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2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h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我院收治的1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抗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27例、显效率为51.9%;有效14例,有效率为26.9%;无效11例,无效率为21.2%。观察照组患者显效40例,显效率为76.9%;有效lO例,有效率为19.2%;无效2例,无效率为3。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辛伐他汀;阿司匹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8-0066-01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容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此类患者的病死率增加,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本文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治疗效果,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1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2007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上述患者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对辛伐他汀或阿司匹林有过敏及禁忌患者、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中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62.3±5.7)岁;对照组中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1.8±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抗心绞痛常规治疗,给予硝酸酯类药物硝酸异山梨酯等、钙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等、B受体阻断药等。对照组采用上述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其中辛伐他汀口服,服用剂量为20mg,每天给药1次,阿司匹林口服,每次服用剂量为75mg,每天给药1次。两组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每次疼痛持续时间等,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治疗过程中心电图sT段等改变情况。
  1.3 疗效评定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根据心绞痛改善情况和心电图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评定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级别。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患者显效27例、显效率为51.9%;有效14例,有效率为26.9%;无效11例,无效率为21.2%。观察照组患者显效40例、显效率为76.9%;有效10例,有效率为19.2%;无效2例,无效率为3.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粥样斑块破裂引起血小板被激活,导致血小板释放二磷酸腺苷等活性物质,引起血小板粘附聚集,促使血栓形成;或者冠脉血管内皮受损后后,导致血管发生痉挛,从而导致冠脉血管暂时性的狭窄,导致冠脉供血不足,使心肌细胞发生暂时性的缺血缺氧,引发心前区疼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处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病情在某些情况下容易发展为心肌梗死,导致患者的病死率增加,严重影响到患者生命安全。心绞痛的治疗,常常给予传统性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等。此类药都可以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提高侧枝循环供血,在用药治疗过程中能够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但是,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研究中发现,高血压及高血脂等因素作用下,容易导致冠脉内皮损伤,从而引起血管内皮发生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脱落,促使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进展,发展为心肌梗死。
  辛伐他汀是他汀类调脂药物,除了能够调整患者血脂水平外,同时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避免斑块破裂脱落等。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栓素A2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辛伐他汀合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黄树温,李克清,王磊,等.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24(4):321—322.
  [2]徐利.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i0,12(27):135—136.
  [3]李建芳。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9):19—20.
  (收稿日期:2013.08.14)
其他文献
基于株洲市机场大道一期工程二标段全风化及强风化花岗岩土质路基,研究了全风化及强风化花岗岩的矿物成分、液塑性指标及加州承载比(C B R)值等,得出了全风化及强风化花岗岩不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胺联合舒血宁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呼吸系统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生素、抗病毒、纠正心衰
通过临床工作经验,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体会进行交流,并提出一定的改进意见。
定义了特殊拟-双对角占优矩阵,给出了严格特殊拟-双对角占优矩阵的等价表征。由此得到非奇异H-矩阵的判定条件,并用数值例子说明了判定条件的有效性。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保障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对胎儿生长受限运用低分子肝素钠(速避凝)联合硫酸镁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将2009
目的:研究自理模式在82例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术后的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
目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探讨。方法:对20例患者在介入治疗中加强了心理护理与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顺从性,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轻中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轻中度痔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自动痔疮套扎
年,湖北省当阳市网上办公推广与应用工作取得重大突  破。其中,请示报告在宜昌市率先实现全流程网上流转,实现了传统纸质办公模式的重大变革。当阳以请示报告为突破口,带动网上办公系统全面应用,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  直面挑战 创优发展环境  此前,当阳市政府网络运行速度极度缓慢,打开政府网站需要一分钟。“蜗牛速度”使得广大干部对网上办公持观望或抵制态度,电子政务工作整体局面极为不利。同时,网上办公系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