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教育形势的浪潮中,新课程教法和传统的课程教法有什么不同,很多教师在这个过渡中无所适从,放不开手脚。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能使我们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进入到新的教师角色。理解新教法和传统教法的相通点和不同点,坚持研究和发展传统教学技术手段在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新课程教学方法在教学工作中的实施和运用
关键词:新教法传统教法相通
新课程教学实施好几年了,我体会最深刻的是:新课程教学和传统教学的目标是相通的。不管是新课程教学还是传统教学,共同目标是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会数学知识,从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实现少年强,则国强的远大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想方设法成为学生排忧解难,扶持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在研究新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关系中,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成为重要任务。发展离不开传承,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离不开传统的教育基础。以下是自己对新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关系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1 上一堂好课,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最近,学校开展了持续一个多月的评教赛讲活动,有几十个教师登台讲课。讲完课,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扎扎实实的评课活动。什么课是一堂好课,争论十分激烈,新教学与传统教学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要求有所不同。教师的能力大小体现在教学上,体现在管理和优化课堂上。数学课堂,教师讲课条理清楚,系统科学,推理严谨,逻辑清晰,课堂纪律井然有序,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否是一堂好课?长期以来的接受教育模式,经历很多次学科知识考试,往往低分学生占了不少部分,这些学生对传统学科知识考试不适应,成为被淘汰的部分。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数学课教师讲得再好,真正能使学生学懂的不够多。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各种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塑造,都只能学生自己去吸收,内化,这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不能改变的。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读书,不能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使学生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生变化规律的只有靠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靠自己的领悟和努力。所以新课程提倡课堂自主探究,学生互相学习,这样可能比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会的人更多。这点是教师公认的。例如,在这次赛讲中,授课的有“摸到红球了吗?”“游戏公平吗”“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黄金分割”等都是多媒体教学。还有“切线的应用”“分式方程的应用”“弧长公式”等是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学生情绪高涨,这是好的一面。大家都认为,教师的责任就是调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打破一言堂,但是并不意味抛弃传统教学方式。用多媒体,自主探究的目的是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为宗旨,这点新课程教学和传统教学是相通的,清楚了这些,也就知道好课的标准了,一堂好课能展示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
2 课堂收放自如,体现教师的专业魅力
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克服怕学生犯错误而教学中步步讲解,条条叮咛,剥夺学生探索乐趣和尝试失败的做法。放手让学生通过量、拼、剪、折、画等实验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创新等体验。但要适时掌控课堂时间,不能只顾了体现主体而忘了主导作用,顾了形式上的热闹忘了课堂的实效性。不能为了上多媒体课而忘了它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要做到这些,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整体观念,明确本节内容的目标是关键。上课要达到导与讲,教与练有机统一,一切活动在掌控中,使课堂结构趋于合理,新旧交替,收放自如,体现教师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娴熟的驾驶教材的能力。
3 渊博的知识,体现教师的学识魅力
3.1 深刻理解新教材意图,掌握新旧教材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个百事通,新教材内容的编写丰富多彩,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者,程序的设计者,情境的创设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和评价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学生共同参与思考,见解交流的引领者。要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学有所获,教师的能力很重要,教师要知识全面,兴趣广泛。要具有科学知识,又要懂得艺术常识,即懂数学,文学,还要懂得天文,地理,绘画,音乐。即使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娱乐也要学会几手,像扑克牌的玩法,七巧板的拼法,图案的画法,医学上的知识,大海的潮汐、微米、纳米等等。所以教师必须是个百科全书,才能胜任数学教学工作,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要知识精深,业务熟练,教法灵活,还要学生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理解新教材的编排意图。传统教材教学要求教师备好课,向45分钟要质量,强调学生对教科书的记忆和内化,教师依赖课本。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有创造性的设计加工,使知识生动生活化,克服课堂组织的模式化。新教材的编排对新知识的学习进行了分散处理,由易到难,有利于学生认知。例如,几何知识,概率统计等分散到初中三年,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把握好深浅尺度,明确每个阶段学习目标和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深刻学习新教材,理解新教材和旧教材的编排要求的不同。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3.2 深刻理解新教材的意图,处理好新课程教法与传统教法的相互结合
新课程教学替代了陈旧的教材中心,淡化了教师的主体性,强调了学生的地位。但也不等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用。传统教学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没有体现学生的个性发挥,所以在教学中对新课的导入,内容的掌握,知识的讲练,课堂的组织形式要根据需要而确定,但也不等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不能用。新课程对教学中学习结果的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学生自主评价,互相评价。但教学的终结评价虽然是传统教学的量化评价仍应采用,例如:章节、单元评价不可忽视。新课程教学提倡动手、动脑、动口互助探究学习,并不等于传统教学方法被抛弃。传统教学条件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很多是被动的,仅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的传输和模仿,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目标不明确,热情不高,很多学生对接受新知识毫无兴趣,,实践能力和创造性较差,这样造成很大部分学生厌倦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提倡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生活。从生活实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例题生活化。学生对数学的资料,数学的信息有浓厚的兴趣。这样使学生主动投入到了学习数学中来,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活跃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了学生学习思维。教师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能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 融洽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师个性魅力
