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间美术根植于所在地域的各民族生活中,是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很多民族民间艺术濒临失传。高校作为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重要场所,民族民间美术进入高校美术教育是必然趋势。如何对民族民间美术课程进行设置,才能使民族民间美术不仅在文脉上传承它本源的民族文化意义,同时又能结合社会审美的发展,凸显民族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文章从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创新高校民族民间美术教学模式,阐述了民族民间美术如何在高校,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
关键词:民族民间;美术;高等教育;传承;发展
民族民间美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如建筑、刺绣、剪纸、木雕、民族服饰等,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民族民间美术多为通过视觉传达文化内涵的艺术,它们依赖于传统文化,依赖于民族情感中的集体记忆,直观地表现该地域的民族对文化的理解,更易于表达文化的感性认识。这些民族民间美术虽然表面是一种图像传达,同时也是对该民族文化遗产的文化认识和美学再创造。
在民族地区,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主要是以家庭为中心对技艺进行传承,主要是师傅对徒弟、父亲对儿子进行直接面对面的口述及技艺传授。而这些从事民族民间美术的艺人大多是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农民,他们的技艺也是由父辈们传授而来的,通过用口头语言的传承方式把方法技巧要领交给后代,在用语言讲述技艺的同时也将古老文化和审美情趣传递给了下一代。他们的技艺只能是一代传一代,不能通过文字的记述将具体的民族民间美术工艺详细地描述下来进行传播。这种言传身教的形式在民众阶层广为流传和应用,是民间美术发展的必然教育方式。
第二种,通过民族的民俗活动的传承方式。如贵州黔东南苗族的“祭鼓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参加的人们会着盛装,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通过这样的民俗活动,很多民族民间美术工艺便得以传承下来,在下一代形成共同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心理。
第三种,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传承方式。民族民间美术艺术通过工艺制作出来,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便会在人们的视野中不断出现,并影响人们的审美结构,要使民族民间美术得以更大的传播,具体民间艺术品“物”的存在便作为媒介进行传播。
虽然,民族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承方式是多维度的,但是在面对现今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击,这三种传承方式都显示了自身的不足。很多人开始不关注自己民族的民间艺术,加之年轻人外出读书、打工,年轻一代人的生命中缺乏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审美认同,这样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市场缺乏,很多人不愿学习这样的工艺。而且民间艺人只传自己人不传外人的方式严重的制约了民间美术的发展。民族地区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让民族民间民俗活动在各种信息媒体的入侵下,逐渐隐退出人们的生活构成。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也因制作者数量的减少,而急剧减少,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很少见到民族民间的工艺美术品了。这样的后果,是使民族民间美术制作及其工艺后继无人,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生存土壤在消退,更有甚者造成了部分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消亡。这一切不能说明民间美术已经毫无价值、丧失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面对这样的问题无论是国家、机构、个体都该感到传承、发扬民族民间美术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肩负传承文明、培养美术人才和振兴民族文化艺术,弘扬民间美术的历史使命。对民族民间美术的课程开设和利用,无疑会拓展美术教育涵盖的内容。
第一,在当前传统文化遭轻视和民族文化精神渐渐缺失的责难下,将人类学、民族学纳入民间美术课程体系,推进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还使更多的年轻一代增进了对民间文化的理解,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正以一种有着极为重要与有意义的言语在向人们诠释它自身所蕴藉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如何将民族民间美术的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加强民族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互动。通过在教学中研究民族民间美术,加上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才。借鉴民族民间艺术,在设计中借用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民族民间美术元素来表達某种民族情感与文化,把现代设计理念与民间艺术的某些元素进行结合重组,推出新的设计产品,使它们既具民族民间艺术之形式和神韵,又具现代设计之意味。这样的教学可以以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民族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对民族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加他们设计思想维度,丰富设计内涵。
第三,传统民族民间艺人请到校园亲授技艺有利于民间美术传承。当把这些长期生活与民族地区的民间艺人请到校园教学、授艺,他们可以对课堂中不明白的图案的民族寓意,有针对性地请教这些老艺人,而且还能学习他们精湛的技能,通过现场的传授,民族技艺与民族人文的东西便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一般的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传授传统的民族民间美术,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深入了解民族民间美术的技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让非物质文化的民族民间工艺“活”地传承于下一代。
第四,大力推进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培训班。利用各高校的教学与资源平台,开展争对社会大众的民族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培训,可以根据各自的既有条件,与校内资源进行整合,使民间美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共享校内专业资源,通过让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动手设计、制作民间美术工艺品,体会民族民间美术工艺的制作过程,让更对的人对民族民间美术产生感情,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对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拓展就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类学意义与价值。在高校为民族民间美术教育开辟一个空间有其社会与文化迫切性与必要性,一是因为我国民族自身的多样性,另一是人们愿意甚至渴望看到并尊重民族民间美术的多样化。民族民间美术教育在传授过程中不仅是艺术表现方式的传递,同时具有人类学意义,契合“以人为本”的仁厚文化理念。
