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旅游产业

来源 :品牌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h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旅游法》正式颁布,在中国旅游业界产生重大影响。据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现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有27个都提出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2015年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之年和革新之年,出境游利好,而国内游如何在“中国新旅游”的大趋势下,取得长足发展,革新和发展成为关键。
  当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在旅游文化的定义上,先看一下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中国和日本很相似的地方,是把旅游当作文化产业来加以界定,西方不是这样的,像英国就是创意产业,它的界限非常清楚,美国是版权产业,凡是与版权相关的就叫文化产业。而中国一开始把旅游业放到文化产业里面,这个定义,实际上导致了中国旅游业的一个尴尬处境。大部分从事旅游业的,他们不太认同自己跟文化有多少关系,他们认同和智慧产业有一定的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跟金融产业相关,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不管怎么样,它就是一个产业,而产业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这个认知支配了整个中国旅游业。
  旅游产业的文化属性,是由国家的产业定位来决定的。但实际上,关于旅游的定位,应当基于旅游的本质。首先,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讲,旅游的本质上是个人存在空间的一个临时转移,我们据此获得了关于自由的幻觉,大规模旅游,实际上是城市化一个必然的结果,是各种城市病压迫下的必然结果。旅游是居住者对于居住空间的短暂地反抗。就这个意义而言,旅游本质上就是一次人文精神的自我解放和回归,如果我们不打开这个关键点,就没有办法对这个产业的本质做出清晰和正确的判断。
  其次,从文化这个角度出发,今天观察到的旅游业所存在的那些弊端,是它的反文化。反文化就是反人文精神,反人文主义,反人的基本伦理,表现为无德、无诚信、无关怀。近几年我们的新闻媒体经常曝光的现象,比如说三亚宰客,宰了多少年了,到现在也没有根本的改变,比如说欺客,旅游管理人员对游客大打出手,这种新闻我们少见吗?再说骗客,各地的旅游景点,比如北京的王府井小吃很有名,但凡是吃过的就知道,那是一次又昂贵又糟糕的小吃体验,它彻底玷污了北京小吃的名节。这种情况在上海也有,广州相对好一点。这些现象显示出中国旅游的一个基本特征,那就是唯利是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这种情况应该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第三,如果文化不是旅游产业的灵魂,而只是一张很薄的画皮的话,那么这样的文化也是没有意义的。举一个例子,就以西安附近的那个法门寺为例,先不说它的主题建筑形态的丑陋,就说那么长的步道,两边放菩萨的像,居然没有树和凉亭为朝圣者遮荫避雨,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你的人文关怀哪里去了?你越过很长的步道,到了法门寺内,指望能看一眼佛的舍利子,结果隔了好远,匆匆而过,啥也没看见。这肯定是一次极其糟糕的旅游体验。口碑比你的钱碑更加重要。在这个领域里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我们缺乏对历史文化的那种基本尊重,缺乏对历史遗迹的深入研究,很多景点的解释,尤其是导游的解释,有不少胡编乱造,可以任意地编出各种各样的所谓的传说和故事,糊弄游客。这已经变成旅游业普遍的潜规则。
  第四,文化畸形。只要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丽江,我去了不下五次,我再也不去了,为什么呢?满街都只有一种类型的广告语:丽江——艳遇之都。到处都是这样的货色。地方政府不仅是容忍,而且放纵鼓励支持这样一种自我定位。一方面是文化畸形,另一方面是过度商业化,拼命挤游客的钱包,丽江走向衰退是谁也挡不住了。今天许多游客不选择丽江,而是选择了大理。我的很多诗人和艺术家朋友云集大理,不但去那里旅游,还在那里定居,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在那里有诗歌节和文化书院,还有一些画家和小说家,还有杨丽萍这样的舞蹈家,囊括了中国当代最活跃的文艺人才。他们甚至按自己的方式办了自己的小学。丽江和大理就这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可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丽江把自己的文化旅游产业,朝着自我否定的方向做,这种文化畸形,代表了中国目前文化衰退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向,在这方面,丽江正在变得越来越像旧日的东莞。这正是中国旅游业的反面样板。
  第五,就是文化过度,有的景观有文化属性,有的不一定有文化属性,比如纯自然的景观,像澳大利亚,很多的原始森林,很纯粹的自然景观,它严格阻止游客进行文化书写。但中国所有的自然景观都是被题写的,这当然来源于我们的历史传统。古代的皇帝也好,文人墨客也好,最喜欢在景点里去进行题写,然后把这种文字直接刻到岩石上去。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题写者,除了秦始皇、汉武帝和乾隆皇帝之外,还有李白和苏东坡这样的文人,这个风气一直流传到现在。但这绝对不是一个好风气。旅游开发中把很多自然景观加上了人工痕迹,最终破坏了它的自然性,这是文化过度的一个典型现象,还有就是我们今天对于很多历史文化遗址的过度开发。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就出现这个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
