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坚强领导核心的政治关系

来源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j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坚强领导核心的政治关系特指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为依归、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地位和定位为导引的党内关系、党政关系、党群关系、党际关系、党企关系。全面从严治党重在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论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党的领导具有合历史性、合人民性、合真理性;加强党的领导重在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核心;政治关系;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7)01-0078-08
  [收稿日期]2016-11-28
  [作者简介]裴泽庆(1969—),男,河南固始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副校长、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基层民主与治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与党的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XDJ019)的阶段性成果。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和领导党,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强调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对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新形势下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治保证。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合历史性、合人民性、合真理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是天然天生的,是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党何以产生、发展和壮大,中国为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既是能够从历史维度全面回顧和总结的事实命题,也是需要从现实和将来维度全面解读和回应的价值命题。
  (一)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具有合历史性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中华文明以其悠久灿烂的历史引世界文明之先、呈中华文明之美,为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近代以来,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西方列强数次入侵,打破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撕裂了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人民遭受极大痛苦。哪个政党勇立历史潮头,顺应历史发展,解决历史问题,哪个政党就会受到历史的青睐。翻开近现代中国史,“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其他政治力量都没能挽救中国社会的沉沦,国家状况一天一天坏下去,民族历经屈辱和苦难;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P1004这种鲜明的对比有力说明,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
  第1期裴泽庆: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坚强领导核心的政治关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二)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具有合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2]P5从党成立之初把锤头和镰刀作为自己的鲜明标识,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从毛泽东在苏区提出“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3]P138,到邓小平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4],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从未忘记人民立场,从未淡忘群众观点,从未懈怠群众路线。我们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为之不懈奋斗,打破了“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6]P262的政治积弊,开启了“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P262的政治新篇,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历史证明,人民选择党的领导、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的伟大事业是正确的。
  (三)党的领导是真理的选择,具有合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把科学的真理性与价值的超越性统一于共产主义理想之中,以其真理和道义的力量吸引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笃诚的信仰者”。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开篇即向世人宣告自己的性质、宗旨和主张,为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奠立了历史源头和理论源头,为共产党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广阔的精神空间。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历经风雨而屹立不倒,最根本的在于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真理性。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诺贝尔奖获得者希克斯曾经感慨地说:“大多数希望弄清历史一般进程的人会使用马克思主义的范畴或者这些范畴的某种修正形式,因为几乎没有其他的范畴形式可用。”[7]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领导的世界观源头和方法论源头,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加强党的领导重在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党的领导不是天然天生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始终面临着丧失领导资格的风险,这种风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2]P15“四种危险”之所以称为危险,就在于任其发展终究会削弱党的领导,侵蚀党的执政地位。“精神懈怠”冲击党的理想信念,“能力不足”消解党的执政水平,“脱离群众”危及党的执政基础,“消极腐败”降低党的执政威信。要从根本上克服这些危险,就要坚持不懈地抓党的建设,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   一般意义上看,政治关系是指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以经济关系为基础形成的政治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讨论的政治关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关系,特指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为依归、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地位和定位为导引的党内关系、党政关系、党群关系、党际关系、党企关系。旨在通过这种讨论,加深对十八届六中全会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主题的理解,为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提供理论思考。
  (一)严肃党内关系
  在现代政党系统中,政党成员、组织架构、党内关系,构成现代政党组织有效运转的基本要素。其中,起中轴作用的是党内关系。党内关系松散,政党组织就松散;党内关系有序,政党组织就有序。党内关系与政党组织的有效运转呈现正相关关系。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党内关系主要指的是党的组织与党员之间、党员之间和组织之间的相互聯系,其中包括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的关系、党员个人与党的整体的关系、党的中央和党的各级组织与党员群众的关系等。从纵向层级看,主要有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党的中央组织与全党各级组织之间的组织体系与层级关系;从横向运行看,主要有党员个体与党的一级组织整体之间、党内各级组织中权力机关与执行机关之间、党的执行机关与工作职能机构之间、党员个体与党内工作职能机构之间以及党内各工作职能机构之间的关系。
