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姓氏大约起源于黄帝时期,先有姓,后有氏,姓别婚姻,氏别贵贱。战国末期到秦汉之际,姓、氏合一。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姓名,较早见于殷墟武丁时期的卜辞。东汉后期,世家豪族为了保持宗族的纯洁性,积极编纂族系、宗谱、氏姓,促进了姓氏学的空前繁荣。应劭的《氏姓篇》等一大批姓氏学著作应运而生。大概在明代《氏姓篇》散佚。后代辑本多称为《姓氏篇》,诸本中最完备的是清代张澍的本子,释文及注文都比较详尽。
[关键词]姓氏;起源功用;应劭;《姓氏篇》;张澍辑本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039-04
一、姓氏的形成及不同的功用
我国姓氏的出现难以明确考究,《左传》以为起源于周天子封土所赐,班固《白虎通•姓名》以为古代圣人吹律定姓,以纪其族系。彭铎先生进一步考订,“吹律定姓,肇自轩辕”,“胙土命氏,传之唐世,由来尚矣”,明确提出“定姓”起源于黄帝时期,“命氏”最迟也在夏代唐尧时期出现。
目前我国较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姓名,属殷墟武丁时期甲骨文中的“帚庞”、“帚妌”、“帚好”等。“帚”即后来的“妇”字,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多次代替武丁带兵出征,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赫赫战功。
三代姓、氏有别,姓表示血亲关系,氏表示社会关系。《说文》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姓的本义是指女子所生的子女,表示妇女世代相传的血缘关系,是母系社会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生态关系的反映。氏产生于父权社会,部落领袖都以氏相称,如伏羲氏、神农氏等。但氏的来源比较复杂,有得之于号、谥、爵、官者,有得之于国、邑、乡、亭、地者,不一而足。
就姓氏概念而言,姓指整个家族,是大宗。氏则为姓的一个分支,属小宗范畴。一个氏只能有一个姓,但一个姓可以有很多氏。如《史记•夏本纪》:“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殷人姓子,氏有殷氏、来氏等。在先秦,姓是相对固定的,而氏却时常变化,尤其诸侯的后代宗亲及卿大夫,即使是父子,往往同姓不同氏,兄弟之间更是如此。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氏。
姓、氏的来源不同,功用也不同。姓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记•昏义》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婚姻是家族、国家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在婚姻安全方面,姓发挥了重要作用。姓的主要功用在于避免血亲之间的近亲繁殖,防止乱伦和种族退化,以保证宗族的繁盛强大。在氏族社会中,同姓不通婚,也就是说,同一氏族内部不得通婚。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通婚,子孙不会蕃息。所以,《国语》卷10《晋语》说:“娶妻避同姓,畏乱灾也。”
氏来自于天子胙土之命,所以,区别贵贱身份,贵者有氏,贱者无氏。姓无论贵族庶族还是平民,都有权享有,氏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有权利享有。庶族和平民除非建有重大功业,才有机会获取天子所赐的氏。东汉应劭《风俗通》称氏不称姓,大概多少带有重氏卑姓的成分,这在注重宗族门阀等观念的汉末,是合乎主流社会意识和社会风尚的。战国末期到秦汉之际,姓与氏合二为一,或称氏姓,或称姓氏,但功能相同,都以此区别宗族及婚姻,而以地望标榜贵贱。
二、《姓氏篇》的产生背景及体例
