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263-01
大学校园是青年学习和国家进行高等教育的重要场地,是传授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场所,是广大学子从“堡垒”走向社会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一个大学灵魂承载和精神积淀的物质保证。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渐成为校园景观设计的主流,通过美轮美奂的园林设计,结合独特的建筑风格,两者交相辉映,组建校园内清新、现代、平静人心的校园景观。同时校园的规划设计还应对校园这一自然-人文综合体进行研究,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环境保护,根据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经过精心的设计,完美的创意,形成具有地方性、独立性、特色性的校园景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于校园景观规划的设计,需要我们通过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生态景观设计方法,以指导当前社会发展大环境下的校园建设的实践活动,从而设计出具有校园鲜明特色的景观,实现校园景观设计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合的生态建设。
校园景观将会成为整个校园环境建设主要影响因素,是校园土地规划和校园建设结构都需要重视的部分。而且校园文化的营造主要是通过校园的景观来营造的,校园景观在知识传播、精神培养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而,引入生态学理论和生态理念观念对于目前的大学校园景观进行综合研究突显出了重要的意义。
这种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现阶段国内大学校园建设没有形成健全的生态景观意识,因此通过分析大学校园景观特性,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对当今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其景观内部的社会活动以及景观生态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从而可以合理处理校园生态良性循环和环境质量要求,設计出与校园协调和相容的生态景观结构,并对其具体实施进行指导。
(2)现阶段国内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过于追求图面的轴线和形体视觉艺术效果,建筑标准一味求高,而对特定的区域基地条件、投资经济合理性、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理念的改变、校园规划设计中的新技术内涵及人际互动需求却考虑较少。大学校园景观生态设计对于校园生态系统适应性的意义,不仅仅能够让人们更加明确校园景观规划对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减少校园建设的盲目性,而且可以通过具体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科学的设计理念,让设计者明确校园景观设计的意义,从而探索出一种基于生态理念的设计方法,使得校园景观设计更加高效和完美。
(3)一些历史悠久的老牌名校,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的剑桥大学、中国的北京大学等这些知名的大学都有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景观。这些经过数以万计学子走过的校园景观,都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彰显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和灵魂。然而,纵观目前国内大学的景观设计现状,对于校园规模的过度追求、学生容量的过度扩大以及经济建设思想的影响,都使得原有的校园景观处于被破坏的境地,大学校园的生态结构与人文气息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将会以同济大学为例尝试着通过理论研究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如何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各项研究成果如各种景观生态效应、景观生态原理等来修正已有的理论和方法,实现大学校园景观的生态建构,使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维护。
生态高校这一设计理念是伴随着中国现代社会发展和可持续思想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期望在校园内构建融汇学习、生活、娱乐、休闲于一体的自然与人工的生态综合体,进而使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生态关系得以深化和发展。生态高校主要是以生态学作为整体的指导思想,将这一思想应用到校园的整体规划、设计、管理、运行和维护的全过程中,形成一个自然环境优美、景观结构合理、人文氛围深厚的综合性高校生态系统。
生态高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生物多样。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从其内涵来看,生物多样性包含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在生态校园里,有足够的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适应当地生存环境的动植物,保持着稳定的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所有生物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均衡、稳定地维持着其所在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呈正态分布,通过维持校园内物种的多样化达到生态化,根据不同物种的特点形成多样化的空间环境类型以满足物种的需要,并采用多样化的方法灵活处理环境设计。
(2)机能整体性。在整个生态校园里,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人与环境、文化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景观利用的自然结构与人为结构以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内部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了一个高效、稳定和可持续性的生态系统,包括内部的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
(3)生态自组织。校园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各种生物通过食物网联系,与环境协调,实现各自的职责和功能,自动形成有序结构。整个生态系统结构是内在的,功能是外在,这一切都是完美而自然的结合2。
(4)体现生态景观美学。生态校园景观美学分为两方面:一是外在形象,即形式、色彩、装饰、空间变化、线条、气味等;二是内在活力,即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的传递等。前者是由人工创造出来的美,是一种视觉感知的美感;后者是一种内在的活力美,一种蕴藏生命活力的美感。我们要承认两者特有的独立性,又必须使二者相互统一——统一于生态校园景观美学。因此,归纳起来是要让景观美富有生命力3。
体现时代性和尊重传统是景观设计中相对矛盾的对立面,对于老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就需要面对这一矛盾,也是景观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内容。因此就需要对传统校园中不合理部分、欠合理部分、合理部分进行明确的划分,现代高等教育已逐渐发展成为大众教育,历史高校应当顺应时代潮流,满足新时期的需要,努力实现传统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合理的改造校园景观。
大学校园景观生态化发展的方向,应当根据已有的建设基础,采用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注重前沿的设计理念和手法,遵循“宽容、多样、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建设理念,围绕生物多样性与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理念,把握校园的历史文脉,营造尊重自然,追求生态和谐的氛围,努力将大学校园变成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景观内容、丰富的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
参考文献
一、著作
[1] 王铁著.外部空间环境设计[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2] (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5.
[3] (日)泷光夫著,刘云俊译.建筑与绿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美)尼古拉斯·T.丹尼斯(Nicholas Dines),(美)凯尔·D.布朗(Kyle Brown)著,刘玉杰等译.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二、期刊资料
[1] 吴伟.生态理论对城市规划的影响[J].城市规划汇刊,1993(3).
[2] 吴人韦.培育生物多样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专题研究之一[J].中国园林,1998(4).
[3] 韩玉梅.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三、外文文献
[1] Tom Christopher.The Artful Garden:Creative Inspiration for Landscape Design.2011.
[2] Thomas R Ryan.Landscape Architectural Detailing:Function, Constructibility, Aesthet ics and Sustainability. 2011.
