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210例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方法:对弯曲菌、沙门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细菌的鉴定依据英国Sensititre(先德)荧光法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结果: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为志贺菌,其中比例约50%。结论:儿童细菌性腹泻主要是由志贺菌引起的,因此为了预防其发生,减少其损害,应尽早发现和诊断,尽早作出合理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微生物志贺菌
儿童细菌性腹泻是儿科中最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组由多种病原体、多种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综合征[1]。该疾病的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虽然儿童细菌性腹泻有许多非感染因素(如解剖性、代谢性、酶性和炎性),但感染仍是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最主要原因[2]。该疾病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对患儿的影响很大,可导致患病儿童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甚至可导致儿童的死亡。对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探讨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及流行病学特征,可有效减少该疾病的发生以及降低其对儿童的危害[3]。2010年7月~2012年3月收治细菌性腹泻患儿210例,进行调查研究,探寻导致该疾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7月~2012年3月收治细菌性儿童腹泻患儿210例,男112例,女98例;年龄1个月~6岁,其中6月以下16例,6个月~2岁26例,2~6岁168例。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发生改变,部分患儿有呕吐、脱水、发热等症状。病程一般3~9天。每份粪便标本取样后,同时送细菌室培养以及常规检查。
方法:细菌检验:细菌检测的方法参照英国Sensititre(先德)荧光法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提供的方法对弯曲菌、沙门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
试剂:先德微生物鉴定板。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各组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210例细菌性腹泻儿童粪便标本中,检测出病原微生物155例,其中轮状病毒所占比例最高(约503%),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占比例约206%,产毒性大肠杆菌所占比例约148%。检测出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情况,见表1。
进一步统计分析志贺菌感染所致的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发现,与6周以下,6个月~2周岁这两组对比,2~6岁组的感染率最高(581%),P<005,因此,2~6岁儿童组与其他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
讨论
在我国以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急性腹泻是導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对于引起急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研究也成为研究的重点。据研究结果显示,能引起儿童急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病毒、细菌、原虫及真菌等[4]。
在本结果中,可以看出志贺菌毒感染是导致儿童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志贺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它包括4个群: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和宋内痢疾杆菌,在我国较为多见的是福氏和宋内痢疾杆菌引起的细菌性腹泻。人和灵长类动物对该病菌易感,经口感染,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对于该病菌所导致的细菌性腹泻,若治疗及时预后良好。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急性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儿童。
对于志贺菌主要感染的是>2周岁的儿童,可能的原因是,<2周岁的儿童体内仍有从母体获得的特异性抗体以及乳汁中分泌性抗体,可使儿童获得保护,而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来自母体的抗体渐渐消失,自身机体的免疫能力还不足以抵抗外来病原体的感染,从而导致细菌性腹泻的发生。
基于志贺菌是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这一现状,建议将对志贺菌的检测作为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的常规检查之一,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临床误诊,避免耽误治疗时机,保证治疗方案的准确有效,防止抗生素的滥用。
目前对于志贺菌所致的儿童细菌性腹泻,可以通过预防措施来有效阻断其感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预防志贺菌感染:①勤洗手切断穿播途径;②不食用未经消毒的瓜果蔬菜;③口服依赖链霉素株(Sd)制成的多价活疫苗有一定保护作用。
同时,也不应忽视引起儿童细菌性腹泻的其他病原体。如致病性大肠杆菌和产毒性大肠杆菌,在本研究结果中,这两种病原体所占的比例也较高。据报道,胎儿弯杆菌空肠亚种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引起儿童细菌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此外,据报道,在6个月~2周岁婴幼儿急性腹泻中轮状病毒为主要感染病原体,且多发于春秋季节,应引起足够重视。
综上所述,认真深入地研究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引起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研制出高效、安全的疫苗以及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这将对预防和控制儿童腹泻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乐坤,杨征,甘凯.奥理亭联合小儿渗湿止泻散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2.
2江松清.儿童细菌性腹泻早期肠梗阻表现85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5):188.