族谱是以家庭、家族、宗族的姓氏世系为线索的历史文献。中国谱牒,远在三代就已相当成熟。随着国家的诞生,王位与爵位世袭制的确立,特别是商末周初宗法制度的形成,人们对姓氏、世系的区分更加严格,婚姻、名位、权势等都与姓氏、辈份密切相关。如诗人屈原任三闾大夫时,就曾“序其谱属”,“掌王族三姓”。《史记•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等,实际就是帝王世系的族谱,但先秦纯粹的谱牒文献大多失传,流传下来的只有《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和《世本》。
郑樵认为后代“凡言姓氏者皆本《世本》、《公子谱》二书,二书皆本《左传》”。《世本》记述了黄帝到春秋时的族系姓氏,但不知成书于何时,西汉末年经过刘向整理,著录在《六艺略》中。西汉的姓氏学专书,文献著录的有扬雄《家谱》、邓氏《官谱》和颖川太守卿氏《万姓谱》等,但都失传。
东汉后期,强宗大姓经济势力日益膨胀,他们企图通过公府征辟,获取政治利益。在内部,宗族由族长主持届期举行祭墓祭祖活动,修建祖庙。对族内鳏寡孤独、老弱病残者,实行经济救助,保护族内弱势群体,维护宗族和谐团结。当时国家荐举选士要看宗族门第,王符批评“贡荐则必以阀阅为前”。说明汉末门阀家族宗姓对选举官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世家豪族为了保持宗族的纯洁性,保持家族的长盛不衰,显扬祖先的荣耀,为进入统治阶级提供必要依据,对族系、宗谱、氏姓编纂异常关心。他们“赞圣贤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王符《志氏姓》、应劭《姓氏篇》等著作,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应劭,东汉末期人,灵帝时被推举为孝廉。其所著《风俗通义》,又称《风俗通》,《隋书•经籍志》子部杂家类、唐马总《意林》皆著录31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30卷,《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皆作10卷,与今本同。其余20卷的篇目,见宋苏颂《校正风俗通义序》,篇次第10卷为《姓氏》,应当是30卷本的第20篇。陆心源《〈风俗通义〉篇目考》同苏颂。
《姓氏篇》是《风俗通》中的一篇,引用前代典籍,记载了东汉以前姓氏望族的来源和本氏的著名人物。清代甘肃学者邢澍在《两汉稀姓录序》一文中,称赞《姓氏篇》“颇详于掌故”。
关于《姓氏篇》的名称需要交待一下。《广韵•齐部》引作《氏姓篇》,《史记•老子列传》、《荀卿列传》的裴骃《集解》皆引作《氏姓注》,钱大昕辑本作《氏姓》。王符《潜夫论》姓氏专论也题作《志氏姓》,并且古代典籍引用《风俗通》时大都称某某氏,个别称某某姓,我们从辑本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行文体式。《丛书集成初编》收录的清代张澍、孙冯翼等人辑录的《世本》,姓氏卷皆作“氏姓”,不作“姓氏”,彭铎先生亦题作《氏姓篇》。说明应劭《风俗通》当初就题作《氏姓篇》。后代随着氏、姓的融合为一,人们一般只称姓,不称氏,习惯称姓氏,不称氏姓,也就通称为《姓氏篇》。如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引宋景文,《四库全书》辑本、顾櫰三辑本、张澍辑本皆作《姓氏篇》。
《姓氏篇》后代散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20子部杂家类曰:“宋陈彭年等修《广韵》、王应麟作《姓氏急就篇》,多引《风俗通•姓氏篇》,是此篇至宋末犹存,今本无之,不知何时散佚。” 据马端临《文献通考》,《永乐大典》有《风俗通•姓氏篇》,辑自唐马总《意林》。宋代的《姓解》、《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辩证》、《广韵》、《急就章补注》,以及明嘉靖间《姓觽》皆引《姓氏篇》,可能《风俗通》在宋代还是完整的,到明代才散佚。
《姓氏篇》的编排体例,今天也无从考订。但可以肯定,绝不是现存清人辑本以韵分秩,或今人按笔画分次的体例。清代钱、张、顾等人辑本,是在《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辩证》的影响下编成的,以韵目隶氏,这是音韵学发展成熟的宋元时期的产物,东汉时期的应劭,是不大可能采用以韵类篇的方法来编写的。据应劭同时代的王符《潜夫论•志氏姓》,其内容以世系依时间顺序排列,如伏羲、炎帝、黄帝、少昊、祝融、尧、舜、帝乙至周灵王,其下列诸后裔氏,再鲁、卫、晋、齐,又下列各后裔氏。以始祖通氏,以时为序的体例形式,应该说《姓氏篇》运用这一方式,是比较符合当时学术风格的,而且《风俗通》其他篇章也是依类编排。宋代郑樵《氏族略》,按照得氏的不同来源,以类为序排列,难于归类者,以四声分隶,至少可以看到东汉姓书的些许遗迹。
