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妍,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的高二女生,从2006年8月起,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走访了上海11个中心区域的265位乞丐,以翔实的数据和事例,完成了48页图文并茂的社会调查报告。在第22届青少年英特尔科技创新大赛上,评审专家高度称赞这“是一份极具社会责任心的调查报告”。
一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经常都会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游荡在街头巷尾或者盘卧在路边,向路过的每一个行人伸手要钱,他们被统称为:乞丐。他们的存在,就如在城市的繁华外衣上打着的丑陋补丁。
这是一个隐秘的边缘弱势群体。人们除了施舍和厌恶,对他们便一无所知了。2006年夏天,一名上海的美丽高中女生,却走近了这个特殊的群体。
2006年7月,华东师大二附中来了一群英国交流生。高二女生黄妍是学校里一名接待交流生的志愿者。
一天,黄妍带着一位英国女生乘地铁二号线去上海人民广场。没想到,刚上车就有一个行乞的小男孩走过来,抱住英国女生的腿,乞讨要钱。英国女生显然对这近似无赖的乞讨行为大为反感,但也很无奈,最后只能给一点钱。打发小男孩走开后,她皱着眉头小声嘀咕了一句:“上海乞丐真是太多了!”
黄妍说她那一刻清楚地听到自己心里“噔”的一声响,却只能站在一旁深感尴尬,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正是这一次“意外”事件,让黄妍萌发了“研究一下”乞丐这个弱势群体的想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不顾尊严和人格出来乞讨为生?
黄妍的想法一开始就遭到了妈妈的反对。妈妈认为这很危险。最后拗不过女儿,只得“妥协”:要到现场去看黄妍调查!而根本的目的,是害怕黄妍发生意外,要保护黄妍的安全。
2006年8月的一天,已是晚上9点多,黄妍和妈妈在上海世纪公园地铁站下了车。正巧一位抱着孩子的女乞丐也下了车。黄妍特别想上去问话,但是又不敢,不知道如何开口。最后是妈妈一把把她推了上去,说:“你要研究,就去问呀!”妈妈的这一推,给了黄妍莫大的勇气和鼓励,她开始了和乞丐的第一次交谈。
从那以后,整整8个月的时间里,一到双休日,黄妍就开始在地铁上穿梭,上海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5号线,几乎每一个站点都留下了黄妍考察的足迹,从市区到郊县,她跑遍了火车站、汽车站、商业街区、旅游景点,走遍了上海的11个中心区域,对265名乞丐和712名非乞丐市民,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获得了上海市乞丐群体的第一手样本信息。
二
这毕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和他们打交道的难度远远超出了黄妍的想象。
说起那段日子,黄妍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砸机”事件。
那是在地铁1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通道,一个身边带着小孩的男性乞讨者,四十多岁的样子,在看到黄妍拍照之后,大声地叫嚷恐吓不许拍照。眼见黄妍不为所动。那人竟冲上来企图砸掉她的相机。黄妍说。那是她第一次被人威胁,吓得要死。
“调查越深入。越能发现乞丐群体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同时面临的危险也越大。”如何消除乞丐们的戒备心理,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成为黄妍调查的最大难点。
“今年几岁?”“为什么乞讨?”“主要活动范围在哪?”黄妍的“乞讨十五问”里涵盖了与上海乞丐衣食住行相关的问题。但绝大多数问题不可能一次都问完。“乞丐跟你不熟悉,根本不会回答那么多。”于是,黄妍就把问题分开,“隔一小时,我又兜回来,再问他余下的问题。”
慢慢地,黄妍也逐渐找到了同乞丐对话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虽然是做研究,但要带着平等的态度和一颗同情心。”为了能很快打开乞丐们的话匣子,黄妍在访问时一般都会先给乞丐们一两元钱,这种做法往往很奏效。
对于一些无法直接得知的“秘密”,黄妍只能靠“观察”。乞丐们每日的收入很难从访问中得知,黄妍就悄悄站在一旁,用眼睛飞快点数乞丐跟前乞皿里的零钱。一天下来,大致就能估算出乞丐的收入。
