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依法治国,依法治教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之一,作为儿童教育的中坚力量,幼儿教师法律的素养高低直接關系到我国幼教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因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幼儿教师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幼儿教育事件频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高职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关注其法律意识及专业法律素养,对其今后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遵法的合格幼儿园教师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应加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为未来的幼教事业做好准备工作。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法律意识;专业法律素养
本论文是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研究” (课题号:ZJE1214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G61-4;G7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依法治教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和特点。2010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完善幼教法律法规,学前教育的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作为孩子教育的启蒙者,幼儿教师的法律素养高低直接关系到规划纲要目标的实施和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幼儿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淡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法不依。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人士,广大的幼儿园教师们更应该知法懂法、学法用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幼师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年龄、性别和职业),她们的法律意识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一)应进一步加强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
党中央曾多次提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这一理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守法意识清晰,有坚定法律信仰的优秀学生。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的采取“灌输”的方式,要更注重学生法律理念的培养。高职师范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法律观点,需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来完成。应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提高法律素质的良好环境。在学校内可充分利用开设法律课程、聘请法律专家讲座、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案例辩论赛、模拟法庭等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律教育活动;学生工作部门应利用各种媒体,例如班报、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渠道宣传、传播、咨询、出版教育法律知识,在学校形成知法、守法、谈法、用法的风气。
(二)加强课程建设,发挥专业类法律课程的引领作用
通过本次调查显示,高职学前教育师范院校学生在专业类法律知识方面较为薄弱,尤其是具体法律常识的掌握还存在着不稳定的特点,极为影响从业后学前教育事业的稳定。要把法律精神的内涵以及依法治国的实质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法律是具有最高权威的规范标准和价值尺度,形成科学的法律思维方式和对法律的情感,坚定法律信仰,从而影响学生的法律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用法律的思维去处理事情。具体来说,高校可以设置《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幼儿园法律工作解读》等课程,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点,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的特点有所区别的授课。老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可以分小组讨论,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把原来枯燥的知识点在联系实例中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法律教育还应与幼儿教师职业特点与职业道德紧密相连,重点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儿童权利公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违法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将教育法律意识考核纳入幼儿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特别是对于师范生,在取得幼儿教师资格时更要加强对其教育法律知识的教育和考核。
(三)多参加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充实自身的法律知识体系
在高校,应该将法律的社会实践做为衡量大学生法律能力的一种尺度。所以,不光老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传授法律的相关知识,学生自己还应该走到社会去培养自己的法律实践能力。比如,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见习、实习机会,多走入幼儿园,在幼儿园工作实践中体会学前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作用。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组织起来进行社会调查,开展法律知识的辩论赛,举办模拟法庭等等。还可以利用假期,去法院进行旁听,使自己切身感受到遇到法律问题是如何进行分析,取证,解决的。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与庄重,坚定了正确的法律信仰。逐渐的在生活和学习中都能积极守法,积极用法,用法律的视觉去分析和处理相关问题。
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是社会发展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证。在我国高校培养正确的法律信仰,建立完善的法律教育机制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程,需要教育者不懈的努力和大力支持。最终“法律至上”的观念成为大学生一生不变的信仰。
参考文献:
[1]张波,张俊列.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法律意识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11).
[2]李美锟.我国幼儿教师虐待儿童行为的法律干预[J].科教导刊,2012(2).
[3]詹瑜.论教师教育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J].新疆石油教育学报,2005,8(2).
[4]郑发新.论树立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1).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法律意识;专业法律素养
本论文是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研究” (课题号:ZJE1214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G61-4;G7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依法治教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和特点。2010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完善幼教法律法规,学前教育的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作为孩子教育的启蒙者,幼儿教师的法律素养高低直接关系到规划纲要目标的实施和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幼儿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淡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法不依。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人士,广大的幼儿园教师们更应该知法懂法、学法用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幼师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年龄、性别和职业),她们的法律意识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一)应进一步加强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
党中央曾多次提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这一理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守法意识清晰,有坚定法律信仰的优秀学生。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的采取“灌输”的方式,要更注重学生法律理念的培养。高职师范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法律观点,需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来完成。应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提高法律素质的良好环境。在学校内可充分利用开设法律课程、聘请法律专家讲座、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案例辩论赛、模拟法庭等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律教育活动;学生工作部门应利用各种媒体,例如班报、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渠道宣传、传播、咨询、出版教育法律知识,在学校形成知法、守法、谈法、用法的风气。
(二)加强课程建设,发挥专业类法律课程的引领作用
通过本次调查显示,高职学前教育师范院校学生在专业类法律知识方面较为薄弱,尤其是具体法律常识的掌握还存在着不稳定的特点,极为影响从业后学前教育事业的稳定。要把法律精神的内涵以及依法治国的实质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法律是具有最高权威的规范标准和价值尺度,形成科学的法律思维方式和对法律的情感,坚定法律信仰,从而影响学生的法律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用法律的思维去处理事情。具体来说,高校可以设置《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幼儿园法律工作解读》等课程,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点,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的特点有所区别的授课。老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可以分小组讨论,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把原来枯燥的知识点在联系实例中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法律教育还应与幼儿教师职业特点与职业道德紧密相连,重点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儿童权利公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违法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将教育法律意识考核纳入幼儿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特别是对于师范生,在取得幼儿教师资格时更要加强对其教育法律知识的教育和考核。
(三)多参加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充实自身的法律知识体系
在高校,应该将法律的社会实践做为衡量大学生法律能力的一种尺度。所以,不光老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传授法律的相关知识,学生自己还应该走到社会去培养自己的法律实践能力。比如,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见习、实习机会,多走入幼儿园,在幼儿园工作实践中体会学前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作用。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组织起来进行社会调查,开展法律知识的辩论赛,举办模拟法庭等等。还可以利用假期,去法院进行旁听,使自己切身感受到遇到法律问题是如何进行分析,取证,解决的。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与庄重,坚定了正确的法律信仰。逐渐的在生活和学习中都能积极守法,积极用法,用法律的视觉去分析和处理相关问题。
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是社会发展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证。在我国高校培养正确的法律信仰,建立完善的法律教育机制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程,需要教育者不懈的努力和大力支持。最终“法律至上”的观念成为大学生一生不变的信仰。
参考文献:
[1]张波,张俊列.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法律意识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11).
[2]李美锟.我国幼儿教师虐待儿童行为的法律干预[J].科教导刊,2012(2).
[3]詹瑜.论教师教育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J].新疆石油教育学报,2005,8(2).
[4]郑发新.论树立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