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静的力量——读王亦农书法随想
亦农的书法,有一种沉静的力量。在当代书坛炫人眼目的形式表演中,亦农的书法却传达出特有的沉静和智慧,彰显着一种遗世独立的品格追求。我曾经和亦农戏言,如果将他的作品隐去年代,放置民国时代的文人书法中,定会令人侧目的。在动手写这篇短文时,我也在设想,假如将亦农的书法,和当代那些以形式炫世的书家的作品悬挂在同一个展厅里,会是怎样一种感觉呢?我想借用诗人敬文东的一句话——像树那样稳稳站立,可能再恰当不过了。
一件书法作品,看上去能够“像树木那样稳稳站立”,除了要求书法家具有娴熟的掌控艺术技巧的手段外,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书家的书写必须植根于深厚的传统,这样才能进入书法赖以生长的文化源流,也不会为各种流行的时风吹到;其二,书家必须进入自己的内心,这样才能开出独特的花,不为浩瀚的传统所淹没。而这两点,亦农都做到了。
亦农生长于常州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幼承庭训。及长从林散之先生的弟子卞雪松先生学习书法。初学行楷,自李北海入手,后上溯晋唐诸家及汉魏碑版。篆书直入金文,后学黄宾虹,所作金文深得宾虹先生神髓。亦农在大学读的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981年,南京师范大学成立的学生书法社,是文革以后国内最早的书法社团之一,也是江苏高校第一个书法社团,亦农是主要的成员之一。在其书法学习的重要时期,深受金陵老一代书家胡小石、高二适、萧娴尤其是林散之先生的影响。从以上简短的学书经历可以看出,亦农的艺术成长道路单纯而清晰,其书学观念从来没有摇摆过。他从林散之、卞雪松先生那里得到关于书法法则和人格精神的开示,从黄宾虹的“内美”说,找到了开启传统书法审美的锁钥,并矢志不渝地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他还说:
“我从来不担心风格问题,我担心的是习气,一个书家的习气,会让自己的书法丧失文化品格,所以必须时刻警觉,必须要对前贤充满敬畏之心。”正是心怀这种虔敬之心,亦农才能集数十年之功,潜心于传统书法的学习研究,并渐渐形成了散淡、从容、简约的书法风格。
亦农的书法创作无疑延承了文人书法一脉。在求新要求的当代艺术价值评判体系中,对传统帖学书法形态的传承、坚守,对以散逸为趣尚的古典书法艺术的崇尚,其史学上的价值常常被粗暴的忽略。其实,不管在任何一种艺术领域,对古典主义的重新研究,从来都是对现代主义最好的修正。近年来书法界之所以“新帖学”兴起,也是对现代书法实验反思之后的必然结果。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如果以求新为旨归的现代书法实验需要一种探险精神,那么,对古典主义书法艺术的回归和探究,则需要一种文化史观的敏锐和深度思考,这就要求书法家必须具备极深的文化修养和虔敬的人品,需要书法家形成足以穿透历史的书法传统视角。以我之见,在庞大的传统帖学系谱中,书家个人风格之所以存在较小的差异化表征,是因为传统文人趋同的文化理想带来的,这也是书法为什么特别强调传承的根本原因所在。传统文人书法对散逸格趣的崇尚,其实缘于传统文人寄情山林、格物致知的文化理想,这种文化理想,直接带来艺术形式的演变和书法风格的趋同性。如果离开书法背后的这种人文因素,单纯从笔墨形式和个体艺术风格的角度,来认识和解读传统书法,很容易落入肤浅的误读。
从某种意义上,亦农对文人书法的坚守,其实是一种对文化理想的坚守。苏锡常宁历来是文人书法和文人画的重镇,崇尚名士的风气,一直延续至今。亦农生活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在他进入书法的自觉阶段,选择以散逸为趣尚的文人书法作为自己的艺术原则,是再自然不过了。另外,亦农一直坚持认为,书法是养出来的,真正好的书法,应该能够自然地透露作者的襟怀、胸次、品格。亦农除了对笔墨的精心锤炼,他在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经济学等领域都有很深入的研究,这也是亦农的书法能够具有浓厚的文人气质的原因所在。
今天的书法正在成为一种艺人的劳动,这样说并非贬低书法,反而是还书法一种纯粹艺术的名义。当我们以独立的艺术形式的要求来面对书法时,我们不但要求书法悦人耳目或者给人以视觉冲击,还要求艺术家通过笔墨传达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和人格精神。形式上的猎奇求陉,可以炫目,但真正打动人心的是形式背后透露出的人格精神。在亦农的作品中,我能感受到一个艺术家真实的生命状态和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在那些优美线条的背后,我甚至能看到亦农书写时惬意的神态和表情,这是一个优秀艺术家区别于一个匠人的根本所在。