3陈凤钦,卓玲,林卫东,等.儿童细菌性腹泻459例病原检测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5):368-370.
4蒋敏.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77.
关键词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微生物志贺菌
儿童细菌性腹泻是儿科中最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组由多种病原体、多种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综合征[1]。该疾病的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虽然儿童细菌性腹泻有许多非感染因素(如解剖性、代谢性、酶性和炎性),但感染仍是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最主要原因[2]。该疾病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对患儿的影响很大,可导致患病儿童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甚至可导致儿童的死亡。对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探讨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及流行病学特征,可有效减少该疾病的发生以及降低其对儿童的危害[3]。2010年7月~2012年3月收治细菌性腹泻患儿210例,进行调查研究,探寻导致该疾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7月~2012年3月收治细菌性儿童腹泻患儿210例,男112例,女98例;年龄1个月~6岁,其中6月以下16例,6个月~2岁26例,2~6岁168例。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发生改变,部分患儿有呕吐、脱水、发热等症状。病程一般3~9天。每份粪便标本取样后,同时送细菌室培养以及常规检查。
方法:细菌检验:细菌检测的方法参照英国Sensititre(先德)荧光法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提供的方法对弯曲菌、沙门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
试剂:先德微生物鉴定板。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各组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210例细菌性腹泻儿童粪便标本中,检测出病原微生物155例,其中轮状病毒所占比例最高(约503%),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占比例约206%,产毒性大肠杆菌所占比例约148%。检测出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情况,见表1。
进一步统计分析志贺菌感染所致的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发现,与6周以下,6个月~2周岁这两组对比,2~6岁组的感染率最高(581%),P<005,因此,2~6岁儿童组与其他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
讨论
在我国以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急性腹泻是導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对于引起急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研究也成为研究的重点。据研究结果显示,能引起儿童急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病毒、细菌、原虫及真菌等[4]。
在本结果中,可以看出志贺菌毒感染是导致儿童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志贺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它包括4个群: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和宋内痢疾杆菌,在我国较为多见的是福氏和宋内痢疾杆菌引起的细菌性腹泻。人和灵长类动物对该病菌易感,经口感染,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对于该病菌所导致的细菌性腹泻,若治疗及时预后良好。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急性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儿童。
对于志贺菌主要感染的是>2周岁的儿童,可能的原因是,<2周岁的儿童体内仍有从母体获得的特异性抗体以及乳汁中分泌性抗体,可使儿童获得保护,而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来自母体的抗体渐渐消失,自身机体的免疫能力还不足以抵抗外来病原体的感染,从而导致细菌性腹泻的发生。
基于志贺菌是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这一现状,建议将对志贺菌的检测作为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的常规检查之一,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临床误诊,避免耽误治疗时机,保证治疗方案的准确有效,防止抗生素的滥用。
目前对于志贺菌所致的儿童细菌性腹泻,可以通过预防措施来有效阻断其感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预防志贺菌感染:①勤洗手切断穿播途径;②不食用未经消毒的瓜果蔬菜;③口服依赖链霉素株(Sd)制成的多价活疫苗有一定保护作用。
同时,也不应忽视引起儿童细菌性腹泻的其他病原体。如致病性大肠杆菌和产毒性大肠杆菌,在本研究结果中,这两种病原体所占的比例也较高。据报道,胎儿弯杆菌空肠亚种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引起儿童细菌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此外,据报道,在6个月~2周岁婴幼儿急性腹泻中轮状病毒为主要感染病原体,且多发于春秋季节,应引起足够重视。
综上所述,认真深入地研究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引起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研制出高效、安全的疫苗以及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这将对预防和控制儿童腹泻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乐坤,杨征,甘凯.奥理亭联合小儿渗湿止泻散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2.
2江松清.儿童细菌性腹泻早期肠梗阻表现85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5):188.
3陈凤钦,卓玲,林卫东,等.儿童细菌性腹泻459例病原检测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5):368-370.
4蒋敏.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