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境外媒体团的一员,我受邀对朝鲜劳动党70周年建党庆祝活动进行了采访。短暂的平壤之旅就像一场奇特的漫游,这就是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神奇魔力。
在平壤送走大部分国际组织人员之前,曾经流传着一个半开玩笑的说法:谁要是在朝鲜待上半年,走的时候肯定会是半个体制信仰者。短暂的朝鲜四日之行,绝对可以开办一个“朝鲜体制速成班”:为了尽可能多地向外界展示朝鲜的面貌,朝鲜政府为我们制定了丰富紧凑的日程。对此我感到十分幸运,努力开启各种感官,不错过这个“朝日鲜明之国”发出的任何信息。
国航航班从北京起飞不到两个小时就降落在了平壤顺安国际机场。这座机场是赶在建党70周年之前投入使用的,其规模与中国现代的三线城市机场相当,虽然不大,但足够用。身着蓝色制服和黑色高跟鞋的高丽航空空乘散发出性感气息,向外界展示着朝鲜的新面貌。经过电子设备检查并被询问是否携带电影视频后,我总算真正进入了朝鲜(对我只简单询问了下,对在场的白人则要开机检查)。机场停车场上是二手日本大巴和不少比亚迪出租车。开往市区的公路还算宽阔,隔离墩为自行车与行人划出了专用道。不论乡村还是平壤市区都极为干净,田间地头与街道两旁都没有垃圾,很多房屋也为了党庆重新涂漆,阳台上则大多种植着各种花卉植物。途经的村落大多可以在显著位置看到“伟大领袖(金日成)”和“亲爱的领袖(金正日)”的画像。
到达著名的平壤羊角岛饭店已是傍晚,还源源不断的有记者、嘉宾和旅行团到来。晚上没有安排活动,饭店一层的朝鲜餐厅的泡菜、烤肉和“大同江”啤酒都很合我的胃口,价格也十分公道,两个人吃了一顿丰盛的朝鲜晚餐才花了一百多元,比一般中国餐厅的物价还要便宜。去朝鲜之前曾经听传言说重大活动时房费与食物价格都会贵得惊人,连一个表示媒体身份的袖箍都要花50欧元,甚至有不知情的外国人花光现金只得向使馆求助。
为了平壤之行,我们都备足了人民币与美元,到了才发现这里说得上童叟无欺,唯一的例外就是互联网。在平壤一个10G的3G网卡要700美元,因此大部分人都选择不用手机上网。在我们斜对面的餐桌坐着一位朝鲜妇人,她就着电视播放的阅兵音乐鼓点,兴奋地用手脚打着节拍,脸上露出了向往又兴奋的表情。
170毫米的“谷山”远程火炮

观看牡丹峰-功勋乐团表演的高官奔驰车队 图 / 徐天然

崔先生 图 / 徐天然

平壤的商贩。向导说他们仍然是国营的 图 / 田川
现在的平壤是一座基于意识形态重建的城市。朝鲜战争中,美军的空袭毁坏了大部分老建筑,所以建筑师们有机会建造他们眼中现代而不朽的都城,以充分体现最高领袖的意志。平壤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拥有很多纪念建筑和宏大的公共建筑。游客们经常只要在一个点,就能够领略到其他建筑的威仪,以及这种建筑群落构成的对称而宏大的空间感。比如,在万寿台敬仰领袖雕像,游客们便可环视这座城市。不远处便是象征朝鲜奋进精神的千里马雕塑。向南望去可以看到由锤子、镰刀和毛笔造型构成的建党纪念碑和主体思想塔。而当人们身处主体思想塔,就可以远眺金日成广场、人民大学堂和极具神秘色彩的金字塔形建筑柳京宾馆。
万寿台可以说是这个城市的中心。在这座小丘上,金日成、金正日的巨型铜像俯瞰着芸芸众生。每个人都要在衣服上别上他们的像章,每个重要建筑前和每个家庭中都挂有他们的画像。关于他们的伟大事迹多得数不胜数。金氏领导人,无疑是朝鲜人民政治生活的中心。“就像人的大脑是他生活的中心,领袖则是最高的社会生活体的首脑,是这个社会生活体生命的中心,”金正日曾经写道。
朝鲜官方出版的《金正日——其人、思想,与领导》一书称,歌德、尼采等思想家曾经探索过“超人”的概念。在他们的设想中,“超人”具有着非比寻常的个人能力与品质,但却高高在上,仅仅是浮云上的一种理想。“但金日成同志却永远和人民打成一片。从这个角度说,超人远远不及金日成同志,因为他受到人民的热爱与信任,他的伟大名扬寰宇。不用说,这并不是一种个人崇拜。”