经过8个月的时间,黄妍从“年龄比例、性别、来源地、乞讨所得、乞讨年数、文化程度、吃饭问题”这七个方面对上海乞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作了详尽的调查,通过分析总结,发现了这个群体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
三
“乞丐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而且有组织、有帮派,经常是拉家带口,甚至全村出动。”黄妍在描述这个群体时说,“很多乞丐,都是以此为职业,抛去尊严,长时间驻扎在上海街头,做起了专业的伸手族。”
在调查中她就亲身遭遇过“丐帮”一族。
那是一次她在上海书城调查时,在附近的一个角落遇到一伙正在“开会”的“丐帮”。4对乞丐,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女乞丐是健全的,手拿乞皿,男乞丐则扮成盲人,在女乞丐的搀扶下,一路吹奏笙、二胡等乐器。他们一早在书城碰头,聚拢讨来的钱财,商定好当天的乞讨路线之后,又匆匆分散开去。
还有一次,黄妍在对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乞丐做访问时被拒绝了,而在相隔50米左右的地方,黄妍与一个类似的少妇乞丐攀谈时,没想到她却指着不远的那位女乞丐说:“那是我的小姑子,我们都是一家人。”
黄妍最难忘的还是那些乞讨的小孩。
黄妍说至今仍无法忘记在调查中看到的一个让她震撼的场面。一个六七岁的小乞丐,熟练地跑向行人,抱住他们的腿,不断地磕头,直到额头磕出血来讨到钱为止。
“这种生活会让他们错误地认为钱财可以用尊严去换取,不必经过劳动就可以得到,那还要读书、工作干什么?这种好逸恶劳、以人格和尊严去换取钱财的做法,极大扭曲了小孩的心灵。”黄妍很心痛也很无奈。
四
完成调查访问后,黄妍又走访了救助站、警署、民政局,最后六易其稿,完成了长达48页的 “上海乞丐社会调查报告”。
根据黄妍的调查显示,上海的“乞丐大军”中六成以上由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组成,年老残疾相对无劳动能力的乞丐仅占两成多。乞丐一天的平均收入能达到48元,一个月下来有上千元。行乞者普遍文化程度低,近75%的人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在接受调查的712名非行乞者中,38.8%左右的人觉得越来越多的欺骗性行乞正削弱公众的同情心,仅有13.6%的人认为乞丐值得同情。同时,黄妍还以全新的见解提出了没立“无家可归的人基金会”的模拟安置乞丐方案,以解决这一让人头疼的社会问题。
2007年3月25日,在上海举行的“第22届青少年英特尔科技创新大赛”上,黄妍的调查报告体现出的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获得了高度评价,一举获得了一等奖和五个专项奖。
如今的黄妍,正平静地继续着自己的学习生活,上学、社团、考试,迎接高三的到来,只是在路遇乞丐时,她仍然会习惯性地上去问上几句。
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黄妍说,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路遇乞丐,至少不要伤害他们,不论你是否愿意给予他们实际帮助,一个善意的眼光对每个人来说都不该太难。
一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经常都会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游荡在街头巷尾或者盘卧在路边,向路过的每一个行人伸手要钱,他们被统称为:乞丐。他们的存在,就如在城市的繁华外衣上打着的丑陋补丁。
这是一个隐秘的边缘弱势群体。人们除了施舍和厌恶,对他们便一无所知了。2006年夏天,一名上海的美丽高中女生,却走近了这个特殊的群体。
2006年7月,华东师大二附中来了一群英国交流生。高二女生黄妍是学校里一名接待交流生的志愿者。
一天,黄妍带着一位英国女生乘地铁二号线去上海人民广场。没想到,刚上车就有一个行乞的小男孩走过来,抱住英国女生的腿,乞讨要钱。英国女生显然对这近似无赖的乞讨行为大为反感,但也很无奈,最后只能给一点钱。打发小男孩走开后,她皱着眉头小声嘀咕了一句:“上海乞丐真是太多了!”
黄妍说她那一刻清楚地听到自己心里“噔”的一声响,却只能站在一旁深感尴尬,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正是这一次“意外”事件,让黄妍萌发了“研究一下”乞丐这个弱势群体的想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不顾尊严和人格出来乞讨为生?
