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参加了东方卫视举办的“加油!2008——希望工程快乐体育行动”。这周末就要作为校外体育辅导员到贵州山区一所小学执教了,现在还不知道具体要去的是哪所小学。不过很期待,农村孩子对体育课外活动有着更多的渴望,他们应该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我希望能借这次活动给他们一些帮助。
因为环境的限制,我将没法在辅导课上教孩子们跳水,不过我打算自己编排一组奥运体操动作教给他们,因为在跳水训练中,有很多动作都是以体操内容为基础的,体操和跳水在很多方面其实是相通的。
4月12日,我们“加油!2008”一行出发前往地处贵州三都县打鱼乡的岩捞苗寨。之前当地人告诉我,要去的地方四面都是山,而岩捞也就是从岩石里捞出来的意思。山路颠簸,2个小时后终于看到在一个山头上站着很多大人小孩,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岩捞小学。车无法直接开到学校里,因为一条小河把学校和寨子给隔开了。这时山头上跑下来很多小学生,几个大一点的孩子撑着一条打鱼船过河来接我们,他们非常热情地要教我撑船,没有想象的难,很快我也学会了。这里的孩子们每天上学都靠这条小船摆渡过河,大人则骑马或是趟水过河。
岩捞小学是一所希望小学,学生大部分是苗族和水族,原来的校舍在去年的洪水中冲毁了,学校现在使用的教室是临时的吊脚楼,建在半山腰,只是个架子,没有墙壁,周围是用编织袋挡起来的,四面漏风。岩捞小学一到四年级的200多个学生每天就是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接下来我将在这里开始一天的教学生活。
一天的教学结束后,岩捞寨子里的老乡们特地举办了一个隆重的篝火晚会感谢我们。大家都穿着民族服饰,吹起了芦笙,围着篝火跳起了民族舞蹈。大家热情地帮我穿上了水族的民族服装并邀请我参加到跳舞的队伍里,虽然我不会跳,但是看到大家跳得起劲也非常高兴。据说这样的晚会只有逢年过节才会举办,这让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晚上,我住到一个叫王兴花的学生家里,她的家在去年夏天被洪水淹没了。现在的房子是政府出钱重新盖的。房子全是木制的,连墙壁和地板也全部都是木制的。家里没有电,一样电器也没有。因为晚上没有电灯,大家就围着油灯聊了起来。王兴花的哥哥在读初三,九年的义务教育马上就要结束了,因为家庭贫困,父亲又失去了劳动力,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劳力了,要承担一家的重活和累活,他可能面临辍学。但他有自己的理想,他想读高中,上大学,用知识改变家境。
当我离开岩捞的时候,很多孩子问我:“田老师,你还会回来吗?”我想会的,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回来。
这次去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对我的震撼非常大,这些孩子虽然在逆境中成长却具有善良乐观的性格,很多孩子非常好学却不得不面临失学的无奈,倘若能够给他们一点帮助,他们的一生就会改变。我会尽个人的力量去帮助他们,但是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发展,需要得到山外更多人的大力支持。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关心山里孩子、山里学校的行动中来,让他们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让他们能够走出大山,帮助自己的家乡脱离贫困。
(请以上网文作者速与本刊联系,以便奉寄样刊和稿费。) 本栏责任编辑张一文
因为环境的限制,我将没法在辅导课上教孩子们跳水,不过我打算自己编排一组奥运体操动作教给他们,因为在跳水训练中,有很多动作都是以体操内容为基础的,体操和跳水在很多方面其实是相通的。
4月12日,我们“加油!2008”一行出发前往地处贵州三都县打鱼乡的岩捞苗寨。之前当地人告诉我,要去的地方四面都是山,而岩捞也就是从岩石里捞出来的意思。山路颠簸,2个小时后终于看到在一个山头上站着很多大人小孩,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岩捞小学。车无法直接开到学校里,因为一条小河把学校和寨子给隔开了。这时山头上跑下来很多小学生,几个大一点的孩子撑着一条打鱼船过河来接我们,他们非常热情地要教我撑船,没有想象的难,很快我也学会了。这里的孩子们每天上学都靠这条小船摆渡过河,大人则骑马或是趟水过河。
岩捞小学是一所希望小学,学生大部分是苗族和水族,原来的校舍在去年的洪水中冲毁了,学校现在使用的教室是临时的吊脚楼,建在半山腰,只是个架子,没有墙壁,周围是用编织袋挡起来的,四面漏风。岩捞小学一到四年级的200多个学生每天就是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接下来我将在这里开始一天的教学生活。
一天的教学结束后,岩捞寨子里的老乡们特地举办了一个隆重的篝火晚会感谢我们。大家都穿着民族服饰,吹起了芦笙,围着篝火跳起了民族舞蹈。大家热情地帮我穿上了水族的民族服装并邀请我参加到跳舞的队伍里,虽然我不会跳,但是看到大家跳得起劲也非常高兴。据说这样的晚会只有逢年过节才会举办,这让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晚上,我住到一个叫王兴花的学生家里,她的家在去年夏天被洪水淹没了。现在的房子是政府出钱重新盖的。房子全是木制的,连墙壁和地板也全部都是木制的。家里没有电,一样电器也没有。因为晚上没有电灯,大家就围着油灯聊了起来。王兴花的哥哥在读初三,九年的义务教育马上就要结束了,因为家庭贫困,父亲又失去了劳动力,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劳力了,要承担一家的重活和累活,他可能面临辍学。但他有自己的理想,他想读高中,上大学,用知识改变家境。
当我离开岩捞的时候,很多孩子问我:“田老师,你还会回来吗?”我想会的,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回来。
这次去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对我的震撼非常大,这些孩子虽然在逆境中成长却具有善良乐观的性格,很多孩子非常好学却不得不面临失学的无奈,倘若能够给他们一点帮助,他们的一生就会改变。我会尽个人的力量去帮助他们,但是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发展,需要得到山外更多人的大力支持。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关心山里孩子、山里学校的行动中来,让他们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让他们能够走出大山,帮助自己的家乡脱离贫困。
(请以上网文作者速与本刊联系,以便奉寄样刊和稿费。) 本栏责任编辑张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