此外,凯旋门、祖国统一门、祖国解放战争纪念馆、平壤大剧院、万寿台议事堂、锦绣山纪念馆等建筑,无一不散发着力量感、神圣感与权威。建筑是有思想的,而平壤就像一座能量场一样对外散发着她的信息。
在金正恩的指示下,平壤近年来出现了不少风格独特的高层住宅建筑,成为朝鲜式的“现代感”最佳的诠释。可是一到晚上,这座充满力量与权威的城市就显出了疲态。因为外国记者的到来,平壤增加了电力供给,但这座城市的夜景仍然暗淡无光。在晚间活动结束后,满载记者的大巴车经常会经过阴暗的街道,偶尔会遇到一些在夜里仍然营业的商店。我们房间的冰箱里没有东西,插销也被拔了下来。 电力紧缺的状况令人扼腕叹息。朝鲜曾经是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明灯”,在上世纪60甚至部分70年代生活水平还要好过韩国。一位生于中朝边境村庄的退休干部跟我说,在60年代看到鸭绿江对岸的孩子吃得饱穿得暖,自己则只能蹲在地上眼巴巴地看着,“真是羡慕得不得了。”有限的繁荣一直持续到80年代。在1988年,朝鲜的官方人均GDP达到了2530美元,而且还是粮食出口国,而当年的中国人均GDP只有367美元。但朝鲜从未在能源上实现自主。90年代国家贸易体系崩溃,能源断供引发了链式反应,刻板的计划经济固有缺陷更加明显,再加上国际孤立与制裁,朝鲜国民经济崩溃,进入了十多年的衰退期,甚至出现了大饥荒。也正是这个时候,濒临金正日推出了“先军政治”,虽然客观上保护了政权,但也使国民经济雪上加霜。
按照朝鲜官方说法,这一切的经济困难都要归结于美国等国的敌对政策与制裁,先军政策是为保卫国家不得不采取的政策。在羊角岛宾馆里,我们没有找到任何来自美国的商品。唯一的例外可能是早餐时酒店自动贩卖机里的可乐。
一个月前,我在中朝边境的某座城市,认识了一位来自平壤的煤炭出口商金先生。“我们国家可以穷一点,但一定要拳头大。就像在学校一样,读书虽然重要,但还是谁拳头大谁说了算。不过自从元帅执政以来,经济上也有了很大好转,元帅还特别关心供电问题,视察很多电站的建设。”他那时正为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而烦恼,“以前一吨最高时100美元,现在还不到40美元,”金先生抱怨道。尽管如此,他还是很好奇地向我打听一路一带建设。他希望中国的基建能够再度坚挺,他也能沾光为祖国赚回更多外汇。
农业方面,在经历几轮失败的经济改革后,2012年以来类似“包产到户”的农业改革据称已经取得了成效,粮食连年获得增产。加上市场发展,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根据联合国粮农计划署的预测,朝鲜再有几年就可完全实现粮食自给。今年,朝鲜遭受了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外界预测将出现较大的粮食风险,但分析家认为,90年代大饥荒的惨状将不会出现。现在的平壤,除了到处都在新建楼房外,满大街都行驶着中国生产的比亚迪和华泰牌出租车,许多人家都在外墙或阳台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以解决日常用电问题,大街上也总能看到从小卖部购买物品的本地人。
这一切说明,平壤与整个朝鲜正在经历经济增长。虽然朝鲜不对外公布经济数据,但根据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的估计,得益于工农业生产办法革新与市场经济发展,今年朝鲜的经济增长率有可能达到7.5%,大大高于其他智库以往的预期。也有分析称,朝鲜蓬勃的私有经济达到了总量的30%甚至50%。这些估计的真实性无法考证,但对一个经济起点很低的国家来说,这些数字并非不可能。按照中国的经验,在经济改善的最初数年,民众生活普遍提高,民众普遍比较满意现状。朝鲜是否正在经历这个阶段,我们尚不得而知。
