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思想中,无论是重义轻利的君子风范,还是安贫乐道精神,对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应多借鉴儒家思想,多用儒家积极向上的价值主张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从儒家思想中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儒家思想 思政工作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文化进一步融合的今天,社会各界更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与沉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儒家文化与高校宣传工作充分结合,可以为当前高校宣传工作注入活力,为新时代高校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借鉴价值。
儒家思想提倡个人道德修养自觉自律。孔子提出了“见贤思齐”“克己内省”等著名的道德自我修养方法,认为个人道德水平提高的根本动力在于个人的自觉性和自我反省能力。《中庸》一书中记载有“反求诸其身”的反省方法,即孟子要求在道德实践中要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认为“行有不得者”都应该首先做到“反求诸己”。在《孟子·公孙丑上》中,他举了一个例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这和曾子“日三参省乎己”是一个道理。儒家的这些自我修养,对于当今大学生道德品德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思政教育工作与儒家自我反省思想相结合,培养大学生自我提升的道德实践方法,增强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意识,激励他们道德实践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由道德的他律转为自律。
儒家思想虽然重视和谐精神,但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中,儒家重“和”的理念有助于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儒家思想和谐精神的本质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从而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使人与人之间可以友善相处。儒家思想对大学生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帮助,还在于儒家思想精华“仁爱”思想。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倘若在大学生日常人际交往之中,人与人之间都可以做到用仁爱之心去真诚待人,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做到“推己及人”。那么不仅高校会洋溢着和谐之音,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美好。
儒家思想文化注重人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及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理论源泉和精神源泉,对于各个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教育水平的人都會有很深远的影响,这正是儒家道德思想的魅力所在。
首先,在构建儒家思想教育环境的过程中学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环境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最熟悉的一个重要环境。为了使儒家思想文化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和更深远的影响,高校在教育环境的建设中应该加大校园图书馆对于儒家经典典籍的收藏。不少学生对于儒家文化的认知程度仅仅只是停留在模棱两可的表面知识,对本质并没有很深的了解,只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书籍的丰富,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知识获取来源,既能帮助大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到儒家思想文化中的思政教育内容,也能够帮助大学生借助儒家思想文化里的思政教育理论来更好地理解并吸收老师所传播的授课内容。同时,应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与儒家文化有关的讲座或知识竞赛。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减少大学生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距离,使儒家思想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刻意或被动,这些不仅对思政教育学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对良好学风的形成也很重要。
其次,社会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人们日常生活中传播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等会影响到社会里的每一个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些不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传入我国,对大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大学生接触社会机会较多且辨别是非能力较差,主观思想容易受到干扰,在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更容易受到伤害。儒家思想文化在社会的价值地位能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选择,大学生对儒家思想文化也会逐渐重视。这种态度一旦形成并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养成习惯,在价值选择方面自然会遵循儒家的道德规范,儒家思想可以更好地落实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并得到更好地发展,因此也更有利于实现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
最后,通过制作富有艺术趣味的公益广告片或者教育视频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例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中华德育故事》《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等影片,讲解名人轶事和圣人语录,阐释儒家道德的本质,将丰富的儒家思想文化精髓深入人心,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在思政教育工作中一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指导人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大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这种压力使得教育很难将注意力转向学生的生活,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也很难变为面向生活的教育。尽管高等教育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正面临一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很难做到关注学生的具体生活。这不仅不利于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学目标,对大学生的成长也会有负面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实际生活,儒家思想文化在应用过程中也应更加关注学生现实生活。
儒家文化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其本质上是重视道德实践。儒家高度重视知行合一,对教师要求言传身教,对学生要求言行一致,因为即使是最好的道德理论传授给言行不一的人最后也将收效甚微。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始终是决定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外因须要通过内因来起到相应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并且能够通过实践来检验认识。这些理论提示我们,把儒家思想应用在思政教育学科中,应当尤其注意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自身对于道德规范的自觉履行是内因,儒家道德规范也好,思政教育也好,都只能作为外因而存在。高校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意识到,道德实践不仅仅只是在践行某一规范或者内容,而且通过实践能够使自身得到提高。
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为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界对儒家思想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深入研究儒家文化包含的丰富思想,对于今天的思政教育学科课堂内外都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深入探索儒家思想的精髓,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和教师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同时,儒学对思政教育本质的有益补充应用于特定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思政教育的学科建设水平,并且可以使传统儒家思想在新时代得到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
(作者分别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2017年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思政专项)“高校立德树人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S1712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王西维:《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人民论坛》,2017年第13期。
