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高校管理服务的执行力是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保障,是完成高校发展战略和教育教学任务的现实需要。高校应当通过加强思想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等,切实加强高校管理服务执行力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 管理服务 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028-02
我国高校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主要功能,承担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基本职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能否顺利实施,高校的任务和功能能否真正落实,教育教学工作能否得到保障,归根到底取决于高校在管理服务过程中的执行力。因此,不断加强高校管理服务的执行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通过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高校改革,我国高校贯彻落实大政方针和培养青年人才,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思维守旧、制度不全、监管缺位等原因,高校管理服务的执行力仍有待加强。
一、高校管理服务执行力乏力的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够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但有的高校官僚主义较重,重管理轻服务;党性意识不强,重业务轻党建;工作思维僵化,重经验轻创新;职业道德不高,重形式轻内容。
(二)队伍建设不严
当前人才竞争非常激烈,各高校为引进优秀人才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福利政策。但在选聘人才时,部分高校更多关注的是专业背景和学历层次,不够重视或没有深入了解其思想政治情况。在队伍建设过程中,也没有及时跟上培养教育和考察,进行长期性持续性的培训和考核。
(三)作风建设不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心理也更加现实和功利。高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产生和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和现象,比如有专注工作业绩的,有庸政懒政的,有谗上媚下的,还有偷工减料的。
(四)制度建设不全
现有的制度主要是以前制定和实施的,已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复杂的情况。针对高校的管理服务工作来说,一方面有的制度过于陈旧,已不适用于当前高校;另一方面,高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情况,没有及时建立相应的制度。
二、高校管理服务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一)思想道德建设层面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管理服务中,我们首先要提高认识,端正观念,保持敬业、友善的态度,平等、公正的意识,民主、和谐的理念,将核心价值观充分渗透进实际工作,促进高校管理服务执行力的提升。
2.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2016年,党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各高校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提升全体党员和师生员工的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推进高校管理服务的执行力建设。
(二)人才队伍建设层面
1.坚持标准选人用人。
高校应首先坚持严格的进人、选人、用人标准。在聘用新员工时,选出在试用期中思想政治好、执行力强的教职员工;在调整晋升员工时,高校应选出在实际工作中职业道德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这样就能极大地激励全体员工,不断地增强和提高执行力。
2.加强培训管人育人。
高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关于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训和教育,并且这类培训要覆盖到全体教职员工,以促使各部门员工统一思想,培育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全面推进高校管理服务执行力的提升。
(三)工作作风建设层面
高校的各级领导、部门和基层员工都是高校管理服务的参与者和实施者。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服务者,又是被服务者。因此,加强高校工作作风建设,既要加强高校各级领导的工作作风建设,又要加强各级部门和基层员工的工作作风建设。
1.加强高校领导工作作风建设。
高校领导,是领导管理服务“执行力”“行动力”的领导者,是执行管理服务“领导力”“决策力”的执行者。“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高校领导应当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在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中,努力自觉地做到执行的表率,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全体教职员工增强执行力。
2.加强高校部门工作作风建设。
高校各二级单位和部门,是管理服务的中枢系统和协调组织,起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要形成坚强的执行力,高校各部门必须要做出良好的示范。以笔者工作过的某职业学院关于规范学校相关称谓一事为例。校长办公室早前曾下发过《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相关称谓的通知》,明确指出为便于工作交流和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特對学校相关称谓予以规范,原“学院”、“我院”改称为“学校”、“我校”,原“院长”“副院长”改称为“校长”“副校长”。但一年过后都仍有二级单位和部门在通知文件或口头称呼上以“院”称“校”、学校校长和二级学院院长同称“院长”的情况。这不但为广大师生带来了困惑,而且在执行力建设上起到了负面作用。
3.加强高校基层工作作风建设。
高校的基层员工,是各项工作的最终执行者,也是管理服务对象——广大师生员工的第一接触者。高校管理服务的所有工作都必须得依靠基层员工的行动来实施和实现。因此,基层工作的作风不仅会对管理服务对象产生直观具体的体验感受,还体现了高校管理服务的执行力。当前高校绝大多数教职员工的管理服务态度好,执行力强。但也有个别员工对教育工作者的性质认识不清楚,对自身的身份认识不到位,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有待加强。
(四)规章制度建设层面
1.建章立制,健全工作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管理服务的规章制度,对执行力建设制定工作标准和要求,同时实行执行前有布置、执行中有督促、执行后有检查的督导制度。高校加强思想教育,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共同按照制度开展工作。
2.实事求是,实行绩效管理。
高校应当建立和推行绩效管理机制。高校管理者和员工要为达到管理服务工作的目标共同参与制定绩效计划,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持续有效的绩效沟通,在工作完成后开展绩效考核,并将绩效结果运用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中,从而促进高校管理服务的绩效目标持续提升。高校管理服务的绩效管理是对教职员工在管理服务中的行为和产出的管理,需要以教职员工为中心,其根本目的是持续提升高校教职员工、职能部门和整个学校在管理服务中的绩效,从而促进高校工作执行力的持续建设和增强。
(五)职业能力建设层面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和更新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服务水平和执行力。同时要为人师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站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度用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去从事这份“阳光底下最灿烂的事业”。
三、结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者自己要先明道,教育者自己要先受教育。加强高校管理服务执行力的建设,高校教职员工要先从自身做起,提高认识,主动作为,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党和国家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校管理服务的有力实施者,学生健康成长的真心指导者和引导者。
参考文献:
[1]张艳.关于高校执行力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
[2]吴笑欢.关于高校执行力建设的几点认识[J].文教资料,2009.11.
