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CP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中的价值分析

来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在肝外胆管结石中应用核磁胰胆管成像(MRCP)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设为两个组别,对照组(54例)接受超声+CT检查,观察组(57例)接受MRC P检查.评价两组患者对肝外胆管结石的阳性显示率.结果:观察组阳性显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径8mm及以下的肝外胆管结石检查情况上,观察组阳性显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CP检查肝外肝管结石的效果明显优于超声和CT,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胸部创伤患者接受X线平片以及CT检查的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50例胸部创伤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其均接受胸部X线平片、CT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环鸟苷二磷酸(e-di-GMP)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菌的新第二信使,并发现了鸟苷酸环化酶(DGC)和磷酸二脂酶(PDE)分别控制其合成和水解,而GGDEF结构域和EAL或HD-GYP结构域分别是DGC和PDE的活性中心。在细菌的基因组中存在着大量的GGDEF、EAL和HD-GYP结构域,如38个结构域存在于铜绿假单胞杆菌中、98个结构域存在于沙雷杆菌中、53结构域个存在于霍乱弧菌中和29结构域个存在于
目的:探究在脑肿瘤出血性卒中和单纯性脑出血患者鉴别诊断中予以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本院脑肿瘤出血性卒中患者44例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44例单纯性脑出血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