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农村中学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完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7~9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相当困难,这里有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自身的原因。本文针对农村中学现状,阐述了农村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农村 课外阅读 开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在此书中他百余次地谈到阅读,在他看来,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的不会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将“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的“命运不值得羡慕的”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谓妇孺皆知。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中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地得益于看课外书”,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许多大作家谈起自己成才的原因,无外乎说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人们的共识。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教学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分量最重、变动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就是有关阅读教学的条文。可见新课程标准下对阅读的重视程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7~9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在城市中学,要让学生阅读260万字的材料,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在农村中学要完成如此之大的阅读量,是有一定难度的,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原因
毋庸讳言,当前我国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却不容乐观,国家与各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仍然不足,导致阅览场所、图书资料的缺乏,所谓的图书室藏书少而旧,可以说是名存实亡,图书室如此,阅览室的利用就可想而知了。同时,市场经济对文艺界及出版社的冲击,导致出版物质量的下降,不利于学生阅读。
二、家庭原因
家长存在错误的阅读观念,认为读课外书便是不务正业,学好课本才是“人间正道”, 买课外书就买优秀作文选,有着优秀作文选等同于课外书的狭隘观念。且大部分农村家长劳动之余,无力也无心成为孩子阅读的榜样,更不督促孩子博览群书(当然大部分家庭也无藏书),他们认为能自觉完成作业的孩子就是乖孩子、好学生。
三、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庞大的课程体系及相对低的教学效率遏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科越分越细、越来越多,科目越来越多,学生负担也越来越重,这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空隙被课业塞满。教师在课堂重讲轻读,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不厌其烦地对课文进行面面俱到地分析、讲解,甚至将一些现成的答案或结论硬塞给学生,使学生无法形成自读或自学的能力或观念。同时,有些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和素质较低,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滞后,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师不得不通过课上内容课外补的形式,使学生已经少得可怜的可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变得更是所剩无几。再加之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素质不高,无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科学的指导。
四、学生原因
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读课外书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同时,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即使有了空闲时间也仅是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等。
困难是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是不是就甘于现状,无计可施了呢?根据我近十年的实践,我认为农村中学260万字的阅读量是完全可以完成的,措施如下:
一、抛“砖”引玉阶段,或称激发兴趣阶段
不少教师感叹学校藏书不足,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学校无“米”并不等于我们无“饭”可做,我的做法是:在此阶段,教师需要付出一些精力去收集一些故事。诚然,我们去收集阅读材料来组织学生的阅读教学,是有些困难的,但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看,这种付出也是值得的。这些故事可以是感人肺腑的,可以是诙谐幽默的,可以是富有哲理的……如:《清华学子和他在街头卖唱的父亲》、《血奶》、《丑娘》、《三袋米》、《那种温暖戛然而止》、《断箭》……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文学形式,他们的课外阅读就应从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读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读给学生听,一般来说,一节课可以读6-7个故事,在学生听读过程中,你会发现,学生们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他们听着,或感动,或哭泣,或欢呼,或思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被故事吸引,产生强烈的听读愿望,下课铃声响起仍意犹未尽,大都迫切希望老师利用课间休息再读一篇,连续几周后,学生便对此类文章的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产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此时便是教师实施第二阶段措施的最佳时机。