  本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内关系是十分清晰的,即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理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确立起来的基本关系,其主要依据就是《党章》第二章关于党的组织制度的具体规定。特别是“四个服从”原则,对个人与组织、下级与上级、少数与多数、全党与中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界定。然而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并非如此。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长期执政和迅猛变化的时代条件下,不少党员混淆了义务与权利、党性与人性、政治人与自然人、奉献与索取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实践排序,从而导致党内关系庸俗化,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随意化、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有“差序格局”的客观影响,有“圈子文化”的负面效应,有“官本位”思想的潜在影响,有庸俗价值观的反面作用,但最为根本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没有树立起来,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规矩没有发挥作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最紧要的任务就是要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起,借由党内政治生活促成党内关系正常化,引导教育广大党员思考:我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我们究竟要承担什么样的使命,我们究竟要追求什么样的精神世界,我们究竟要建构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从而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回归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来状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理顺党政关系
  一直以来,党政关系是学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烈话题。从狭义角度看,党政关系指的是党与政府的关系;从广义角度看,由于人大是当代中国的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党政关系则涉及到党与人大之间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实行单一制,历史悠久,疆域广阔,56个民族组成统一大家庭,这种独特国情决定了观察党政关系绝不能简单化、经验化、西方化,那种建立在二元认识基础上的党政分开或党政合一的分析视角不仅缺乏解释力,也往往由于忽视当代中国执政党的历史使命和政治定位而缺乏建构性。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一书中提出“国家建构”的概念。他认为,国家建构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能力,即政府在特定疆域里垄断暴力的能力;一个是官僚机构的中立性与自主性,即政府能够超越阶级、派系、利益集团、家族进行决策的不偏不倚性。也就是说,国家的强大,光是拳头硬还不行,还得有”一览众山小”的超脱地势。[8]P2应该说,福山对国家建构和国家能力的分析是有启示意义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无比正确性,也证明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国家能力,更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归结为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看到,在当代中国,先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后有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都居于领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同于西方政党的历史逻辑,党的价值观和行动能力对国家发展和政府治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尽管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承担不同的党政职务和行政職能,但在本质上他们都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人格化代表,在各个领域、行业、部门领导和推动着国家建设和政府治理。他们的行为动机是否正当、从政伦理是否纯正、领导能力是否高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信念信仰的遵从以及政治伦理对他们的“内化”和型塑。这样来看,从严治党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国家治理产生深刻影响,政党现代化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深刻影响。这些重大政治现实及其内在机理是我们关注和研究党政关系的逻辑出发点和重要参照。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改革总目标,从战略层面用好盘活党的领导这个最大特色和优势,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有机统一,人大、政协、政府党组向上一级党组织报告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党政关系的种种症结逐步解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彰显。
  (三)畅通党群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形势下,如何打牢根基、延续血脉、释放力量?从感性上看,通过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断增进群众感情,这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最深层的则是要铸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执政观和实践观,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真正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尊重和维护群众权利,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群众利益,从而从根本上消弭横亘其间的“无形之墙”。客观地看,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导致党群关系出现一些新变化、新情况、新矛盾。譬如,随着险恶战争条件下的外部压力消失,一些党员干部贪图享受、脱离群众的倾向在滋生;随着长期执政带来的权力效应放大,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自觉性在降低;随着利益主体多元化和群众利益分化程度加大,维护群众利益的难度在增大;随着党员队伍新生力量不断扩大,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的要求在提高,等等。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立场,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十八大以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党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基础上,把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路径具体化、时代化了,把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的理念实践化、经常化了。广大党员干部深切感受到,这一对全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把经常性教育延伸到基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群众解决问题、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对“关键少数”进行监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凝聚民心、保持初心的过程。实践证明,畅通党群关系并不难,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积极梳理、调整和整合利益关系,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四)和谐党际关系
  在当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正确处理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党际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关键所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荣辱与共的和谐党际关系是历史形成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如何把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发挥好,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安排及其由此产生的党际关系,一定要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能赢得人民群众对多党合作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信赖与支持。从这个角度看,协商民主是最有效发挥制度优势、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好形式、好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这一重要思想不仅使全面从严治党在政治领域对民主党派产生重要示范和带动效应,同时把民主党派的政治作用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建立和谐党际关系的重大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提出:“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这一概括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两项职能,拓展为三项基本职能,体现了多党合作理论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感召下,民主党派主动适应新常态,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基本职能,从全国政协的双周协商会到基层的协商民主、恳谈民主,充分发挥在各个领域的实干作用、智囊作用、推动作用、监督作用,为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构建中国特色党际关系和政党制度做出新的贡献。
