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画所在地
宁夏贺兰山大麦地
特点
北方狩猎图
探访人
李祥石
贺兰山雄踞我国的北方,是一条拉张型地垒式断块山地,最早形成于17亿年前的“吕梁造山运动”时期,经过多次的沉浮变化,在一亿年前的侏罗纪再度横空出世,形成了今天的样子。贺兰山大致南北走向,长约250公里,东西纵深20公里~30公里,一般海拔1300米~3000米,最高峰沙锅洲3556米。志书记载贺兰山“峰峦苍翠,崖壁险削,延亘五百余里……自来为居人畋猎樵牧之场”。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卷四记载:贺兰山“山有树木青白,望之如马,北人呼为贺兰”。可见我国北方民族视贺兰山为神兽马,表现了先民对贺兰山的崇拜与敬仰之情。
山是有灵性的,山的岩石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圣物。
照亮了山崖的艺术之光
1969年春,我来到贺兰山县金山乡贺兰口生产队检查工作和春耕情况,工作之余忙里偷闲到山里游玩。我那时二十多岁,当我来到贺兰口山口南叫龙口的巨大山石前时,突然发现上面刻满了许多动物,除了牛、马、羊、鹿、虎之外,还有叫不上名字的怪兽,有的奔跑,有的站立,姿态各异,形象生动。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人面像,人的面部各种图案和线条变化多端,充满了神秘感,山风呼呼吹,泉水哗哗流,使人仿佛来到了另外一番天地。有的一个个人面像似乎瞪着眼睛在看着你,有的好似张着大口要喊出什么,真是不可思议。另外,许多人面发饰也很特殊:有的打着髻,有的光着头,有的插着羽毛,有的长着牛羊角,比戏台上那些人物脸谱有意思多了。山沟北侧的岩画比南侧多得多,几百米长的山石上全是画,最多的仍是各种各样的人面像。还有人的手印,把手贴上去比了比,同我的手一样大小,令我惊喜不已。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这些岩画,当晚我造访了当地的付大爷,虽然他也不清楚这些岩画的年代和内容,但他告诉我在龙口西50步的山脚下有一幅李昊王的画(李元昊是西夏的开国皇帝)。翌日清早,我找到了那幅写实的李元昊的出行图。这天上午,风和日丽,看得特别清楚,山崖上的画就像一个个精灵,有无穷的生命力,有悲欢离合,也有七情六欲。有些研磨制作的画就像纸一样薄,有些刻槽深的画又似大山是块泥巴用手抠出来的。
这天,我找到了狩猎图、舞蹈图、太阳崇拜图,但反复考虑的还是那些形形色色的人面像,其中有许多玄机和奥妙,我虔诚地拜谒在众神之下,观察、对比、沉思。这儿是一处石刻荟萃之地,有许多惊人之笔和精彩之作,异彩纷呈。艺术之光照亮了山崖,也照亮了我的心头。站在高大伟岸的山崖下,面对着连绵几百米长的图画,随着山风的呼啸、泉水的低吟,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
饱经沧桑的的厚重美丽
“十年文革”结束,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年,我看到著名考古学家盖山林一篇介绍阴山岩画的文章,如获至宝。1979年深秋,我按捺不住探求岩画的渴望,坐着弟弟拉石头的汽车,又一次来到魂牵梦萦的贺兰山。
山石依旧,树木凋零,我踏着干枯的落叶,沿着10年前的足迹边走边看边拍照。由于“农业学大寨”引水修渠,炸坏了许多珍贵岩画,那幅李元昊出行图也炸掉了,损失严重。站在龙口处破碎的岩画旁,心头堵得慌,时不待人啊。这次拍了两卷120胶卷又匆匆下山了,这点资料成了我研究的基础和资本。