三、《姓氏篇》的八种主要辑本
正如王利器先生《风俗通义校注序》所说:“应氏书,自卢氏拾补为之考文订事,筚路蓝缕,已导先路;其后,钱氏大昕、臧氏镛堂、顾氏明、孙氏志祖、郝氏懿行、朱氏筠、刘氏师培,续有是正,而孙氏诒让《札迻》所发二十许事,尤微至。”我们看到清代辑录的《姓氏篇》主要有五家,后代辑录的有两家,现分述如下:
其一,《四库全书》辑本,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三子部杂家类《风俗通义十卷》附录一卷记载,“其姓氏一篇,自宋已佚,然散见永乐大典中,今裒为一篇,附录于末。”可知《四库全书》在《风俗通》卷外附有《姓氏篇》1卷,但台湾影印的文渊阁藏本未见收录,其他藏本无法看到,难知其貌。
《四库提要》对《姓氏篇》也有论述,其云:“宋陈彭年等修《广韵》、王应麟作《姓氏急就篇》,多引《风俗通•姓氏篇》,是此篇至宋末犹存,今本无之,不知何时散佚。然考元大徳丁未无锡儒学刊本前有李果《序》,后有宋嘉定十三年丁黼《跋》。《跋》称余在余杭借本于会稽陈正卿”,“宋宁宗时之本已同今本,不知王氏何以得见是篇,或即从《广韵》注中辗转援引欤,《永乐大典•通字韵》中尚载有《风俗通姓氏》一篇,首题马总《意林》,《字》所载与《广韵》注多同,而不及《广韵》注之详,盖马总节本也。然今本《意林》无此文,当又属佚脱。今采附《风俗通》之末,存梗概焉。”
其二,清钱大昕辑本题作《氏姓篇》,不分卷,共有姓氏347个,其中单姓氏265个,复姓氏82个,以韵为序,先单姓,后复姓,皆注引文出处。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四《风俗通义》,叙述了辑录《姓氏篇》的过程。他说:“予又尝采辑应氏逸文一册,学士见而喜之,为刊入《群书拾补》中。顷岁读马总《意林》、僧元应《一切经音义》等书,续有所得,惜学士已逝,不及增入矣。”钱大昕所说学士指友人卢文弨。
钱本收在卢文弨《群书拾补》、《丛书集成初编》、《嘉定钱大昕全集》。卢文弨对钱本多有褒扬。陆心源也对卢文弨校订的钱本赞不绝口,他说:“嘉定钱晓徵始有逸文之辑,仁和孙诒谷继之,卢弨弓又加考订,刊入《群书拾补》中,于应氏书逸文,搜罗略备矣。”周中孚《郑堂读书记》称赞该本是“碎金断璧,终可宝爱”。钱本校订确实精审,但辑录并不全面,只有347个姓氏,释文也较简略。
其三,清顾櫰三辑本《姓氏篇》,不分卷,共有姓氏332个,其中单姓氏294个,复姓氏38个,单姓复姓相间,依《广韵》韵目排列,皆注引文出处。顾本释文简略,或云某氏,或径直而引姓氏释文,不够谨严。收在其弟子翁长森(铁梅)辑、蒋国榜校印的《金陵丛书》丙集卷五,上元蒋氏慎修书屋民国初年刊印,另收录在《丛书集成续编》第88册。
顾櫰三在卷尾按云:“抱经学士《群书拾补》所辑单姓居前,复姓居后。今仍照《广韵》注部分条别,随其中不无穿凿附会,然观此可知古人得姓受氏之由。”卢文弨没有单独的辑本,《群书拾补》所辑是钱大昕的本子,大概收入《群书拾补》时,卢文弨做过校订。顾櫰三“抱经学士《群书拾补》所辑”,言有所失。
清蒋国榜《补辑风俗通义佚文跋》对辑本评述曰:“应氏之书博综先秦古籍,为艺林瑰宝,其零章断句,散见于他书者甚多。张氏澍有补辑《姓氏篇》一卷,钱氏大昕辑本刻入《群书拾补》中,先生卢牟队文,甄采琐义,其用力可谓勤矣。”
其四,清张澍辑本《姓氏篇》,枣花书屋道光刻本,收在《二酉堂丛书》和《丛书集成初编》。张本分上下两篇,平声为上篇,上去入为下篇,凡引《风俗通》的书籍,第一次出现皆著录著者及书籍全名,以后出现只有书名或书名省称,不列著者。共有姓氏478个,其中单姓氏347,复姓氏131,以《广韵》韵目为序排列,一般同一韵部先单姓,后复姓,皆注引文出处。
张澍《姓氏篇》辑本的最大特点,是释文比较详实完备,每姓之下皆加按注,订正原文失误,材料丰富,引文较多。彭铎先生说:“清嘉庆中,武威学者张澍,寻潜夫之坠绪,慕仲远之博闻,为《姓氏五书》。”他在校正《潜夫论•志氏姓》时,参阅《寻源》、《辨误》,自称“取其说焉”。但张澍博闻强记,引文常凭记忆为之,不核原卷,张冠李戴时而有之,如《续敦煌实录》、《世本》莫不如此,《姓氏篇》也不例外,而且韵字杂乱,韵目前后颠倒,单姓复姓相互交错,乱而不一。
