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变不离其宗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kb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国玄学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邓恩在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别离辞·莫忧伤》中的“圆规”妙喻被视为千古奇喻。从不同角度出发,此妙喻可有诸多理解,但无论何种见解,都应受制于诗歌语境、服务于诗歌主题,否则便有断章取义之嫌。
  关键词:“圆规”妙喻 《别离辞·莫忧伤》 约翰·邓恩 语境 制约作用
  一、《别离辞·莫忧伤》的背景及主题意义
  《别离辞·莫忧伤》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诗派重要代表人物约翰·邓恩的作品。约翰·邓恩早期的爱情诗体现出独特怪异的玄学派创作风格,被公认为代表了玄学诗派的最高成就,《别离辞·莫忧伤》正是这一时期邓恩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该诗写于1611年他随罗伯特·特鲁里爵士前往法国巴黎时,在临行前赠给他的爱妻安妮·多恩的。当时爱妻有孕在身,别离并非诗人本意,于是写下了这被认为是他最负盛名的诗作,此诗也成为英国玄学派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之一。
  贯穿全诗的一个主题是诗人和爱妻是永远合一的精神整体,他们的爱情不是世俗的仅仅依靠肉体来维持的,而是身体和精神的完美结合,颂扬了男女间纯净的爱情是能跨越时空而忠贞不渝的。诗中用了不同的意象来说明这一主题,“圆规”这一千古传唱的妙喻正是出于此诗。
  二、《别离辞·莫忧伤》中的“圆规”妙喻
  “圆规”妙喻出现在《别离辞·莫忧伤》的最后三节中。邓恩出人意料地使用毫无生命的“圆规”意象来描述爱情,他将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比喻成圆规两脚之间的关系,初读令人感觉突兀,理解之后却又令人惊叹不已。诗中这样写道:
  我们的灵魂即便是两个,
  那也和圆规的两脚相同,
  你的灵魂是圆心脚,没有任何
  动的迹象,另只脚移了,它才动。
  这只脚虽然在中心坐定,
  如果另只脚渐渐远离,
  它便倾斜着身子侧耳倾听,
  待到另只脚返归,它就直立。
  对于我,你就是这样;我像另只脚,
  必须倾斜着身子转圈,
  你坚定,我的圆才能画得好,
  我才能终止在出发的地点。 (胡家峦译)
  在这三节中,诗人将妻子比喻为圆心脚,自己则是在外游走的圆周脚,他们夫妻的关系就如圆规两脚之间的关系,看似分离,实则互相牵制、紧密联系,互为一个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喻指诗人此行虽然和妻子身各一处,但他们的灵魂已融为一体,精神上的分离是不可能的。邓恩的这一比喻被誉为玄学诗派诗人最著名的“奇思妙喻”,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之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那么,邓恩用此比喻的初衷究竟何在?这就需要我们在语境制约下来对“圆规”妙喻进行解读。
  三、语境制约下的“圆规”妙喻解读
  对这一“圆规”妙喻的理解,差异颇大,最为显著的是认为这个比喻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反讽,表面上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诉说和爱人之间忠贞不渝的相依相惜和拳拳爱意,表达了诗人虽然离家在外,但仍会时刻惦念家中爱妻;实则表达了诗人的自我中心主义,他以甜言蜜语说服妻子独留家中,坚定不移地为夫守节,自己则游历四方,用行动背叛丈夫对家庭所负的责任和义务,体现了诗人的男权主义思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将妻子比喻成圆心脚,诗人为圆周脚,圆周画得完满与否取决于圆心脚是否坚定,体现了诗人软中带刺的条件和要挟,无论丈夫在外如何,妻子必须忠贞,只有妻子的忠贞,诗人才能圆满地回到出发点,妻子稍有动摇,诗人也必将脱离圆周轨道,弃妻而去,不再回到妻子身边。
