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绘画是幼儿用来传情达意的视觉语言,是一种自发的艺术创作活动,是思想情绪及艺术潜能的自由表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突破传统教育观念及方法的束缚,多给幼儿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画画,画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关键词:幼儿美术;传统误区;突破;途径方法
在现代教育中,幼儿美术教育要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尊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表现,多给幼儿一些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画画,画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因此,在实践中必须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要认识传统幼儿美术教育的主要误区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将儿童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像,走进了以下误区:
1、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做出一件有趣的玩具就完成了任务,把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忽视了幼儿整体素质即情感、智力、审美心理素质等培养。
2、在教育内容方面,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或图片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于是幼儿作品中的模式化倾向非常突出,无论在一个班级里,一个幼儿园里,甚至是在儿童作品展览会上,从花花绿绿的、各式各样的作品中,我们都看到许多带有模式化的人物、动物的形象。
3、在教学方法方面,以教师为中心,用成人化的教学方法来教学,用临摹方法传授绘画技巧,脱离儿童实际,使幼儿创造力受到压抑。
4、在教学评价方面,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传统的美术教育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违反了幼儿学习美术的客观规律,压抑了幼儿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探索突破传统误区的途径和方法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以培养幼儿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使他们学会创造性地表现,掌握初级美术语言,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放在首位,尽量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以美术带思维,从而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要对幼儿绘画教法进行新的探索,提倡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新颖的教学手法,并把幼儿绘画活动贯穿于游戏中,让幼儿在主动参与中,提高绘画技能和表现能力。可采用以下方法:
1、示范法。
示范法并不是传统的模仿画,它是以从出示的先后顺序、形式、内容等进行了重新的诠释。在绘画教学中,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动力,使幼儿进入视觉思维活动的状态,对示范进行选择和再组合的双向作用。(1)局部示范。所谓局部示范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中,对幼儿来说有难度的部分或物象的一个局部,教师将示范出来,以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又可以使幼儿集中精力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2)欣赏示范。教师提供示范画,数量在两张以上,角度多样化。教师启发幼儿观察,使幼儿在视觉上获得一定的信息感受,扩大视野,激发幼儿作画兴趣。(3)自我示范。通过幼儿的眼光去观察同伴的作品,用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无言的交流,去解释画面,就能找到他们之间的共鸣和心灵上独特的吻合。(4)师生共同示范。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和幼儿合作为示范画服务,使双方的创作都得到了互补与发展。
2、发现法。
发现法改变了传统的以示范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不是教给幼儿现成的艺术技能技巧,而是创设环境,鼓励幼儿自己去观察、发现,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意幼儿的独立自主活动。
3、情境法。
设计物选择充满情感特色的环境,情境,使幼儿情绪洋溢地感受物体验周围世界,激发审美、想象。教师可根据教育目标,让幼儿到大自然、社会中去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也可利用本园场地布置一些特殊的情境,还可通过艺术性语言,神话故事的描述,把幼儿带到特定的情境中。
4、感知法。
在绘画前,幼儿对物体的质感、性质和形态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他们的造型活动,因此,就尽量提供机会,让幼儿触摸要表现的物体,从而了解物体的性质。
5、模特法。
人物的动态复杂多样,可采用活动小人和真人的表演等方法,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还应该提供幼儿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和工具,这对幼儿而言会是一种新的刺激,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
6、开放评价法。
绘画完成后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要把评价开放化。(1)幼儿自评法。就是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和所表达的意思,让幼儿讲出自己画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心绪和对外界的认识,幼儿讲述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指导。(2)幼儿互评法。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欣赏别人的作品,了解别人作品的内容并从中体验到美感,提高幼儿的评价能力和审美意识,因为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们所接受、理解,这是一个能动过程。(3)教师评价法。教师要对每一位幼儿的作品作出评价。对每个幼儿的评语中都要有一定比重的肯定性评语。以保护和鼓励幼儿为主,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幼儿的作品教师更应予以认可,具体地评价他们提高的水平。评价注重从幼儿个人的成长来进行,以鼓励幼儿迈出可喜的每一步。