其五,清姚东升辑本《风俗通姓氏篇佚文》,收在《佚书拾存》第六册中,又收录在殷梦霞等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古籍佚书拾存》中。姚东升,浙江秀水人,清中叶学者。
其六,陈汉章《风俗通姓氏篇校补》辑本,不分卷,民国二十五年(1936)刊印。陈汉章(1863~1938),字伯弢,浙江象山人。25岁中举,后与章太炎同学于经学大师俞樾门下,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中央大学,茅盾、冯友兰、范文澜、顾颉刚、傅斯年等皆出其门下,著有《缀学堂丛稿》等十余种。
其七,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共有姓氏520个。其中单姓氏359个,复姓氏161个,依次以韵为序排列,单姓复姓相间,不分先后,皆注引文出处。王本是辑录姓氏最多的本子,校勘精严,有些姓氏据多家引本汇纂而成,个别按文对钱本、顾本、张本略作说明,文字简练得当。
其八,赵弘《风俗通义全译》本共有姓氏487个,其中单姓氏370个、复姓氏117个,简体竖字,但排列次序却按姓氏繁体笔画为序,单姓复姓相间,皆注引文出处。收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中。
诸本大多文字略同,但同中有异,主要根据《姓氏急就篇》、《史记》(三家注)、《汉书注》、《后汉书注》、《元和姓纂》、《姓解》、《急就章注》、《路史》、《能改斋漫录》、《古今姓氏书辨证》、《通志•氏族略》、《容斋随笔》、《广韵》(或《广韵注》)、《资治通鉴注》、《万姓统谱》、《姓觽》等文献汇辑而成,往往可见辑录者的手笔。钱本、顾本一般只据一书辑录而成,王本则征引书籍较多,普遍三四种,多者达七八种。诸本有时所引文字相同,或大体相同,但隶属于不同姓氏。如张本有盆氏、盆成氏,王本则无盆氏,有盆成氏,所引文字两本却基本相同。
[注释]
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卷9《志氏姓》,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01页。
沈之喻:《甲骨文讲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页。
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13页。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6页。
龚抗云整理:《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十三经注疏标点本》,第1618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册408页。
薛安勤、王连生:《国语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20页。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卷1《楚辞》,中华书局2002年重印修订本,第1页。
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页。
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卷8《交际》,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55页。
《潜夫论笺校正》卷9《志氏姓》,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64页。
宋•苏颂著,王同策等整理:《苏魏公集》卷66,中华书局1988年版。
清•陆心源:《仪顾堂集》卷2《〈风俗通义〉篇目考》,续修四库影印清光绪刻本。
漆子扬:《邢澍诗文笺疏及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
《潜夫论笺校正》卷9《志氏姓》注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02页。