二、全“民”发动阶段,或称挖掘书源阶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仅靠教师读文章,学生的阅读水平是不会有明显改观的。第一阶段后期,相当多的学生会问老师,这么多的好文章是从哪里找来的,这时教师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便顺理成章了,这种效果我想比任何说教都有效。我推荐的读物大都是些期刊杂志,如:《萌芽》、《中学生博览》、《中国青少年文摘》、《读者》、《意林》、《青年文摘》……这些杂志价格不高,是大部分农村家庭可以承担的数目,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到旧书摊上淘些过期杂志,价格更低,同样可以达到阅读效果。教师可以在周五放学前布置一项作业,利用周六、周日收集自己认为优秀的五篇文章,可以以手抄、复印、剪贴等形式上交,下周评选出优秀文章若干篇。在这种情况下,全体学生便被发动起来,他们或找、或借、或买,总之,可以发挥最大可能,去完成“作业”,书源也便被挖掘出来了。
三、评比展示、鼓励表扬阶段
学生利用周末精心收集的文章周一上交后,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同時确定小组长,将文章大致等份的分发下去,然后小组长组织组员利用自习等时间在小组内评比,然后推荐优秀文章3-5篇,教师可将各小组推荐的文章张贴在教室的“阅读角”等处,以便学生在饭前饭后、课间休息等时间品读这些文章。仅此还远远不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巧妙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催化学生成功的欢悦,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给予所有完成“作业”的学生以表扬,给“作业”完成出色的学生授予荣誉称号,诸如:“小伯乐”、“阅读之星”等,还可以授以“官职”——下期评选小组组长,以及其它的鼓励措施。
教师还需利用阅读课继续读文章给学生听(此活动应坚持不懈),这里面要有学生推荐的优秀文章,目的在于鼓舞学生再接再厉,要有教师选取的优秀文章,目的在于继续激发兴趣。在这里要说的是教师要将所有优秀的文章保存装订,以备下届学生之用。
数周之后,学生的积极性,阅读的兴趣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便自然地进入第四阶段。
四、习惯形成阶段
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的过程,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难于坚持,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坚持数月后,大部分学生都会形成自觉的阅读习惯,这主要体现在:“作业”无需布置,收集文章成了学生周末的“家常便饭”;学生能随时将优秀的文章收集起来等。
那么,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计算一下这样坚持阅读,第四学段的阅读量是多少,每周每个学生要收集5篇文章,那么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应该不会低于10篇(当然,这里面不可避免的存在敷衍了事的学生);小组评选过程,学生所读文章也应当不会低于10篇;经小组推选上交张贴后,学生可读文章不会低于15篇;再加上教师阅读课所读文章,学生其它途径阅读文章。每周每生阅读文章一般不会低于30-50篇,按每篇800字计算,每周每生阅读量应在2.4-4万字,按每学年36周计算的话,每生每年阅读量仍可达到86-144万字,三年达到260万字的阅读量还是可以完成的,这还不包括假期阅读。
本文所述方法,近十年来我一直采用,效果甚为理想,学生写作水平明显提高,相继有十余名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成为学校文学社社长。当然此方法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争取更加完善。
关键词:农村 课外阅读 开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在此书中他百余次地谈到阅读,在他看来,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的不会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将“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的“命运不值得羡慕的”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谓妇孺皆知。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中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地得益于看课外书”,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许多大作家谈起自己成才的原因,无外乎说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人们的共识。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教学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分量最重、变动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就是有关阅读教学的条文。可见新课程标准下对阅读的重视程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7~9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在城市中学,要让学生阅读260万字的材料,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在农村中学要完成如此之大的阅读量,是有一定难度的,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原因
毋庸讳言,当前我国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却不容乐观,国家与各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仍然不足,导致阅览场所、图书资料的缺乏,所谓的图书室藏书少而旧,可以说是名存实亡,图书室如此,阅览室的利用就可想而知了。同时,市场经济对文艺界及出版社的冲击,导致出版物质量的下降,不利于学生阅读。
二、家庭原因
家长存在错误的阅读观念,认为读课外书便是不务正业,学好课本才是“人间正道”, 买课外书就买优秀作文选,有着优秀作文选等同于课外书的狭隘观念。且大部分农村家长劳动之余,无力也无心成为孩子阅读的榜样,更不督促孩子博览群书(当然大部分家庭也无藏书),他们认为能自觉完成作业的孩子就是乖孩子、好学生。