②王大恒:《用儒家经典为学生找回缺失的品德》,《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2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关键词】儒家思想 思政工作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文化进一步融合的今天,社会各界更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与沉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儒家文化与高校宣传工作充分结合,可以为当前高校宣传工作注入活力,为新时代高校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借鉴价值。
儒家思想在高校宣传工作中的作用
儒家思想提倡个人道德修养自觉自律。孔子提出了“见贤思齐”“克己内省”等著名的道德自我修养方法,认为个人道德水平提高的根本动力在于个人的自觉性和自我反省能力。《中庸》一书中记载有“反求诸其身”的反省方法,即孟子要求在道德实践中要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认为“行有不得者”都应该首先做到“反求诸己”。在《孟子·公孙丑上》中,他举了一个例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这和曾子“日三参省乎己”是一个道理。儒家的这些自我修养,对于当今大学生道德品德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思政教育工作与儒家自我反省思想相结合,培养大学生自我提升的道德实践方法,增强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意识,激励他们道德实践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由道德的他律转为自律。
儒家思想虽然重视和谐精神,但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中,儒家重“和”的理念有助于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儒家思想和谐精神的本质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从而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使人与人之间可以友善相处。儒家思想对大学生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帮助,还在于儒家思想精华“仁爱”思想。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倘若在大学生日常人际交往之中,人与人之间都可以做到用仁爱之心去真诚待人,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做到“推己及人”。那么不仅高校会洋溢着和谐之音,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美好。
充分发掘儒家思想在高校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儒家思想文化注重人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及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理论源泉和精神源泉,对于各个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教育水平的人都會有很深远的影响,这正是儒家道德思想的魅力所在。
首先,在构建儒家思想教育环境的过程中学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环境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最熟悉的一个重要环境。为了使儒家思想文化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和更深远的影响,高校在教育环境的建设中应该加大校园图书馆对于儒家经典典籍的收藏。不少学生对于儒家文化的认知程度仅仅只是停留在模棱两可的表面知识,对本质并没有很深的了解,只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书籍的丰富,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知识获取来源,既能帮助大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到儒家思想文化中的思政教育内容,也能够帮助大学生借助儒家思想文化里的思政教育理论来更好地理解并吸收老师所传播的授课内容。同时,应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与儒家文化有关的讲座或知识竞赛。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减少大学生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距离,使儒家思想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刻意或被动,这些不仅对思政教育学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对良好学风的形成也很重要。
其次,社会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人们日常生活中传播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等会影响到社会里的每一个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些不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传入我国,对大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大学生接触社会机会较多且辨别是非能力较差,主观思想容易受到干扰,在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更容易受到伤害。儒家思想文化在社会的价值地位能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选择,大学生对儒家思想文化也会逐渐重视。这种态度一旦形成并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养成习惯,在价值选择方面自然会遵循儒家的道德规范,儒家思想可以更好地落实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并得到更好地发展,因此也更有利于实现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
最后,通过制作富有艺术趣味的公益广告片或者教育视频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例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中华德育故事》《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等影片,讲解名人轶事和圣人语录,阐释儒家道德的本质,将丰富的儒家思想文化精髓深入人心,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在思政教育工作中一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校宣传应用儒家思想应更加关注学生现实生活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指导人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大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这种压力使得教育很难将注意力转向学生的生活,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也很难变为面向生活的教育。尽管高等教育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正面临一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很难做到关注学生的具体生活。这不仅不利于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学目标,对大学生的成长也会有负面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实际生活,儒家思想文化在应用过程中也应更加关注学生现实生活。
儒家文化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其本质上是重视道德实践。儒家高度重视知行合一,对教师要求言传身教,对学生要求言行一致,因为即使是最好的道德理论传授给言行不一的人最后也将收效甚微。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始终是决定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外因须要通过内因来起到相应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并且能够通过实践来检验认识。这些理论提示我们,把儒家思想应用在思政教育学科中,应当尤其注意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自身对于道德规范的自觉履行是内因,儒家道德规范也好,思政教育也好,都只能作为外因而存在。高校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意识到,道德实践不仅仅只是在践行某一规范或者内容,而且通过实践能够使自身得到提高。
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为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界对儒家思想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深入研究儒家文化包含的丰富思想,对于今天的思政教育学科课堂内外都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深入探索儒家思想的精髓,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和教师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同时,儒学对思政教育本质的有益补充应用于特定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思政教育的学科建设水平,并且可以使传统儒家思想在新时代得到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
(作者分别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2017年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思政专项)“高校立德树人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S1712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王西维:《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人民论坛》,2017年第13期。
②王大恒:《用儒家经典为学生找回缺失的品德》,《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2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