王利器撰:《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仪顾堂集》卷2《〈风俗通义〉篇目考》,《续修四库》影印清光绪刻本。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56《风俗通义》十卷,《汉魏丛书》本。
《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02页。
[关键词]姓氏;起源功用;应劭;《姓氏篇》;张澍辑本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039-04
一、姓氏的形成及不同的功用
我国姓氏的出现难以明确考究,《左传》以为起源于周天子封土所赐,班固《白虎通•姓名》以为古代圣人吹律定姓,以纪其族系。彭铎先生进一步考订,“吹律定姓,肇自轩辕”,“胙土命氏,传之唐世,由来尚矣”,明确提出“定姓”起源于黄帝时期,“命氏”最迟也在夏代唐尧时期出现。
目前我国较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姓名,属殷墟武丁时期甲骨文中的“帚庞”、“帚妌”、“帚好”等。“帚”即后来的“妇”字,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多次代替武丁带兵出征,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赫赫战功。
三代姓、氏有别,姓表示血亲关系,氏表示社会关系。《说文》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姓的本义是指女子所生的子女,表示妇女世代相传的血缘关系,是母系社会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生态关系的反映。氏产生于父权社会,部落领袖都以氏相称,如伏羲氏、神农氏等。但氏的来源比较复杂,有得之于号、谥、爵、官者,有得之于国、邑、乡、亭、地者,不一而足。
就姓氏概念而言,姓指整个家族,是大宗。氏则为姓的一个分支,属小宗范畴。一个氏只能有一个姓,但一个姓可以有很多氏。如《史记•夏本纪》:“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殷人姓子,氏有殷氏、来氏等。在先秦,姓是相对固定的,而氏却时常变化,尤其诸侯的后代宗亲及卿大夫,即使是父子,往往同姓不同氏,兄弟之间更是如此。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氏。
姓、氏的来源不同,功用也不同。姓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记•昏义》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婚姻是家族、国家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在婚姻安全方面,姓发挥了重要作用。姓的主要功用在于避免血亲之间的近亲繁殖,防止乱伦和种族退化,以保证宗族的繁盛强大。在氏族社会中,同姓不通婚,也就是说,同一氏族内部不得通婚。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通婚,子孙不会蕃息。所以,《国语》卷10《晋语》说:“娶妻避同姓,畏乱灾也。”
氏来自于天子胙土之命,所以,区别贵贱身份,贵者有氏,贱者无氏。姓无论贵族庶族还是平民,都有权享有,氏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有权利享有。庶族和平民除非建有重大功业,才有机会获取天子所赐的氏。东汉应劭《风俗通》称氏不称姓,大概多少带有重氏卑姓的成分,这在注重宗族门阀等观念的汉末,是合乎主流社会意识和社会风尚的。战国末期到秦汉之际,姓与氏合二为一,或称氏姓,或称姓氏,但功能相同,都以此区别宗族及婚姻,而以地望标榜贵贱。
二、《姓氏篇》的产生背景及体例
族谱是以家庭、家族、宗族的姓氏世系为线索的历史文献。中国谱牒,远在三代就已相当成熟。随着国家的诞生,王位与爵位世袭制的确立,特别是商末周初宗法制度的形成,人们对姓氏、世系的区分更加严格,婚姻、名位、权势等都与姓氏、辈份密切相关。如诗人屈原任三闾大夫时,就曾“序其谱属”,“掌王族三姓”。《史记•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等,实际就是帝王世系的族谱,但先秦纯粹的谱牒文献大多失传,流传下来的只有《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和《世本》。
