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思考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mo76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贯穿于各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近几年,随着我国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高中英语教学也在与时俱进的发生改变,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怎样能够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急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以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为例,深入分析了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对策,以此努力培养符合时代发展所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德育
  一、 引言
  素质教育是目前学校教育的办学目标,同时也是学科教师所要努力实现的教学目的。在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时,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德育教育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当然包括高中的英语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当下的英语教材中出现了很多德育教育的素材,教师也需要通过改革自身的教学模式,探究适合学生的新型教学方法,努力实现在教会学生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 高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 充分发挥学校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针对现阶段德育问题已经成为高中阶段急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做好相关辅导工作。首先,学校应当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切实落实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坚决摒弃传统的分数至上的办学目标,努力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融入适当的政治教育以及德育教育。然后,学校在对英语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考核时,应当把德育作为其中一项考核项目,以此避免部分教师尤为重视教学业绩考核而忽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评时,也应当将学生的德育情况作为评价内容之一,以至于提高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力度。最后,学校应当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开设相关德育教育的课程,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的来说,学校作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用多种方法来创造德育环境。
  (二) 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提高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力度
  教师是德育在具体学科中进行渗透的主要推动者,然而,实际上当下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存在着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以及道德素养较低等诸多问题,这就导致很多教师无法真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较多地渗透德育教育。当下很多英语教师急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一个学生是独立的能动的个体,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努力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创造性的人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学生德育教育任务的主要承担者,首先教师需要全面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要具备科学的思想道德理念以及积极乐观的价值观,努力实现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真正做到言教和身教相互统一。然后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的目的,绝不能将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更不能以急功近利的思想来看待教学,把教学作为自己考评的一种途径,要将德育教育切实融入英语教学过程中来。最后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再融入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比如发散思维教育、启发式教育以及信息化教育等,以此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情感价值。
  (三) 提高知识教学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的力度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首先需要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德育教育必定不能是单一的说教,德育教育不能脱离学科而孤立的存在。而是应当将学科教学的过程同德育教育的过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教师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首先应当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德育意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增强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程度:第一点是教师要对当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情况有深入的了解,通过多种途径来挖掘英语教学素材,比如新闻晚报、计算机、各种新闻图书等,让学生及时了解到我国的政治文化思想,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信心。第二点是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融入我国发展史上诸多道德教育的案例,而且也需要借鉴发达国家中优秀的德育教育的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力度。第三點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实际案例来获得德育感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四) 挖掘高中英语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内容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材具有较强的思维逻辑性,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以及应用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就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情感状态以及道德素养。近几年,随着我国大力推进新教程改革,这也带动着高中英语教材也在不断地革新,现在的英语教学内容中融入了当下较多的时代元素,通过英语教学能够让学生接受最适应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
  三、 总结
  近几年,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一些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一部分成效,但是大部分中小学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在高中英语教学方面,仍然存在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味注重文化课的教学,而忽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甚至一些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德育渗透力度较小,直接导致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针对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学校作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首先需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利用一切资源做好德育的推进工作。教师作为学生接受德育的主要实施者,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言教和身教相结合,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学英语的过程中加强对德育的渗透力度,以此实现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也能够接受德育教育,从而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修养、有担当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德蓉.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究[J].小品文选刊,2015(11):33-34.
  [2]赵萌.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4(22):13.
  [3]邱桂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学习,2014(1):160-161.
  作者简介:
  田磊,安徽省淮北市,安徽省濉溪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认为:如果学生不能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互动中,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是无用的,这样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因此,学生需要从小培养他们互相合作,互相尊重,互相分享,而课堂就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合作的地方。语文课堂更是这样,课堂上是更需要学生相互启发,相互配合的。而朗读,就是一个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叶圣陶
摘要:从字理解读,“问”字字形从口,门声,表示以言语向人询问。面对繁杂的世界,面对新鲜的知识,同学们头脑中可能会很多困惑,有些困惑是他们不能独立解决的,需要老师的协助。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共同交流、问答教学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思维拓展能力,同时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问答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通过问答教学有效提高学生思考能力,逐步实现提升小
摘 要: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促使教师摒弃原来的“模板式”培养方针,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个性,让学生发扬自己的特色。基于此,笔者在此从梳理新颖的教学观念、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等两个角度对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自主个性进行培养进行了比较详细地探究,希望能够帮助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自主个性;培养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
摘 要: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趣味性。《课程标准小学数学2011》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因此,小学数学应该结合学科特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巧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努力地提高小學数学趣味性,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轻松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主要是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单纯教授、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师生互动式地引导和启发式教学,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要对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主要探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运用生活化情境导入教学、引入生活化案例展开教学、导入生活化习题巩固训练等三个方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讨学习,能够在循序渐进中逐渐培养
摘要: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全国高校着力加强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活动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第二课堂学分制,保证第二课堂有效实施开展,促进大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促进校园文化活动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第二课堂;学分制;思想政治教育  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高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初期培养,采取看图写话的方式去引导学生逐步在写作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进而为其今后写作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当全面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精准用词、用心透析且用情描繪,进而达成“我手写我心”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
摘要:浅谈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互评互改的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变作文“苦写”为“乐写”、老师变“难改”为“易改”,提高学生乐于作文的兴趣与写作能力。  关键词:互评互改;教学观念;评改氛围;作文接力棒;急躁心态  一说写作文,大部分学生愁苦满怀;一到改作文,大部分老师身心俱疲。更郁闷的是,老师筋疲力尽批改出来的作文,发到学生手里,他们往往是瞄一眼分数就放抽屉里,到下一次作文的时候,原先的毛病一点不见少。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高效地阅读教学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在分析阅读重要性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阐明了高效阅读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高效阅读,创新思维,主体地位,循序渐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步伐不断加快,大学就业人数和岗位供给之间的关系更加不平衡,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虽然国家对就业问题不断出台新政策,但是在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仍然十分巨大,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和社会压力。因此,国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当中,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再度拓展和延伸,为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加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