岁月的风尘吹去和封杀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但贺兰口岩画却拂之不去。1983年春末,我同贺兰县爱国卫生委员会的张富贵把农村“改水”试点设在了贺兰口,终于有机会和时间来调查和研究岩画了。我把贺兰口岩画一进行记录、编号、拍照,有时为了认识一幅岩画的含意,我甚至苦苦坐在岩画旁几个钟头,反复观察、推敲、思考,真能熬得住寂寞和枯燥。
这年冬天来得早,为了临摹岩画,我穿着军用大头皮鞋站在冰上描线图,忽然嘣的一声,两只脚掉进了冰窟窿,我拔出脚,倒掉水,整整烤了一天才将鞋烤干。为了调查岩画,什么苦我都能吃,什么罪我都能受。因为我知道,这些镌刻在山石上的岩画再现了游牧先民古老的传说和风情,以特有的灵气和风采,用精妙的构思、细微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娴熟的技法,以艺术家的眼睛摄取最动人、最有神韵的瞬间,描绘了天地间最长最动人心魄的七彩织锦。这些远古的艺术,是历史凝聚积淀下来的“艺术化石”,不仅可以弥补历史记载的不足,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直观的形象资料,其信息量之大,超过了已有文字的记载和历史的传说。
与寂寞抗衡的艺术化石
1988年夏,宁夏地矿局的一位工程师在照壁山一带调查时发现了岩画。1989年4月10日,我在弟弟的帮助下踏上了远征照壁山的行程。
在照壁山顶并没有发现岩画,在一处水井旁巧遇一位饮羊的牧人,因为他,我第一次听到了“大麦地”这个名字。大麦地没有树木,放眼望去,一道道山梁隆起,山不太高,但雄浑壮观,只有莎莎草和骆驼蓬在迎风开着小朵的红黄两色的花,显示出生命的执著和顽强。这里地处腾格里沙漠的边缘,缺水、干旱、沙多,想不到这么荒凉的地方不但有一个美丽动人的名字,而且有着与寂寞抗衡的艺术之花—岩画。这真是我们这个星球的一大奇迹。这里的岩画制作精彩,有动人心弦的狩猎图,有活泼的放牧图,有动感强烈又生动的人物、动物,有翩翩起舞的男女,也有深奥莫测的蹄印。这些岩画如热烈的火焰,如奔放的野马,使荒山野岭、戈壁沙漠有了生命的跃动,使天地增添了灵气。
太阳西落了,我们如梦方醒,今晚夜宿何处呢?照壁山一带地形复杂,山丘相连、沟沟坎坎、黄沙遍地,白天很难见到人家,夜里更是如同大海捞针。荒野的夜显得格外冷落、高远,万籁俱寂,风是大地惟一的呼吸声,连星星也躲到夜幕的深处去了。我们在山坡上挖了一个炉灶,熬了一锅稠粥,就着馒头咸菜吃晚餐。
一连考察了三天,又编号又拍照又记录,统计大约有两千多幅岩画。大麦地属于卫宁北山的一部分,地质属于晚古生代碎屑岩组成的东西向紧密线形褶皱构成。由于地质上的特殊结构,站在大麦地南侧的铁矿山向北远眺大麦地,一道道山梁如同大海的汹涌波涛,高低起伏。这里北坡平缓,南坡基岩裸露,因此,许多岩石层面与节理面自然成为古代游牧先民制作岩画的“画板”和“纸张”。加之大麦地俯首皆是的原生铁矿石工具,为游牧先民创作岩画提供了天造地设的条件,通过人们思想文化交流的愿望,以及创作的冲动、表达的欲望、理想的渴求、社会的需要、工具的可手、机缘的巧合,为我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文化符号。
大麦地,已成为我的理想之地、追求之地和探险与探索之地。
这些镌刻在山石上的岩画再现了游牧先民古老的传说和风情,描绘了天地间最长最动人心魄的七彩织锦。
户外探险》提示
交通:可在镇北堡包车前往,车费约20元,行程约半小时。 门票10元/人。
最佳季节:以早秋为佳。
食宿:岩画距银川市20公里,食宿均不方便。包车或自驾车的话,基本一天可以看完。建议回银川市住宿,新城区宾馆相对贵一些,老城区南薰门到清真大寺一带有很多宾馆,价格为80~100元/标准间。晚上可步行去逛市内,吃当地的特色菜手抓羊肉,或去夜市吃小吃。