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创新的现实思考

来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接受锻炼、成长成才的重要方式。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代表的微时代到来,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把握新媒体时代特征,通过新媒体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宣传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效果评估机制等,已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的时代趋势和现实诉求。
其他文献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首先对绍兴文理学院在推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科学化过程中的实践经验进行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专业课程是实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综合性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对于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开发创新思维、改善思维习
当前,高校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融入式”与“嵌入式”的矛盾,“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矛盾,“全面性”与“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自身面临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出现了不同于以往青年教师群体的思想特征与行为方式,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内容,很难解决青年教师的困境。文章梳理与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舆论危机事件频发。大学生骨干作为学生群体中的精英,是学生工作开展的中坚力量,在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处置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梦"与高校资助育人高度契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效果不强、缺少精神资助、提升综合能力有限等关键问题。"中国梦"指导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确立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的传媒"碎片化"环境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严重冲击,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形成了极大的挑战。文章从教育的主客体
构建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多元智力评价理论为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高校构建基于多元智力评价理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