郑樵认为后代“凡言姓氏者皆本《世本》、《公子谱》二书,二书皆本《左传》”。《世本》记述了黄帝到春秋时的族系姓氏,但不知成书于何时,西汉末年经过刘向整理,著录在《六艺略》中。西汉的姓氏学专书,文献著录的有扬雄《家谱》、邓氏《官谱》和颖川太守卿氏《万姓谱》等,但都失传。
东汉后期,强宗大姓经济势力日益膨胀,他们企图通过公府征辟,获取政治利益。在内部,宗族由族长主持届期举行祭墓祭祖活动,修建祖庙。对族内鳏寡孤独、老弱病残者,实行经济救助,保护族内弱势群体,维护宗族和谐团结。当时国家荐举选士要看宗族门第,王符批评“贡荐则必以阀阅为前”。说明汉末门阀家族宗姓对选举官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世家豪族为了保持宗族的纯洁性,保持家族的长盛不衰,显扬祖先的荣耀,为进入统治阶级提供必要依据,对族系、宗谱、氏姓编纂异常关心。他们“赞圣贤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王符《志氏姓》、应劭《姓氏篇》等著作,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应劭,东汉末期人,灵帝时被推举为孝廉。其所著《风俗通义》,又称《风俗通》,《隋书•经籍志》子部杂家类、唐马总《意林》皆著录31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30卷,《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皆作10卷,与今本同。其余20卷的篇目,见宋苏颂《校正风俗通义序》,篇次第10卷为《姓氏》,应当是30卷本的第20篇。陆心源《〈风俗通义〉篇目考》同苏颂。
《姓氏篇》是《风俗通》中的一篇,引用前代典籍,记载了东汉以前姓氏望族的来源和本氏的著名人物。清代甘肃学者邢澍在《两汉稀姓录序》一文中,称赞《姓氏篇》“颇详于掌故”。
关于《姓氏篇》的名称需要交待一下。《广韵•齐部》引作《氏姓篇》,《史记•老子列传》、《荀卿列传》的裴骃《集解》皆引作《氏姓注》,钱大昕辑本作《氏姓》。王符《潜夫论》姓氏专论也题作《志氏姓》,并且古代典籍引用《风俗通》时大都称某某氏,个别称某某姓,我们从辑本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行文体式。《丛书集成初编》收录的清代张澍、孙冯翼等人辑录的《世本》,姓氏卷皆作“氏姓”,不作“姓氏”,彭铎先生亦题作《氏姓篇》。说明应劭《风俗通》当初就题作《氏姓篇》。后代随着氏、姓的融合为一,人们一般只称姓,不称氏,习惯称姓氏,不称氏姓,也就通称为《姓氏篇》。如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引宋景文,《四库全书》辑本、顾櫰三辑本、张澍辑本皆作《姓氏篇》。
《姓氏篇》后代散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20子部杂家类曰:“宋陈彭年等修《广韵》、王应麟作《姓氏急就篇》,多引《风俗通•姓氏篇》,是此篇至宋末犹存,今本无之,不知何时散佚。” 据马端临《文献通考》,《永乐大典》有《风俗通•姓氏篇》,辑自唐马总《意林》。宋代的《姓解》、《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辩证》、《广韵》、《急就章补注》,以及明嘉靖间《姓觽》皆引《姓氏篇》,可能《风俗通》在宋代还是完整的,到明代才散佚。
《姓氏篇》的编排体例,今天也无从考订。但可以肯定,绝不是现存清人辑本以韵分秩,或今人按笔画分次的体例。清代钱、张、顾等人辑本,是在《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辩证》的影响下编成的,以韵目隶氏,这是音韵学发展成熟的宋元时期的产物,东汉时期的应劭,是不大可能采用以韵类篇的方法来编写的。据应劭同时代的王符《潜夫论•志氏姓》,其内容以世系依时间顺序排列,如伏羲、炎帝、黄帝、少昊、祝融、尧、舜、帝乙至周灵王,其下列诸后裔氏,再鲁、卫、晋、齐,又下列各后裔氏。以始祖通氏,以时为序的体例形式,应该说《姓氏篇》运用这一方式,是比较符合当时学术风格的,而且《风俗通》其他篇章也是依类编排。宋代郑樵《氏族略》,按照得氏的不同来源,以类为序排列,难于归类者,以四声分隶,至少可以看到东汉姓书的些许遗迹。