  抛开语境因素、不考虑诗歌主题,单纯地看“圆规”比喻,这两种理解似乎不无道理,甚至有独到之处。但这样的解读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反映的已不是邓恩的创作本意。语境,即语言环境,是现代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分为上下文语境、背景语境和现实语境。语境对文本的理解起着制约作用,对有多种理解或歧义的文本,语境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和限制其理解,避免歧义的产生。诗歌中的语境作用就是指对一首诗歌(一个完整的文学形象),或者一节诗、一行诗句的理解要取决于它们各自在所处语言环境中的地位和联系。同样,“圆规”妙喻的解读也应在其所处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它受着背景语境、上下文语境,及上下文所反映的同一诗歌主题的制约。
  《别离辞·莫忧伤》写于诗人即将远离妻子前往法国出差之时,诗人高度颂扬他们夫妻间净化了的爱情,彼此肉体的暂时分离丝毫不能对之造成损害,他和爱妻是绝不可能真正分离的精神融合体。诗人意在安慰爱妻不要因分离而忧伤,而是要坚定彼此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决心和信念。诗中多处使用隐喻来表达这一主题,如第一、二节描述德高人安然地面对死亡,因为他们的精神长存,而痛苦的人们关注的则是肉体的存在与否,借以隐喻诗人和爱妻虽然身体暂时分离,但灵魂永远融合在一起,故不必悲伤。在第三到第五节中,诗人又以地震和天体震动的差异来阐明他们夫妻间的爱情是纯净的精神之恋,身体的分离像遥远天体的震动一样,不会对他们的精神之恋产生丝毫损害;而世俗的肉体关系则会因身体的分离而遭受地震般的严重破坏。第六节中,诗人又将他的离开比喻成金子被打造成薄薄的一片,只是不断向外延展,而并不会破裂分开。在最后的三节里,诗人写下了被后人千古传颂的“圆规”妙喻。通过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诗歌的文本语境及全诗的主题,我们不难理解作者这一“圆规”妙喻指的是他们夫妻的关系正如圆规的两脚——不管分开多远,都彼此牵连,互为同一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诗人和爱妻虽身各一处,却永远心心相印、彼此关爱,绝不可能真正分开;圆周脚始终围着圆心脚转动,无论走到哪里,诗人都心系爱妻;圆心脚坚定,圆周脚必能画出完满的圆形,爱妻在家忠贞不渝,诗人此行必将圆满归来。
  四、结语
  邓恩在《别离辞·莫忧伤》中的“圆规”妙喻被誉为千古奇喻,而对此意象也有着多种解读争论。本文坚持语境对文本意义的限定和制约作用,强调在上下文语境、背景语境及诗歌主题指导下解读“圆规”妙喻的深层含义,避免偏离主题、违背作者写作意旨的断章取义。
  参考文献
  [1]胡家峦.天体、黄金和圆规——读约翰·邓恩《别离辞·莫忧伤》[J]. 名作欣赏,1991(1).
  [2]娄德欣,李晓兰.从英美新批评视角解读约翰·邓恩的《别离辞·莫忧伤》[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8).
  [3]何志平.语境与张力:诗的语义场研究[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 2001(5).
  [4]王金龙.英美“新批评”理论的中国化[J].许昌学院学报, 2009(6).
  [5]王克西.语境的作用[J].新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11).
  [6]徐李洁.论语结语境模式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J].山东外语教学, 2002(3).
