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和现代意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古典美学体现着东方文明的思维模式和艺术表达手法,中国古典的美学主要思维方式为:整体思维、类比思维、圆形思维。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建设现代美学体系,从中获取最有价值的线索,对现代古典美学提供思想参考。
  关键词:古典美学;思维模式;现代意义
  作者简介:刘则君(1993-),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01
  中国古代社会体系主要是农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人类之间的主要关系链依靠血缘关系稳固社会框架结构,以务实为基础理念,构建古典美学的整体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推进,现代中国对古典美学的结合研究意义重大。
  一、中国古典美学主要思维方式
  (一)整体思维
  中国通常认为事物之间的存在都应该属于一种终极实在,结合为一个整体,并且通常认为事物之间的存在都应该属于一种终极实在,形成一种连环、缠绕、相互关系、相互作用、难以拆解的一种不可分析性,必须采用圆融整一的结合,才能够真正掌握其中的内在含义。本段以范畴为例:比如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真”的表达。中国人通常追寻天真之美,六朝中“出水芙蓉”的清真之美,司空图理论概括为“真予不夺,强得易贫”,苏东坡追寻“文理自然,姿态恒生”等,这些都是对整体思维的特有归类。
  (二)类比思维
  在中国,人们习惯把伦理、天时、地理、心理、生理等不同的知识领域归纳进同一种结构形式中,致力于研究之间存在的区别与联系,并且不断寻觅同样规律的运行,认为整体比个别更为重要,整体的联系才是事物之间最关键的存在。还应该顺从事物间的统一,这样才可以确保各方面的发展。例如著名思想家孔子认为:“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比德说”是最突出的表现,孔子所提到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说法,就是最早使用自然现象与人结合的类比,将自然美归纳到人类伦理框架,把自然演化成伦理的一种符号,同时用人文描述自然的美作。中国类比思想通过古代诗词和文献记载,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整个古典美学的思维模式中类比思维都是占据重要地位的。
  (三)圆形思维
  中国的古典美学对事物间的圆整性是很有考究的,中国古代通常将是物件的演变理解为一个环形的逻辑圈,尤其是在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理论表现上。比如清朝作家刘熙载对词曲创作给出了这样的论述:“古乐府中至语,本只是常语,一经道出,便成独得。词得此意,则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矣”。从中可以得出圆形邏辑:“不炼-极炼-不炼”,“本色-出色-本色”,“天籁-人籁-天籁”。“不炼、本色、天籁”表达最原始的素朴形态,没有经历理性的天然状态,而“炼、出色、人籁、工、人”则是脱离了本身的原生态,并且朝着理性的方向前行。形成一种圆形思维,从起点到终点,经过空间转换,迂回对立,相辅相成。
  中国古典美学思维是将事物之间的表现、特征、各部分实现同一种归属的结合,形成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绘制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析和混全性,以某一个或者多个事物作为参考,对其他事物以参照物为标准,联系之间的关系,通过人的意识形态,总结之间存在的相同或者不同,本质运用上具有想象、假设、启发等特点。由一个领域进入到另一个领域。最终通过理论逻辑上的处理,演变为一个环状逻辑圈,循序渐进的对事物进行探究的一个过程。
  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是极具生命力和整合性的,并且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西方的美学相比较而言更具逻辑性和使用性,注重事物的关联和生命力体现,能够为现代建设发展提供极好的理论思维。
  二、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典美学的根本意义还是对生命的探究和对社会现状以及未来的不断挖掘的过程。古典美学的研究仍然存在着现代社会的局限性,而美学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离不开当代人类的不断认知提升和实践关系的区分结合。美学研究使美学能够具备独有的范围、目的、对象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过分强调主观、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忽略事物存在的独立意义。但是中国的古典美学中的整体思维、类比思维、圆形思维就体现了独有的特点,能够将人间万物的关系网相互结合,同时又能够准确定位每一个事物存在的价值,并且有强大的理论基础作为科学支撑。整个中国古典美学呈现出循环上升的运动模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循序渐进地发生,这是中国乃至全人类的思想财富。以中国古典美学为基础,建设现代美学,对全人类的美学构建思维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古典美学的研究对于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建设有着重大的作用,对于古典美学的研究应该基于时代背景的前提,进行研究和现代应用。避免盲目顺从古典美学的趋势,应该加强对古典美学的深层探索,适当取舍。
  参考文献:
  [1]姚文放.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及其现代意义(上)[J].求是学刊,2001,01:70-75.
  [2]姚文放.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及其现代意义(下)[J].求是学刊,2001,02:75-79.
  [3]刘金玲.中国古典美学基本特征的现代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國各大寺廟幾乎都有觀音殿抑或供養一尊觀音像,而觀音菩薩也是婦孺皆知,可見其在中國影響之深,信衆之多。然就信仰而言,民間信仰是實踐的層次,注重於“事”;佛教信仰則是“理”,對於修行之人,這些都是在對理的體悟後進入實踐。民間信仰與佛教信仰在事與理區別之上有共許之處。  關鍵詞:觀音菩薩信仰佛教  作者簡介:馮英梅,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在讀碩士。  [中圖分類號]:I20
期刊
目的:通过分析某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为急性中毒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7月-2015年5月某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