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要给孩子上财商课
我爷爷上过几年私塾,年轻的时候在大队里担任过会计,因而在村庄里,他是同龄人中少有的“识字先生”。记得小时候,村子里若是有红白喜事,也是请他当总管先生,派活并记一下收支。而爷爷的那一叠叠“神圣”的账本,奶奶是断然不允许我们动的。可以说,在七八十年前,我爷爷因为识字获得了一种职业技能,他藉此赖以谋生,并且赢得尊敬。
到了我父亲这一代,上学变得稀松平常,唯一的区别是能否获得高等教育。获得了高等教育,意味着可以变成“公家人”,可以在县城里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
到了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学毕业不包分配了,变成了“双向选择”。重点名校都不能保证能否有一份理想的工作。不过,倘若大学里面主修的专业是经济或者金融,毕业以后多半能够在金融机构中谋得一个岗位。
十几年过去了,我成了孩子妈,操心着家里的柴米油盐,琢磨着如何能够增加家庭的“财产性收入”。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孜孜不倦地甄别各种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的产品,加上电话推销以及超市门口塞传单的。显然,这时候单纯依赖直觉判断是不够的,基础的金融投资知识必不可少。
概括起来,识字在我爷爷这一代是一种职业技能;到了我父亲这一代,变成了一种生活技能;到了我这一代则变成了一种生存技能。
经济学也是如此:在20多年前是职业技能;现在则变成了生活技能;等我们的孩子长大,这将是一种生存技能。所以,跟现在的孩子谈谈钱,谈谈金融ABC,教他们学习财商知识,就跟教他们读书说话一样自然。
生活中的财商教育
有个孩子,经常帮助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有一天,他忽然想起一个问题,就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放在妈妈的床头。妈妈发现后,二话不说,也写了一张账单。孩子看到了妈妈的账单,十分羞愧。
这个故事的本意,是教育孩子不要过多在意自己的回报,而忽视别人为自己的付出和承担的责任。从大里说,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发扬奉献精神,增强责任感,为他人、为社会不言代价与回报地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
这个观点我不反对。但是,这并不能排除孩子的一个疑问:妈妈,你请钟点工来打扫卫生可以付钱,为什么我给你洗碗、扫地,你却不能付我工资呢?仅仅因为孩子是家庭成员就不需要付工资的话,那么很多孩子就只愿意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大多数中国家庭所处的环境中,我们既不能像巴菲特小时候那样通过给邻居送报挣零用钱,也不能像罗杰斯一样去球场里当球童。所以,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家长应该好好利用生活中的事件让孩子明白劳动与钱的关系,更让孩子明白爱与分享。
很多人错误地把经济、金融看成是一种“高大上”的字眼,仿佛只跟索罗斯、巴菲特这样的大亨沾边,只跟银行、证券这些游走在陆家嘴和金融街的专业人士相关,离普通家庭很远,离孩子们更远。但细想想,金融其实离我们很近,它就在生活中,也在孩子的世界里。
比如,去逛街的时候,有些孩子见啥要啥,不给就闹。父母很难堪,往往难以招架,最终不得不妥协。久而久之就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小的时候要,长大了依然跟父母要这要那,不满足就不高兴。
这当然和家庭教育有关系,但是我认为这是中国家庭长期缺乏预算教育的结果。并且,这种状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好像识字从最简单的“人、口、手”开始,弹琴从音阶开始,财商知识也要从最简单的ABC开始学起。
逛街和旅行中的财商教育
在每一次逛街或者出游之前,给孩子一点点自由支配的金额。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权限。一开始可以小额:5元、10元或者20元。出行之前有一个约定,这5元或者10元他可以自由使用。此外,没有额外的预算。如果没有用完可以转到下次使用。如果孩子控制得好,下次不妨可以多给一些权限。
再比如,去超市的时候,家长有没有耐心地跟孩子讲讲那些标签是什么意思?满100减50,真的是便宜一半么?打折背后商家的意图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有不同的定价。这些成人习以为常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孩子们来说确实是非常新鲜和有吸引力的。