  (五)明晰党企关系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功勋卓著,功不可没。《党章》规定,“国有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但一直以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定位及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问题,处于相对模糊的状态,“两张皮”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十八大以来,从对国有企业巡视反馈的情况看,普遍存在着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党的领导地位和政治核心地位如何在国有企业中得到切实的体现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9]要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使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要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明确权责边界,做到无缝衔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戰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由此一来,党的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在国有企业治理中生了根、落了地,这个“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的重要保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不懈抓党的建设,弛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走出了一条以上率下、自上而下、层层传导、层层压实的新路径,引领了以党风政风引领民风的新风尚,赢得了党心民心和普遍赞誉。党中央交出的这份合格答卷,在赢得充分肯定和更大期待的同时,也引发政治学意义的深层次思考:全面从严治党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究竟是什么?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得更加有力、有为、有效?如何进一步发挥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关系中的领导核心优势,切实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时代回答、提供坚强保证。
  (一)以增强“四个意识”为基础,为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提供思想保证
  我们党是一个有着崇高理想追求、坚定政治信念、共同价值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第一要义。讲政治不是抽象的。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四个意识”中,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基础性的、本质性的,是对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的检验和评判。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要求,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   “在中国共产党建设历史上,我们逐步形成了党、党中央和党的领袖三个层次的领导核心。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个核心,我国的各项工作就缺乏主心骨,就会陷入一盘散沙局面,很难整合多方力量完成各个时期的历史任务。没有党中央这个核心,由数百万个党组织、数千万党员组成的政党,就缺乏统一的意志、行动和步调,从而削弱党的向心力、战斗力。没有党的领导人這个核心,党的高层领导就可能出现宗派主义和分裂主义风险,从而出现权力掣肘、无所作为的局面。”[10]历史和实践证明,以中国国情为主要依据,以执政绩效为主要参照,以人民群众福祉为主要依归,形成稳定的、强大的领导核心,是党的领导制度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发挥政党政治功能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保证。确立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是三位一体的“同心圆”,是领袖意义上的核心、政党意义上的核心、国家意义上的核心的有机统一体,对于统一全党意志、步调一致行动具有重大意义。十八大以来,中央成立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全国组织、宣传、政法、群团、国企等工作会议和党的建设会议,颁行多项法规、文件,加强各级各类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经济、意识形态、新闻舆论、统战、群团、国企、高校等领域的政治领导作用,中央政治局听取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党组的汇报。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均突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把党锻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接受历史、人民和实践的检验。
  (二)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保障,为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提供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800多万党员、44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超大型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些党员和党组织分布在政党、政府和社会的各类组织中,如何把组织和党员的力量充分整合发挥出来,永远保持建党之初的初心而普受人民群众的爱戴,无疑是新形势下管党治党、强党兴党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11]P1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这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解决问题的牛鼻子。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的基础性环节。以健康有序的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党内关系,在政治运行中不断展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价值观,以此指引和规范各种组织中党员、干部的行政伦理和从政行为。一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根本,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信念和人格的精神力量凝练形成政党理性、组织理性和集体理性,以实干精神和实际行动让党员群众感受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二要抓好严明纪律这个关键,坚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杜绝和查处各种违反纪律的行为,使纪律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以严实硬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保障各种政治关系的有序运转。三要抓好选人用人这个导向,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坚决纠正“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把好干部标准落实落地,推动形成良好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四要用好组织生活这个经常性手段,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把各种政治关系中的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
  (三)以严守纪律规矩为条件,为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提供制度保证