调节融洽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师人格高尚,个性鲜明,气质俱佳的形象。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即要传授教学又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有亲和力,有个性的教师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也很喜欢学这门课。新课程与传统教学不同之处,要求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和学生做好互动关系,要求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学生敬佩教师,教师教育学生才有成效。传统教育强调纪律是学习保证,课堂上首先要搞好组织教学,维护安静的课堂秩序。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要给学生宽松的学习气氛,但并不是一味的给学生自由,散漫、混乱,要注重教育学生遵守纪律,要以理服人,处处体现人性化的管理,以关爱的心态说服教育。如果没有好的教育秩序,新课程理念再好也难得实现。
5 解放思想,体现教师的形象魅力
教师具备了渊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但还要有勇气放开手脚,放宽心,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千方百计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为学生开辟智能活动空间,使学生体验到尝试,动手的乐趣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方式上要多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意识的气氛,培养学习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社会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教会学生对问题要学会反思、归纳、总结。我们不应该在包办代替与学生合作交流中徘徊,不应该拖堂用同样的一种方式重复传授同一内容,不应该一味地机械地重复传授知识,使学生焦躁,不耐烦,逼得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不应该为了评价而一次次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评价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我们要解放思想,大胆投身到新课改教学中去,以高姿态,远目标对待教学,欣赏学生,展现教师的形象。
新课程实施教学中关键在教师。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创新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能无所适从。认真学习,努力体会 新课程教学和传统教学的相通之处,不同之处。做到全面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创造性的加以利用。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根据课程性质和新教材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根据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个性,选择一个实际可行的,教学效果好的方式,进入到新的教师角色,用新的理论来指导教学。我们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继续研究和发展传统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新课程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新课程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关键词:新教法传统教法相通
新课程教学实施好几年了,我体会最深刻的是:新课程教学和传统教学的目标是相通的。不管是新课程教学还是传统教学,共同目标是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会数学知识,从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实现少年强,则国强的远大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想方设法成为学生排忧解难,扶持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在研究新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关系中,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成为重要任务。发展离不开传承,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离不开传统的教育基础。以下是自己对新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关系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1 上一堂好课,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最近,学校开展了持续一个多月的评教赛讲活动,有几十个教师登台讲课。讲完课,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扎扎实实的评课活动。什么课是一堂好课,争论十分激烈,新教学与传统教学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要求有所不同。教师的能力大小体现在教学上,体现在管理和优化课堂上。数学课堂,教师讲课条理清楚,系统科学,推理严谨,逻辑清晰,课堂纪律井然有序,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否是一堂好课?长期以来的接受教育模式,经历很多次学科知识考试,往往低分学生占了不少部分,这些学生对传统学科知识考试不适应,成为被淘汰的部分。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数学课教师讲得再好,真正能使学生学懂的不够多。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各种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塑造,都只能学生自己去吸收,内化,这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不能改变的。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读书,不能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使学生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生变化规律的只有靠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靠自己的领悟和努力。所以新课程提倡课堂自主探究,学生互相学习,这样可能比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会的人更多。这点是教师公认的。例如,在这次赛讲中,授课的有“摸到红球了吗?”“游戏公平吗”“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黄金分割”等都是多媒体教学。还有“切线的应用”“分式方程的应用”“弧长公式”等是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学生情绪高涨,这是好的一面。大家都认为,教师的责任就是调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打破一言堂,但是并不意味抛弃传统教学方式。用多媒体,自主探究的目的是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为宗旨,这点新课程教学和传统教学是相通的,清楚了这些,也就知道好课的标准了,一堂好课能展示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
2 课堂收放自如,体现教师的专业魅力