平壤经常被外界称为橱窗城市(Showcase
在平壤送走大部分国际组织人员之前,曾经流传着一个半开玩笑的说法:谁要是在朝鲜待上半年,走的时候肯定会是半个体制信仰者。短暂的朝鲜四日之行,绝对可以开办一个“朝鲜体制速成班”:为了尽可能多地向外界展示朝鲜的面貌,朝鲜政府为我们制定了丰富紧凑的日程。对此我感到十分幸运,努力开启各种感官,不错过这个“朝日鲜明之国”发出的任何信息。

领袖之城
国航航班从北京起飞不到两个小时就降落在了平壤顺安国际机场。这座机场是赶在建党70周年之前投入使用的,其规模与中国现代的三线城市机场相当,虽然不大,但足够用。身着蓝色制服和黑色高跟鞋的高丽航空空乘散发出性感气息,向外界展示着朝鲜的新面貌。经过电子设备检查并被询问是否携带电影视频后,我总算真正进入了朝鲜(对我只简单询问了下,对在场的白人则要开机检查)。机场停车场上是二手日本大巴和不少比亚迪出租车。开往市区的公路还算宽阔,隔离墩为自行车与行人划出了专用道。不论乡村还是平壤市区都极为干净,田间地头与街道两旁都没有垃圾,很多房屋也为了党庆重新涂漆,阳台上则大多种植着各种花卉植物。途经的村落大多可以在显著位置看到“伟大领袖(金日成)”和“亲爱的领袖(金正日)”的画像。
到达著名的平壤羊角岛饭店已是傍晚,还源源不断的有记者、嘉宾和旅行团到来。晚上没有安排活动,饭店一层的朝鲜餐厅的泡菜、烤肉和“大同江”啤酒都很合我的胃口,价格也十分公道,两个人吃了一顿丰盛的朝鲜晚餐才花了一百多元,比一般中国餐厅的物价还要便宜。去朝鲜之前曾经听传言说重大活动时房费与食物价格都会贵得惊人,连一个表示媒体身份的袖箍都要花50欧元,甚至有不知情的外国人花光现金只得向使馆求助。
为了平壤之行,我们都备足了人民币与美元,到了才发现这里说得上童叟无欺,唯一的例外就是互联网。在平壤一个10G的3G网卡要700美元,因此大部分人都选择不用手机上网。在我们斜对面的餐桌坐着一位朝鲜妇人,她就着电视播放的阅兵音乐鼓点,兴奋地用手脚打着节拍,脸上露出了向往又兴奋的表情。




现在的平壤是一座基于意识形态重建的城市。朝鲜战争中,美军的空袭毁坏了大部分老建筑,所以建筑师们有机会建造他们眼中现代而不朽的都城,以充分体现最高领袖的意志。平壤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拥有很多纪念建筑和宏大的公共建筑。游客们经常只要在一个点,就能够领略到其他建筑的威仪,以及这种建筑群落构成的对称而宏大的空间感。比如,在万寿台敬仰领袖雕像,游客们便可环视这座城市。不远处便是象征朝鲜奋进精神的千里马雕塑。向南望去可以看到由锤子、镰刀和毛笔造型构成的建党纪念碑和主体思想塔。而当人们身处主体思想塔,就可以远眺金日成广场、人民大学堂和极具神秘色彩的金字塔形建筑柳京宾馆。
万寿台可以说是这个城市的中心。在这座小丘上,金日成、金正日的巨型铜像俯瞰着芸芸众生。每个人都要在衣服上别上他们的像章,每个重要建筑前和每个家庭中都挂有他们的画像。关于他们的伟大事迹多得数不胜数。金氏领导人,无疑是朝鲜人民政治生活的中心。“就像人的大脑是他生活的中心,领袖则是最高的社会生活体的首脑,是这个社会生活体生命的中心,”金正日曾经写道。
朝鲜官方出版的《金正日——其人、思想,与领导》一书称,歌德、尼采等思想家曾经探索过“超人”的概念。在他们的设想中,“超人”具有着非比寻常的个人能力与品质,但却高高在上,仅仅是浮云上的一种理想。“但金日成同志却永远和人民打成一片。从这个角度说,超人远远不及金日成同志,因为他受到人民的热爱与信任,他的伟大名扬寰宇。不用说,这并不是一种个人崇拜。”
此外,凯旋门、祖国统一门、祖国解放战争纪念馆、平壤大剧院、万寿台议事堂、锦绣山纪念馆等建筑,无一不散发着力量感、神圣感与权威。建筑是有思想的,而平壤就像一座能量场一样对外散发着她的信息。
