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处城市边缘的薄弱学校,生源大部分是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对待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应该有所不同。教师可以综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兴趣开展课堂教学,克服学生自卑、胆小和怯懦的心理,树立信心,增强毅力,并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喜爱学英语。
[关键词] 小学英语;特殊学生;教学素养
科教兴国战略使中国的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学有所教、公平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努力奋斗的方向。地处城市边缘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没有中心城区优越,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学校生源大部分是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学习底子薄、基础弱,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些“特殊”群体应该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一、小学英语教材的选择
现在的教材内容新颖,直观形象,涵盖了中西方文化特色,全面体现了学生的兴趣特征。然而,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的编排和难易程度上还是有所侧重。学校的性质和地理位置不尽相同,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优势学校和弱势学校使用的教材应该有所不同。教材可以不统一版本,但是,要允许学校自主选择。城市边缘薄弱学校的这些“特殊”学生,学习起点低,学习英语的能力也较弱,甚至有些从农村偏远地方转学而来的学生由于乡村学校师资力量的薄弱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英语,对英语一无所知,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选择适当的教材至关重要,难度绝对不能太大。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基础的学习动力和源泉。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教师运用游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热爱英语、学习英语。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喜欢提问题、爱动脑筋,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特别强烈。此时,教师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1.展现风采
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行举止,通过得体着装、素雅妆容与符合师长身份的语言行为,充分体现自己的优雅气质和人格魅力,要有亲和力。课堂上要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态度严肃而又不失活泼。
2.课前做好热身
教师可以播放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利用学生喜爱的音乐和节奏,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和爱好。放映简单易懂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画面在视觉上冲击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另外,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或者简单易懂的中国谚语、俗语、诗词,翻译成英文,以英文的形式作开场白,夹杂有熟词和生词,让他们从一知半解的渴求中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
3.课中贯穿激励
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会出现语言障碍和语法错误,千万不能取笑和责怪他们,要采用委婉、间接等方式纠正或让他们自纠错误,要多鼓励、多褒奖。另外,教师还应对不同地区的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学会尊重同学,要学会包容理解,帮助进步,和谐共处。
4.课后交流
学生对课堂外的事物感兴趣时,教师不能用简单粗暴方式打断和拒绝,而是要像朋友一样,和他们多交流,将他们引向正处。通过师生交流,也可以了解學生的家庭状况和学习状态,还可以择机家访。
三、教师的教学素养
不少英语教师产生得过且过、蒙混过关的心理,不要求上进,上课板书写错、读错单词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小学生此时的模仿能力极强,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具备一般教师的爱岗敬业、耐心细致等素质。
1.自身素养的形成
教师要有仁爱之心,要保持一颗童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尽力避免“填鸭式”教育,不要让学生以为是在被迫学习、为老师学习。教师要融入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交流、互动,让学生感觉到师生是一体的,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特别是许多留守儿童对爱非常缺失,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呵护。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丰富自己的知识
自手机进入智能模式以后,各方面的信息量以几何倍数增长,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也会逐渐成长,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会越来越强。教师要储备知识库,尽力解答学生的提问。现在的教材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教师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还要了解西方文化。教师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或手机上的APP、电脑等辅助英语教学,查漏补缺、及时记录自己的不足。
3.加强身体锻炼
因教师环境以及各方面的压力,教师要保证强有力的身体支撑,少娱乐,少熬夜,及时休息。要多读书、多钻研、多交流、多反思。教育是一门辛勤的工作,脑力、体力都在不断地消耗、付出,特别是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表达、朗读、游戏互动的时间较多,教师不仅自己要保持旺盛的精力,还要以此去感染、同化众多的学生,让每一堂课都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英语教学方法多样化
1.课堂内
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是从不自觉、无意识的“习得”逐步过渡到自觉、有意识的“学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尽量创造全英环境,多利用肢体语言,表情要丰富。同时,利用实物、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讲课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学生会对英语产生疲劳感,甚至是反感。课堂上让学生多做练习、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知识在活动中得以强化、巩固。教师适当参与指导学生的活动,达到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每一堂课都要呈现“动”感,每一分钟都牵动着学生的神经,要让学生心中一直充满着激情和活力,不让他们的思想“抛锚”,这样课堂气氛才更活跃,学习效果才更明显。在活动时,可创设不同的情境,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等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并辅以歌曲、诗歌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提高运用英语的自信心。学生的好胜心强,对竞赛方式颇感兴趣,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课堂上可以不时穿插使用这种方式学习。
2.课堂外
借助日常学校广播的作用,利用课间操和课前预备铃十分钟的时间,播放优美的少儿英文歌曲和歌谣,使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感知英语和音乐的魅力。经过循环播放,可以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效果,对课堂教学起到一个良好的增补作用。另外,教师借助板报、手抄报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知识编写、排版的行列,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作为教师,在课外也要尽力给学生创造口头英语交流的机会,用简单的日常用语和学生打招呼和问候。