大学校园是青年学习和国家进行高等教育的重要场地,是传授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场所,是广大学子从“堡垒”走向社会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一个大学灵魂承载和精神积淀的物质保证。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渐成为校园景观设计的主流,通过美轮美奂的园林设计,结合独特的建筑风格,两者交相辉映,组建校园内清新、现代、平静人心的校园景观。同时校园的规划设计还应对校园这一自然-人文综合体进行研究,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环境保护,根据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经过精心的设计,完美的创意,形成具有地方性、独立性、特色性的校园景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于校园景观规划的设计,需要我们通过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生态景观设计方法,以指导当前社会发展大环境下的校园建设的实践活动,从而设计出具有校园鲜明特色的景观,实现校园景观设计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合的生态建设。
校园景观将会成为整个校园环境建设主要影响因素,是校园土地规划和校园建设结构都需要重视的部分。而且校园文化的营造主要是通过校园的景观来营造的,校园景观在知识传播、精神培养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而,引入生态学理论和生态理念观念对于目前的大学校园景观进行综合研究突显出了重要的意义。
这种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现阶段国内大学校园建设没有形成健全的生态景观意识,因此通过分析大学校园景观特性,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对当今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其景观内部的社会活动以及景观生态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从而可以合理处理校园生态良性循环和环境质量要求,設计出与校园协调和相容的生态景观结构,并对其具体实施进行指导。
(2)现阶段国内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过于追求图面的轴线和形体视觉艺术效果,建筑标准一味求高,而对特定的区域基地条件、投资经济合理性、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理念的改变、校园规划设计中的新技术内涵及人际互动需求却考虑较少。大学校园景观生态设计对于校园生态系统适应性的意义,不仅仅能够让人们更加明确校园景观规划对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减少校园建设的盲目性,而且可以通过具体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科学的设计理念,让设计者明确校园景观设计的意义,从而探索出一种基于生态理念的设计方法,使得校园景观设计更加高效和完美。
(3)一些历史悠久的老牌名校,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的剑桥大学、中国的北京大学等这些知名的大学都有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景观。这些经过数以万计学子走过的校园景观,都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彰显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和灵魂。然而,纵观目前国内大学的景观设计现状,对于校园规模的过度追求、学生容量的过度扩大以及经济建设思想的影响,都使得原有的校园景观处于被破坏的境地,大学校园的生态结构与人文气息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将会以同济大学为例尝试着通过理论研究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如何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各项研究成果如各种景观生态效应、景观生态原理等来修正已有的理论和方法,实现大学校园景观的生态建构,使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维护。
生态高校这一设计理念是伴随着中国现代社会发展和可持续思想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期望在校园内构建融汇学习、生活、娱乐、休闲于一体的自然与人工的生态综合体,进而使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生态关系得以深化和发展。生态高校主要是以生态学作为整体的指导思想,将这一思想应用到校园的整体规划、设计、管理、运行和维护的全过程中,形成一个自然环境优美、景观结构合理、人文氛围深厚的综合性高校生态系统。
生态高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生物多样。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从其内涵来看,生物多样性包含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在生态校园里,有足够的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适应当地生存环境的动植物,保持着稳定的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所有生物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均衡、稳定地维持着其所在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呈正态分布,通过维持校园内物种的多样化达到生态化,根据不同物种的特点形成多样化的空间环境类型以满足物种的需要,并采用多样化的方法灵活处理环境设计。
(2)机能整体性。在整个生态校园里,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人与环境、文化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景观利用的自然结构与人为结构以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内部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了一个高效、稳定和可持续性的生态系统,包括内部的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
(3)生态自组织。校园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各种生物通过食物网联系,与环境协调,实现各自的职责和功能,自动形成有序结构。整个生态系统结构是内在的,功能是外在,这一切都是完美而自然的结合2。
(4)体现生态景观美学。生态校园景观美学分为两方面:一是外在形象,即形式、色彩、装饰、空间变化、线条、气味等;二是内在活力,即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的传递等。前者是由人工创造出来的美,是一种视觉感知的美感;后者是一种内在的活力美,一种蕴藏生命活力的美感。我们要承认两者特有的独立性,又必须使二者相互统一——统一于生态校园景观美学。因此,归纳起来是要让景观美富有生命力3。
体现时代性和尊重传统是景观设计中相对矛盾的对立面,对于老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就需要面对这一矛盾,也是景观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内容。因此就需要对传统校园中不合理部分、欠合理部分、合理部分进行明确的划分,现代高等教育已逐渐发展成为大众教育,历史高校应当顺应时代潮流,满足新时期的需要,努力实现传统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合理的改造校园景观。
大学校园景观生态化发展的方向,应当根据已有的建设基础,采用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注重前沿的设计理念和手法,遵循“宽容、多样、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建设理念,围绕生物多样性与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理念,把握校园的历史文脉,营造尊重自然,追求生态和谐的氛围,努力将大学校园变成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景观内容、丰富的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
参考文献
一、著作
[1] 王铁著.外部空间环境设计[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2] (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5.
[3] (日)泷光夫著,刘云俊译.建筑与绿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美)尼古拉斯·T.丹尼斯(Nicholas Dines),(美)凯尔·D.布朗(Kyle Brown)著,刘玉杰等译.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二、期刊资料
[1] 吴伟.生态理论对城市规划的影响[J].城市规划汇刊,1993(3).
[2] 吴人韦.培育生物多样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专题研究之一[J].中国园林,1998(4).
[3] 韩玉梅.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三、外文文献
[1] Tom Christopher.The Artful Garden:Creative Inspiration for Landscape Design.2011.
[2] Thomas R Ryan.Landscape Architectural Detailing:Function, Constructibility, Aesthet ics and Sustainability.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