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诵读是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字义,要在读中精思、悟神、明义,这样读书才能真正读出书中之“味”。
鲁迅先生说:“诵习一字,当识音形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然后“自文字到文章”,“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三识”、“三美”既是语感的潜移默化,又是语感与美感的积淀。一篇精美佳作,教学时,不宜把它嚼得支离破碎,而应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在反复吟诵中,凭借联想、想象、揣摩、触发迁移,再现再创造,提高对语言审美的感受能力。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那些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在文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段教学中,抓住某些具有感染力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通过“删”“调”“换”等方法,揣摩语言文字是否运用的精当,获得语言文字的感悟。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一、删留比较法
在阅读作品、欣赏语言时,我们从删和留两个角度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先假设删去某修饰语,将删去的修饰语前后的句子进行比较,从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语言表达的神韵、形象性、具体性、准确性,达到掌握语言规律的目的。
例如:小学语文第八册《鱼游到了纸上》一文第九自然段第二句话的教学可作如下设计:
1.出示如下一组句子:
①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②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和自己。
2.读句子,分别说说两个句子相同在哪里?
3.比较用上两个“忘记了”的句子与用一个“忘记了”的句子,通过读后感觉有什么不同?
4.读课文,在文中找出①句,联系上下文,想想多了一个“忘记了”,你体会到什么?
5.四人小组交流个人的体验、讨论。
6.指导有感情朗读含有“更”字的段落。
①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②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这组句子可用如上的方法设计教学。
二、换词比照法
当阅读到重点词语,特别是关键的动词、形容词时,试着举例若干个与之近义或同义的词语,分别去替换,然后从语意轻重、范围大小、前后照应、语体风格等多角度加以辨别、比较、分析,从而充分领悟作品语言的准确、鲜明、得体,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这也是训练语感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此法简便易行。
例如,小学语文第九册《古诗二首》(《泊船瓜洲》)的教学可作如下设计:
1.出示如下一组句子: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②春风又满江南岸。
2.读一读这组句子,你最喜欢句子中的哪个字,你喜欢它什么?
3.播放课件①冬天,花草树木都干枯了,树枝上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杆,地上只看到白茫茫的雪。课件②春天,柳树发芽,青的草,绿的叶,绿油油的田野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4.说说看完课件的所见所想。刚才,你看见了什么?想什么?
5.联系生活,谈体会。生活在农村的同学,每当冬天一过,春天一到,你们都会发现什么?
6.本诗句用上 “绿”与用上“满”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7.想象:泛舟江上,转眼已到,浩月初上,眺望家乡,心潮起伏。假如此时你就是诗人,会想到什么?
三、辞格深味法
对含蓄语的理解和顿悟能力是语感的重要能力,而许多语言的修辞现象具有一定的隱含意义。教学中可凭借教材中修辞的语言模型进行语感能力的培养。
例如,小学语文第三册《秋天的图画》一课第二句话的教学可作如下设计:
1.出示如下一组句子:
①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②果树上有黄色的梨子,红色的苹果,田野里有金色的稻子,红红的高粱。
2.分别读句子,把你从句子中发现到的用笔标出来(作个记号)。
3.再读①、②句,想象一下,你分别看到什么?小组讨论你喜欢哪一句?喜欢它什么?
4.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灯笼?想象一下是怎么样的?
5.播放课件“秋天的画”。
6.有感情朗读第①句。
①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
②雪地里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
这组句子可用如上的方法设计教学。
凭借教材中有特色的语言模型,引导学生进行反复品读、感悟,在学习语言实践中品析辞格功能,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四、积累模仿法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所谓“文章读之极熟,即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积累就在于“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熟读成诵的过程,不仅是积累大量的感性语言材料的过程,也是内化成套的语感图式的过程。
例如《荷叶圆圆》一课,“……是……”这种句式出现的频率最高,又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句式,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模仿这个句式训练说话。我设计了模仿句式说话实践活动。
1.读文中的句子:“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荷叶是小鱼儿的凉伞。”
2.设计句式说话练习。
①字典是 。②玩具是 。③ 是妈妈的“开心果”。④ 是蓝天的朋友。⑤ 是 。
3.出示实物(书本、文具盒、铅笔、橡皮擦、机器人……),启发联想。
4.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实物四人小组自由练说。 是 。
5.布置学生课外创作一幅“我看到的荷叶”图,并在画上写上一首自己已经会读的关于荷叶的儿歌、古诗,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积淀语感。
总之,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同样,好文章不读不知其美。只有经过反复诵读,方能读出文中的味道,读出文中的深层含义,精彩的语段必须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唤起情感,在诵读中体味语言运用之妙,诵读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
鲁迅先生说:“诵习一字,当识音形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然后“自文字到文章”,“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三识”、“三美”既是语感的潜移默化,又是语感与美感的积淀。一篇精美佳作,教学时,不宜把它嚼得支离破碎,而应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在反复吟诵中,凭借联想、想象、揣摩、触发迁移,再现再创造,提高对语言审美的感受能力。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那些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在文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段教学中,抓住某些具有感染力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通过“删”“调”“换”等方法,揣摩语言文字是否运用的精当,获得语言文字的感悟。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一、删留比较法
在阅读作品、欣赏语言时,我们从删和留两个角度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先假设删去某修饰语,将删去的修饰语前后的句子进行比较,从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语言表达的神韵、形象性、具体性、准确性,达到掌握语言规律的目的。
例如:小学语文第八册《鱼游到了纸上》一文第九自然段第二句话的教学可作如下设计:
1.出示如下一组句子:
①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②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和自己。
2.读句子,分别说说两个句子相同在哪里?
