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治银屑病42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defend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尚无较为确切的治疗方法。我科在1998年—2001年间采用中医药辨治42例银屑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2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年龄在21岁—67岁,平均43岁。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病程2月—18年。诊断标准根据杨国亮主编,上海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皮肤病学》诊断标准,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按中医辨证分为三型:血热型20例,血燥型9例,血瘀型13例。
  
  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以内服中药治疗,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型治疗。
  2.1 血热型:相当于银屑病急性期,进行期。此型患者皮疹发展迅速,泛发潮红,新生皮疹不断出现,多呈点滴状,鳞屑掩盖不了红斑、薄膜现象,点状出血现象明显,瘙痒较甚,常伴口干、心烦、便干尿赤等症,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或数。证属血热内蕴,治以凉血清热解毒为主。方用:生地15g、赤芍15g、丹皮15g、紫草10g、白茅根30g、生槐花15g、板兰根15g、土茯苓30g、白藓皮15g、白花蛇舌草15g、银花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药,各服药150ml左右。
  2.2 血燥型:相当于银屑病静止期或缓解期。此型患者病情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病程较长,皮疹颜色变淡,基本无新皮疹出现,原有皮损部分消退,部分皮损呈大片状融合,表面鳞屑少,附着较紧,全身症状多不明显,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血虚风燥,治宜养血活血润燥为主,佐以凉血解毒。方用:生地15g、当归10g、鸡血藤30g、首乌15g、麦冬15g、丹参15g、红花10g、土茯苓30g、白花蛇舌草30g、白藓皮1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每次服药量约150ml。
  2.3 血瘀型:相当于银屑病静止期。病程较长,久治不愈者。此型患者皮损肥厚浸润呈皮革状,鳞屑较厚遮盖红斑,瘙痒重,舌质暗紫或见瘀点瘀斑,脉沉缓或涩。证属湿毒内蕴,气血瘀滞。治宜活血化瘀软坚为主。方用:桃仁10g、红花10g、三棱10g、莪术10g、当归10g、丹参20g、鸡血藤30g、赤芍15g、土茯苓30g、白花蛇舌草30g、白藓皮15g、乌梢蛇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药,各服约150ml。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中医皮肤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皮损完全消退或消退95%以上;好转:皮损消退50%以上;未愈:皮损消退不足50%。
  3.2 治疗结果:20例血热型患者治愈15例,好转4例;9例血燥型患者治愈4例,好转5例;13例血瘀型患者治愈3例,好转7例,未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
  
  4 讨论
  
  中医认为银屑病的发生,病位在血分,血热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在血热因素基础上,因外感之邪侵袭,营卫失和或情志内伤,郁久化火,或饮食不节,枢机不利,壅滞化热等诸多因素引动内伏之血热,导致血热蕴结肌肤而发病。而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从血热致血燥进而导致血瘀的过程。血热生风,风盛则燥,日久热伤营阴,阴血不足,肌肤失养,生风生燥;营血不足,气血循行受阻,以致瘀阻肌肤。因此,我们在治疗中,主要从“血分”论治,根据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而予凉血、养血、活血有所侧重的不同治疗原则,因而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元文,张丰川.名医临证经验丛书。皮肤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2:271-338.
  2 夏智波.中西医结合从血分论治寻常型银屑病.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10):880.
  (收稿日期:2004年10月20日)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妊娠早期妇女发生流产亦有增高的趋势。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因流产来就诊者,有不少为胚胎组织残留宫腔,出现阴道流血,发生宫腔感染,影响妇女身体健康,造成日后不孕。对不全流产者应用加味生化汤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 一般资料    1.1 年龄:16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19岁,年龄最大者38岁。其中19岁~25岁者8例,26岁
期刊
尖锐湿疣是由人的乳头瘤病毒所致皮肤粘膜良性赘生物,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少数通过间接接触传染,是我国目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与生殖器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男性好发于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尿道口及阴茎部,同性恋者好发于肛门及直肠,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道口、阴道、尿道、宫颈、会阴、阴阜、腹股沟等处。本病复发率高,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尖锐湿疣146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结合乳酸司帕沙星治疗复发性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服西药乳酸司帕沙星并加服中药,对照组单用西药乳酸司帕沙星口服,疗程3周,停药7天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5%,对照组有效率62.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01,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复发性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好。  关键词 中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用四妙散加味、重用土茯苓,联合别嘌呤醇、贝诺酯治疗3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与单独应用别嘌呤醇、贝诺酯治疗的32位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用四妙散加味、重用土茯苓,联合别嘌呤醇、贝诺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疗效。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四妙散加味
期刊
摘 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退热口服液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乙晴—水(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1.0%。结论:本方法精密度高,分离度良好,可用于小儿退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皮酚 含量测定    小儿退热口服液为部颁标准提高标准的品种之一,但由于原质量标准过于简单,仅
期刊
摘 要 建立滇姜花(Hedychium yunanense)中呋喃二萜类成分滇姜花素A的含量分析方法。方法:C18柱,流动相为水:甲醇(2∶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3nm。结果:滇姜花素A的线性范围Y=1.4672X-2.8651(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8.7%,精密度RSD=2.88%(n=5)。结论:本方法简单、有效、可行,可用于滇姜花素A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期刊
我院自1999年-2001年间经B超检查,并经临床确诊为盆腔炎(急性、慢性)且治疗有效的165例作前瞻性回顾,其超声显像大概归纳为四种类型:无回声型;输卵管增粗积液型;混合回声型;团块型。    1 临床资料    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取仰卧位在膀胱适度充盈条件下行B超扫查,明确诊断,经治疗有效的165例,年龄21~60岁,检查发现:盆腔呈弥散液性无回声区的62例,占37.5%;双侧或一侧输卵管增
期刊
张韶湘 邹 澄 赵 庆 王继良  摘要 小檗碱(berberine)是季铵型异喹啉类生物碱,广泛分布于植物界。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提出小檗碱新的药理活性,为了充分利用中草药资源,探索新的药用价值,国内外学者以盐酸小檗碱为原料,合成了诸多小檗碱的衍生物,并对其构效关系做出了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小檗碱 小檗碱衍生物 化学合成 构效关系    1 概述    1.1 植物分布:小檗碱是季铵型异喹啉类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减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四逆散为基本方,随机加减治疗,治疗组100例。结果:治愈8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半年后复发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60例以溴隐亭和维生素B6治疗,治愈30例,有效6例,无效24例,半年后复发15例,总有效率为60%。结论:四逆散加减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明显优于溴隐亭,且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关键词 高催乳素血症 四逆散
期刊
关键词 通窍活血汤加味 脑卒中意识障碍    脑卒中急性期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嗜睡或昏睡,重者昏迷,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笔者近几年来用通窍活血汤加味治疗脑卒中急性期意识障碍3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3例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41-86岁,平均63.6岁;病程1—20天,平均5.5天;33例除有特征性的偏身症状外,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