在金正恩的指示下,平壤近年来出现了不少风格独特的高层住宅建筑,成为朝鲜式的“现代感”最佳的诠释。可是一到晚上,这座充满力量与权威的城市就显出了疲态。因为外国记者的到来,平壤增加了电力供给,但这座城市的夜景仍然暗淡无光。在晚间活动结束后,满载记者的大巴车经常会经过阴暗的街道,偶尔会遇到一些在夜里仍然营业的商店。我们房间的冰箱里没有东西,插销也被拔了下来。 电力紧缺的状况令人扼腕叹息。朝鲜曾经是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明灯”,在上世纪60甚至部分70年代生活水平还要好过韩国。一位生于中朝边境村庄的退休干部跟我说,在60年代看到鸭绿江对岸的孩子吃得饱穿得暖,自己则只能蹲在地上眼巴巴地看着,“真是羡慕得不得了。”有限的繁荣一直持续到80年代。在1988年,朝鲜的官方人均GDP达到了2530美元,而且还是粮食出口国,而当年的中国人均GDP只有367美元。但朝鲜从未在能源上实现自主。90年代国家贸易体系崩溃,能源断供引发了链式反应,刻板的计划经济固有缺陷更加明显,再加上国际孤立与制裁,朝鲜国民经济崩溃,进入了十多年的衰退期,甚至出现了大饥荒。也正是这个时候,濒临金正日推出了“先军政治”,虽然客观上保护了政权,但也使国民经济雪上加霜。
按照朝鲜官方说法,这一切的经济困难都要归结于美国等国的敌对政策与制裁,先军政策是为保卫国家不得不采取的政策。在羊角岛宾馆里,我们没有找到任何来自美国的商品。唯一的例外可能是早餐时酒店自动贩卖机里的可乐。
一个月前,我在中朝边境的某座城市,认识了一位来自平壤的煤炭出口商金先生。“我们国家可以穷一点,但一定要拳头大。就像在学校一样,读书虽然重要,但还是谁拳头大谁说了算。不过自从元帅执政以来,经济上也有了很大好转,元帅还特别关心供电问题,视察很多电站的建设。”他那时正为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而烦恼,“以前一吨最高时100美元,现在还不到40美元,”金先生抱怨道。尽管如此,他还是很好奇地向我打听一路一带建设。他希望中国的基建能够再度坚挺,他也能沾光为祖国赚回更多外汇。
农业方面,在经历几轮失败的经济改革后,2012年以来类似“包产到户”的农业改革据称已经取得了成效,粮食连年获得增产。加上市场发展,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根据联合国粮农计划署的预测,朝鲜再有几年就可完全实现粮食自给。今年,朝鲜遭受了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外界预测将出现较大的粮食风险,但分析家认为,90年代大饥荒的惨状将不会出现。现在的平壤,除了到处都在新建楼房外,满大街都行驶着中国生产的比亚迪和华泰牌出租车,许多人家都在外墙或阳台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以解决日常用电问题,大街上也总能看到从小卖部购买物品的本地人。
这一切说明,平壤与整个朝鲜正在经历经济增长。虽然朝鲜不对外公布经济数据,但根据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的估计,得益于工农业生产办法革新与市场经济发展,今年朝鲜的经济增长率有可能达到7.5%,大大高于其他智库以往的预期。也有分析称,朝鲜蓬勃的私有经济达到了总量的30%甚至50%。这些估计的真实性无法考证,但对一个经济起点很低的国家来说,这些数字并非不可能。按照中国的经验,在经济改善的最初数年,民众生活普遍提高,民众普遍比较满意现状。朝鲜是否正在经历这个阶段,我们尚不得而知。
平壤经常被外界称为橱窗城市(Show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