出去旅行也是如此。家长可以和孩子们在一起谈谈旅游计划。不仅仅是了解目的地的风土人情,也要了解旅行的预算和一系列选择。比如说交通工具的选择:为什么是飞机而不是火车?为什么是如家酒店而不是五星级酒店?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了解有时候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总是金钱,也包括时间、便捷等综合因素的考量。
做家务中的财商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购买孩子劳动的突破口。比如原本家里就请钟点工洗碗,那么如果孩子提出,以后洗碗的活他包了,那么这个时候应该按时计价;但是如果洗碗这项工作本身由妈妈完成,那么就不能以此付钱了。再比如,每周定期浇花、(参与)清洗鱼缸或者洗车等等。这些既不影响对孩子付出教育,同时也把恰当的劳动观传递给了孩子。
可以购买孩子的一些创意。比如,妈妈可以和孩子商量,如何给爸爸过一个难忘的生日?事先可以鼓励孩子多思考,准备一些小礼物,并且赞赏他的创意。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去试,比如让孩子提交一个买蛋糕、礼物、装饰用品的预算。
另外,很多孩子的手工、绘画或者书法作品,都可以成为妈妈购买的目标,而且妈妈还可以就此提出要求。比如说,你能不能画一个大尺寸的全家福?比如,学校号召孩子们向贫困学生捐款或者捐物的时候,不是简单地给孩子100元钱,而是提出让他就这个主题做一个手工作品,然后出钱购买,岂不是皆大欢喜?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探索世界的兴趣也是最浓厚的。家长可以利用闲暇时间,给他们一点点金融知识的启蒙,一点点财商ABC的教育。这样做,一则有助于激发他们探索人文社会的兴趣,比如了解钱是什么、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二则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我想要什么、需要哪些资源(不仅仅是钱),我如何来获得这些资源……
(郑晓舟 资深财经记者,知名儿童财商教育专家,著有《勇敢地跟孩子谈钱》等书)
我爷爷上过几年私塾,年轻的时候在大队里担任过会计,因而在村庄里,他是同龄人中少有的“识字先生”。记得小时候,村子里若是有红白喜事,也是请他当总管先生,派活并记一下收支。而爷爷的那一叠叠“神圣”的账本,奶奶是断然不允许我们动的。可以说,在七八十年前,我爷爷因为识字获得了一种职业技能,他藉此赖以谋生,并且赢得尊敬。
到了我父亲这一代,上学变得稀松平常,唯一的区别是能否获得高等教育。获得了高等教育,意味着可以变成“公家人”,可以在县城里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
到了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学毕业不包分配了,变成了“双向选择”。重点名校都不能保证能否有一份理想的工作。不过,倘若大学里面主修的专业是经济或者金融,毕业以后多半能够在金融机构中谋得一个岗位。
十几年过去了,我成了孩子妈,操心着家里的柴米油盐,琢磨着如何能够增加家庭的“财产性收入”。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孜孜不倦地甄别各种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的产品,加上电话推销以及超市门口塞传单的。显然,这时候单纯依赖直觉判断是不够的,基础的金融投资知识必不可少。
概括起来,识字在我爷爷这一代是一种职业技能;到了我父亲这一代,变成了一种生活技能;到了我这一代则变成了一种生存技能。
经济学也是如此:在20多年前是职业技能;现在则变成了生活技能;等我们的孩子长大,这将是一种生存技能。所以,跟现在的孩子谈谈钱,谈谈金融ABC,教他们学习财商知识,就跟教他们读书说话一样自然。
生活中的财商教育
有个孩子,经常帮助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有一天,他忽然想起一个问题,就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放在妈妈的床头。妈妈发现后,二话不说,也写了一张账单。孩子看到了妈妈的账单,十分羞愧。
这个故事的本意,是教育孩子不要过多在意自己的回报,而忽视别人为自己的付出和承担的责任。从大里说,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发扬奉献精神,增强责任感,为他人、为社会不言代价与回报地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
