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抗血小板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儿科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b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予以氯吡咯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B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血小板计数(PLT)、心脏彩超(冠状动脉危险分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记录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WBC、N、PLT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WBC、N、PL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冠状动脉危险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3个月后从冠状动脉血栓方面判断疗效,A组有效率为76.92%,B组6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组有2例鼻衄、1例双下肢瘀斑瘀点;B组有1例呕吐,3例鼻衄及皮肤瘀斑瘀点,1例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结论:在抗血小板聚集、预防KD患儿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方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与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疗效相当,不良反应未增加,安全性高。
其他文献
以超越五号辣椒品种为试材,探讨低温胁迫期间及随后的常温恢复过程中5-氨基乙酰丙酸(ALA 25mg/L)处理对始花期辣椒植株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
研究目的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内用药偏差的发生率、用药偏差类型及用药偏差的原因;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偏差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
2010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CUP公开赛于2010年7月18日至20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举行,共有来自国内160余所高校的近千支队伍参赛,其中场面最为火爆、最吸引观众眼球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逐渐进入了物联网时代。通过网络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紧密相连,届时将实现万物相连并且实时进行信息交换,这将极大地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有一个难题摆在人们的面前,那就是如何给众多传感器供电!射频能量收集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基站、无线通讯终端设备随处可见,这使得环境中的电磁波能量密度大大提高,同时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电子器件逐渐实现
<正>文章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在动脉血管壁内膜中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病与多肽LL-37及自身DNA相关,但LL-37或自身DNA如何引起该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