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背景下,乡村观念的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变化。影视剧中对于农村生活现状进行详细描写,意在突出新农村建设和思想的改变。乡村新道德的改变,道德传播的导向在当今成为关注的热点。在正确认识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前提下,乡村观念的发展策略值得深思。
关键词:吉林省;乡村题材电视剧;乡村观念;改变
作者简介:陈旭(1996-),女,吉林辽源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高泓柳汐(1995-),女,吉林白城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韩冰(1977-),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通讯人。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1
一、中国乡村的精神嬗变
意识形态虽是一个在十九世纪被提出的概念,但却始终贯彻于人类社会。“就中国而言,贯穿与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主要是一种生活化意识形态生活基与生存又高于生存”,[1]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进行,影视剧作品中乡村人民的意识形态发生改变,是以增长的经济使农民对物质需求有进一步提高,不在单纯的满足温饱问题,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大力发展下,农村生活已基本实现温饱。
物质诉求的基础上农民开始追求精神价值,希望在生活中寻找精神的高度,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在精神价值方面,乡村观念的变化较为明显,从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到注重精神领域建设并逐步提高,从露天电影、乡村戏台、到文化剧院、巡回演出,逐渐变得规模化系统化,使农民更好融入乡村文化建设。
民主选举观念深入人心,积极参加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现代农村人民参与选举的主要思想。在各类乡村题材电视剧中,这一点都有明确表示。《希望的田野》这部农村题材电视剧为我们展示了村官的范例,剧中主人公徐大地积极带领农村人民走上富裕之路,他不畏困难,积极与顽固实力做斗争。搞好农村基层选举能促进农村发展,生活富裕农民和谐。
二、乡村新道德的改变
乡村的旧道德对维系传统的乡村社会结构起过有效的社会作用,但在今天,乡村旧道德显得与乡村的改革不相适应,其中一些旧道德因素甚至成为乡村发展的绊脚石。传统农村以小农经济为主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就决定他们的道德理念具有局限性,而当时新道德评价标准尚未确立。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理念得到了创新,各地对新道德的探索方兴未艾,由依赖型向自主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一元型向多样型的转变,使农民对于道德理念的确立有了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融入新农村建设当中。
農民个人新道德品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领域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在的农民在传承传统道德的同时道德观念也随时代而变化,其道德现状表现为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并存。电视剧《新喜盈门》中通过一个个茅盾冲突,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在思想意识上逐渐转变和进步,通过修建养老院,普及农村合作医疗,成立“小饭桌”,开展“和谐家庭”等一系列的活动民生工程,看到的党的政策深入人心并正在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当前农民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封建文化的根源根深蒂固,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消极影响,农民的道德教育存在失误和农村道德建设实际工作不够重视这四个原因[2]。如何评价道德成为新问题,针对当前农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加强农民道德建设的新目标。道德评价是道德调控的有力环节,可根据道德评价做出正确的道德调控,而道德评价体系正视道德评价衡量的标准和尺度。
三、乡村观念发展策略
转型中的农村社会,乡村秩序发生变化,传统亲缘关系与现代社会关系并存传统礼俗与理性并存,乡村观念与现代文明在并存中融合、发展。今年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乡村文化逐渐衰落,在此背景下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度大大降低,实现农村持续稳定发展,成为新目标。《欢乐农家》与以往的农村题材戏相比,该剧具有时代感,反映了当下农民面临的新问题,如:三儿子承包村里的大喇叭,传递农业信息。
完善乡村文化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农村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农村居民服务需求更加多样,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难以适应,农民的精神文化和空闲时间美誉得到充分利用,这是我国农村目前出现的现状。我们需要加强乡村文化发展体制与机制的建设,从乡村文化的各个层面入手,加强乡村公共文化的建设 应从公共文化资源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统筹城乡文化和构建健康文化体系一级保护、发展乡村特有的人文和自然的环境文化资源这几个方面采取措施[3]。
农民是农村社会乃至全社会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建设的进程问题,正确引导农民思想才能加快新农民建设进程。其中特别是要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以及生态与环保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农民教育的同时,应加强农村孩子的教育,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素质。
参考文献:
[1]夏维波.乡村生活世界的想象——东北题材电视剧与生活意识形态的生产[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高志东.扬弃并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道德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15.
