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办高校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学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受民办高校性质所影响,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对如何创新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进行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2-00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005
民办高校由于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建工作与公办高校相比,更具有挑战性。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曾于2006年发布文件《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名办高校的党建工作[1],而学生党支部属于基层组织,做好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突破传统的组织生活形式、赋予组织生活新活力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生活制度不完善
民办高校由于其体制原因,党建工作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重视,因此很多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没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也只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开展相应的工作,缺乏工作主动性,尤其在开展组织生活时随意性较大,没有相对固定的组织生活。而且支部成员之间平时接触、交流的机会不多,支部凝聚力不强,导致学生在参与党支部活动时积极性不高,组织生活成效不明显。
(二)组织生活形式单一
有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以发展新党员工作为主,各种会议占据了大部分的活动时间,而且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对党支部成员的吸引力不强[2]。而学生党员的思想比较活跃,对新事物感兴趣,希望能有多样的组织生活形式。近期全国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活动大多数也是采取传统的理论学习形式,相对来说较为枯燥,效果也不理想,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从而导致组织生活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缺乏专业指导
民办高校由于办学性质的原因,从事基层党务工作的大多数都是辅导员等兼职人员,很少有专门从事党务工作的专职人员。而辅导员平时事务性工作较多,很少有时间能够进行系统的党务培训,对学生党员干部的指导也不够,因此在进行组织生活时大多数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缺乏创新的思考,从而难以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
(四)学生思想意识还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学生对于入党还是有一种从众的心理,有意愿入党,但是对入党流程以及党组织结构和党组织生活都不甚了解,入党动机主要也是从今后的就业角度出发[3]。再加上很多民办高校在发展党员时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核,没有遵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因此发展的学生党员质量不高,对党支部缺少归属感,参加组织生活的意愿也不高。
二、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创新组织生活的对策
(一)提高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领导水平
党支部建设的质量与支部书记的能力水平密切相关。学生党支部书记要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掌握有关党建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学校和院系也要注重支部书记的队伍建设,对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选拔除了思想上、业务上的考核以外,更应该注重其综合素质,以此提升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领导能力,带动学生党支部的蓬勃发展。
(二)加强党员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素质
根据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的党务干部认为党员认识不够深刻是组织生活难以定期开展的主要原因[4],而且不少学生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是并没有做到思想上真正入党,对于党组织布置的任务思想上还不够重视,组织生活也不愿意参加。因此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党员有“自己是党支部一员”的意识,能够感受到党组织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主动积极地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同时,各学生党支部对于组织生活应有严格的制度,加强组织生活的规范性,对例如于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进行批评教育。通过这些方式,强化学生党员对于党支部的意识,能够主动地参与组织生活中去,活动的实效性也会提高。
(三)强化支部建设,提高支部凝聚力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是以年级进行划分,而低年级正式党员少,通常会将两个年级作为一个学生党支部,这样在党支部的建设中会出现凝聚力不强的问题。学生党员之间相互不认识,交流沟通不足,工作开展起来不够顺畅,组织生活效果也不理想。另外,大部分学生党员都是团委或学生会的干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团委或学生会的名义组织活动,对党支部的归属感较弱。因此,在学生党支部建设期间,应该注重党支部的凝聚力建设,加强党支部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团队建设,增加学生党员对党支部的归属感。
(四)贴近学生生活,丰富教育形式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信息时代,传统的理论教育对于目前大学生来说形式单一且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如果仅仅只是在学生党支部中开展理论学习这种方式,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枯燥无味且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但是如果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那么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所在的党支部举办了历史剧汇演、起义门参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拓展等活动。相比于枯燥的理论学习,这些活动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更加愿意去参与这样的活动,从实践中获得最直接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对国家历史有了更加深刻和感性的認识,在进行“两学一做”的学习中也能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民办高校的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因此,民办高校要不断探索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从而推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玲.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模式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党支部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7):27-28.
[2] 蔡斌.大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建设——对华侨大学某工科学院的问卷调查[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2(12):47-48.
[3] 叶凌春,郝钰. 需求动机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建设[J].科教文汇,2015(4):117-118.