黄妍的想法一开始就遭到了妈妈的反对。妈妈认为这很危险。最后拗不过女儿,只得“妥协”:要到现场去看黄妍调查!而根本的目的,是害怕黄妍发生意外,要保护黄妍的安全。
2006年8月的一天,已是晚上9点多,黄妍和妈妈在上海世纪公园地铁站下了车。正巧一位抱着孩子的女乞丐也下了车。黄妍特别想上去问话,但是又不敢,不知道如何开口。最后是妈妈一把把她推了上去,说:“你要研究,就去问呀!”妈妈的这一推,给了黄妍莫大的勇气和鼓励,她开始了和乞丐的第一次交谈。
从那以后,整整8个月的时间里,一到双休日,黄妍就开始在地铁上穿梭,上海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5号线,几乎每一个站点都留下了黄妍考察的足迹,从市区到郊县,她跑遍了火车站、汽车站、商业街区、旅游景点,走遍了上海的11个中心区域,对265名乞丐和712名非乞丐市民,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获得了上海市乞丐群体的第一手样本信息。
二
这毕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和他们打交道的难度远远超出了黄妍的想象。
说起那段日子,黄妍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砸机”事件。
那是在地铁1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通道,一个身边带着小孩的男性乞讨者,四十多岁的样子,在看到黄妍拍照之后,大声地叫嚷恐吓不许拍照。眼见黄妍不为所动。那人竟冲上来企图砸掉她的相机。黄妍说。那是她第一次被人威胁,吓得要死。
“调查越深入。越能发现乞丐群体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同时面临的危险也越大。”如何消除乞丐们的戒备心理,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成为黄妍调查的最大难点。
“今年几岁?”“为什么乞讨?”“主要活动范围在哪?”黄妍的“乞讨十五问”里涵盖了与上海乞丐衣食住行相关的问题。但绝大多数问题不可能一次都问完。“乞丐跟你不熟悉,根本不会回答那么多。”于是,黄妍就把问题分开,“隔一小时,我又兜回来,再问他余下的问题。”
慢慢地,黄妍也逐渐找到了同乞丐对话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虽然是做研究,但要带着平等的态度和一颗同情心。”为了能很快打开乞丐们的话匣子,黄妍在访问时一般都会先给乞丐们一两元钱,这种做法往往很奏效。
对于一些无法直接得知的“秘密”,黄妍只能靠“观察”。乞丐们每日的收入很难从访问中得知,黄妍就悄悄站在一旁,用眼睛飞快点数乞丐跟前乞皿里的零钱。一天下来,大致就能估算出乞丐的收入。
经过8个月的时间,黄妍从“年龄比例、性别、来源地、乞讨所得、乞讨年数、文化程度、吃饭问题”这七个方面对上海乞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作了详尽的调查,通过分析总结,发现了这个群体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
三
“乞丐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而且有组织、有帮派,经常是拉家带口,甚至全村出动。”黄妍在描述这个群体时说,“很多乞丐,都是以此为职业,抛去尊严,长时间驻扎在上海街头,做起了专业的伸手族。”
在调查中她就亲身遭遇过“丐帮”一族。
那是一次她在上海书城调查时,在附近的一个角落遇到一伙正在“开会”的“丐帮”。4对乞丐,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女乞丐是健全的,手拿乞皿,男乞丐则扮成盲人,在女乞丐的搀扶下,一路吹奏笙、二胡等乐器。他们一早在书城碰头,聚拢讨来的钱财,商定好当天的乞讨路线之后,又匆匆分散开去。
还有一次,黄妍在对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乞丐做访问时被拒绝了,而在相隔50米左右的地方,黄妍与一个类似的少妇乞丐攀谈时,没想到她却指着不远的那位女乞丐说:“那是我的小姑子,我们都是一家人。”
黄妍最难忘的还是那些乞讨的小孩。
黄妍说至今仍无法忘记在调查中看到的一个让她震撼的场面。一个六七岁的小乞丐,熟练地跑向行人,抱住他们的腿,不断地磕头,直到额头磕出血来讨到钱为止。
“这种生活会让他们错误地认为钱财可以用尊严去换取,不必经过劳动就可以得到,那还要读书、工作干什么?这种好逸恶劳、以人格和尊严去换取钱财的做法,极大扭曲了小孩的心灵。”黄妍很心痛也很无奈。
四
完成调查访问后,黄妍又走访了救助站、警署、民政局,最后六易其稿,完成了长达48页的 “上海乞丐社会调查报告”。
根据黄妍的调查显示,上海的“乞丐大军”中六成以上由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组成,年老残疾相对无劳动能力的乞丐仅占两成多。乞丐一天的平均收入能达到48元,一个月下来有上千元。行乞者普遍文化程度低,近75%的人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在接受调查的712名非行乞者中,38.8%左右的人觉得越来越多的欺骗性行乞正削弱公众的同情心,仅有13.6%的人认为乞丐值得同情。同时,黄妍还以全新的见解提出了没立“无家可归的人基金会”的模拟安置乞丐方案,以解决这一让人头疼的社会问题。
2007年3月25日,在上海举行的“第22届青少年英特尔科技创新大赛”上,黄妍的调查报告体现出的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获得了高度评价,一举获得了一等奖和五个专项奖。
如今的黄妍,正平静地继续着自己的学习生活,上学、社团、考试,迎接高三的到来,只是在路遇乞丐时,她仍然会习惯性地上去问上几句。
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黄妍说,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路遇乞丐,至少不要伤害他们,不论你是否愿意给予他们实际帮助,一个善意的眼光对每个人来说都不该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