三、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庞大的课程体系及相对低的教学效率遏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科越分越细、越来越多,科目越来越多,学生负担也越来越重,这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空隙被课业塞满。教师在课堂重讲轻读,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不厌其烦地对课文进行面面俱到地分析、讲解,甚至将一些现成的答案或结论硬塞给学生,使学生无法形成自读或自学的能力或观念。同时,有些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和素质较低,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滞后,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师不得不通过课上内容课外补的形式,使学生已经少得可怜的可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变得更是所剩无几。再加之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素质不高,无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科学的指导。
四、学生原因
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读课外书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同时,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即使有了空闲时间也仅是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等。
困难是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是不是就甘于现状,无计可施了呢?根据我近十年的实践,我认为农村中学260万字的阅读量是完全可以完成的,措施如下:
一、抛“砖”引玉阶段,或称激发兴趣阶段
不少教师感叹学校藏书不足,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学校无“米”并不等于我们无“饭”可做,我的做法是:在此阶段,教师需要付出一些精力去收集一些故事。诚然,我们去收集阅读材料来组织学生的阅读教学,是有些困难的,但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看,这种付出也是值得的。这些故事可以是感人肺腑的,可以是诙谐幽默的,可以是富有哲理的……如:《清华学子和他在街头卖唱的父亲》、《血奶》、《丑娘》、《三袋米》、《那种温暖戛然而止》、《断箭》……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文学形式,他们的课外阅读就应从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读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读给学生听,一般来说,一节课可以读6-7个故事,在学生听读过程中,你会发现,学生们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他们听着,或感动,或哭泣,或欢呼,或思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被故事吸引,产生强烈的听读愿望,下课铃声响起仍意犹未尽,大都迫切希望老师利用课间休息再读一篇,连续几周后,学生便对此类文章的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产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此时便是教师实施第二阶段措施的最佳时机。
二、全“民”发动阶段,或称挖掘书源阶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仅靠教师读文章,学生的阅读水平是不会有明显改观的。第一阶段后期,相当多的学生会问老师,这么多的好文章是从哪里找来的,这时教师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便顺理成章了,这种效果我想比任何说教都有效。我推荐的读物大都是些期刊杂志,如:《萌芽》、《中学生博览》、《中国青少年文摘》、《读者》、《意林》、《青年文摘》……这些杂志价格不高,是大部分农村家庭可以承担的数目,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到旧书摊上淘些过期杂志,价格更低,同样可以达到阅读效果。教师可以在周五放学前布置一项作业,利用周六、周日收集自己认为优秀的五篇文章,可以以手抄、复印、剪贴等形式上交,下周评选出优秀文章若干篇。在这种情况下,全体学生便被发动起来,他们或找、或借、或买,总之,可以发挥最大可能,去完成“作业”,书源也便被挖掘出来了。
三、评比展示、鼓励表扬阶段
学生利用周末精心收集的文章周一上交后,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同時确定小组长,将文章大致等份的分发下去,然后小组长组织组员利用自习等时间在小组内评比,然后推荐优秀文章3-5篇,教师可将各小组推荐的文章张贴在教室的“阅读角”等处,以便学生在饭前饭后、课间休息等时间品读这些文章。仅此还远远不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巧妙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催化学生成功的欢悦,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给予所有完成“作业”的学生以表扬,给“作业”完成出色的学生授予荣誉称号,诸如:“小伯乐”、“阅读之星”等,还可以授以“官职”——下期评选小组组长,以及其它的鼓励措施。
教师还需利用阅读课继续读文章给学生听(此活动应坚持不懈),这里面要有学生推荐的优秀文章,目的在于鼓舞学生再接再厉,要有教师选取的优秀文章,目的在于继续激发兴趣。在这里要说的是教师要将所有优秀的文章保存装订,以备下届学生之用。
数周之后,学生的积极性,阅读的兴趣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便自然地进入第四阶段。
四、习惯形成阶段
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的过程,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难于坚持,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坚持数月后,大部分学生都会形成自觉的阅读习惯,这主要体现在:“作业”无需布置,收集文章成了学生周末的“家常便饭”;学生能随时将优秀的文章收集起来等。
那么,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计算一下这样坚持阅读,第四学段的阅读量是多少,每周每个学生要收集5篇文章,那么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应该不会低于10篇(当然,这里面不可避免的存在敷衍了事的学生);小组评选过程,学生所读文章也应当不会低于10篇;经小组推选上交张贴后,学生可读文章不会低于15篇;再加上教师阅读课所读文章,学生其它途径阅读文章。每周每生阅读文章一般不会低于30-50篇,按每篇800字计算,每周每生阅读量应在2.4-4万字,按每学年36周计算的话,每生每年阅读量仍可达到86-144万字,三年达到260万字的阅读量还是可以完成的,这还不包括假期阅读。
本文所述方法,近十年来我一直采用,效果甚为理想,学生写作水平明显提高,相继有十余名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成为学校文学社社长。当然此方法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争取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