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原发性肝癌腹膜后转移性淋巴结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4年3月至2010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与介入中心32例原发性肝癌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分为两组:A组19例,在CT引导下行腹膜后转移性淋巴结射频消融治疗(肝/肺单发转移灶行射频消融治疗);B组13例,仅行肝/肺单发转移灶的射频消融而未行淋巴结治疗.采用增强CT或PET/CT对两组
【机 构】
:
510060广州,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与介入中心,510060广州,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与介入中心,510060广州,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原发性肝癌腹膜后转移性淋巴结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4年3月至2010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与介入中心32例原发性肝癌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分为两组:A组19例,在CT引导下行腹膜后转移性淋巴结射频消融治疗(肝/肺单发转移灶行射频消融治疗);B组13例,仅行肝/肺单发转移灶的射频消融而未行淋巴结治疗.采用增强CT或PET/CT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价A组疗效并对两组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A组患者3、6、10、15个月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8.9%、73.3%、41.7%、25.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组的1年生存率为26.3%,明显高于B组的7.7%(P =0.029).A组患者未发生胃肠道或胆道热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是治疗肝癌腹膜后转移性淋巴结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病历摘要患者男,45岁,因“发作性喘憋20年,加重3d”于2011年12月28日收住北京协和医院.患者自1991年开始出现反复发作性喘憋,外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间断应用沙丁胺醇、地塞米松等,未正规诊疗.近3年来,几乎每天都有症状,生活处于半自理状态.2011年12月25日始喘憋明显加重,坐位休息时也有喘息.12月27日当地给予甲泼尼龙(40 mg静脉输注)、茶碱等治疗,效果欠佳,次日因病情加重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是由于线粒体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呼吸链乃至整个能量代谢过程紊乱的临床异源性多系统疾病,以脑组织和肌肉受累最严重.本病系母系遗传,亦见散发,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误诊率极高。
目的 探讨超声对早期乳腺癌微钙化的检测作用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卫生部北京医院2005年9月至2011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165例患者178个病灶,其中原位癌和微浸润癌32例39个病灶(Ⅰ组),TMN分期Ⅰ期浸润性乳腺癌133例139个病灶(Ⅱ组),均经超声检查并记录病灶有无微钙化,分析超声检测早期乳腺癌微钙化敏感性及其与其病理类型和分化级别相关性.结果 超声对早期乳腺癌微钙化检测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来源黏液细胞肿瘤,好发于女性会阴部,育龄期多见.1983年Steeper等根据该肿瘤侵袭性生长、术后易复发但无远处转移的特点,首次提出AAM的命名,侵袭指肿瘤常发生局部浸润和复发而具有侵袭性[1].2003年,WHO将其归类为深部血管黏液瘤.本文报道2例手术证实AAM的CT表现。
鞍区常见微创手术入路主要有颞下锁孔入路、翼点锁孔入路、眉弓锁孔入路、额外侧锁孔入路、经鼻腔蝶窦入路、额底纵裂锁孔入路等[1].神经内镜辅助下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已越来越趋向成熟,具有不牵拉脑组织、视野广阔优点[2].1.鞍区相关手术入路的神经内镜解剖:(1)翼点锁孔手术入路鞍区神经内镜解剖:神经内镜可以观察同侧的视神经和其后外侧方的颈内动脉床突上段、鞍结节及对侧的视神经;打开视交义池进入第1间隙,能
2012年9月13日,索林集团在南京宣布:经中国药监局批准,全球最小的REPLY和ESPRIT系列双腔起搏器全面在中国推出。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患者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而日益增多.由于目前对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所以临床上很难单纯将椎间盘退变和下腰痛联系在一起.同时,针对椎间盘源性的下腰痛治疗也缺乏确切可靠的临床证据.因此,深入研究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生理机制之间及其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和学者们找到确切的生理生化指标、明确临床诊断、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同时还有助我们
目的 评价不同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门诊定期随访和参加教育活动情况,将COPD患者分为系统教育组(能定期随访并接受系统教育)、单纯随访组(能定期随访但未参加系统教育)和对照组(未能定期随访也未参加系统教育).对2002年5月至2010年5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COPD门诊建立档案并配合随访的157例COPD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1],患者长期受到排便相关的腹痛或腹部不适等困扰,并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2].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应用功能性脑成像技术证实:IBS患者在直肠扩张刺激时可出现局部大脑皮质区激活,其中以前扣带回(ACC)、岛叶(IC)报道最多[3-6].ACC、IC参与内脏痛觉的中枢调节和情感唤醒机制[7-8].那么
患者女,47岁.2011年12月5日因“胃底-贲门癌”来河南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发现无腹水,肝、腹膜、盆腔无转移性结节,肿瘤位于胃底-贲门区,约4 cm×5 cm×1 cm大小.行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双25 mm管状吻合器Roux-en-Y吻合,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200 ml未输血.术后1周复查CT明确无腹腔积液,76%泛影普胺行上消化道造影明确吻合口愈合良好.术后2周拆线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