  基于以上五种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跟海外旅游业相比,中国人的本土旅游体验是相当糟糕的。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游客,把每一次旅游都视为一次深刻而惬意的思考,但在中国不是这样的。这种恶劣的体验导致什么变化呢?那就是现在很多有点钱的中国人,都喜欢去海外旅游了。美国西部、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到处都是中国游客的身影。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一是景区价格虚高,二是景区内容极为贫乏,三是景点品质相当恶劣,四是服务品质普遍低下。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改变这个现状,将面临一次本土旅游的严重危机。凤凰古城收门票以后,游客用脚投票,都不去了,导致门票收入急剧下降,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
  当然,我们要强调一点的是,在今天旅游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们确实能够看到一些新的、优秀的、精良的旅游产品正在逐步诞生,我们也希望这些旅游产品,会更多地成长起来,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主流,最终改变本土旅游业的现状。
其他文献
大叔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过去一年收获了什么,错过了什么,毕竟马上31岁了。大叔也看了一些盘点和总结,其中觉得“广告门”的系列总结做得还不错,其他的基本都处在硬凑和自嗨的状态。大叔本来也想盘点一下,想了想,还是算了,别人都知道的牛逼的事,再总结咱们也学不了,不如展望一下未来。那就谈谈我对公关和媒体的一些想法。  传统公关评价体系正在坍塌  可能你看到这个小标题,觉得大叔在耸人听闻。大叔的理由有三
期刊
互联网3大机遇:移动,精准,社区。精准:搜索最高境界是不用搜,当当网顾客选购时的相关推荐依顾客浏览和购买痕迹的云计算;精准营销:不是会员分组,是1对1;社区:如何鼓励参与者贡献内容积极性?移动:通讯增值被垄断无从创新,内容增值大多在WEB已存,没有知名WEB网的独立移动平台业务很难成功。
期刊
“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关于景德镇制瓷,《天工开物》如是记载。但在现代快消品盛行的背景下,依旧坚持经过纯手工七十二道工序去打磨一件瓷器,景德镇确实很“任性”,这种“任性”坚持的不仅是景德镇的传统手工艺技术,还有对景德镇传统文化的尊重。但这种慢工出细活的产业如何与当今快节奏的市场对接来打造自身品牌呢?名镇陶瓷董事长汪松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手工工艺是品牌保障  潮州与佛山都是近年来
期刊
世界需要支付 支付也需要世界  时至今日,电子支付已发展成为覆盖线上、线下、移动等多种方式在内的综合化业务形态。仅就线上的互联网支付而言,根据艾瑞数据显示,2014Q3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份额中,支付宝占比49.2%,财付通占比19.4%,银商占比11.6%,快钱占比6.9%,汇付天下占比5.3%,易宝支付占比3.2%,环讯支付占比2.7%。  这种优势非常明显的市场竞争格局,并没有使不具
期刊
很喜欢淘宝逍遥子跟我讲的一句话,电子商务最后拼的会是后端。现在越来越体会到了。记起一次在PAIDAI的会上我说过,数字增长比较容易,物理增长可是要命的。让一个每天生产100个的工厂多出20%,要做一个通宵;如果要多生产一倍,那是要命。终会有一天,线上的企业杀向线下。最后,电子商务会趋同,电子商务这个词10年后应该不会再存在了。
期刊
2014年,互联网商界大佬纷纷开始涌入农业和农村:马云投资伊利牧场,推出生态农业频道;刘强东在农村刷了800面墙,还准备卖化肥;联想总裁柳传志“卖水果”;网易CEO丁磊“养猪”;汇源老总朱新礼变身“菜农”......  这些大佬有着厚实的资金、网络和人力作为支撑,而魏仲珊和他的德人牧业所取得的建设成就和技术革新,依仗的是自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靠得更多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勇猛、果敢
期刊
企业的创新会来源于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我们的情况是,越往后走企业规模越大越会是自下而上,所以广开言路非常重要。广开言路需要一个宽松的氛围,这个氛围需要一把手亲自去营造,不仅不能打压建言者,还要非常认真倾听每一个建议,及时肯定和鼓励每一个可取建议。
期刊
中国电子商务进入淘汰赛,并不代表明年会出现行业大面积的倒闭潮,鉴于今年进入电商行业的风投资金超过16个亿美金,加之传统零售商进入的资金,超过20亿美金。这些钱够烧一阵子的,虽然营销成本会增加好几倍。我想行业真正出现问题还是2012年。
期刊
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重要的是你的能力:技术突破的能力,产品创新的能力,产品的能力,市场的能力,管理的能力。现在很多的开放都是“打左灯向右转”。比如有的大企业已经成长到了一定的程度,希望通过开放来拉动继续增长,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我认为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开放的时间选择”,真正的开放是从平台的早期与整个产业链的开放,分享成长的全过程,大家一起分肉和分汤。
期刊
品牌溢价?品牌定位?品牌提升?在过去的一年里,无数个咨询公司跑来提醒我;过去两个月,30多家广告公司劝我不要把29元那么突出。后来我的结论是,这些都是扯淡,是传统品牌腐朽的扯淡。暗室里策划的所谓定位和提升,都是试图迷惑用户的旧梦。只有用户体验造就的品牌认同才是最好的品牌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