这个观点我不反对。但是,这并不能排除孩子的一个疑问:妈妈,你请钟点工来打扫卫生可以付钱,为什么我给你洗碗、扫地,你却不能付我工资呢?仅仅因为孩子是家庭成员就不需要付工资的话,那么很多孩子就只愿意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大多数中国家庭所处的环境中,我们既不能像巴菲特小时候那样通过给邻居送报挣零用钱,也不能像罗杰斯一样去球场里当球童。所以,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家长应该好好利用生活中的事件让孩子明白劳动与钱的关系,更让孩子明白爱与分享。
很多人错误地把经济、金融看成是一种“高大上”的字眼,仿佛只跟索罗斯、巴菲特这样的大亨沾边,只跟银行、证券这些游走在陆家嘴和金融街的专业人士相关,离普通家庭很远,离孩子们更远。但细想想,金融其实离我们很近,它就在生活中,也在孩子的世界里。
比如,去逛街的时候,有些孩子见啥要啥,不给就闹。父母很难堪,往往难以招架,最终不得不妥协。久而久之就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小的时候要,长大了依然跟父母要这要那,不满足就不高兴。
这当然和家庭教育有关系,但是我认为这是中国家庭长期缺乏预算教育的结果。并且,这种状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好像识字从最简单的“人、口、手”开始,弹琴从音阶开始,财商知识也要从最简单的ABC开始学起。
逛街和旅行中的财商教育
在每一次逛街或者出游之前,给孩子一点点自由支配的金额。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权限。一开始可以小额:5元、10元或者20元。出行之前有一个约定,这5元或者10元他可以自由使用。此外,没有额外的预算。如果没有用完可以转到下次使用。如果孩子控制得好,下次不妨可以多给一些权限。
再比如,去超市的时候,家长有没有耐心地跟孩子讲讲那些标签是什么意思?满100减50,真的是便宜一半么?打折背后商家的意图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有不同的定价。这些成人习以为常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孩子们来说确实是非常新鲜和有吸引力的。
出去旅行也是如此。家长可以和孩子们在一起谈谈旅游计划。不仅仅是了解目的地的风土人情,也要了解旅行的预算和一系列选择。比如说交通工具的选择:为什么是飞机而不是火车?为什么是如家酒店而不是五星级酒店?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了解有时候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总是金钱,也包括时间、便捷等综合因素的考量。
做家务中的财商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购买孩子劳动的突破口。比如原本家里就请钟点工洗碗,那么如果孩子提出,以后洗碗的活他包了,那么这个时候应该按时计价;但是如果洗碗这项工作本身由妈妈完成,那么就不能以此付钱了。再比如,每周定期浇花、(参与)清洗鱼缸或者洗车等等。这些既不影响对孩子付出教育,同时也把恰当的劳动观传递给了孩子。
可以购买孩子的一些创意。比如,妈妈可以和孩子商量,如何给爸爸过一个难忘的生日?事先可以鼓励孩子多思考,准备一些小礼物,并且赞赏他的创意。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去试,比如让孩子提交一个买蛋糕、礼物、装饰用品的预算。
另外,很多孩子的手工、绘画或者书法作品,都可以成为妈妈购买的目标,而且妈妈还可以就此提出要求。比如说,你能不能画一个大尺寸的全家福?比如,学校号召孩子们向贫困学生捐款或者捐物的时候,不是简单地给孩子100元钱,而是提出让他就这个主题做一个手工作品,然后出钱购买,岂不是皆大欢喜?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探索世界的兴趣也是最浓厚的。家长可以利用闲暇时间,给他们一点点金融知识的启蒙,一点点财商ABC的教育。这样做,一则有助于激发他们探索人文社会的兴趣,比如了解钱是什么、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二则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我想要什么、需要哪些资源(不仅仅是钱),我如何来获得这些资源……
(郑晓舟 资深财经记者,知名儿童财商教育专家,著有《勇敢地跟孩子谈钱》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