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軾 十八億畝耕地紅線不是市場決定,而是政府決定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謂的「市場決定」,寫這個東西的人很明白,但是不見得大家都明白,我估計真正明白的人只占少數。什麼叫市場決定?我一直反對的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那就不是市場決定,而是政府決定。如果要真正市場決定,首先十八億畝耕地紅線要廢掉。
  解析:
  大陸三中全會提出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道理講得都很對,問題是落實。而且所謂落實,問題在於大家是否真正懂得這個道理,真正懂了才會去落實,你不懂,以為這是個口號,以為「市場決定一切」只是說說而已,那你還是會破壞市場。
  比如你從超市買一個牙膏,這個現象的背後是很複雜的,製成一管牙膏運到超市需要好多人的配合,缺了一件就沒辦法生產出來。
  這個複雜問題的解決,靠的就是市場。缺什麼東西,馬上就有人生產,因為它可以賺錢。東西缺了就能漲價,漲價了你就會賺錢——怎麼賺錢怎麼幹,最複雜的問題就這樣最簡單地解決了。如果用計畫的辦法去搞,把問題搞複雜了,最後還是沒搞好。
  你會發現,相關政府文件還是就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比如一方面提農地流轉,另一方面又說要守住耕地紅線。
  這將導致改革政策流於書面。
其他文献
在中國人的社會裏,每個個體的階層地位很多時候都以物質財富和文化學歷來衡量。這並不表示其它種族不是如此,只是中國人以此為例的百分比特別鮮明。炫富成為國人在世界上的一個特有標誌,所謂的土豪就是我們。今天國人在經濟上有一定的能力,我們上街要拿LV包包、手戴勞力士表、開著大奔轎車,住在歐美少有的宮廷式建築物。對我們而言似乎品味等於奢侈加名牌洋貨。好住宅在國人的定位是國外的地中海風格,加州聖塔巴巴拉區域的形
期刊
「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一直是大陸企業界的重頭戲,最近兩屆又因為知名企業家間的兩個「賭局」而備受關注。  一年前的第十三屆評選,關於電商和傳統商鋪之爭,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雲達成了1億(人民幣,下同)賭約:賭10年後電商在大陸零售市場份額能否達到50%。而在不久前舉行的第十四屆頒獎現場,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和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又立下了一個「升級版」的10億賭約:賭小米5年之內銷售
期刊
大陸現有130多個地級台商協會,其中有20年曆史的也不超過10個,廣東省占了多數,中山台協就是其中一個。繼東莞台協20周年慶之後,2013年12月27日,中山台協也迎來了20歲的生日,經選舉,李俊德會長獲得連任。  李俊德借此20周年之際,代表廣大台商以及中山的市民,向到場的兩岸領導提出請求,希望下一批開放自由行的城市,能把中山市列入。「中山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是偉人孫中山先生故里。中山在推動兩岸
期刊
如果你只看一長排題詞,你可能想象不到這是什麼活動——既有馬英九、吳敦義的題詞,也有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的題詞。如果把政黨以光譜來劃分,蔡英文、謝長廷、郁慕明、宋楚瑜、許信良、張安樂、張馥堂、許榮淑……眾多重量級人物的題詞,或許已經涵蓋台灣政治光譜的全部。  不要誤會,這不是「政治聚會」的場子,也不是「政黨擺擂台」的場子,而是《台商》月刊的十周年慶典活動。一個小小的《台商》月刊十周年慶典,有如此多政治
期刊
洪秀柱副院長以伶俐、睿智的口才被稱為永遠的「小辣椒」,她的脫口成章,她的獨特鮮明的見解,她如百靈鳥般清脆悅耳的聲音,她堅定而豐富的表情與動作,是媒體喜歡捕捉的生動畫面,也是媒體喜歡描述分析的新聞人物。  洪秀柱除了「小辣椒」的一面,其實也有風情意韻、溫柔婉約的另一面,所以她的「辣」並不令人生畏,反而多了些許獨特的味道。  在《台商》月刊十周年慶暨《東莞很台灣》新書發行儀式上,主持人——北京市台協副
期刊
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大陸吸收外資格局再現新變化: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首次占比過半。商務部1月16日發佈的FDI(外商直接投資)資料顯示,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614.51億美元,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達到52.3%。服務業利用外資額大幅增長,說明大陸的服務業投資增長加快,但對比硬體的投資,軟體的人員培養和訓練及人文素養的提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剛剛結束台灣之行的《台商》月刊同仁們,對比台灣人文的關懷和感
期刊
雖然接觸台商已經很久,從他們的言行或生活習慣中多多少少對台灣有了一些了解,但當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時,還是有種似曾相識又彼此陌生的感覺。一上旅遊大巴,導遊就給我們打了預防針,「台灣的自然風景肯定比不過大陸雄偉迤邐,丰姿多彩,但是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台灣人的臉從容淡定,優雅內斂。公共場所,沒有一個人會大呼小叫,所有的人都是溫和而從容的。他們心中不約而同地遵守著一個原則,那就是凡事都習慣性地站在
期刊
民進黨史上最遭詬病的黨主席蘇貞昌(如圖)主導的、歷經9個月的「華山會議」,在人民普遍期待的「民進黨對大陸政策轉型」聲中,毫無建樹地回到蘇貞昌保守路線原點。最後通過的「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以及蘇貞昌後來的表態,都突顯他堅持台獨路線不變的立場。  這份「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即折射了民進黨內的政治生態,又集中反映了民進黨為「重返執政」不同路線之間的纏鬥。  其中,一種路線取向,就是為了執政,就要不斷調整民
期刊
2014年1月15日的《環球時報》同時轉載兩則消息:一則是德國《世界報》刊登的「世界最安全航空公司排行榜」;一則是韓國《中央日報》文章「GDP一萬億美元,中國廣東省直逼韓國的秘密」。兩則新聞說的都是「局部中國」與「世界同行」排名,揭示的都是中國大陸的「實力」,都說明了中國大陸與世界的距離。  韓國《中央日報》的文章說,廣東2013年GDP突破1萬億美元,幾乎與韓國持平。省政府2014年1月2日推測
期刊
香港特首梁振英在2014年 1月15日發表的《香港2014施政報告》中說:「兩個月前,我到內地訪問,認識了一位創業的年青人。他在香港完成碩士課程後,受到老師啟發,將物業加按套現,再加上積蓄和親戚的借貸,到廣西闖天下。10年後的今天,他擁有一家進口紅酒、咖啡和其他食品供應鏈企業,每年營業額超過一億元人民幣。這位年青人創業所在的廣西,涉足的行業,都不為港人熟悉。他說在歐洲洽談進口紅酒和食品到廣西時,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