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读史则无从爱国”,历史学科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精神品质。历史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他的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爱国主义的题材非常广泛,包罗万象。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因为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内涵也不同。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开放的、理性的、现代的爱国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现代公民意识。
一、从祖国悠久的历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情感
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素材。在世界历史文明古国中,中国虽经历多次改朝换代,也出现过分裂,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直没中断过,这样才形成了延绵不断的中国历史。通过教学的总结,激发学生对祖国的依恋感。比如,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饱受屈辱、丧权辱国,落后于西方社会,讲到这里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呢?引导不恰当的话,最多也只能使其产生哀中华民族的不幸、恨反动政府无能。或者学生夸大中西方差距,否定中国的一切成就,这样只会培养学生的自卑感或复仇欲。近代,中华民族面对侵略,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多少仁人志士,如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等为了寻求救国方案,进行不懈努力和探索。由于他们的活动,最终我国选择了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人们的生活水平从温饱向小康迈进,气其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这样的总结,在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且也会继承优良的民族品德,而且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学生从教学中也会结合现实,感到弘扬中华文明,坚持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培养对祖国真正的爱。
二、爱国主义需要理性思维
五四运动发生近百年,在中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历史教学中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挽救民族危亡、追求民主、科学、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同学们在学习中很容易就被五四运动中的学生爱国行为所感染。因为他们同处血气方刚的年龄,那么我们就要告诉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因为爱国主义是多方面的,仅有爱国情感不够,也不是闹哄哄的游行、宣传或一些激进的作法。我们要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加以继承和发扬精神财富。而学生目前更重要的是学习,学习成才的本领同样是爱国。相对于激情,“德先生”和“赛先生”更重要的是理性。
在讲到必修Ⅰ《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节,提供一段材料,义和团拆铁路、拆同文馆,打击一切外洋事物……我问学生如何看待义和团的爱国行为。因为正好与最近民众为了钓鱼岛事件一些过激行为比较。引导学生反思历史,教会学生理性思考和认识问题,当爱国者变成暴民,把自己的情绪朝着器物发泄,这种爱国非常危险,是暴徒和流氓的行径。尤其要突出我国现在是法制的社会,理性、合法的爱国才是对国家负责的态度。
三、利用世界史,培养爱国情感
世界史以其独特的视角审视中国历史,有利于从联系比较的角度,加深人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国情的认识,使爱国主义建立在辨证唯物主义史观基础上。
要特别重视中外关系史的教学,把中国史和世界史联系起来,把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放在世界历史运动的大背景下加以诠释,充分挖掘世界历史运动中的“中国因素”。如新航路开辟中火药、指南针的影响,文艺复兴中造纸术、印刷术的作用,欧洲启蒙运动中儒家文化的影响,美国建国神话中的茶叶元素,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的抗争,一战、二战中的中国人作用,二战后世界和平运动和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影响等。通过这些事例正确地展示中华文明和中国人民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恰当的把握好切入点,适时、适事、多角度、全方位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从而弘扬民族精神,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一、从祖国悠久的历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情感
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素材。在世界历史文明古国中,中国虽经历多次改朝换代,也出现过分裂,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直没中断过,这样才形成了延绵不断的中国历史。通过教学的总结,激发学生对祖国的依恋感。比如,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饱受屈辱、丧权辱国,落后于西方社会,讲到这里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呢?引导不恰当的话,最多也只能使其产生哀中华民族的不幸、恨反动政府无能。或者学生夸大中西方差距,否定中国的一切成就,这样只会培养学生的自卑感或复仇欲。近代,中华民族面对侵略,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多少仁人志士,如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等为了寻求救国方案,进行不懈努力和探索。由于他们的活动,最终我国选择了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人们的生活水平从温饱向小康迈进,气其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这样的总结,在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且也会继承优良的民族品德,而且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学生从教学中也会结合现实,感到弘扬中华文明,坚持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培养对祖国真正的爱。
二、爱国主义需要理性思维
五四运动发生近百年,在中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历史教学中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挽救民族危亡、追求民主、科学、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同学们在学习中很容易就被五四运动中的学生爱国行为所感染。因为他们同处血气方刚的年龄,那么我们就要告诉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因为爱国主义是多方面的,仅有爱国情感不够,也不是闹哄哄的游行、宣传或一些激进的作法。我们要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加以继承和发扬精神财富。而学生目前更重要的是学习,学习成才的本领同样是爱国。相对于激情,“德先生”和“赛先生”更重要的是理性。
在讲到必修Ⅰ《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节,提供一段材料,义和团拆铁路、拆同文馆,打击一切外洋事物……我问学生如何看待义和团的爱国行为。因为正好与最近民众为了钓鱼岛事件一些过激行为比较。引导学生反思历史,教会学生理性思考和认识问题,当爱国者变成暴民,把自己的情绪朝着器物发泄,这种爱国非常危险,是暴徒和流氓的行径。尤其要突出我国现在是法制的社会,理性、合法的爱国才是对国家负责的态度。
三、利用世界史,培养爱国情感
世界史以其独特的视角审视中国历史,有利于从联系比较的角度,加深人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国情的认识,使爱国主义建立在辨证唯物主义史观基础上。
要特别重视中外关系史的教学,把中国史和世界史联系起来,把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放在世界历史运动的大背景下加以诠释,充分挖掘世界历史运动中的“中国因素”。如新航路开辟中火药、指南针的影响,文艺复兴中造纸术、印刷术的作用,欧洲启蒙运动中儒家文化的影响,美国建国神话中的茶叶元素,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的抗争,一战、二战中的中国人作用,二战后世界和平运动和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影响等。通过这些事例正确地展示中华文明和中国人民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恰当的把握好切入点,适时、适事、多角度、全方位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从而弘扬民族精神,落实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