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成长的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by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德育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以“我的课余生活”的教学为例,从做好教学准备、激发学生兴趣、帮助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课堂要与生活紧密联系五个方面研究如何打造思想品德教学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学校德育;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11-01
  高效的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实现学校德育的目标。本文研究如何才能打造出思想品德教学的高效课堂。
  一、学情分析,树立目标,做好教学准备
  打造高效课堂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端正教学态度,不能抱有“思想品德课很简单、容易上”的侥幸心理,而要认真做好学情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在“我的课余生活”这一课,主要是围绕学生如何合理安排课余兴趣爱好展开的,教学的目标和重点要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知识:要使学生懂得休息和娱乐是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他们的基本权利,他们有自己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二是情感:学生乐于在课余时间里,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三是能力:学生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使自己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快乐而有意义。教师还要配合教学目标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工作,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从而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高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情境导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精彩的情境导入是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成功的一半,导入的精彩与否决定了学生对该堂课是否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期待。情境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语言情境、多媒体情境、图片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等,目的都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课余生活”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因此教师选用了谈话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每天放学后等都属于课余时间,平时我们是怎样度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今天,就请大家来说一说自己的课余生活。”(出示课题:我的课余生活)学生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课余生活。面对学生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可以请有兴趣爱好的同学进行现场展示,课堂氛围立刻进入了高潮。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下,学生们的注意力也全部集中在了课堂上,为高效课堂制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巧设问题,展开讨论,帮助解决问题
  巧妙设计问题并展开讨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加深了学生的情感认知,培养了学生的主观判断能力。进入“我的课余生活”这一课题后,通过小辩论的教学流程,能刺激学生对待问题的主观意识。例如:“同学们,听了小M的介绍,你们对小M的课余生活满意吗,你们想对明明说些什么,又想对他的父母说些什么呢,请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师生之间开展辩论,教师分别扮演明明和他的父母,与学生进行对话。或者设置几个师生辩论的主题:为了保证学习时间,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否可以放弃;学生是否具有自己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书上出现的以及其他古今中外名人成才的故事,作为论据加以辩论等。
  四、进行多种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应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除了辩论赛这样的讨论环节,还可以同时进行多种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开展小调查环节,通过课余生活的讨论,学生们知道了自己有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然后教师让学生们统计全班同学对自己课余生活的满意度,统计分为四个层次: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统计结果出来后,让学生将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调查表中,教师再分别选择不同层次满意度的调查表进行全班交流,共同分析这些同学的课余生活哪些方面安排合理,哪些方面安排不合理?通过小调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课外延伸,课堂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思想品德课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认知与情感的基础上锻炼行为能力。“我的课余生活”对学生能力训练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使自己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快乐而有意义。根据这一目标,教师请每位同学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照合理的要求,自己设计星期日的安排。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每组推荐一份最佳方案进行全班交流。接着请学生们对照最佳方案,再次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最后请学生们把自己设计的假日方案带回家给父母看,并与他们一起去实现自己的方案,如果父母不能接受,就请他们说说不接受的理由。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六、结束语
  总之,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展开要在紧扣主题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从而真正学有所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红菊.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6(14).
  [2]粟坤忠.小学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的方法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05).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课程是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创设多媒体美术情境、发挥生活教学的魅力、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三方面探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审美能力;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1;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48-01  审美能力是学生受益一生的宝贵财富,审美能力的培
两河口水电站坝址区河谷深切,两岸基岩裸露,岸坡陡峭,阶地不发育,存在多条深厚覆盖层冲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进行治理。本文结合坝址区1^#沟谷堆积体治理方案,介绍不同
以拟南芥野生型(wild type,WT)、突变体col7、以及CONSTANS LIKE 7(COL7)过量表达转基因株系COL7-OX-10和COL7-OX-11为材料,分别研究COL7对拟南芥向地性、侧根、子叶形状的影
简述了农业科技企业的基本内涵、功能,以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概括了农业科技企业的经营特点,提出提升农业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分析职校一年级新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正确学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摸底测试,了解职校学生实际的计算机水平;开展分组教学、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等方面,研
中华红叶杨外植体在固体培养过程中褐变严重,因此针对培养基的pH值、无机盐浓度、培养基硬度、蔗糖浓度及活性炭添加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pH值范N(5.0—6.5)内,pH值越低,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