[3]谭建跃.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8):72.
关键词:吉林省;乡村题材电视剧;乡村观念;改变
作者简介:陈旭(1996-),女,吉林辽源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高泓柳汐(1995-),女,吉林白城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韩冰(1977-),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通讯人。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1
一、中国乡村的精神嬗变
意识形态虽是一个在十九世纪被提出的概念,但却始终贯彻于人类社会。“就中国而言,贯穿与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主要是一种生活化意识形态生活基与生存又高于生存”,[1]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进行,影视剧作品中乡村人民的意识形态发生改变,是以增长的经济使农民对物质需求有进一步提高,不在单纯的满足温饱问题,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大力发展下,农村生活已基本实现温饱。
物质诉求的基础上农民开始追求精神价值,希望在生活中寻找精神的高度,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在精神价值方面,乡村观念的变化较为明显,从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到注重精神领域建设并逐步提高,从露天电影、乡村戏台、到文化剧院、巡回演出,逐渐变得规模化系统化,使农民更好融入乡村文化建设。
民主选举观念深入人心,积极参加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现代农村人民参与选举的主要思想。在各类乡村题材电视剧中,这一点都有明确表示。《希望的田野》这部农村题材电视剧为我们展示了村官的范例,剧中主人公徐大地积极带领农村人民走上富裕之路,他不畏困难,积极与顽固实力做斗争。搞好农村基层选举能促进农村发展,生活富裕农民和谐。
二、乡村新道德的改变
乡村的旧道德对维系传统的乡村社会结构起过有效的社会作用,但在今天,乡村旧道德显得与乡村的改革不相适应,其中一些旧道德因素甚至成为乡村发展的绊脚石。传统农村以小农经济为主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就决定他们的道德理念具有局限性,而当时新道德评价标准尚未确立。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理念得到了创新,各地对新道德的探索方兴未艾,由依赖型向自主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一元型向多样型的转变,使农民对于道德理念的确立有了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融入新农村建设当中。
農民个人新道德品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领域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在的农民在传承传统道德的同时道德观念也随时代而变化,其道德现状表现为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并存。电视剧《新喜盈门》中通过一个个茅盾冲突,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在思想意识上逐渐转变和进步,通过修建养老院,普及农村合作医疗,成立“小饭桌”,开展“和谐家庭”等一系列的活动民生工程,看到的党的政策深入人心并正在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当前农民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封建文化的根源根深蒂固,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消极影响,农民的道德教育存在失误和农村道德建设实际工作不够重视这四个原因[2]。如何评价道德成为新问题,针对当前农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加强农民道德建设的新目标。道德评价是道德调控的有力环节,可根据道德评价做出正确的道德调控,而道德评价体系正视道德评价衡量的标准和尺度。
三、乡村观念发展策略
转型中的农村社会,乡村秩序发生变化,传统亲缘关系与现代社会关系并存传统礼俗与理性并存,乡村观念与现代文明在并存中融合、发展。今年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乡村文化逐渐衰落,在此背景下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度大大降低,实现农村持续稳定发展,成为新目标。《欢乐农家》与以往的农村题材戏相比,该剧具有时代感,反映了当下农民面临的新问题,如:三儿子承包村里的大喇叭,传递农业信息。
完善乡村文化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农村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农村居民服务需求更加多样,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难以适应,农民的精神文化和空闲时间美誉得到充分利用,这是我国农村目前出现的现状。我们需要加强乡村文化发展体制与机制的建设,从乡村文化的各个层面入手,加强乡村公共文化的建设 应从公共文化资源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统筹城乡文化和构建健康文化体系一级保护、发展乡村特有的人文和自然的环境文化资源这几个方面采取措施[3]。
农民是农村社会乃至全社会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建设的进程问题,正确引导农民思想才能加快新农民建设进程。其中特别是要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以及生态与环保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农民教育的同时,应加强农村孩子的教育,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素质。
参考文献:
[1]夏维波.乡村生活世界的想象——东北题材电视剧与生活意识形态的生产[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高志东.扬弃并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道德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15.
[3]谭建跃.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