  [7]Clements A. L John Donne’s Poetry: Authoritative Texts Criticism [M]. New York: W.W. Norton
其他文献
在我们夹江,老一辈人这样说:“过年时房前屋后、里里外外打扫干净,便贴上新买来的年画——大门上贴武门神,影壁上贴福字灯、金童子,厅堂挂中堂,窗边贴上月光画,厨房的灶王爷;甚至牛棚禽圈、粮仓上也都有专门贴的年画。贴上新年画这家里顿时洋溢着一种喜庆、热烈的气氛,人的精气神也为之一振。威武的门神会保佑一家平安,看那怒目圆睁的狠劲,大鬼小鬼是不敢来的,劳作一天后会睡得很踏实。”在那文化产品单一的年代,年画是
杨福添   中共党员。2014年四川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四川省雕塑家学会会员,师从岩彩画家尉志坚。2012年12月,在第四届国际青少年书画艺术交流展中,作品《安岳石刻——胁侍菩萨》获金奖;2014年1月,在第五届国际青少年书画艺术交流展中,作品《安岳石刻——普贤菩萨》获金奖;2016年12月,作品《范》系列入选四川青年雕塑作品展;   2017年12月,岩彩画作品《安岳魂》入选四川省第六届青年艺术
黑白木刻 58cm×58cm 1978年  作品獲第五届全国美展一等奖,挪威第五届国际版画比赛荣誉奖。作品以极其概括的手法表现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重大主题。手持镐头的藏族男子,铜像般地站在观众面前,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微笑中透着威武和力度。画面采用正三角形构图,黑色大袍占了绝大部分,沿着构图的左侧刻出头、肩,镐把和手,形成环绕,黑白灰分布富有节奏感。
李小鹏  成都市民协会员,自贡市美协会员,四川轻化工大學丹青书画协会副会长,河北省青年美协会员。作品先后入选第十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大学组优秀作品,阿坝州山水相连美术作品展, “新时代新文艺新力量新展望”四川省新文艺群体发展成果展, “我和祖国共成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手艺成都”展等。作品《富春山居图》被四川民俗灯文化普及基地收藏。  何晓庆  1998年生于甘肃定西,国画师从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古诗中更是蕴含了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本文通过对唐诗代表人物——王维爱国主义精神的表述,探讨其所作诗歌在当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王维诗歌 爱国主义 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课被认为是用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而忽略了语文课本中众多的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语文课堂上
摘要:“意象”是表达诗歌主旨的最活跃因素,是诗歌之魂。艾米莉·狄金森在美国文坛声誉极高,被视为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先驱。通过对狄金森诗歌文本的抽丝剥茧,分析和解读狄金森诗歌中纷繁奇特的“意象”,来展现诗人对自然、爱情、死亡及生活意义的独特认知和思考。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诗歌主题 意象  引言  何为“意象”?在袁行霈先生看来,“‘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
主管单位:眉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眉山市作家协会  刘小川  LIUXIAOCHUAN  《东坡文学》主编。四川眉山人,著名作家,中国传统文化国民普及人,中国传记文学革新者。中國作协会员、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眉山市作协第四届主席。  寄语  眉山自古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有留住乡愁和记忆的纱毂行、有屹立在东坡湖畔的远景楼、有以“三苏父子”名
事实上,中国音乐的历史渊源,不是三千年,或五千年,而是八九千年,或更为久远。一直以来,中国音乐都同中国文化一样,从未中断过,这在世界古老文明中是很少见的。  中国音乐是中国光辉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以其各式各样的种类和内涵丰富的独特体系闻名于世。在19世纪中叶之前,它经历了远古、中古、近古三个阶段,人们习惯上将这一时期称为中国音乐的“古代期”或“传统期”。直到184
秦渊,1970年7月生,中国曲艺创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巴中市作家协会主席,民进巴中市委副主委。创作了数百个文艺作品,先后获“巴蜀文艺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全国曲艺邀请赛一等奖、全国曲艺年度优秀作品奖、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一等奖;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文学奖,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第七届、九届、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
生于1964年1月。张大千再传弟子,供职于眉山市东坡区文化馆,国家二级美术师(副高职称)。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美术师,成都诗婢家画院画师,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眉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眉山市东坡区美术家协会主席,眉州书画院院长。   在我看来,绘画,其实就是用线条画生活、画人生、画世界画风骨。文人画从宋代开始,更是从苏东坡开始。   身为苏东坡故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