总之,美术活动是一种智力活动,既有思维又有表达,强调思维在先,表达在后。幼儿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创造意识的启迪,我们要鼓励幼儿自由想象、自由创作,让幼儿敢想、敢画,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只要有趣,画什么都行。促进他们勇敢地、大胆地、毫不顾虑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美术;传统误区;突破;途径方法
在现代教育中,幼儿美术教育要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尊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表现,多给幼儿一些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画画,画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因此,在实践中必须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要认识传统幼儿美术教育的主要误区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将儿童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像,走进了以下误区:
1、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做出一件有趣的玩具就完成了任务,把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忽视了幼儿整体素质即情感、智力、审美心理素质等培养。
2、在教育内容方面,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或图片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于是幼儿作品中的模式化倾向非常突出,无论在一个班级里,一个幼儿园里,甚至是在儿童作品展览会上,从花花绿绿的、各式各样的作品中,我们都看到许多带有模式化的人物、动物的形象。
3、在教学方法方面,以教师为中心,用成人化的教学方法来教学,用临摹方法传授绘画技巧,脱离儿童实际,使幼儿创造力受到压抑。
4、在教学评价方面,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传统的美术教育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违反了幼儿学习美术的客观规律,压抑了幼儿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探索突破传统误区的途径和方法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以培养幼儿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使他们学会创造性地表现,掌握初级美术语言,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放在首位,尽量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以美术带思维,从而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要对幼儿绘画教法进行新的探索,提倡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新颖的教学手法,并把幼儿绘画活动贯穿于游戏中,让幼儿在主动参与中,提高绘画技能和表现能力。可采用以下方法:
1、示范法。
示范法并不是传统的模仿画,它是以从出示的先后顺序、形式、内容等进行了重新的诠释。在绘画教学中,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动力,使幼儿进入视觉思维活动的状态,对示范进行选择和再组合的双向作用。(1)局部示范。所谓局部示范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中,对幼儿来说有难度的部分或物象的一个局部,教师将示范出来,以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又可以使幼儿集中精力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2)欣赏示范。教师提供示范画,数量在两张以上,角度多样化。教师启发幼儿观察,使幼儿在视觉上获得一定的信息感受,扩大视野,激发幼儿作画兴趣。(3)自我示范。通过幼儿的眼光去观察同伴的作品,用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无言的交流,去解释画面,就能找到他们之间的共鸣和心灵上独特的吻合。(4)师生共同示范。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和幼儿合作为示范画服务,使双方的创作都得到了互补与发展。
2、发现法。
发现法改变了传统的以示范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不是教给幼儿现成的艺术技能技巧,而是创设环境,鼓励幼儿自己去观察、发现,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意幼儿的独立自主活动。
3、情境法。
设计物选择充满情感特色的环境,情境,使幼儿情绪洋溢地感受物体验周围世界,激发审美、想象。教师可根据教育目标,让幼儿到大自然、社会中去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也可利用本园场地布置一些特殊的情境,还可通过艺术性语言,神话故事的描述,把幼儿带到特定的情境中。
4、感知法。
在绘画前,幼儿对物体的质感、性质和形态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他们的造型活动,因此,就尽量提供机会,让幼儿触摸要表现的物体,从而了解物体的性质。
5、模特法。
人物的动态复杂多样,可采用活动小人和真人的表演等方法,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还应该提供幼儿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和工具,这对幼儿而言会是一种新的刺激,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
6、开放评价法。
绘画完成后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要把评价开放化。(1)幼儿自评法。就是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和所表达的意思,让幼儿讲出自己画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心绪和对外界的认识,幼儿讲述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指导。(2)幼儿互评法。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欣赏别人的作品,了解别人作品的内容并从中体验到美感,提高幼儿的评价能力和审美意识,因为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们所接受、理解,这是一个能动过程。(3)教师评价法。教师要对每一位幼儿的作品作出评价。对每个幼儿的评语中都要有一定比重的肯定性评语。以保护和鼓励幼儿为主,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幼儿的作品教师更应予以认可,具体地评价他们提高的水平。评价注重从幼儿个人的成长来进行,以鼓励幼儿迈出可喜的每一步。
总之,美术活动是一种智力活动,既有思维又有表达,强调思维在先,表达在后。幼儿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创造意识的启迪,我们要鼓励幼儿自由想象、自由创作,让幼儿敢想、敢画,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只要有趣,画什么都行。促进他们勇敢地、大胆地、毫不顾虑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