三、《姓氏篇》的八种主要辑本
正如王利器先生《风俗通义校注序》所说:“应氏书,自卢氏拾补为之考文订事,筚路蓝缕,已导先路;其后,钱氏大昕、臧氏镛堂、顾氏明、孙氏志祖、郝氏懿行、朱氏筠、刘氏师培,续有是正,而孙氏诒让《札迻》所发二十许事,尤微至。”我们看到清代辑录的《姓氏篇》主要有五家,后代辑录的有两家,现分述如下:
其一,《四库全书》辑本,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三子部杂家类《风俗通义十卷》附录一卷记载,“其姓氏一篇,自宋已佚,然散见永乐大典中,今裒为一篇,附录于末。”可知《四库全书》在《风俗通》卷外附有《姓氏篇》1卷,但台湾影印的文渊阁藏本未见收录,其他藏本无法看到,难知其貌。
《四库提要》对《姓氏篇》也有论述,其云:“宋陈彭年等修《广韵》、王应麟作《姓氏急就篇》,多引《风俗通•姓氏篇》,是此篇至宋末犹存,今本无之,不知何时散佚。然考元大徳丁未无锡儒学刊本前有李果《序》,后有宋嘉定十三年丁黼《跋》。《跋》称余在余杭借本于会稽陈正卿”,“宋宁宗时之本已同今本,不知王氏何以得见是篇,或即从《广韵》注中辗转援引欤,《永乐大典•通字韵》中尚载有《风俗通姓氏》一篇,首题马总《意林》,《字》所载与《广韵》注多同,而不及《广韵》注之详,盖马总节本也。然今本《意林》无此文,当又属佚脱。今采附《风俗通》之末,存梗概焉。”
其二,清钱大昕辑本题作《氏姓篇》,不分卷,共有姓氏347个,其中单姓氏265个,复姓氏82个,以韵为序,先单姓,后复姓,皆注引文出处。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四《风俗通义》,叙述了辑录《姓氏篇》的过程。他说:“予又尝采辑应氏逸文一册,学士见而喜之,为刊入《群书拾补》中。顷岁读马总《意林》、僧元应《一切经音义》等书,续有所得,惜学士已逝,不及增入矣。”钱大昕所说学士指友人卢文弨。
钱本收在卢文弨《群书拾补》、《丛书集成初编》、《嘉定钱大昕全集》。卢文弨对钱本多有褒扬。陆心源也对卢文弨校订的钱本赞不绝口,他说:“嘉定钱晓徵始有逸文之辑,仁和孙诒谷继之,卢弨弓又加考订,刊入《群书拾补》中,于应氏书逸文,搜罗略备矣。”周中孚《郑堂读书记》称赞该本是“碎金断璧,终可宝爱”。钱本校订确实精审,但辑录并不全面,只有347个姓氏,释文也较简略。
其三,清顾櫰三辑本《姓氏篇》,不分卷,共有姓氏332个,其中单姓氏294个,复姓氏38个,单姓复姓相间,依《广韵》韵目排列,皆注引文出处。顾本释文简略,或云某氏,或径直而引姓氏释文,不够谨严。收在其弟子翁长森(铁梅)辑、蒋国榜校印的《金陵丛书》丙集卷五,上元蒋氏慎修书屋民国初年刊印,另收录在《丛书集成续编》第88册。
顾櫰三在卷尾按云:“抱经学士《群书拾补》所辑单姓居前,复姓居后。今仍照《广韵》注部分条别,随其中不无穿凿附会,然观此可知古人得姓受氏之由。”卢文弨没有单独的辑本,《群书拾补》所辑是钱大昕的本子,大概收入《群书拾补》时,卢文弨做过校订。顾櫰三“抱经学士《群书拾补》所辑”,言有所失。
清蒋国榜《补辑风俗通义佚文跋》对辑本评述曰:“应氏之书博综先秦古籍,为艺林瑰宝,其零章断句,散见于他书者甚多。张氏澍有补辑《姓氏篇》一卷,钱氏大昕辑本刻入《群书拾补》中,先生卢牟队文,甄采琐义,其用力可谓勤矣。”
其四,清张澍辑本《姓氏篇》,枣花书屋道光刻本,收在《二酉堂丛书》和《丛书集成初编》。张本分上下两篇,平声为上篇,上去入为下篇,凡引《风俗通》的书籍,第一次出现皆著录著者及书籍全名,以后出现只有书名或书名省称,不列著者。共有姓氏478个,其中单姓氏347,复姓氏131,以《广韵》韵目为序排列,一般同一韵部先单姓,后复姓,皆注引文出处。
张澍《姓氏篇》辑本的最大特点,是释文比较详实完备,每姓之下皆加按注,订正原文失误,材料丰富,引文较多。彭铎先生说:“清嘉庆中,武威学者张澍,寻潜夫之坠绪,慕仲远之博闻,为《姓氏五书》。”他在校正《潜夫论•志氏姓》时,参阅《寻源》、《辨误》,自称“取其说焉”。但张澍博闻强记,引文常凭记忆为之,不核原卷,张冠李戴时而有之,如《续敦煌实录》、《世本》莫不如此,《姓氏篇》也不例外,而且韵字杂乱,韵目前后颠倒,单姓复姓相互交错,乱而不一。
其五,清姚东升辑本《风俗通姓氏篇佚文》,收在《佚书拾存》第六册中,又收录在殷梦霞等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古籍佚书拾存》中。姚东升,浙江秀水人,清中叶学者。