3.比较用上两个“忘记了”的句子与用一个“忘记了”的句子,通过读后感觉有什么不同?
4.读课文,在文中找出①句,联系上下文,想想多了一个“忘记了”,你体会到什么?
5.四人小组交流个人的体验、讨论。
6.指导有感情朗读含有“更”字的段落。
①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②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这组句子可用如上的方法设计教学。
二、换词比照法
当阅读到重点词语,特别是关键的动词、形容词时,试着举例若干个与之近义或同义的词语,分别去替换,然后从语意轻重、范围大小、前后照应、语体风格等多角度加以辨别、比较、分析,从而充分领悟作品语言的准确、鲜明、得体,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这也是训练语感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此法简便易行。
例如,小学语文第九册《古诗二首》(《泊船瓜洲》)的教学可作如下设计:
1.出示如下一组句子: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②春风又满江南岸。
2.读一读这组句子,你最喜欢句子中的哪个字,你喜欢它什么?
3.播放课件①冬天,花草树木都干枯了,树枝上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杆,地上只看到白茫茫的雪。课件②春天,柳树发芽,青的草,绿的叶,绿油油的田野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4.说说看完课件的所见所想。刚才,你看见了什么?想什么?
5.联系生活,谈体会。生活在农村的同学,每当冬天一过,春天一到,你们都会发现什么?
6.本诗句用上 “绿”与用上“满”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7.想象:泛舟江上,转眼已到,浩月初上,眺望家乡,心潮起伏。假如此时你就是诗人,会想到什么?
三、辞格深味法
对含蓄语的理解和顿悟能力是语感的重要能力,而许多语言的修辞现象具有一定的隱含意义。教学中可凭借教材中修辞的语言模型进行语感能力的培养。
例如,小学语文第三册《秋天的图画》一课第二句话的教学可作如下设计:
1.出示如下一组句子:
①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②果树上有黄色的梨子,红色的苹果,田野里有金色的稻子,红红的高粱。
2.分别读句子,把你从句子中发现到的用笔标出来(作个记号)。
3.再读①、②句,想象一下,你分别看到什么?小组讨论你喜欢哪一句?喜欢它什么?
4.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灯笼?想象一下是怎么样的?
5.播放课件“秋天的画”。
6.有感情朗读第①句。
①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
②雪地里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
这组句子可用如上的方法设计教学。
凭借教材中有特色的语言模型,引导学生进行反复品读、感悟,在学习语言实践中品析辞格功能,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四、积累模仿法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所谓“文章读之极熟,即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积累就在于“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熟读成诵的过程,不仅是积累大量的感性语言材料的过程,也是内化成套的语感图式的过程。
例如《荷叶圆圆》一课,“……是……”这种句式出现的频率最高,又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句式,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模仿这个句式训练说话。我设计了模仿句式说话实践活动。
1.读文中的句子:“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荷叶是小鱼儿的凉伞。”
2.设计句式说话练习。
①字典是 。②玩具是 。③ 是妈妈的“开心果”。④ 是蓝天的朋友。⑤ 是 。
3.出示实物(书本、文具盒、铅笔、橡皮擦、机器人……),启发联想。
4.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实物四人小组自由练说。 是 。
5.布置学生课外创作一幅“我看到的荷叶”图,并在画上写上一首自己已经会读的关于荷叶的儿歌、古诗,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积淀语感。
总之,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同样,好文章不读不知其美。只有经过反复诵读,方能读出文中的味道,读出文中的深层含义,精彩的语段必须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唤起情感,在诵读中体味语言运用之妙,诵读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