  我们党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体系、严明纪律规矩、严实作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古人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严守纪律规矩对于构建以马克思主義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至关重要。在国家层面,用以约束人的行为的各种规范主要以法律法规来体现;在政党层面,用以约束党员行为的各种规范主要以党内法规来体现。从实际政治运行看,在各种政治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党政领导干部,他们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由此就建构了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国有企业政治运行的基本要求和行为逻辑。在党内,无论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党员,其内在逻辑是一样的:一个共产党员,自愿申请并经过考察而加入党组织,特别是当他举起拳头面对党旗宣誓的时候,就自动生成了一个隐含在宣誓仪式中的“党内契约”:他答应把忠诚履行义务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而把行使权利作为第二选择,从而建构起义务权利间的均衡性,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这个意义上看,党内没有特殊党员,也没有特殊权力。以党章为根本遵循,运用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对党员履行义务提出基本要求,对党员干部行使权力提出基本规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监督是多维度、全方位的。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监督的特色和优势。置身于党内监督中,每一个党员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党内监督要贯彻民主集中制,依规依纪进行,从党的中央组织到基层组织,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使党内监督发力生威。
  在党执政并长期执政条件下,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全党一起动手把党内监督落在实处,同时还要坚持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支持和保证各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这就把各种政治关系中的监督资源和监督力量真正统合起来,由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发挥重要监督保证作用。
  (四)以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抓手,为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提供动力保证
  我们党是一个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但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党的思想路线贯穿于基本路线之中,创造性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的新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在这一创新成果指引下,全面创新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四位一体”新飞跃,为全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乃至于为人类探索什么是更好制度提供中国方案。十八大以来的政治实践显示,以全面从严治党为重要抓手,从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着手,以政党文化引领各种组织的行政文化和组织文化进而引领群众文化,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并且卓有成效的行动路径。这是理论创新给我们带来的实践成果,同时制度创新的迅速跟进也十分重要。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十分需要理论创新指引下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比如,如何从体制机制上处理好依法治国条件下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下企业法人与党组织负责人的关系,基层党组织与其他各级组织的关系,“两新”组织中法人与党组织负责人的关系等等。以北京、山西、浙江三地的监察委员会试点实践为主要标志,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实行全方位监督,监察委员会向人大负责,反腐败向政党本位与国家本位齐头并进,这些重大改革举措将为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核心的政治关系提供创新动力保障和全新观察视角。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毛澤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集(英文版):序言[M].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1981.
  [5]习近平.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合格答卷[N].新华每日电讯,2012-11-1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7]任仲平.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N].人民日报,2016-06-29.
  [8]〔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9]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0-12.
  [10]曾峻.对一个政党而言,领导核心为什么如此重要[EB/OL].www.kunlunce.cn/ssjj/guojipinglun/2016-11-01/10934.html.
  [11]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Abstract:The political relations circling around Marxist party as the strong leading core refer to the intra-party relation,the party-government relation,the party-mass relation,the inter-party relation and the party-enterprise relation centered on Marxist party as the core,based on the essential properties of Marxist party,and guided by the political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Marxist party in contemporary China.To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 party discipline,the key is to build the political relations circling around Marxist party make good use of the political and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s of the Party,and make sure that the Party is always the strong core of leadership over the undertak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from the grand party building perspective,makes discussions from three aspects:the Party’s leadership conforms to the law of history,the demands of the peopl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ruth;the key point of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leadership lies in constructing the political relations circling around Marxist party;maintaining the authority and centralize,unified leadership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centered on comrade Xi Jinping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constructing the political relations around Marxist party.
  Key words:Marxist party;leading core;political relations;strengthening party discipline
  (責任编辑:徐国栋)
其他文献
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零售行业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大数据的深刻影响,大数据的发展提高了传统零售行业洞察销售、顾客等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也给传统零售行业带来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目标除了要教授学生历史知识,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丰富人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章立足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教育的核心目标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核心目标;实施策略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过于注重要求学生记忆历史,不利于学生从历史之中汲取优秀的思想文化。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养
网络经济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同时也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本文从网络经济的角度重新审视会计的时空观,对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