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克服怕学生犯错误而教学中步步讲解,条条叮咛,剥夺学生探索乐趣和尝试失败的做法。放手让学生通过量、拼、剪、折、画等实验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创新等体验。但要适时掌控课堂时间,不能只顾了体现主体而忘了主导作用,顾了形式上的热闹忘了课堂的实效性。不能为了上多媒体课而忘了它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要做到这些,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整体观念,明确本节内容的目标是关键。上课要达到导与讲,教与练有机统一,一切活动在掌控中,使课堂结构趋于合理,新旧交替,收放自如,体现教师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娴熟的驾驶教材的能力。
3 渊博的知识,体现教师的学识魅力
3.1 深刻理解新教材意图,掌握新旧教材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个百事通,新教材内容的编写丰富多彩,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者,程序的设计者,情境的创设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和评价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学生共同参与思考,见解交流的引领者。要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学有所获,教师的能力很重要,教师要知识全面,兴趣广泛。要具有科学知识,又要懂得艺术常识,即懂数学,文学,还要懂得天文,地理,绘画,音乐。即使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娱乐也要学会几手,像扑克牌的玩法,七巧板的拼法,图案的画法,医学上的知识,大海的潮汐、微米、纳米等等。所以教师必须是个百科全书,才能胜任数学教学工作,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要知识精深,业务熟练,教法灵活,还要学生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理解新教材的编排意图。传统教材教学要求教师备好课,向45分钟要质量,强调学生对教科书的记忆和内化,教师依赖课本。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有创造性的设计加工,使知识生动生活化,克服课堂组织的模式化。新教材的编排对新知识的学习进行了分散处理,由易到难,有利于学生认知。例如,几何知识,概率统计等分散到初中三年,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把握好深浅尺度,明确每个阶段学习目标和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深刻学习新教材,理解新教材和旧教材的编排要求的不同。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3.2 深刻理解新教材的意图,处理好新课程教法与传统教法的相互结合
新课程教学替代了陈旧的教材中心,淡化了教师的主体性,强调了学生的地位。但也不等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用。传统教学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没有体现学生的个性发挥,所以在教学中对新课的导入,内容的掌握,知识的讲练,课堂的组织形式要根据需要而确定,但也不等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不能用。新课程对教学中学习结果的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学生自主评价,互相评价。但教学的终结评价虽然是传统教学的量化评价仍应采用,例如:章节、单元评价不可忽视。新课程教学提倡动手、动脑、动口互助探究学习,并不等于传统教学方法被抛弃。传统教学条件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很多是被动的,仅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的传输和模仿,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目标不明确,热情不高,很多学生对接受新知识毫无兴趣,,实践能力和创造性较差,这样造成很大部分学生厌倦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提倡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生活。从生活实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例题生活化。学生对数学的资料,数学的信息有浓厚的兴趣。这样使学生主动投入到了学习数学中来,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活跃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了学生学习思维。教师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能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 融洽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师个性魅力
调节融洽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师人格高尚,个性鲜明,气质俱佳的形象。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即要传授教学又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有亲和力,有个性的教师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也很喜欢学这门课。新课程与传统教学不同之处,要求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和学生做好互动关系,要求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学生敬佩教师,教师教育学生才有成效。传统教育强调纪律是学习保证,课堂上首先要搞好组织教学,维护安静的课堂秩序。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要给学生宽松的学习气氛,但并不是一味的给学生自由,散漫、混乱,要注重教育学生遵守纪律,要以理服人,处处体现人性化的管理,以关爱的心态说服教育。如果没有好的教育秩序,新课程理念再好也难得实现。
5 解放思想,体现教师的形象魅力
教师具备了渊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但还要有勇气放开手脚,放宽心,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千方百计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为学生开辟智能活动空间,使学生体验到尝试,动手的乐趣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方式上要多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意识的气氛,培养学习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社会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教会学生对问题要学会反思、归纳、总结。我们不应该在包办代替与学生合作交流中徘徊,不应该拖堂用同样的一种方式重复传授同一内容,不应该一味地机械地重复传授知识,使学生焦躁,不耐烦,逼得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不应该为了评价而一次次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评价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我们要解放思想,大胆投身到新课改教学中去,以高姿态,远目标对待教学,欣赏学生,展现教师的形象。
新课程实施教学中关键在教师。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创新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能无所适从。认真学习,努力体会 新课程教学和传统教学的相通之处,不同之处。做到全面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创造性的加以利用。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根据课程性质和新教材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根据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个性,选择一个实际可行的,教学效果好的方式,进入到新的教师角色,用新的理论来指导教学。我们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继续研究和发展传统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新课程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新课程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互渗透,相互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