能否转化到IT上”的提问,如此作答。正如她强调GE是IT老兵一样,杨涛自己也在IT圈摸爬滚打了多年。加入GE医疗前,她曾在Oracle负责其拳头产品Exadata。
杨涛强调,制药、生物科学以及医疗信息化是医疗集团未来五到十年的战略增长点。从路径上来讲,GE立足于临床,扩大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
在2011年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2011)上,GE医疗向与会者展示了基于医疗协作平台、临床应用系统、信息整合平台三大核心系统的GE医疗信息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并不是做泛泛的IT信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核心技术是我们懂得医疗。”杨涛认为,传统IT厂商提供IT基础架构,工具软件如数据库、报表工具、财务管理工具等,在医疗行业里要满足医疗临床系统的集成、面向病人的主索引集成等需求,必须有临床医学知识在背后支撑,不是普通的工业软件可以做得到的。GE的集成平台是自主研发的,在国外有2000多家医院已经在用。目前,GE正在国内的一些高端医院试点集成平台。比如,杭州就有GE的试点项目。
目前,诸多HIT厂商都在集成平台领域竞争。但正如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梁铭会所说:“虽然卫生部也发布了方案,我也到上海参加了集成平台的鉴定会,但目前集成平台刚起步,而且即使上海、浙江做了一些类似集成平台的东西,但也是集中在某一个领域,非常局限。还没有特别理想、取得实际应用的平台产品,还没有大规模、大范围的成功案例。”集成平台的项目还需要IT厂商和卫生系统用户通力合作。
“现在集成平台还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金昌晓给了记者意想不到的答案。为什么这么说?“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对医院信息化在医保、传染病监控方面有很多的要求,信息孤岛一直存在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会一直存在,但这一两年对消除信息孤岛的问题,我们还无暇顾及。但无论怎么样,我们会去关注这件事,这个平台关系到能否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希望大公司能投入资源去做这方面的研究。”
值得关注的是,GE医疗信息整体解决方案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单一医院的医疗水平,其在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的广泛应用还为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