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农村工作二十年来,一直从事班级管理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寻求管理办法,调动小学生的自主意识,从而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1)小学班级管理要循序渐进,做到程序性;(2)个性发展的群体性;(3)培养宽容与合作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4)确定发展目标的可及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5)发挥榜样教育的启迪性。
关键词:小学生 管理 发展
在农村工作二十年来,一直从事班级管理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寻求管理办法,调动小学生的自主意识,从而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
一、小学班级管理要循序渐进,做到程序性
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差,行为随意性大,注意力不能持久。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家长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科学和隔代老人对孩子的溺爱,造成的这种想象就更严重。这就要求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必须循序渐进,讲究程序性。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阶段、分年级确定项目,逐一培养训练,使之形成习惯。可采用先在学校“排练”再在家庭强化的办法,开展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课桌、钉纽扣、清理房间、日常进餐、待客、做父母“小帮手”等项目的行为训练活动。为了保证这些项目训练的实效性和真实性,每周可利用班会和活动课时间,让学生主动汇报自己在本周内做到了哪些、哪些还没做到、近段时间的打算和努力的方向。有时候可以采用家访的形式和家长沟通,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不要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
二、个性发展的群体性
如今的小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家长溺爱,社会影响,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个性心理的正确发展。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学生个性的不同决定了矛盾的多重性,小学生犹如刚出土的幼苗,要适时引导,培养他们爱己爱人、爱家爱国的美德,也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相互协调、合作学习、共同提高。要因年级制宜、因班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地开展“手拉手,好兄弟”、“我和同学的小秘密”等各类活动,培养学生之间正常的“兄弟情”、“姐妹情”和团结互助的高尚品质,还可以开展“家庭运动会”、“师生联谊会”、“家校联谊”等活动,努力做到“三沟通”,三心交融。这不仅有利于建设和谐进步、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还能纠正学生不良习惯,同时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
三、培养宽容与合作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今天的事业是集体的事业,今天的竞争是集体的竞争,一个人的价值在集体中才能得到体现。所以二十一世纪的失败将不是败于大脑智慧,而是败于人际的交互上,成功的潜在危机是忽视了与人合作或不会与人合作。实际上每个人各有各的长处和缺点,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与人相处的心态,这不仅是培养团队精神的需要,而且也是获得人生快乐的重要方面。为此,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让小学生切身感受到在集体中只有真诚合作、相互信任和支持才能取得成功,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团队精神。
一年来,我就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开展了每天中午10分钟的“我的新闻”、“我的想法”等表达活动,让每一个孩子轮流大胆地走上讲台,表述自我,展示心理,锻炼自信。通过实践,孩子们更加自信了,沟通交流更加自主了,家长都说自己的孩子变了。
四、确定发展目标的可及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在班级管理培养小主人活动中,要坚持目标的可及性,不能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以免使他们努力后不能实现而自卑。如:要求每生每期必须有进步,只要求能赶上前一名。对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一点点进步都应表扬。如一个后进生期中考试语文只有D分,如果期末考了C分就应该表扬,因为他跃入了及格的队伍。只要及时地发现学生的进步、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表扬鼓励,他们的心灵就能得到慰藉,全班同学就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气氛,班级管理也就会出效益。
五、发挥榜样教育的启迪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小学生意志薄弱,容易受暗示,喜欢模范别人,而不去考虑行为是否适当、正确,并且在困难面前往往缺乏信心,更不善于控制自己和反复思考、三思而行。但是光凭教师讲道理、制定强制性的措施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我们可利用小学生喜欢老师夸奖的特点,在班级中选择,如“学习标兵”、“卫生标兵”、“守纪标兵”、“劳动标兵”、“助人标兵”等,对有进步、有变化的学生及时表扬,让学生有样可学、有形可看,主动地去模仿。另外,班主任通常被学生当作学习榜样,老师的举手投足也应成为学生的模范。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年龄段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因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仍要时刻研究学生的心理变化,努力探索小学生管理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生学会做人。我要始终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来重视小学生的教育,张扬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潜能,真正使我们的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管理 发展
