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多种手段促趣激情,让音乐课堂焕发生机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歌声陶冶学生的情操,放松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由此受到小学生的喜爱。然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枯燥乏味,教学方法陈旧,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程失去兴趣。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如何让小学音乐课程更符合素质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是教师探究的主要课题。本文基于我自身经验,从执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出发,创新多种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情感陶冶有重要推促意义。然而传统音乐课堂教学形式不够新颖,导致学生兴致全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创新更加趣味性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生活化情境,营造乐学氛围激发兴趣;运用游戏教学法,在寓教于乐中拓宽视野;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分层教学中促发展等多种教学手段实施促趣激情,对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音乐素养提升有重要推促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辅助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音乐教学中。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使学生身临其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丰富了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教学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氛围,我在课间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高山流水”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在听觉熏染中,学生逐渐安静下来,进入了乐曲氛围中,静静感受曲调带来的静谧,这时教师再通过多媒体展示《春江花月夜》诗歌原文,让学生踊跃举手朗诵诗歌,感受其优美意境,再通过多媒体展示乐曲《春江花月夜》的相关介绍,拓展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整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欲望。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营造乐学氛围激发兴趣
  现实生活是最大的教学课堂,其中包含着众多可供学习的知识。在音乐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式,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根本保障,對学生情感共鸣和思维的启发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教师要将生活与音乐有机联系在一起,在结合两者唤醒学生热爱生活的基础上营造乐学的氛围,促使学生升华感悟,主动参与课堂。比如,在教学民歌《茉莉花》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否在生活中见过茉莉花的样子,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开展谈话,关于“茉莉花”,你还知道什么?在乐学的讨论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从茉莉花的样子展开,有的学生从茉莉花的历史和价值说起,还有的学生谈起宋祖英在维也纳大厅中唱《茉莉花》,使得国人振奋……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充分表扬肯定了学生,引出本课学习的民歌:“同学们一定猜到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名是什么,我们一起走进音乐,看看歌曲中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吧!”
  三、运用游戏教学法,在寓教于乐中拓宽视野
  音乐游戏是音乐有效课堂教学的创新方式,教师摒弃照本宣科的机械式教学形式,通过创新多样化的游戏形式提高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在乐此不疲的游戏活动中,通过肢体语言与表情动作走进学生内心,能引领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拓宽视野,实现成长。
  针对音乐抽象的音高、节奏和音调等知识,很多学生常常很难静下心来学习,鉴于此,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掌握晦涩的音乐知识,比如在学习《小小少年》一课时,这首歌中需要学生重点掌握二声部合唱,注意到声部的和谐、音准与节奏,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先通过示范演唱的形式,学生根据发声曲逐渐掌握音乐节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整个歌曲中抒发的情感通过阳光大气的声音表现出来。在二声部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找准音准节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开展游戏教学,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出示的声部旋律玩“接龙”,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发声。针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发声不太好的地方,教师可以单独指导,让学生练习。这样,在学生掌握旋律、学会演唱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声音特色分为不同的小组,在反复练习中实现音乐知识能力的提升。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分层教学中促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教师要立足学生个性开展有效的教学,小学音乐学科是一门充满灵性和活力的学科,音乐课堂更是滋养学生个性的魅力舞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破传统思维,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在分层教学中让学生在个性的放飞中实现自我发展。比如,在学习京剧唱段《大吊车真厉害》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既有认知开展个性教学。以设计三维目标为例,在知识技能方面,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京剧唱腔的特点,掌握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在京剧视频中欣赏并感受其中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能力。对于音乐素养较高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对节奏和旋律的把握感受鉴赏歌曲,从不同的速度和力度出发,更加专业地表现歌曲,学会唱京剧片段。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教师可以让接受较快的学生带动音乐敏感度低的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掌握每一句的唱法。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竞赛让学生在答辩中认识生旦净末丑,不同音色的孩子可以扮演京剧中的不同角色,排练小节目。这样,在个性化教学中不仅发挥了学生的特长,还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国粹,对传承中华文化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音乐课堂中探求与灵活创新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是素质教育理念下有效教学课堂的要求,也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充分体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多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投入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学科的魅力,在兴趣驱使下实现课堂学习行为的有效性。
  (责编 杨 菲)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知识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讲,较为抽象、复杂,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比较差,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抵触、厌学心理,同时一些农校小学的教育设施、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针对以上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与理念,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实际学习需求来设定教学方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
期刊
体育课程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能水平的素质课程,而啦啦操则是体育运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优化学生的器官发育,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使其跟着具体的音乐节奏做出的协调动作,很受青少年的喜爱。但是,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使用不当会逐步消磨掉了初中生的运动热情,且重复、机械的啦啦操动作让学生们越来越排斥啦啦操练习。在新课改下,教育部提出了一种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本。这个理念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实时关心学
期刊
中小学英语小学内容的衔接存在必要性,主要是学习习惯、教学方式、学生心理等都要求英语教学内容能够实现中小学的衔接处理。本文分析了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衔接的必要性,总结了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衔接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形成英语综合学习的能力。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衔接的必要性  (一)学习习惯要求教学内容需要衔接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衔接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从学习习惯的角度来看,学生学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理念的发展,体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体验教学的价值也日渐凸显。因而,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纷纷采用体验教学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体验教学应用于地理学科还不常见。实际上,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区域性强的学科,更应该重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中获得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技能,培养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体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通过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或者亲身经
期刊
[目的]探讨禁食对新生大鼠血糖值的影响,建立低血糖模型,研究新生大鼠低血糖脑损伤的机制及不同血糖水平对新生大鼠脑损伤的影响程度,从而为临床科学合理的喂养方式及对低血
在幼儿园教育中,阅读教育是基础内容,也是重要环节.有效的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高尚的品德情操、拓宽幼儿视野、增长幼儿见闻.然而,由于幼儿身心成长规律和年龄的限制,幼儿
期刊
本文在加载DGS的新型宽带双极化微带振子天线的基础上,改加载CSRR结构进一步展宽天线的带宽达50%,参考高增益端射型天线的设计思想,在有源振子前方加载宽带引向器,从而提高了
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整合是基于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提出的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拓展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我基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以教材中的现代文为例,对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参与、培养其文化自信进行简要分析。  一、拓展教学内容  拓展教学内容要求打破传统教学中教材和课堂的封闭性,强调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多角度审视教材文本,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