责任编辑 吴晶晶
[关键词] 小学英语;特殊学生;教学素养
科教兴国战略使中国的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学有所教、公平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努力奋斗的方向。地处城市边缘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没有中心城区优越,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学校生源大部分是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学习底子薄、基础弱,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些“特殊”群体应该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一、小学英语教材的选择
现在的教材内容新颖,直观形象,涵盖了中西方文化特色,全面体现了学生的兴趣特征。然而,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的编排和难易程度上还是有所侧重。学校的性质和地理位置不尽相同,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优势学校和弱势学校使用的教材应该有所不同。教材可以不统一版本,但是,要允许学校自主选择。城市边缘薄弱学校的这些“特殊”学生,学习起点低,学习英语的能力也较弱,甚至有些从农村偏远地方转学而来的学生由于乡村学校师资力量的薄弱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英语,对英语一无所知,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选择适当的教材至关重要,难度绝对不能太大。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基础的学习动力和源泉。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教师运用游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热爱英语、学习英语。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喜欢提问题、爱动脑筋,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特别强烈。此时,教师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1.展现风采
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行举止,通过得体着装、素雅妆容与符合师长身份的语言行为,充分体现自己的优雅气质和人格魅力,要有亲和力。课堂上要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态度严肃而又不失活泼。
2.课前做好热身
教师可以播放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利用学生喜爱的音乐和节奏,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和爱好。放映简单易懂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画面在视觉上冲击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另外,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或者简单易懂的中国谚语、俗语、诗词,翻译成英文,以英文的形式作开场白,夹杂有熟词和生词,让他们从一知半解的渴求中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
3.课中贯穿激励
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会出现语言障碍和语法错误,千万不能取笑和责怪他们,要采用委婉、间接等方式纠正或让他们自纠错误,要多鼓励、多褒奖。另外,教师还应对不同地区的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学会尊重同学,要学会包容理解,帮助进步,和谐共处。
4.课后交流
学生对课堂外的事物感兴趣时,教师不能用简单粗暴方式打断和拒绝,而是要像朋友一样,和他们多交流,将他们引向正处。通过师生交流,也可以了解學生的家庭状况和学习状态,还可以择机家访。
三、教师的教学素养
不少英语教师产生得过且过、蒙混过关的心理,不要求上进,上课板书写错、读错单词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小学生此时的模仿能力极强,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具备一般教师的爱岗敬业、耐心细致等素质。
1.自身素养的形成
教师要有仁爱之心,要保持一颗童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尽力避免“填鸭式”教育,不要让学生以为是在被迫学习、为老师学习。教师要融入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交流、互动,让学生感觉到师生是一体的,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特别是许多留守儿童对爱非常缺失,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呵护。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丰富自己的知识
自手机进入智能模式以后,各方面的信息量以几何倍数增长,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也会逐渐成长,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会越来越强。教师要储备知识库,尽力解答学生的提问。现在的教材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教师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还要了解西方文化。教师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或手机上的APP、电脑等辅助英语教学,查漏补缺、及时记录自己的不足。
3.加强身体锻炼
因教师环境以及各方面的压力,教师要保证强有力的身体支撑,少娱乐,少熬夜,及时休息。要多读书、多钻研、多交流、多反思。教育是一门辛勤的工作,脑力、体力都在不断地消耗、付出,特别是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表达、朗读、游戏互动的时间较多,教师不仅自己要保持旺盛的精力,还要以此去感染、同化众多的学生,让每一堂课都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英语教学方法多样化
1.课堂内
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是从不自觉、无意识的“习得”逐步过渡到自觉、有意识的“学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尽量创造全英环境,多利用肢体语言,表情要丰富。同时,利用实物、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讲课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学生会对英语产生疲劳感,甚至是反感。课堂上让学生多做练习、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知识在活动中得以强化、巩固。教师适当参与指导学生的活动,达到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每一堂课都要呈现“动”感,每一分钟都牵动着学生的神经,要让学生心中一直充满着激情和活力,不让他们的思想“抛锚”,这样课堂气氛才更活跃,学习效果才更明显。在活动时,可创设不同的情境,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等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并辅以歌曲、诗歌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提高运用英语的自信心。学生的好胜心强,对竞赛方式颇感兴趣,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课堂上可以不时穿插使用这种方式学习。
2.课堂外
借助日常学校广播的作用,利用课间操和课前预备铃十分钟的时间,播放优美的少儿英文歌曲和歌谣,使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感知英语和音乐的魅力。经过循环播放,可以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效果,对课堂教学起到一个良好的增补作用。另外,教师借助板报、手抄报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知识编写、排版的行列,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作为教师,在课外也要尽力给学生创造口头英语交流的机会,用简单的日常用语和学生打招呼和问候。
责任编辑 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