其六,陈汉章《风俗通姓氏篇校补》辑本,不分卷,民国二十五年(1936)刊印。陈汉章(1863~1938),字伯弢,浙江象山人。25岁中举,后与章太炎同学于经学大师俞樾门下,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中央大学,茅盾、冯友兰、范文澜、顾颉刚、傅斯年等皆出其门下,著有《缀学堂丛稿》等十余种。
其七,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共有姓氏520个。其中单姓氏359个,复姓氏161个,依次以韵为序排列,单姓复姓相间,不分先后,皆注引文出处。王本是辑录姓氏最多的本子,校勘精严,有些姓氏据多家引本汇纂而成,个别按文对钱本、顾本、张本略作说明,文字简练得当。
其八,赵弘《风俗通义全译》本共有姓氏487个,其中单姓氏370个、复姓氏117个,简体竖字,但排列次序却按姓氏繁体笔画为序,单姓复姓相间,皆注引文出处。收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中。
诸本大多文字略同,但同中有异,主要根据《姓氏急就篇》、《史记》(三家注)、《汉书注》、《后汉书注》、《元和姓纂》、《姓解》、《急就章注》、《路史》、《能改斋漫录》、《古今姓氏书辨证》、《通志•氏族略》、《容斋随笔》、《广韵》(或《广韵注》)、《资治通鉴注》、《万姓统谱》、《姓觽》等文献汇辑而成,往往可见辑录者的手笔。钱本、顾本一般只据一书辑录而成,王本则征引书籍较多,普遍三四种,多者达七八种。诸本有时所引文字相同,或大体相同,但隶属于不同姓氏。如张本有盆氏、盆成氏,王本则无盆氏,有盆成氏,所引文字两本却基本相同。
[注释]
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卷9《志氏姓》,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01页。
沈之喻:《甲骨文讲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页。
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13页。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6页。
龚抗云整理:《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十三经注疏标点本》,第1618页。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册408页。
薛安勤、王连生:《国语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20页。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卷1《楚辞》,中华书局2002年重印修订本,第1页。
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页。
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卷8《交际》,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55页。
《潜夫论笺校正》卷9《志氏姓》,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64页。
宋•苏颂著,王同策等整理:《苏魏公集》卷66,中华书局1988年版。
清•陆心源:《仪顾堂集》卷2《〈风俗通义〉篇目考》,续修四库影印清光绪刻本。
漆子扬:《邢澍诗文笺疏及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
《潜夫论笺校正》卷9《志氏姓》注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02页。
王利器撰:《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仪顾堂集》卷2《〈风俗通义〉篇目考》,《续修四库》影印清光绪刻本。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56《风俗通义》十卷,《汉魏丛书》本。
《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