作者简介:
孙云川(1985.3-),男,汉族,重庆大足人,助教,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 管理服务 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028-02
我国高校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主要功能,承担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基本职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能否顺利实施,高校的任务和功能能否真正落实,教育教学工作能否得到保障,归根到底取决于高校在管理服务过程中的执行力。因此,不断加强高校管理服务的执行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通过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高校改革,我国高校贯彻落实大政方针和培养青年人才,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思维守旧、制度不全、监管缺位等原因,高校管理服务的执行力仍有待加强。
一、高校管理服务执行力乏力的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够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但有的高校官僚主义较重,重管理轻服务;党性意识不强,重业务轻党建;工作思维僵化,重经验轻创新;职业道德不高,重形式轻内容。
(二)队伍建设不严
当前人才竞争非常激烈,各高校为引进优秀人才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福利政策。但在选聘人才时,部分高校更多关注的是专业背景和学历层次,不够重视或没有深入了解其思想政治情况。在队伍建设过程中,也没有及时跟上培养教育和考察,进行长期性持续性的培训和考核。
(三)作风建设不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心理也更加现实和功利。高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产生和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和现象,比如有专注工作业绩的,有庸政懒政的,有谗上媚下的,还有偷工减料的。
(四)制度建设不全
现有的制度主要是以前制定和实施的,已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复杂的情况。针对高校的管理服务工作来说,一方面有的制度过于陈旧,已不适用于当前高校;另一方面,高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情况,没有及时建立相应的制度。
二、高校管理服务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一)思想道德建设层面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管理服务中,我们首先要提高认识,端正观念,保持敬业、友善的态度,平等、公正的意识,民主、和谐的理念,将核心价值观充分渗透进实际工作,促进高校管理服务执行力的提升。
2.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2016年,党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各高校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提升全体党员和师生员工的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推进高校管理服务的执行力建设。
(二)人才队伍建设层面
1.坚持标准选人用人。
高校应首先坚持严格的进人、选人、用人标准。在聘用新员工时,选出在试用期中思想政治好、执行力强的教职员工;在调整晋升员工时,高校应选出在实际工作中职业道德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这样就能极大地激励全体员工,不断地增强和提高执行力。
2.加强培训管人育人。
高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关于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训和教育,并且这类培训要覆盖到全体教职员工,以促使各部门员工统一思想,培育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全面推进高校管理服务执行力的提升。
(三)工作作风建设层面
高校的各级领导、部门和基层员工都是高校管理服务的参与者和实施者。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服务者,又是被服务者。因此,加强高校工作作风建设,既要加强高校各级领导的工作作风建设,又要加强各级部门和基层员工的工作作风建设。
1.加强高校领导工作作风建设。
高校领导,是领导管理服务“执行力”“行动力”的领导者,是执行管理服务“领导力”“决策力”的执行者。“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高校领导应当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在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中,努力自觉地做到执行的表率,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全体教职员工增强执行力。
2.加强高校部门工作作风建设。
高校各二级单位和部门,是管理服务的中枢系统和协调组织,起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要形成坚强的执行力,高校各部门必须要做出良好的示范。以笔者工作过的某职业学院关于规范学校相关称谓一事为例。校长办公室早前曾下发过《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相关称谓的通知》,明确指出为便于工作交流和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特對学校相关称谓予以规范,原“学院”、“我院”改称为“学校”、“我校”,原“院长”“副院长”改称为“校长”“副校长”。但一年过后都仍有二级单位和部门在通知文件或口头称呼上以“院”称“校”、学校校长和二级学院院长同称“院长”的情况。这不但为广大师生带来了困惑,而且在执行力建设上起到了负面作用。
3.加强高校基层工作作风建设。
高校的基层员工,是各项工作的最终执行者,也是管理服务对象——广大师生员工的第一接触者。高校管理服务的所有工作都必须得依靠基层员工的行动来实施和实现。因此,基层工作的作风不仅会对管理服务对象产生直观具体的体验感受,还体现了高校管理服务的执行力。当前高校绝大多数教职员工的管理服务态度好,执行力强。但也有个别员工对教育工作者的性质认识不清楚,对自身的身份认识不到位,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有待加强。
(四)规章制度建设层面
1.建章立制,健全工作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管理服务的规章制度,对执行力建设制定工作标准和要求,同时实行执行前有布置、执行中有督促、执行后有检查的督导制度。高校加强思想教育,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共同按照制度开展工作。
2.实事求是,实行绩效管理。
高校应当建立和推行绩效管理机制。高校管理者和员工要为达到管理服务工作的目标共同参与制定绩效计划,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持续有效的绩效沟通,在工作完成后开展绩效考核,并将绩效结果运用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中,从而促进高校管理服务的绩效目标持续提升。高校管理服务的绩效管理是对教职员工在管理服务中的行为和产出的管理,需要以教职员工为中心,其根本目的是持续提升高校教职员工、职能部门和整个学校在管理服务中的绩效,从而促进高校工作执行力的持续建设和增强。
(五)职业能力建设层面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和更新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服务水平和执行力。同时要为人师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站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度用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去从事这份“阳光底下最灿烂的事业”。
三、结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者自己要先明道,教育者自己要先受教育。加强高校管理服务执行力的建设,高校教职员工要先从自身做起,提高认识,主动作为,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党和国家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校管理服务的有力实施者,学生健康成长的真心指导者和引导者。
参考文献:
[1]张艳.关于高校执行力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
[2]吴笑欢.关于高校执行力建设的几点认识[J].文教资料,2009.11.
作者简介:
孙云川(1985.3-),男,汉族,重庆大足人,助教,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