在农村工作二十年来,一直从事班级管理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寻求管理办法,调动小学生的自主意识,从而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
一、小学班级管理要循序渐进,做到程序性
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差,行为随意性大,注意力不能持久。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家长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科学和隔代老人对孩子的溺爱,造成的这种想象就更严重。这就要求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必须循序渐进,讲究程序性。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阶段、分年级确定项目,逐一培养训练,使之形成习惯。可采用先在学校“排练”再在家庭强化的办法,开展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课桌、钉纽扣、清理房间、日常进餐、待客、做父母“小帮手”等项目的行为训练活动。为了保证这些项目训练的实效性和真实性,每周可利用班会和活动课时间,让学生主动汇报自己在本周内做到了哪些、哪些还没做到、近段时间的打算和努力的方向。有时候可以采用家访的形式和家长沟通,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不要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
二、个性发展的群体性
如今的小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家长溺爱,社会影响,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个性心理的正确发展。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学生个性的不同决定了矛盾的多重性,小学生犹如刚出土的幼苗,要适时引导,培养他们爱己爱人、爱家爱国的美德,也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相互协调、合作学习、共同提高。要因年级制宜、因班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地开展“手拉手,好兄弟”、“我和同学的小秘密”等各类活动,培养学生之间正常的“兄弟情”、“姐妹情”和团结互助的高尚品质,还可以开展“家庭运动会”、“师生联谊会”、“家校联谊”等活动,努力做到“三沟通”,三心交融。这不仅有利于建设和谐进步、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还能纠正学生不良习惯,同时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
三、培养宽容与合作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今天的事业是集体的事业,今天的竞争是集体的竞争,一个人的价值在集体中才能得到体现。所以二十一世纪的失败将不是败于大脑智慧,而是败于人际的交互上,成功的潜在危机是忽视了与人合作或不会与人合作。实际上每个人各有各的长处和缺点,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与人相处的心态,这不仅是培养团队精神的需要,而且也是获得人生快乐的重要方面。为此,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让小学生切身感受到在集体中只有真诚合作、相互信任和支持才能取得成功,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团队精神。
一年来,我就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开展了每天中午10分钟的“我的新闻”、“我的想法”等表达活动,让每一个孩子轮流大胆地走上讲台,表述自我,展示心理,锻炼自信。通过实践,孩子们更加自信了,沟通交流更加自主了,家长都说自己的孩子变了。
四、确定发展目标的可及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在班级管理培养小主人活动中,要坚持目标的可及性,不能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以免使他们努力后不能实现而自卑。如:要求每生每期必须有进步,只要求能赶上前一名。对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一点点进步都应表扬。如一个后进生期中考试语文只有D分,如果期末考了C分就应该表扬,因为他跃入了及格的队伍。只要及时地发现学生的进步、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表扬鼓励,他们的心灵就能得到慰藉,全班同学就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气氛,班级管理也就会出效益。
五、发挥榜样教育的启迪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小学生意志薄弱,容易受暗示,喜欢模范别人,而不去考虑行为是否适当、正确,并且在困难面前往往缺乏信心,更不善于控制自己和反复思考、三思而行。但是光凭教师讲道理、制定强制性的措施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我们可利用小学生喜欢老师夸奖的特点,在班级中选择,如“学习标兵”、“卫生标兵”、“守纪标兵”、“劳动标兵”、“助人标兵”等,对有进步、有变化的学生及时表扬,让学生有样可学、有形可看,主动地去模仿。另外,班主任通常被学生当作学习榜样,老师的举手投足也应成为学生的模范。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年龄段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因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仍要时刻研究学生的心理变化,努力探索小学生管理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生学会做人。我要始终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来重视小学生的教育,张扬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潜能,真正使我们的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