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分散齐聚芴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器件化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Sonogashira法合成了一系列含三键的齐聚芴, 所有产物经核磁共振谱、质谱及元素分析表征确认. 此类物质在溶液中及薄膜状态均发射出蓝紫或深蓝色荧光, 荧光发射峰随聚合度增大依次红移. 以这些物质为发光材料制作了相应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 对器件的测试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齐聚芴具有优良的蓝色电致发光特性, 其中OF3R4的最大发光亮度达到5 795 cd/m2, 而OF3R6的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 1.0% , 其最大发光亮度为2 690 cd/m2.
其他文献
期刊
通过理论计算推测NH2^-,NH3和NH4^+在水溶液第一溶剂化层中与之直接作用的水分子分别为2,4和4个,并采用离散-连续模型计算了NH2^-,NH3和NH4^+在水溶液中的溶剂化自由能。结果表
基于二苯基乙二酮结构优化, 在TD-B3LYP/6-31+G*水平上讨论了两个异构体在气相和液相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 溶液中的计算采用可极化连续介质模型. 结果表明, 溶剂极性增加更有
近年来,由于光催化领域发展迅速而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TiO2体系上,但该体系材料具有量子效率低等致命缺陷,且通过改性复合等手段也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因此
合成、表征了一系列新的含氰基咪唑类离子液体.测定了该离子液体的密度、熔点及溶解性等物理性质,研究了其在稳态、瞬态和动态条件下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当剪切速率在0.1~50s^-1范
小分子(离子)与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相关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用荧光光谱(FS)、紫外光谱(UV)从药物分子结构角度研究五种香豆素类中药有效成分CⅠ~CⅤ(S
在碱性介质中,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银(Ⅲ)(DPA)氧化谷氨酸(GA)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 结果表明, 反应对DPA为准一级, 对GA为一级反应; 在保持准一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