亦农的书法,有一种沉静的力量。在当代书坛炫人眼目的形式表演中,亦农的书法却传达出特有的沉静和智慧,彰显着一种遗世独立的品格追求。我曾经和亦农戏言,如果将他的作品隐去年代,放置民国时代的文人书法中,定会令人侧目的。在动手写这篇短文时,我也在设想,假如将亦农的书法,和当代那些以形式炫世的书家的作品悬挂在同一个展厅里,会是怎样一种感觉呢?我想借用诗人敬文东的一句话——像树那样稳稳站立,可能再恰当不过了。
一件书法作品,看上去能够“像树木那样稳稳站立”,除了要求书法家具有娴熟的掌控艺术技巧的手段外,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书家的书写必须植根于深厚的传统,这样才能进入书法赖以生长的文化源流,也不会为各种流行的时风吹到;其二,书家必须进入自己的内心,这样才能开出独特的花,不为浩瀚的传统所淹没。而这两点,亦农都做到了。
亦农生长于常州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幼承庭训。及长从林散之先生的弟子卞雪松先生学习书法。初学行楷,自李北海入手,后上溯晋唐诸家及汉魏碑版。篆书直入金文,后学黄宾虹,所作金文深得宾虹先生神髓。亦农在大学读的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981年,南京师范大学成立的学生书法社,是文革以后国内最早的书法社团之一,也是江苏高校第一个书法社团,亦农是主要的成员之一。在其书法学习的重要时期,深受金陵老一代书家胡小石、高二适、萧娴尤其是林散之先生的影响。从以上简短的学书经历可以看出,亦农的艺术成长道路单纯而清晰,其书学观念从来没有摇摆过。他从林散之、卞雪松先生那里得到关于书法法则和人格精神的开示,从黄宾虹的“内美”说,找到了开启传统书法审美的锁钥,并矢志不渝地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他还说:
“我从来不担心风格问题,我担心的是习气,一个书家的习气,会让自己的书法丧失文化品格,所以必须时刻警觉,必须要对前贤充满敬畏之心。”正是心怀这种虔敬之心,亦农才能集数十年之功,潜心于传统书法的学习研究,并渐渐形成了散淡、从容、简约的书法风格。
亦农的书法创作无疑延承了文人书法一脉。在求新要求的当代艺术价值评判体系中,对传统帖学书法形态的传承、坚守,对以散逸为趣尚的古典书法艺术的崇尚,其史学上的价值常常被粗暴的忽略。其实,不管在任何一种艺术领域,对古典主义的重新研究,从来都是对现代主义最好的修正。近年来书法界之所以“新帖学”兴起,也是对现代书法实验反思之后的必然结果。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如果以求新为旨归的现代书法实验需要一种探险精神,那么,对古典主义书法艺术的回归和探究,则需要一种文化史观的敏锐和深度思考,这就要求书法家必须具备极深的文化修养和虔敬的人品,需要书法家形成足以穿透历史的书法传统视角。以我之见,在庞大的传统帖学系谱中,书家个人风格之所以存在较小的差异化表征,是因为传统文人趋同的文化理想带来的,这也是书法为什么特别强调传承的根本原因所在。传统文人书法对散逸格趣的崇尚,其实缘于传统文人寄情山林、格物致知的文化理想,这种文化理想,直接带来艺术形式的演变和书法风格的趋同性。如果离开书法背后的这种人文因素,单纯从笔墨形式和个体艺术风格的角度,来认识和解读传统书法,很容易落入肤浅的误读。
从某种意义上,亦农对文人书法的坚守,其实是一种对文化理想的坚守。苏锡常宁历来是文人书法和文人画的重镇,崇尚名士的风气,一直延续至今。亦农生活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在他进入书法的自觉阶段,选择以散逸为趣尚的文人书法作为自己的艺术原则,是再自然不过了。另外,亦农一直坚持认为,书法是养出来的,真正好的书法,应该能够自然地透露作者的襟怀、胸次、品格。亦农除了对笔墨的精心锤炼,他在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经济学等领域都有很深入的研究,这也是亦农的书法能够具有浓厚的文人气质的原因所在。
今天的书法正在成为一种艺人的劳动,这样说并非贬低书法,反而是还书法一种纯粹艺术的名义。当我们以独立的艺术形式的要求来面对书法时,我们不但要求书法悦人耳目或者给人以视觉冲击,还要求艺术家通过笔墨传达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和人格精神。形式上的猎奇求陉,可以炫目,但真正打动人心的是形式背后透露出的人格精神。在亦农的作品中,我能感受到一个艺术家真实的生命状态和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在那些优美线条的背后,我甚至能看到亦农书写时惬意的神态和表情,这是一个优秀艺术家区别于一个匠人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