关键词:民族民间;美术;高等教育;传承;发展
民族民间美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如建筑、刺绣、剪纸、木雕、民族服饰等,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民族民间美术多为通过视觉传达文化内涵的艺术,它们依赖于传统文化,依赖于民族情感中的集体记忆,直观地表现该地域的民族对文化的理解,更易于表达文化的感性认识。这些民族民间美术虽然表面是一种图像传达,同时也是对该民族文化遗产的文化认识和美学再创造。
在民族地区,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主要是以家庭为中心对技艺进行传承,主要是师傅对徒弟、父亲对儿子进行直接面对面的口述及技艺传授。而这些从事民族民间美术的艺人大多是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农民,他们的技艺也是由父辈们传授而来的,通过用口头语言的传承方式把方法技巧要领交给后代,在用语言讲述技艺的同时也将古老文化和审美情趣传递给了下一代。他们的技艺只能是一代传一代,不能通过文字的记述将具体的民族民间美术工艺详细地描述下来进行传播。这种言传身教的形式在民众阶层广为流传和应用,是民间美术发展的必然教育方式。
第二种,通过民族的民俗活动的传承方式。如贵州黔东南苗族的“祭鼓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参加的人们会着盛装,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通过这样的民俗活动,很多民族民间美术工艺便得以传承下来,在下一代形成共同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心理。
第三种,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传承方式。民族民间美术艺术通过工艺制作出来,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便会在人们的视野中不断出现,并影响人们的审美结构,要使民族民间美术得以更大的传播,具体民间艺术品“物”的存在便作为媒介进行传播。
虽然,民族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承方式是多维度的,但是在面对现今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击,这三种传承方式都显示了自身的不足。很多人开始不关注自己民族的民间艺术,加之年轻人外出读书、打工,年轻一代人的生命中缺乏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审美认同,这样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市场缺乏,很多人不愿学习这样的工艺。而且民间艺人只传自己人不传外人的方式严重的制约了民间美术的发展。民族地区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让民族民间民俗活动在各种信息媒体的入侵下,逐渐隐退出人们的生活构成。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也因制作者数量的减少,而急剧减少,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很少见到民族民间的工艺美术品了。这样的后果,是使民族民间美术制作及其工艺后继无人,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生存土壤在消退,更有甚者造成了部分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消亡。这一切不能说明民间美术已经毫无价值、丧失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面对这样的问题无论是国家、机构、个体都该感到传承、发扬民族民间美术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肩负传承文明、培养美术人才和振兴民族文化艺术,弘扬民间美术的历史使命。对民族民间美术的课程开设和利用,无疑会拓展美术教育涵盖的内容。
第一,在当前传统文化遭轻视和民族文化精神渐渐缺失的责难下,将人类学、民族学纳入民间美术课程体系,推进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还使更多的年轻一代增进了对民间文化的理解,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正以一种有着极为重要与有意义的言语在向人们诠释它自身所蕴藉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如何将民族民间美术的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加强民族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互动。通过在教学中研究民族民间美术,加上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才。借鉴民族民间艺术,在设计中借用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民族民间美术元素来表達某种民族情感与文化,把现代设计理念与民间艺术的某些元素进行结合重组,推出新的设计产品,使它们既具民族民间艺术之形式和神韵,又具现代设计之意味。这样的教学可以以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民族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对民族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加他们设计思想维度,丰富设计内涵。
第三,传统民族民间艺人请到校园亲授技艺有利于民间美术传承。当把这些长期生活与民族地区的民间艺人请到校园教学、授艺,他们可以对课堂中不明白的图案的民族寓意,有针对性地请教这些老艺人,而且还能学习他们精湛的技能,通过现场的传授,民族技艺与民族人文的东西便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一般的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传授传统的民族民间美术,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深入了解民族民间美术的技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让非物质文化的民族民间工艺“活”地传承于下一代。
第四,大力推进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培训班。利用各高校的教学与资源平台,开展争对社会大众的民族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培训,可以根据各自的既有条件,与校内资源进行整合,使民间美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共享校内专业资源,通过让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动手设计、制作民间美术工艺品,体会民族民间美术工艺的制作过程,让更对的人对民族民间美术产生感情,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对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拓展就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类学意义与价值。在高校为民族民间美术教育开辟一个空间有其社会与文化迫切性与必要性,一是因为我国民族自身的多样性,另一是人们愿意甚至渴望看到并尊重民族民间美术的多样化。民族民间美术教育在传授过程中不仅是艺术表现方式的传递,同时具有人类学意义,契合“以人为本”的仁厚文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