[4] 李春霞.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J].世纪桥,2011(9):10-12.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2-00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005
民办高校由于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建工作与公办高校相比,更具有挑战性。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曾于2006年发布文件《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名办高校的党建工作[1],而学生党支部属于基层组织,做好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突破传统的组织生活形式、赋予组织生活新活力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生活制度不完善
民办高校由于其体制原因,党建工作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重视,因此很多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没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也只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开展相应的工作,缺乏工作主动性,尤其在开展组织生活时随意性较大,没有相对固定的组织生活。而且支部成员之间平时接触、交流的机会不多,支部凝聚力不强,导致学生在参与党支部活动时积极性不高,组织生活成效不明显。
(二)组织生活形式单一
有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以发展新党员工作为主,各种会议占据了大部分的活动时间,而且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对党支部成员的吸引力不强[2]。而学生党员的思想比较活跃,对新事物感兴趣,希望能有多样的组织生活形式。近期全国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活动大多数也是采取传统的理论学习形式,相对来说较为枯燥,效果也不理想,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从而导致组织生活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缺乏专业指导
民办高校由于办学性质的原因,从事基层党务工作的大多数都是辅导员等兼职人员,很少有专门从事党务工作的专职人员。而辅导员平时事务性工作较多,很少有时间能够进行系统的党务培训,对学生党员干部的指导也不够,因此在进行组织生活时大多数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缺乏创新的思考,从而难以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
(四)学生思想意识还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学生对于入党还是有一种从众的心理,有意愿入党,但是对入党流程以及党组织结构和党组织生活都不甚了解,入党动机主要也是从今后的就业角度出发[3]。再加上很多民办高校在发展党员时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核,没有遵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因此发展的学生党员质量不高,对党支部缺少归属感,参加组织生活的意愿也不高。
二、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创新组织生活的对策
(一)提高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领导水平
党支部建设的质量与支部书记的能力水平密切相关。学生党支部书记要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掌握有关党建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学校和院系也要注重支部书记的队伍建设,对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选拔除了思想上、业务上的考核以外,更应该注重其综合素质,以此提升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领导能力,带动学生党支部的蓬勃发展。
(二)加强党员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素质
根据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的党务干部认为党员认识不够深刻是组织生活难以定期开展的主要原因[4],而且不少学生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是并没有做到思想上真正入党,对于党组织布置的任务思想上还不够重视,组织生活也不愿意参加。因此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党员有“自己是党支部一员”的意识,能够感受到党组织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主动积极地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同时,各学生党支部对于组织生活应有严格的制度,加强组织生活的规范性,对例如于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进行批评教育。通过这些方式,强化学生党员对于党支部的意识,能够主动地参与组织生活中去,活动的实效性也会提高。
(三)强化支部建设,提高支部凝聚力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是以年级进行划分,而低年级正式党员少,通常会将两个年级作为一个学生党支部,这样在党支部的建设中会出现凝聚力不强的问题。学生党员之间相互不认识,交流沟通不足,工作开展起来不够顺畅,组织生活效果也不理想。另外,大部分学生党员都是团委或学生会的干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团委或学生会的名义组织活动,对党支部的归属感较弱。因此,在学生党支部建设期间,应该注重党支部的凝聚力建设,加强党支部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团队建设,增加学生党员对党支部的归属感。
(四)贴近学生生活,丰富教育形式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信息时代,传统的理论教育对于目前大学生来说形式单一且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如果仅仅只是在学生党支部中开展理论学习这种方式,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枯燥无味且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但是如果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那么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所在的党支部举办了历史剧汇演、起义门参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拓展等活动。相比于枯燥的理论学习,这些活动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更加愿意去参与这样的活动,从实践中获得最直接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对国家历史有了更加深刻和感性的認识,在进行“两学一做”的学习中也能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民办高校的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因此,民办高校要不断探索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从而推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玲.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模式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党支部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7):27-28.
[2] 蔡斌.大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建设——对华侨大学某工科学院的问卷调查[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2(12):47-48.
[3] 叶凌春,郝钰. 需求动机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建设[J].科教文汇,2015(4):117-118.
[4] 李春霞.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J].世纪桥,2011(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